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中国古代选官与西方文官制度.docx
-
资源ID:42321668
资源大小:181.7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中国古代选官与西方文官制度.docx
2023届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中国古代选官与西方文官制度一:中国古代官员选拔隋唐至元明清科举制知识点一:西周至春秋战国1 .官员选拔.原因世官制弊端显现,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争霸,尚贤思想兴起。2 .评价(1)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2)弊端:荐举功劳制下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知识点二:秦汉.秦至汉初沿用荐举功劳制。1 .两汉:汉武帝推行察举制孝廉察举制常科(岁举)q茂才贤良方正任工、I /任4、贤良文学特科(特举)q 明经(1)标准:道德品格。(2)评价适应了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是一种比拟完备的选官制度,微量韩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知识点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背景(1)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央集权衰弱,察举失去社会基础。(2)察举制本身腐败重重,官员营私舞弊,选举不实。(3)东汉末年好强名师控制了地方选举权。2 .标准初创时期,驾驶和道德、才能并重,后来(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3 .评价(1)初期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2)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用人局面。知识点四:隋唐至两宋:科举制.背景(1)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声,希望打破门阀土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 参政(“罢门资之制” “择贤良”)(2)统治者适应社会阶级关系变化以加强中央集权。1 .开展历程与考试科目(1)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2)隋炀帝:始建进土科,科举制形成;(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和进士科为主;(4)武那么天:扩大科举取土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5)唐玄宗:用高管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6)两宋:进一步完善“取试不问家世”合格:获得 入试资格合格:获得 入试资格同上秀才明经 常卒(岁半)4-科举制制举:皇帝自设科目2 .意义(1)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2)有利于社会底层人员通过科举入仕,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3)促进社会公平意识增长(4)将选官任官之权收归中央,增强了中央集权。知识点五:元明清1.元朝局部保存了蒙古传统方式,后期恢复科举制,但录取人数少。2.明清(1)概况考试人员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范围、文体四书五经、“八股文”考试级别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特殊制度南北分卷(2)流程童生一县、府、院试 秀才一乡试 举人一会试 贡士一殿试 进士3.评价考试形式与内容僵化,逐步走向没落。二:西方文官制度恩赐官爵制(中古时期)知识点一:中古及近代早期的西方官员选拔1 .恩赐官爵制(萌芽)(1)中古前期背景A.西欧形成以封君封臣制度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B.世俗王权与基都教会神权长期并立。特点:社会治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2)中古时期(约14世纪以后)背景A.民族国家兴起,中央权力加强。B.国家管理职能增多,国王需要更多的职业官员协助统治和管理。特点:官员多为国王亲信,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仆从。2 .个人恩惠制(17-18世纪)(1)背景欧美国家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一般官员任免仍受国王和贵族掌握的枢密院控制。(2)特点:统治集团将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私相授受。(3)弊端: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3 .政党分肥制(1)背景:西方的内阁制和正当政治逐步形成。(2)特点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大批政府官员随执政党进退,官员任期有限。(3)弊端: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行政效率低。知识点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英国: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时间二匕旦 H乐文官制度建立历程18世纪初(1)权利法案公布后, 英国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但仍拥有较大权力。(2)目的:防止国王通过任 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达晨以外,官员 不得中选为下院议员。19世纪初(1) 18世纪以来,英国两党 政治形成和开展(2)目的:保证政府工作不 受政党更替的影响英国的一些政府局部开始设 立常务次官的职位(政务官、 事务官)1854 年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奠定了后来英国文官制度 的基础1855 年185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英 军伤亡沉重,人们对政府的管 理能力强烈不满英国公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 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 的候选人进行考试1870 年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 力量增强。英国公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 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 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 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 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2.扩展:美、法、德、日(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知识点三: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1 .积极(1)规范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2)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别离(3)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4)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2 .消极(1)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2)文馆人数急剧膨胀,增加财政负担。(3)文官的层次增多,层层报批,影响了政府工作效率。三:西方文官制度与科举制比照相同点:1 .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2 .国家重视,有严格法律保障3 .有利于国家开展、社会稳定不同点1 .中国(1)产生于封建社会,受国家最高统治者直接干预(2)受儒家思想影响,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2 .西方(1)是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的产物(2)产生于近代民主社会,不受国王、内阁控制(3)受启蒙思想影响,考试内容综合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