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pdf

    • 资源ID:4265667       资源大小:60.6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pdf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表内除法 (2) . - 2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克和千克 . - 4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1000 以内数的认识. - 7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统计 . - 9 - - 2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表内除法 (2) 本节课教材安排的内容是把前面所学习的除法算式整理成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 律、应用规律。 整理复习这一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与反思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并且这 一节课又是后面学习较复杂的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 根据这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我 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除法算式的整理过程,体验整理、归纳的思想方法,进 一步提高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能力。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有序思维能力。 3创新素质目标:培养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结合二年级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不是很强的特点,我 主要选定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将整个教学过程安排在以下三大活动中。 活动 1:激发兴趣,引导探究; 活动 2:观察分析,拓展应用; 活动 3:课后实践,延伸兴趣。 下面我具体谈一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活动 1:激发兴趣,引导探究 整堂课以很多的除法算式要参加家族会议的情境导入新课。由于算式太多, 会议现场乱 糟糟的,怎样才能有秩序地入座呢?这一拟人化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整理这些算式的欲望。接 下来,师生共同交流,归纳出按商相同、除数相同、被除数相同的方法进行整理,进而学生 4 人一组在小组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最后展示整理的结果。估计这三种方法 都会有学生选择。为了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在展示时, 我特意选择两张都是按商相同进行 排列的除法表格, 其中一张既按商相同进行了排列,还将除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了排 列;另外一张表格中的除数在每一列中都是无序排列。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体验到既要按 商相同进行排列, 还可以在每一列中将除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最后引导学生对整 理的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操作,学生不难发现按商相同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简便。 这一活动安排为4 个小环节, 目的是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经历自主整理知 识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活动 2:观察分析,拓展应用 - 3 - 这一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横向、纵向等多角度进行观察、比较, 发现表内除法算式 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其中蕴涵的规律,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所发现 的规律。这样课堂才会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产生思维的碰撞。学生通过自主交流会发现: 竖着看,当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每一竖列的商相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 的数,商不变。横着看,当一个数除以1 还得原数;每一横排的除数都相同。这样,知识让 学生自己整理。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愈来愈浓。 为了让学生感知这些规律的价值,紧接着, 我便安排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这一环节 设计了四个有层次的问题。 1() ()=1。 这道题是让学生运用规律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练习。教师还可以将知识进行拓展,引导学 生说出表内除法以外的等于1 的算式, 既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培养不完全归纳 概括的能力。 2() 5=()。 在这一题中, 学生可以根据5 的乘法口诀按照被除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填,还可以将知 识进行拓展。个别学生可能填出50 5=10、55 5=11 等这些表内除法以外的算式。这一题既 能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6 2=3: (6 3) (2 3)=(); (6 4) (2 _)=3。 结合前面所发现的规律,这一题渗透了要到四年级才学习的商不变的性质,并且有意识 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里不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掌握,只要能感悟到这一性质 就行。 4生活中的应用。 1 瓶钙片 24 片, 1 个小朋友吃,每天吃3 片,可以吃多少天? 2 瓶同样的钙片,2 个小朋友吃,每人每天吃3 片,可以吃多少天? 接着要求学生自己往下编,3 瓶同样的钙片呢? 这一题是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也只需 要学生能有所感悟就行了,不要求全面掌握。 活动 3:课后实践,延伸兴趣 - 4 - 为了发散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创造的平台,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我让学生 选择其他不同的方法亲自动手制作“ 表内除法 ” 表。对于学生的课外作业,我会抽时间将他们 的优秀作品进行分析并展示,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这三个环环相扣的活动中,可以说学生一直处在思考的状态,每个活动对学生来说既 有趣味性又有探索性。 整堂课我的设计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学生经历了整理知识、自己发现规律的过 程,体验到了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乐趣,学会了整理和归纳知识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克和千克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 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 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 “ 吨” 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 生活经验出发, 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 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 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 千克、几千克、1 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 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 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 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 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 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 让学生掂一掂、 说一说、 估一估、 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 动口、 动耳、 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过程 - 5 -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 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30 克,火腿肠一根是45 克,我的体重是31 千克,一袋大米是 25 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 克” ,有的后面带 “ 千克 ” 。 学生有可能答出: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2、点明课题。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的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答:用秤称。 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 教师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下天平的组成及用法。 设计理念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 在本节课中, 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 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 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 的信心。 (二)在生活中体验感悟 1、克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一枚2 分硬币有多重。 (2)用天平称:一枚二分硬币重约一克。 (3)再用手掂一掂:一克大约有多重?说说自己的感受。 - 6 - (4)举几个生活中大约重一克的物品的例子。 (5)掂一掂桌子上的学习用品大约有多重,用天平称一称。 (6)用手掂一掂学习用品,说说自己的感受。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 2、千克的认识 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大约有多重。 (2)看标注:一袋盐重500 克。 (3)教师问:两袋盐呢? 生答: 1000 克 (4)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重量。 (5)教师问: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秤合适吗? 生答:不合适。 教师:那应该用那种秤来称呢? 生:弹簧秤。 生:台秤。 (6)用弹簧秤称两袋盐的重量,得出:1 千克。 推出: 1 千克 =1000 克板书: 1 千克 =1000 克 (7)找出重 1 千克的物品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8)称桌子上的学习用品称一称,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 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 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 做数学 ” 的机会, 让学生积极、 主动地去建构知识。 - 7 - 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 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 克的物品。 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 2 分硬币、 数学书、 1 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 生由最初的表象“ 克很轻 ” 、“1 千克有点重 ” 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 品的质量, 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 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巩固新知 课件展示: 1、 写出体重。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3、 连一连。 4、 找错。 设计理念 本节课,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 一个 2 分硬币重1 克” 、“ 两袋盐重1 千克 ” 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掂一掂、动脑估一估、动口说 说自己的感受, 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会感悟1 克和 1 千克的实际轻重,理解克和千克的关 系,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增强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 成功的喜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1000 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 6869 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 以内数的认识” 的基础上, 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 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新教材又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先教学 1000 以内的数, 再教学万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 8 - 4、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体设计上注意了以数 数为主线,把数的组成、估计意识的培养及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等方面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 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我在课前活动中,先让 学生估计一二年级的人数、全校的人数, 再让学生说说对于刚才说到的这些数,你知道些什 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懂了的,我们就不必再教了。学生自己 能探究的, 我们就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比如 272 的组成,学生在 动手操作之后,自然就知道了。还有在师生共同数出1000 个字、 1000 根小棒后,我让学生 说说你对1000 了解了些什么? 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1、给学生提供小棒, 以小组为单位数。经历单根数的、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几的数 数过程,使学生感知并体验1000 以内数的形成。 2、师生共同数小棒,在数出272 根小棒后,师生一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1000。 3、在计数器上拨入849,然后师拨学生数。这些数数的方法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而是 学生自己感悟,自己总结出来的。 4、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先估数,再让学生数一数,学生充分感知1000 以内各数的实际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 估数能力。 课尾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估计1000 粒米有多少, 1000 张纸有多厚,再出示实物, 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三、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的概念。 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在动手摆、动口数、说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起 1000 以内数的概念。例如: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动手摆过程中看着实物、千字文说出一 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脱离实物,看数说数的组成。层层递进,由浅 入深,让学生获得扎实透彻的概念。 - 9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统计 今天我说的课是 统计, 统计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 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 定的统计经验, 以及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方块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这部分 内容,能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打下基 础。教材通过提供动物运动会场景,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引出不同的分类,从而得 到不同的统计结果。接着呈现相应的统计表让学生整理数据,并思考分析两次统计有什么不 同, 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想想做做 ” 中的练习则强调实践与交流, 让学生再一次全面亲身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解决一些问题, 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教 学难点是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的结果。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 问题,培养初步的统计观念。 3、让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分三大环节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借助多媒体创设热闹的动物运动会场景,通过谈话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然后交流, 看到 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这样设计,抓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主 动进入学习状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统计的需求,为新课的探究作好铺垫。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合作交流,经历统计全过程。首先以谈话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提了这么多问 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统计经验,思考出可以用统计的方法来 解决。接着,组织学生思考要解决刚才提出的“ 有哪些比赛项目?每个比赛项目分别有多少 小动物参加? ” 该怎样统计, 要想知道 “ 有几只小猴?几只小兔?几只小狗?” 又该怎样统计。 通过交流、引导,引出可以按比赛项目、按动物种类分别进行统计。结合交流,适时出示相 - 10 - 应的统计表。这样设计,呈现了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的意义,使学生初步 认识到因为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就要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处理数据。接着组织学生利用学过 的统计知识,分小组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的填写。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 思考、比较: 看了两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二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通过交流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统计标准虽不同,但总数不变。 统 计知识的教学强调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我这样设计,自然地让学生经历了收集、 整理、 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了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而且通过多次 组织交流活动,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体会,从而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掌握一些基本的统 计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二层次应用统计数据,解决问题。 我借助媒体创设了一个情景:工作员小熊要为跳高 运动员每人发一件红色运动服,为长跑运动员每个发一件绿色运动服。厨师小猪要为每只小 狗准备一份骨头套餐,为每只小猴准备一份桃子套餐,为每人小兔准备一份萝卜套餐。请你 向他们提供一张最合适的统计表。这样设计,重在让学生学会应用统计数据去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体验到统计的价值,进一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第三环节联系实际,巩固深化。 结合书中的习题,我安排了两道联系生活的又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第一层次结合“ 想想做做 ” 第 1 题,组织学生分小组调查统计小组里每个同学最喜欢的一 类电视节目和一种球类活动。然后引导分析: 两份统计表各是按什么来统计人数的?从统计 表里你知道了我们班的哪些情况?最后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你还想知道我们班的什么情况? 你最想统计什么?组织学生开展相似的统计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 多样性。 这一练习通过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收集、整理、分析数据, 使学生知识得到运用, 能力得到锻炼,并体会到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二层次完成“ 想想和做 ” 第 2 题。组织学生把一些图形先按形状再按颜色进行分类整理 并填表, 活动后组织学生交流“ 比一比两次统计的结果,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这个练习重 在让学生尝试把不完整的统计表补充完整后再统计,引导学生做事要有序,并且让学生再次 经历了数据信息处理的全过程,体验不同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本节课的设计, 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和媒体优势,选择、 创设一些与学生生 活密切相关的统计素材和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统计活动中采用了 让学生主动探索、小组合作、 全班交流分析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经历数据信息处理的全 过程, 突出了统计活动的本质,学生在全程参与中不仅掌握新知,发展能力,同时又体验到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pdf)为本站会员(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