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A卷.docx
-
资源ID:42327640
资源大小:21.6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A卷.docx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A卷考前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总分值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那么不予评分。姓名:考号:得分评卷入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以下做法的是( )oA.马上用热水袋热敷B.马上揉搓患处C.马上用冷水浸泡D.什么也不做2、尝试一错误说的提出者是( )o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苛勒3、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教育。A.政治立场和观点B.政治思想品质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第1页共12页20、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表征的方式;迁移;定势;酝酿效应;功能 固着;动机与情绪状态;原型启发。2、答案如下: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材是直接反映教学内容的,所以在内容上一定要准确无误。 同时各学科教材还必须表达一定思想性,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科教学中,力求结合本学科特 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 育。(2)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的统一。教材表达为传授知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所以 编写教材时既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开展的顺序,还要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只有把两者统 一起来教材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3)易懂性。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所以教材内 容的表达要简明、准确、生动,标题、结论要醒目,字体大小、用词要适当。这样才能让学 生更容易读懂教材二(4)理论与实践统一。教材既要有理论,又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教材要结合实际材料 来论证理论。使学生通过教科书的学习既学会了理论,又能较好地应用理论。(5)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 、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 时间和空间。(6)教材应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开展的新成果,增 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倾向。3、答案如下:福勒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 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 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2)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 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 备课是否充分等。第10页共12页(3)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这一阶段, 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开展水平,具有不同 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 “教学即对话”是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来的。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准(2011年版)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老师问,学生答”的对话,而是一种实践性的对话。它不仅表现在提问与回答,还表现在 交流与探讨,表达与倾听,欣赏与评价上,是师生思想和生生思想之间的相互对撞与接纳。 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 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在对话中,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和积累知识,引导启发 学生运用总结、归纳、推理等方法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思雉,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 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学即对话”正是“谈话教学法”的精髓。谈话教学法应该是在 对话式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抛出一个个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 题,而且这些问题不是一下子抛出来的,而是由一个问题引出和过渡到另一个问题。当问题 提出后,要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感性认识进行分析和思考,研究问题所在,引导 学生一步步获得知识。最后还要对课堂上已经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 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在该教学片段中,教师有意识地去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教 学的要求,勇于在教学中尝试并实践谈话教学法,但并没有把握到谈话教学法的精髓。在教 学片段中,该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并用自己老师的话鼓励大家寻找问 题,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用来引导学生提问的问题却不具有启发性,这样可能会导致两种 情况:一是没有学生提出任何问题;二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甚至天马行空,不利于 教师掌控课堂。在学生提出问题以后,该教师只是简单进行了千篇一律的评价,并没有顺着 学生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获取答案,也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 归纳总结。因而该教学片段显示出一种无序性和无效性的特点。(2)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充当着多种角色。兴趣的激发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话题的引发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对话设定一个话题。有了话题,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的对话才有可能继续下去。对话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对话的顺利进行全依赖教师的引导,在课堂 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内容,使话题向着教师设定的方向开展,并运用自己的教学 知识和课程知识及时纠正对话中的错误或导正对话的方向。第11页共12页课堂的组织者。在任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组织者身份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必须 运用教师特有的权威,以及创造性的教育机智和教育手段,为对话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 环境,保证对话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友好的参与者。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到学生的对话中,做学生忠实的听 众和友好的伙伴,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的反思者和学习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聆听学生的心声,通过反思,改进教学 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相长2、答案如下:(1)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反响的教 学过程,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编造故事和问题创设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创 设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故事的引导和一定的问题情境联系,激起学 生的求知欲,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独特的教学情境,有效的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 创新和探究能力。材料中,孙老师把枯燥乏味的数学题目,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六一儿童节的故事激发学生 的兴趣,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这样新奇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 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 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结 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第二,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好奇心, 向学生提供充分参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知识,解决 问题。第三,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 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那么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 谓教学内容的深度,就是指知识的难度,也就是教师挖掘教材的程度。教学的难度太小,不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难度过大,容易挫伤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符合 学生“最近开展区”的合适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40分,共40分)1、略第12页共12页D.品德4、儿童在知道“苹果”“菠萝”是“水果”后,再学习“橘子”也是一种“水果”,这种学习叫作( )oA.派生归属学习B.相关归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5、教师通过听写英语单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oA.测验评价B.量表评价C.实作评价D.档案袋评价6、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周老师上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增加一 些趣味性知识,这一课程实施符合()。A.忠实取向B.创生取向C.技术取向D.相互适应取向7、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将某个英语单词变成小故事,这是运用了()。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D.元认知策略8、“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表达的教学原那么是( )oA.启发性原那么第2页共12页B.因材施教原那么C.循序渐进原那么D.直观性原那么9、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10、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 )oA.大教学论B.理想国C.学记D.论语11、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 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设计教学。这教学理论称为( )oA.教学环境最优化B.教学内容最优化C.教学过程最优化D.教学方法最优化12、在金色的鱼钩教学开始时,张老师说:“同学们,前面我们通过学习七律.长征 一诗,领略了红军长征的非凡气概,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困苦”,这种 导课方式属于( )oA.设疑导入B.温故导入C.情境导入第3页共12页D.故事导入13、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表达了教育的什么功能?()A.经济功能B.育人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14、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A.研究学生B.设计作业C.设计评价D.指导学法15、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建立,其作者是( )oA.赫尔巴特B.杜威C.裴斯泰洛齐D.夸美纽斯16、在教育理论中,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A.结果与过程的关系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C.目标与手段的关系D.内容与方法的关系17、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也属于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第4页共12页D.显性课程18、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 的反响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进行整合思考。 这种反思属于()oA.自我反思B.集体反思C.纵向反思D.横向反思19、基于每一所学校和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称为( )o A.区域课程B.校本课程C.地方课程D.国家课程20、“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oA.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C.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得分评卷入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思维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第5页共12页2、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3、简述富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得分评卷人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请观看小学低年级戈壁滩上古长城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老师:同学们,大家听完课文有什么问题吗?大家要去找问题。小的时候,我的老师告 诉我,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都要好。学生1:老师,长城为什么会变矮?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2:老师,士兵为什么没有一点儿笑容?老师:这个问题也很好问题:(1)请结合教学片段,谈谈你对“教学即对话”的理解。(2)谈谈教师在对话式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第6页共12页2、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 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孙老师把题目改编为:“六一”儿童节要到了,我们三年级要参 加表演,需要演出服装160套,爱心服装厂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20套。现在离“六一” 儿童节还有2天,请你帮助算算每天需要完成多少套?问题:(1)对孙老师成功的教学情境创设进行评析。(2)阐述老师处理教材内容时的基本要求。得分.评卷人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40分,共40分)1、根据材料作答。荷花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 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 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第7页共12页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 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 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 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 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请根据上述材料,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 计。第8页共12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A3、D4、【答案】B。专家解析:下位学习分为派生性的和相关性的归属学习。派生性的归属学习 指新学习的知识附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且仅是这个观念的一个特例或是先前学 过的命题中的一个例证,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并不扩充、限制或改变原有知识的内 涵。相关性的归属学习指新学习的知识附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但并非完全包含 于原有观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由原有观念所代表。因此,答案选B。5、A6、D7、C8、B9、C10、C11、C12、B13、A14、A15、【答案D。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解析】B。教学是教育的一种途径,除了教学,教育还有其他的途径。所以他们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17、Of Co课程表本身是一种“隐蔽的课程”,它向学生传递着一些社会所需要的观念。18、C19、B第9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