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电大《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题汇编附答案【备考资料.docx
-
资源ID:4263004
资源大小:40.8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中央电大《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题汇编附答案【备考资料.docx
2019年中央电大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题汇编附答案一、填空题、儿童心理发展的四阶段是指:(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学前教育是面向(0-6)岁儿童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体现在间接性、(迟效性)、(长效性)、多效性。、从性质上来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分为(学前教育的期望功能)和(学期教育的实际功能)。、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易感性和(易表现性)、幼儿园教育应该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求知)的兴趣、(创造)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想象力)和(对美表现力)。10、一般而言,学前儿童每日应至少有(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11、激励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强化效应可分为正强化效应和(负强化效应)其中,幼儿园环境所发挥的应当是指(正强化效应)。12、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13、幼儿园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精神氛围、(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等。14、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主要包括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和复杂性。15、教师对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表现为支持学前儿童(独立自主地学习)和(合作学习)。16、教师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17、教师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应该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语言面貌)和(语言修饰)。18、社区教育最初是(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19、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学校(托幼园所)教育(社会教育家庭)结合”的育人机制。20、社区学前教育基地的功能包括(反馈意见)进行专门的学前教育和(营造学前教育的有利氛围)。21、与幼儿园以游戏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相比,小学是以(上课)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的。22、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途径有(日常生活)、(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和其它各领域的教学活动。23、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归纳的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工作要素指(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个性品质)。24、(科学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安全的环境)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响学前儿童今后的学习。25、国外幼小衔接的过渡模式可以归纳为(小学向幼儿园靠近)、幼儿园向小学靠近和(幼儿园与小学一体化)。26、一般而言,学前教育学和产生和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27、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的是(柏拉图)的学期教育观点。2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是由(陶行知)创办的。29、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家庭功能。30、学前教育的(期望功能)是指学前教育理想的功能,它是对个人和社会具有积极的正功能。31、个人教育投资的成本包括教育费用和(间接费用)32、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对人的的内在发展和(外在发展)的影响。33、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模仿、(认同)以及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等三方面。34、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社会化)。35、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包括生活时间与空间安排的安排策略和(生活活动)的指导策略。36、从幼儿园环境性质纬度划分,可以分为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37、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对话、协作和(帮助)三种形式。38、教师教学的经历或历程,在教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全面更真实记录教师教学行踪的一种材料称为(教历)。39、社区学前儿童早期教育工作者中心具体形式有亲子班与(家长学校)两大类。40、在农村,社区学前教育工作者方式主要有流动幼儿园(巡回辅导站)家庭活动站、巡回游戏大篷车等几种主要形式。二、选择题1、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A)A孕育阶段 B萌芽阶段 C初创阶段 D发展阶段2在学前教育学孕育阶段,我国关于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朱熹和(B)。 A苏轼 B颜之推 C贾谊 D王守仁 3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A)A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B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C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 D表现性教学和体验性教学4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B)。A结构游戏 B角色游戏 C表演游戏 D结构性游戏8上课活动一般分为开始部分、结束部分以及(C )。A过程部分 B高潮部分 C基础部分 D收尾部分9属于创造性游戏的一项是(A)。A结构游戏 B体育游戏 C智力游戏 D音乐游戏10幼儿园的环境因素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限制作用和导向作用是指(B)。A指导作用 B制约作用 C激励作用 D启迪作用11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是指(D)。A平等教育 B差异教育 C全面教育 D赏识教育12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A)。A发展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配合性原则13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是指活动室空间设计中的(A)A开放式 B区隔式 C秧田式 D封闭式14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C)A课堂 B游戏 C环境 D教法15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A)A一般项目 课前技术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B课前技术 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C课前技术 课后反思 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D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课前技术 课后反思16、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D)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劳工幼稚园C香山慈幼院 D江西实验幼师17、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A)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B、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 C、儿童的发展应是平均的发展 D、儿童的发展应是面面俱到的无差别的发展。18、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A)A、学前期 B、青少年期 C、儿童期 D、成年期19、教育的基本功能是(B)A、社会的功能 B、个体的功能 C、文化的功能 D、育人的功能20、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是(C)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21、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C)A、自觉性低 B、自制力弱 C、注意力分散 D、坚持性不强22、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的组织原则不包括(C)A、主动性原则 B、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 C、自主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23、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即(B)A形象玩具和结构玩具 B成型玩具和未成型玩具 C智力玩具和娱乐玩具 D体育玩具和音乐玩具24、幼儿园心理环境和特点有(A)A教育性 可控性 隐蔽性 复杂性B教育性 可控性 开放性 复杂性C教育性 可控性 隐蔽性 简单性D教育性 可控性 开放性 简单性25教师互助形式之一的对话主要包括(C )A信息交换、 经验分享、 专题讨论B信息交换、 经验分享、 经常会谈C信息交换、 经验分享、 深度会谈、专题讨论D信息交换、 经验分享、 经常会谈、 深度会谈26、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的学校的是(A)A、家长学校 B、亲子学校 C、家长班 D、亲子班27、法国学者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D)A、基础学习期 B、巩固期 C、努力期 D、前学习期28、社区教育起源于(B)A、英国B、丹麦 C、法国 D、美国三、名词解释1、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2、家长开放日是指家长通过访问幼儿园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内容和方法。3、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过渡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4、亲子班由社区组织亲子班,招收与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0-3岁未入园的儿童,家长带孩子每周定期来园参加亲子活动。5、家长学校是指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社区教育职能的另一途径,即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举办家长学校,以有目的有系统的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6、个别谈话是指一种幼儿园与家庭加强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家长到园接送学前儿童的机会,与他们交谈有关教育学前儿童的情况,吸取家长的经验,或向家长提出要求,反映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当然必要时可以另约时间做较长的谈话。7、学前教育效益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的功能决定的。8、育人效益是学前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9、学前儿童体育是指遵循学前儿童身体发展发育的基本规律,与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前儿童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10、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前儿童把教师的态度、信仰、特征、价值观作为他们的参照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认同是指向教师或其他真实的榜样,但有时也同一种理想或想象的榜样相联系。11、罗森塔尔效应是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产生自信自强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12、体验性教学是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为基础来考虑教学问题,它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13、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14、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四、简述题1、介绍我国学前教育学初创时期的一位教育家及其学前教育思想。答:1923年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儿童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他以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实验研究师范教育。他的主要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施。2、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答:1、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4、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6、为学前教育立法。3、教育本质、教育功能和教育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效益,即人们通过教育过程而获得的成果或收益。教育效益与教育本质、教育功能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教育本质,是教育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教育功能,是由教育本质所决定、蕴藏在教育中所能发挥的有力作用。教育效益是通过教育过程使教育功能得到发挥而获得的成果。由此可见,教育本质与教育能是教育所固有的属性与功能,而教育效益则是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因而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教育本质决定教育功能,教育功能决定教育效益;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本质,教育效益体现教育功能。4、简述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答: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有:1、主动性原则2、渗透性原则3、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4、教养结合性原则;5、实践性原则。5、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编写学前儿童的活动方案的。150答:第一,钻研教材,确定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期计划选择教材之后,要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考虑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深入浅出地教学前儿童掌握教材。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订出每次课堂教学活动具体的教学要求。第二,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具。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考虑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直观教具,以达到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具,要有助于学前儿童回忆已有的经验,理解新的教材内容,能启发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要防止单纯从兴趣出发考虑教学方法。第三,制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的内容应包括作业的名称、日期、教学要求、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6简述幼儿园游戏的意义。1、游戏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2、游戏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3、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4、游戏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5、游戏能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7、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答:幼儿园良好环境的7条标准:安全和健康、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有利于教师的管理、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8、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产生自信自强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9、简述教师作为“指导者”角色的具体要求。答:1、引导。对学前儿童遇到的障碍和不解,教师应引导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2、指导。指导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前儿童的动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4、教导。教导学前儿童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优秀品质。10、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内容。答:1、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3、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4、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5,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1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答: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24412、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256答: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有个别联系方式和集体联系方式两种。个别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书面联系等;集体方式则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家长座谈会,以及网站短信等。13、简述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特点。答:在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1、针对性2、系统性3、理论性1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答:为了提高学前教育的效益,可以通过以下六方面的途径: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15、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答:第一,学前教育总目标。第二,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指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学前儿童提出的不同的要求。第三,短期目标,指某一阶段要达到的目标。第四,活动目标。16、简述学前儿童体育的途径与方法。答: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途径有:1、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地护理学前儿童的生活;2、制定科学的生活制度;3、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4、进行专门的体格锻炼;5、做好全面的保健工作。学前儿童体育的方法有讲解淙、实际练习、情境表演、感知体验、榜样范例等。17、简述幼儿园环境的类型。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保育环境、教育环境;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交往环境;语言环境、运动环境、劳动环境、游戏环境;心理环境、物理环境等。18、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幼儿园环境设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于:1、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2、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3、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积极态度;4、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19、简述培养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答:第一,不断学业习新的教学理论。第二,经常向教学行家学习。第三,从事教学研究活动。20、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答: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优化社区学前教育的功能;2、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3、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五、论述题1、结合实例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答: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2、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答:首先,明确当前国际学业前教育发展的趋向,已从版面追求智能发展转向儿童心灵的建设,从“智育中心”转向培养学前儿童人格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獐社会性以及情感的发展。其次,要看到我国教育的大背景,我国中小学教育已在进行从就试模式向人的素质教育的转轨。学前儿童教育应清楚看到这种转化,要尽快与国际学前儿童教育和国内中小学业教育接轨。最后,要认识当前学前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非科学煌教育观念,并尽快做好教育思想上的转化工作。3、你认为应该如何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调整学前教育内容。答:幼儿园小学化是非科学的。因为当今幼儿园的孩子是我国实现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主力军。处于世纪之交的学前教育要为他们的今后成长、学习、工作打好基础,要为培养21世纪未来社会的“四化”建设人才打好基础。4、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塑造。答: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特点是:(1)知行常常脱节。这是由于形成儿童道德品质的各种因素发展的不平衡所形成的,需要抓儿童知、情、意、行的薄弱环节,引导儿童所得实践,才能最终转化为道德行为;(2)容易反复。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不够稳定。行,即道德行为,是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高低的标志。评论学业前儿童的行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而不能听其言而信其行。5、论述指导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答: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和保育人员应帮好下述四方面的工作: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目前由于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和家庭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儿童养尊处优,独立意识越来越差。教师要用多种方法鼓励儿童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引导儿童尝试独立做事,促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2、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从儿童入园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应根据儿童的能力提出相应的要求,以后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要求儿童遵守简单的生活规则,可以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向儿童提出要求时,要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易懂、简练,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并且要不断鼓励儿童,让儿童在遵守各项常规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学业前儿童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其家庭成长背景和生活经验差异。教师应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去关爱儿童,使儿童真正感受到老师也像妈妈一样关爱、体贴他,幼儿园也像家里一样温暖、安全。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时间是短暂的、零散的,但同样蕴涵着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可利用各种机会,随机进行教育。6、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答:游戏条件的创设包括: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保证儿童有充分的游戏时间,是促进儿童发展游戏、提高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应提供给学前儿童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上下午可有较长的游戏时间(3040分钟)。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游戏场所也是儿童开展游戏的必备空间条件。固定的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并便于儿童开展游戏。因此应在室内、户外设有游戏的固定场地。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游戏材料、玩具是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和支持。儿童做游戏离不开玩具。要使儿童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的、充足的玩具。玩具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教科书,是他们的生活伴侣,因此发展游戏必须准备游戏材料。7、结合实际,论述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途径与方法。答:在我国幼儿园中,一般将游戏按教育的作用分为创造性和有规则的游戏两类。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各类游戏各具特色。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答:一般而言,符合下述标准的环境是学前儿童比较喜爱的。1、熟悉的环境。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的儿童常常会显得有些拘束、不爱讲话、容易哭闹等,显示出一种害怕的表情,这种现象在心理中被称为“怯生”现象。因此,儿童喜爱的是熟悉的环境,是他们自己了解的环境,而不喜欢陌生的环境。儿童在熟悉的环境里会产生一种安全的、亲切的感觉为。2、舒适的环境。舒适的环境会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想一想我们自己,处在一个杂乱、肮脏和简陋的环境中,会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厌恶感。同样的,学前儿童在幼儿园的活动也需要有一个舒适的环境,这样他们活动的积极性才能得到保持,并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总的来说,应该从空气与日光、光线与色彩、温度与温度以及适合学前儿童心理的室内布局等方面来考虑。3、富有新意的环境。儿童总是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对于一切新奇的东西,都喜欢不停地动、摸、抓和放嘴里等,通过他们的感觉器官来感知外部的世界。4、贴近自然的环境。5、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6、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9、列举四条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标准,结合实际进行说明和分析。186答: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老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幼儿园心理环境具有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评价一个幼儿园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环境具体可参照以下几方面的标准:(1)教师能满足学业前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2)教师能体谅和容忍学前儿童的所作所为;3、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4、教师能对学前儿童表现出种种支持的行为。5、教师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学前儿童的活动等。我们在建设幼儿园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并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之,或者对现有的环境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期为学前儿童的成长教育过程创设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环境。10、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说明。为了帮助学前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在教育中应注意:1、在幼儿园中教师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儿童的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儿童,同时应采取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方法,既不可溺爱或过度保护儿童,也不能专横或放任。2、积极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尤其是集体游戏。游戏活动往往可以创造自然的学前儿童之间相处的机会,更好的培养学前儿童,如何尊重别人和进行协商、友好互助的精神。3、教给学前儿童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知识和方法。例如,教师可以为与其他儿童交往有困难的儿童创造一些有利于展现他们特长的团体活动,为他们赢得同伴的好感;可以引导其他的儿童发现这些小朋友的闪光点;教师也可以抓住孩子渴望友谊的心理,通过适当的教育机会,让这些孩子改变自己的一些性格缺点。11、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答: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父母对子女的社会义务与责任。所谓家庭教育,是在指家庭之中,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这个社会细胞里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是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有计划与无计划相结合的教育。一般而言,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指从出生到十八岁的孩子。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救教育都不断地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介是在学前阶段,家庭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形式而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大的优势。一方面,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先导和准备;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是协调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环节,学前儿童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复杂的过程,需要父母和家庭中其他长者的精心培育,都不可能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12、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开展哪些工作。答: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培养学前对小计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学前儿童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学业前儿童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2、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业生活的适应性;学前儿童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有一种认识是,学前儿童只要提前认一些字、学一点拼音、处术等就没有问题了,这是十分片面的。3、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着眼学前儿童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幼儿园大致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13、论述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产生的负面功能。答: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对社会的期望功能以及产生的实际负面功能。其中,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包括: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主要包括:1、经济功能;2、政治功能3、文化功能;4、家庭功能。14、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答:1、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3、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4、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15、举例说明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有个别联系方式和集体联系方式两种。个别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书面联系等;集体方式则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家长座谈会,以及网站与短信等。16、论述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提出改善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措施。幼儿园和小学应利用各种资源,从多方位、多角度落实幼小衔接的措施。 1加强幼小沟通。幼儿园和小学应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幼小衔接知识讲座和交流会,学校和幼儿园的领导应充分发挥组织管理作用,做好各种保障措施。同时,幼儿园和小学可组织教师互相参观、观摩学习,深刻体会两个教育阶段的异同,将感性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利用彼此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实现过渡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既然儿童是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主体,幼儿园和小学应多加强儿童之间的沟通,通过开展联谊会、运动会、游戏活动、牵手互助等活动,增进儿童之间的了解,发挥同伴群体的影响作用,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积极心理。当然,幼小衔接也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三者要保持沟通,统一教育要求,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和变化。 2协调幼小课程衔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幼儿园课程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小学低年级设置了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体育和艺术等,突出综合课程,这种课程结构有利于刚进入小学的幼儿顺利实现幼小衔接。但是,现实中幼小教师在幼小课程目标的理解、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方面仍有较多误区,出现了幼小课程断层的现象。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幼小课程的设计应遵循这一规律,让儿童利用先前经验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为此,幼儿园和小学应将幼小课程结构进行整合,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使小学教育将幼儿园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延伸、发展和深化。在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方面,幼小之间应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根据儿童需要有选择性地综合两个教育阶段中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像游戏法、发现法、观察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档案袋评价法、自我评价法、作品展示评价法等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便于师生间的互动和儿童主体性的发挥,应将这些方法有机地贯穿在幼小课程衔接中。 3优化教师专业素养。美国幼儿教师和小学一二年级教师可以互相到对方学校执教,日本实行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资格证书通用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打破幼小教师素养之间的断层,更好地促进幼小衔接。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从教师专业素养入手,架起幼小教师衔接的桥梁。尤其是幼小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不断更新完善幼小两个阶段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相应的专业能力。另外,幼小教师的职前教育要注意幼小两阶段教师素质的综合培养,职后教育则可以通过交流学习、互换岗位、共同开展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双方对彼此教育情境、教学安排等方面的学习,在实践中完善个人素质。 4搭建幼小衔接教研平台。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幼小衔接上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实证研究较少,无法发挥教育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为此,有必要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搭建起幼小教研的平台,引导幼小教师在真实、鲜活的教育情境中,敏锐地捕捉衔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共同的研究探索或在专家的指引下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从长远看,幼小之间的联手研究势必有利于幼小衔接的良性运行,使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更能体现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案例分析题1、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阶段。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答:这个学科是不断发展的。每门学科都需要一定的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学前教育学也是如此。我国在解放后,学前教育理论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在总结我国过去学前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学习前苏联以及其他国家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学前教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学奠定了基础。当前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我们一方面需要继承和发展历史上已有学前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如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学前教育评价,以及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等等。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健全和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指导实际工作的学前教育学。2、教给幼儿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这段论述,分析我国学前儿童智力教育的任务和内容。104-105答:学前儿童智育的任务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是根据智育的任务而设计的,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展智力的教育。发展学前獐智力包括:促进学前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如发展学前儿童的感知觉、观察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等;3、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学前儿童看电视时候用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汪剪得快,但剪得不整齐;薛剪得慢,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 等也要剪,我就让沈作小老师,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片给我之后,我到厨房去烧烤之后布置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看。 结合案例,说明应该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答:小班儿童刚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年龄小,控制能力较差,还不习惯于集体教学活动。因此,在儿童刚入园的两周内,教师可以把儿童分成小组进行教学活动,让他们一起听故事、做游戏。小组人数少,教师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儿童,使他们学会同全组獐协调活动,逐步过渡到全班教学活动。经过小班的阶段的学习,进入中班儿童已经习惯于集体教学活动。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语言的发展,求知欲的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显著提高。所以,中班儿童课堂教学活动的次数要适当增多,时间要适当延长,教师对儿童的要求也应比小班有所提高。中班儿童教学活动时,教师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要求他们认真听,并且学会复述。这样可以培养儿童的理解能力和认真听讲的习惯。中班儿童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有兴趣,而且已开始关心自己完成作业的好坏。因此,教师对儿童的作业应进行评价。评价要有分析,指出好在什么地方,说明原因。还要注意培养儿童认真完成作业、遵守课堂教学活动规则的良好习惯。经过小班、中班阶段的学习,大班儿童在知识、技能、语言等方面都比以前有了显著的发展,他们的按照教师指示完成任务的自觉性有较大的提高,求知欲和自制力显著增强,能认真地听讲,并遵守纪律。因此,对大班儿童,特别是对到了大班末期的儿童,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要丰富、充实,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每次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要延长,逐渐接近于小学一节课的时间,要求儿童能听从教师教导,有时可以要求他们独立地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在教学方法上,要逐渐减少游戏的成分,增加运用语言讲解的成分。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脑力劳动的习惯和必要的自制力和坚持性,如积极回答都是的提问,有始有终地完成任务等。总之,对于大班儿童,教师要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方面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4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受护。”(1)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答:环境就是体现幼儿的学习过程与思想,通过幼儿的参与它就可以更好地让幼儿有互动的交流。促进幼儿的自我意识、交流能认知和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2)在幼儿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答:一般来说,幼儿园户外场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全园只设一个大型的共同游戏场地,另一种是同时设班级游戏场地和共同游戏场地。具体设计时应该根据幼儿园的建设规模确定采用的方式。幼儿园中的户外场地,大致包括三个区域,即水泥地、花草地和泥土地。水泥地的开辟主要可供学前儿童学骑童车、拉手推车、列队做操时使用;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