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第课时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pdf
-
资源ID:42688114
资源大小:76.8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高中语文第课时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pdf
1 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shn剡溪嬗变讪笑舢板Bj 木屐赍助及笄跻身Cm n瞑目冥思酩酊香茗Dzh折本谪居海蜇蛰伏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须行即骑访名山须:一定。B.惟有幽人自来去幽人:幽怨的人。C.渔梁渡头争渡喧喧:喧闹。D.云青青兮欲雨青青:深绿色。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此是春来第一声。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B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C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D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 至 2 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收获。,。,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 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 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A.B.C.D.6.简要概括德国救援车辆从来没有因堵车而误事的原因。(不超过24 字)德国交通法规定,如果遇到正在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或急救车,“所有道路使用者必须立即让路”。在实际执行中,如果是双车道,则里道车尽量往里靠,外道车尽量往外靠,在中间给急救车让出一条路;如果是三车道或多车道,则紧急通道位于最里车道与紧靠其右侧的车道之间,最里车道的车辆往里靠,其右侧所有车道的车辆依次向右靠。德国人开车不随意并线、不加塞、不抢行。因此,从来没有发生过因堵车致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救护现场或医院而误事的情况。答: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 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7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4 页 -2 A诗歌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是为了反衬鹿门山中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B“人向江村”“余归鹿门”,这样的比照暗含着诗人隐逸的志趣。C“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隐逸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D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8简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开”字的妙处。答:答案8.“开”字将月光照射下,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赫然清晰地动态过程凸现出来,用词生动,意境全出,暗示了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911 题。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9.下面哪一句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表现手法相近()A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10.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的“安”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君安与项伯有故 B沛公安在?C安得广厦千万间 D风雨不动安如山11.诗人把仙境和仙人盛会描写得如此金碧辉煌、异彩缤纷、盛大热烈的用意是什么?答: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1213 题。北斋雨后文同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注】放吏衙:免去吏卒定时参见知府的惯例。12.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对北斋雨后进行描写的?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答:13.“宛如当日在山家”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赏析。答:(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415 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4 页 -3【注】这首诗是作者天宝年间,因受排挤而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14这首诗借古抒情,抒写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答:15这首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举例说明。答: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参考答案及解析1.1.B【解析】A项,“舢板”中的“舢”应读“sh n”;C项,“酩酊”中的“酩”应读“m n”;D项,“折本”中的“折”应读“sh”。2.C【解析】A项,“须”意为“等待”;B项,“幽人”指“隐居者,诗人自指”;D项,“青青”意为“黑沉沉的”。3B【解析】A.“落红满地”写的是晚春景色,与“此是春来第一声”矛盾。B.与诗歌内容和意境正好相符。C.“春山”写的是山中景色,与第一句“城雪初消”的“城”矛盾。“一路鸟空啼”写的显然不是一声鸟啼,与“春来第一声”矛盾。D.未写声音,也看不出描写春天景色的意思。4.B【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自救互救”后加“的方法”;C项,搭配不当,“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改为“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思考”);D项,不合逻辑,成本高却说“优势明显”。5.5.D【解析】从表意上说,是一组表意项,阐述人与书籍之间的关系;在表意上都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4 页 -4 是阐述读书的益处的,在层次上是最终结果,应放在最后,获得知识后才能进一步辨析美与丑,所以属于基础层面,属于高级层面,这样三者的顺序就确定了;属于转换话题的句子,另起一个层次。从分析上看,前两个组合属于同一话题,应该相衔接,前一组合表原因,后一组合表结果,这样前后的顺序就确定了,正确的排序应为:。6.法律规定严明;避让方法合理(使用);驾车行为文明。【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文段前3 句话,叙述了三个原因,据此概括即可。【答案】7.A【解析】“为了反衬鹿门山中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错,写渡头的喧闹,是为了衬托山寺的幽静。8.“开”字将月光照射下,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赫然清晰地动态过程凸现出来,用词生动,意境全出,暗示了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解析】“妙处”应就审美效果而言,并非词义理解,答题时要注意将“开”字与前面的“月照”一词结合理解,同时要把握整首诗隐逸的志趣,才能准确地把握“开”字的妙处。答案9.B【解析】例句和C项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10.A【解析】A项与例句都是“怎么”之意;B、C两项均可作“哪里”讲;D项为“安稳”之意。11.反衬现实的黑暗腐朽,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解析】诗人通过对仙境和盛会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色彩鲜艳、变化莫测的世界。诗人的用意要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及诗歌的情感来分析。答案12.从环境的清幽、生活的闲适两个方面来描绘北斋雨后的景象,用双禽戏竹、一蝶寻花来表现出环境的清幽,扫壁赏画、留客品茶则表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解析】律诗讲究起承转合,一般情况都是前两联一个意思,后两联一个意思;前两联抓住“小庭”“雨后”,后两联抓住“唤人”“留客”分析即可。13.今日北斋的生活正和往日的山居生活一样,这其中有面对现在的闲适生活的由衷喜悦,也有对回归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山居生活的怀念。【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情感的题目,抓住尾句中的“宛如”一词,可以看出作者对现在闲适生活的喜悦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怀念。答案14.描绘了山河壮丽的景色,也在吊古幽思之中抒发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忧郁心情,表示了对“浮云蔽日”的奸佞小人的痛恨。【解析】这首诗可分为两层。前两联为一层,写登临所见:吴宫的废墟、晋代的古丘、空寂的凤凰台,凄凉冷落之景,吊古伤今之情,自然融为一体。隐寓着诗人被排挤打击之后的悲凉心情。后两联为第二层,从远景落笔,以三山迷雾,二水分流,浮云蔽日之景,曲折而形象地揭示了奸佞当道、排挤贤能的黑暗现实。其中结句以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遭受排挤之后的愤懑之情和等待出仕的进取之心。15.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如,“凤凰台”是实景,而“凤凰游”则是虚景;“凤去”是虚景,而“台空江自流”是实景;“吴宫花草”是虚景,而“幽径”是实景;“晋代衣冠”是虚景,而“古丘”是实景;颈联是实景,而尾联则是虚景。【解析】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以此辨别即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