18《狼》导学案(无答案).docx
课题课型狼总课时2授课时间复习主备人授课人1、积累重点实词含义,掌握虚词用法,准确理解文意。学习 2、积累理解性默写句子.目标 3.学以致用,链接中考重点1、积累重点实词含义,掌握虚词用法,准确理解文意。2、积累理解性默写句子.难点学以致用,链接中考导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快速记忆文学 常识及基础字词 含义一.文学文化常识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卷六。(人名),字留仙,世称,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二、重点实词(一)课下注释逐个过(黑体为高频考查字词,本课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在“一词多义”中呈现)L缀行甚远2 .一狼仍从3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从:如故:4.屠大窘5 .恐前后受其敌6 .顾野有麦场7 .场主积薪其中8 .苫蔽成丘9 .弛担持刀10 .眈眈相向11.少时,一狼径去眈眈:少时:径:2、默写答案,不 会的红笔圈出12 .其一犬坐于前13 .久之,目似瞑14 .意暇甚15 .屠暴起16 .一狼洞其中去:犬:久之:1=1暇:暴:洞:17.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尻: 寐:盖:_ 黠:. 顷刻: 变诈: 几何:前:18 .止露尻尾19 .乃悟前狼假寐20 .盖以诱敌21 .狼亦黠矣22 .而顷刻两毙23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二)全国常考非课下注释实词 狼不敢前 三、重点虚词以(1)投以骨(2)(3)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之1)复投之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久之,目似瞑(4)又数刀毙之(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其(1)恐前后受其敌(2)其一犬坐于前乃(1)屠乃奔倚其下(2)乃悟前狼假寐【合作交流】利用课内所学,翻译课外文言文1 .小组内对互对答案,组长汇总整理错题。2 .班级内展示交流3 .教师就重点词句进行点拨、强调。学生展示交流回答 后教师明确答案学以致用常考名句理解(1)狼中,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语句是:(2 )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3)狼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甲一屠晚归,。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遥 忘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嘛其尾。蛇怒, 退身出。鼠故便捷,欲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 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 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节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注:瞪目如椒:小眼瞪得很圆,像花椒的果实。果腹:饱腹,满腹。 故:本来。凝然:忽然。悼息:悲伤叹息。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一/犬坐于前B. 一/狼洞其中 C.其一/瞪目如椒D.如是者/久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其一为蛇所吞)(3(1)意暇甚()(2)一狼迪其中_()()(4)及入氏()分)A.一狼径去剩骨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二L乙 刖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衔之而去 B.上有一狼得骨止亦毙、D.狼不敢嚼如前状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9 .乙文中的张历友是蒲松龄的诗友,曾为此事作义鼠行一诗,诗 云:“此鼠义且黠,捐躯在所轻这里的“黠”和甲文“狼亦黠矣” 在情感态度上有何不同? (2分)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