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食品毒理学第二章课件.ppt

    • 资源ID:42708718       资源大小:2.78MB        全文页数:9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食品毒理学第二章课件.ppt

    食品毒理学第二章第1页,此课件共98页哦【教学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与食品毒理学有关的定义和术语与食品毒理学有关的定义和术语 第二节第二节 剂量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反应关系 第三节第三节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第四节第四节 安全限值安全限值第2页,此课件共98页哦第一节第一节 与食品毒理学有关的定义和术语 一、毒物、毒性和毒作用一、毒物、毒性和毒作用一、毒物、毒性和毒作用一、毒物、毒性和毒作用二、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二、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二、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二、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三、毒效应谱三、毒效应谱四、靶器官四、靶器官五、生物学标志五、生物学标志五、生物学标志五、生物学标志 第3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性化学物。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性化学物。一、毒物、毒性和毒作用一、毒物、毒性和毒作用一、毒物、毒性和毒作用一、毒物、毒性和毒作用(一)毒物(一)毒物(Toxicant)毒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毒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第4页,此课件共98页哦 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化学物质都有引起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化学物质都有引起机体损伤的可能。机体损伤的可能。例如,各种药物在其治疗剂量范围内发例如,各种药物在其治疗剂量范围内发挥疗效,而超出该范围达到中毒剂量时,则成挥疗效,而超出该范围达到中毒剂量时,则成为毒物。为毒物。第5页,此课件共98页哦另一方面,人体内经常有痕量的铅、汞等重金另一方面,人体内经常有痕量的铅、汞等重金属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发生了重金属中毒。属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发生了重金属中毒。可见,毒物与非毒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可见,毒物与非毒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使两者之间发生互变的重要条件是剂量。使两者之间发生互变的重要条件是剂量。第6页,此课件共98页哦 毒理学实验研究的奠基人毒理学实验研究的奠基人Paracelsus(14931541)所说:)所说:所有物质都是毒物,剂量将它们区分为毒物所有物质都是毒物,剂量将它们区分为毒物与药物。与药物。第7页,此课件共98页哦 目前,全世界登记的化学物质已达目前,全世界登记的化学物质已达1000多万种,人们经常使用和接触的约有多万种,人们经常使用和接触的约有78万种,此外,每年还有万种,此外,每年还有1000多种新多种新产品投入市场,使人们接触的化学物质无论产品投入市场,使人们接触的化学物质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在不断增加。是品种还是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第8页,此课件共98页哦 按化学物质的用途和分布范围,可分为:按化学物质的用途和分布范围,可分为:1工业化学品工业化学品 如生产原料、辅剂、中间体、如生产原料、辅剂、中间体、副产品、杂质、成品等;副产品、杂质、成品等;2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 如糖精、香精、食用色素、如糖精、香精、食用色素、防腐剂等;防腐剂等;3日用化学品日用化学品 如化妆品。清洁与洗涤用品、如化妆品。清洁与洗涤用品、防虫杀虫用品等;防虫杀虫用品等;第9页,此课件共98页哦 4 4 农用化学品农用化学品 如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如化肥、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保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保鲜剂等;5 5医用化学品医用化学品 如各种剂型的药物、消杀如各种剂型的药物、消杀剂、造影剂等;剂、造影剂等;6 6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 如存在于废水、废气、废如存在于废水、废气、废渣中的各种化学物质;渣中的各种化学物质;第10页,此课件共98页哦 7生物毒素生物毒素 如动物毒素、植物毒素、细如动物毒素、植物毒素、细菌毒素、真菌毒素等;菌毒素、真菌毒素等;8军事毒物军事毒物 如芥子气等战争毒剂。如芥子气等战争毒剂。9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 如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如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元素等。性元素等。第11页,此课件共98页哦毒性指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毒性指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毒性反映毒物的剂量与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毒性反映毒物的剂量与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二)毒性(二)毒性(Toxicity)第12页,此课件共98页哦在同等剂量下,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大的化学物质,在同等剂量下,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大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高。其毒性越高。相对于同一损害指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相对于同一损害指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大。其毒性越大。除了剂量外,接触条件如接触途径、接触期限、速除了剂量外,接触条件如接触途径、接触期限、速率和频率等因素对化学物质的毒性及性质也有影响。率和频率等因素对化学物质的毒性及性质也有影响。第13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多数情况下,化学物质需要进入血多数情况下,化学物质需要进入血液并随血流到达作用部位才能发挥其毒液并随血流到达作用部位才能发挥其毒性,而同一种化学物质经由不同途径性,而同一种化学物质经由不同途径(经口、经皮、经呼吸道等)与机体接(经口、经皮、经呼吸道等)与机体接触时,其吸收系数(即入血量与接触量触时,其吸收系数(即入血量与接触量之比)是不同的。之比)是不同的。1接触途径接触途径第14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在毒理学研究中,通常按给动物染毒的在毒理学研究中,通常按给动物染毒的时间长短分为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时间长短分为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为为1 1次或次或24h24h内多次对实内多次对实验动物高剂量染毒,验动物高剂量染毒,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验则为较长时间(至少则为较长时间(至少1 1个月以上)内对动物个月以上)内对动物反复多次低剂量染毒。反复多次低剂量染毒。2接触期限、速率和频率接触期限、速率和频率 第15页,此课件共98页哦 许多化学物质的急性染毒与较长时间染许多化学物质的急性染毒与较长时间染毒的毒性表现不同,一般前者迅速而剧烈,毒的毒性表现不同,一般前者迅速而剧烈,后者则相对平缓。后者则相对平缓。除了强度差别外,有时还有性质差别。除了强度差别外,有时还有性质差别。例如,有机溶剂苯的急性中毒表现是中枢神例如,有机溶剂苯的急性中毒表现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重复接触则导致再生障碍性经系统抑制,而重复接触则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贫血和白血病。第16页,此课件共98页哦 不同化学物质即使染毒剂量相同,但吸不同化学物质即使染毒剂量相同,但吸收速率不同则中毒表现也将不同。吸收速率收速率不同则中毒表现也将不同。吸收速率快者(如静脉注射)可在短时间内到达作用快者(如静脉注射)可在短时间内到达作用部位并形成较高浓度,从而表现出较强的毒部位并形成较高浓度,从而表现出较强的毒性。性。第17页,此课件共98页哦 与时间相关的另一影响因素是接触频率。与时间相关的另一影响因素是接触频率。对于具体的化学物质而言,接触的间隔时间对于具体的化学物质而言,接触的间隔时间如短于其生物半减期时,进入机体的量大于排如短于其生物半减期时,进入机体的量大于排出量,易于积累至一个高水平,从而引起中毒。出量,易于积累至一个高水平,从而引起中毒。反之,如接触的间隔时间长于生物半减期时,反之,如接触的间隔时间长于生物半减期时,就不易引起中毒(高剂量接触时除外)。就不易引起中毒(高剂量接触时除外)。第18页,此课件共98页哦 系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系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选择毒性(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第19页,此课件共98页哦 (1)物种和细胞学差异:物种和细胞学差异:如植物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动物,它们没有神经如植物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动物,它们没有神经系统和有效的循环系统及肌肉系统,但具有细胞系统和有效的循环系统及肌肉系统,但具有细胞壁和光合系统。细菌有细胞壁,人体细胞则没有壁和光合系统。细菌有细胞壁,人体细胞则没有细胞壁。利用这些差异研制出来的各种抗菌药物,细胞壁。利用这些差异研制出来的各种抗菌药物,可以杀死致病菌而对人体细胞无害。可以杀死致病菌而对人体细胞无害。化学物质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可能在于:化学物质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可能在于:第20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如细菌不能直接吸收叶酸,而是利用对位如细菌不能直接吸收叶酸,而是利用对位氨基氨基苯甲酸、谷氨酸和蝶啶来合成叶酸。与其相反,哺乳苯甲酸、谷氨酸和蝶啶来合成叶酸。与其相反,哺乳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叶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据此发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叶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据此发明了横胺类药物,它们在荷电数与分子结构和大小上明了横胺类药物,它们在荷电数与分子结构和大小上相似于对位相似于对位氨基苯甲酸,可以拮抗其参与叶酸的合成,氨基苯甲酸,可以拮抗其参与叶酸的合成,故对细菌有选择毒性,而对人体细胞无害。故对细菌有选择毒性,而对人体细胞无害。(2)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 化过程的差异化过程的差异第21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如如CO与血红蛋白的二价铁具有高度亲和力,与血红蛋白的二价铁具有高度亲和力,浓集于红细胞中阻断氧的摄取和释放,发挥其浓集于红细胞中阻断氧的摄取和释放,发挥其毒性。再如除草剂百草枯主要蓄积在肺内,导毒性。再如除草剂百草枯主要蓄积在肺内,导致肺组织损伤,继而纤维化,丧失通气功能。致肺组织损伤,继而纤维化,丧失通气功能。(3)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第22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如脑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差,一旦发生实质性如脑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差,一旦发生实质性的损害就很难恢复。而肝、肾等器官的再生能的损害就很难恢复。而肝、肾等器官的再生能力很强,即使造成损害,只要脱离接触,就可力很强,即使造成损害,只要脱离接触,就可望得到修复,恢复正常功能。望得到修复,恢复正常功能。(4)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 修复能力的差异修复能力的差异第23页,此课件共98页哦 选择毒性反映了生物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选择毒性反映了生物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毒理学动物试验结果外推至人发生困难。但也正是使毒理学动物试验结果外推至人发生困难。但也正是由于选择毒性的存在,人类才得以发明各种特异性药由于选择毒性的存在,人类才得以发明各种特异性药物用于临床医疗、农业和畜牧业等领域,并从中获益。物用于临床医疗、农业和畜牧业等领域,并从中获益。第24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在毒理学研究中,不同阶段的试验可用于在毒理学研究中,不同阶段的试验可用于观察化学物质的不同毒作用或观察化学物质的不同毒作用或毒性终点毒性终点(endendpointpoint)。第25页,此课件共98页哦 急性毒性试验以受试物引起的机体急性毒性试验以受试物引起的机体死亡死亡为毒性终为毒性终点指标;点指标;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以受试物造成的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以受试物造成的生理、生化、生理、生化、代谢等过程的异常改变代谢等过程的异常改变为毒性终点指标;为毒性终点指标;遗传毒理学试验则以受试物导致的遗传毒理学试验则以受试物导致的基因突变、染色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畸形、肿瘤形成体畸变、畸形、肿瘤形成等为毒性终点。等为毒性终点。第26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因许多毒性终点之间无法类比,故化因许多毒性终点之间无法类比,故化学物质的毒性分级标准以终点为基础,如学物质的毒性分级标准以终点为基础,如急性毒性根据急性毒性根据LD50分级,致畸物则根据致分级,致畸物则根据致畸指数分级。畸指数分级。第27页,此课件共98页哦 (三)三)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外源性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是指外源性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第28页,此课件共98页哦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可按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1.速发或迟发性作用 速发性毒作用:如氰化钾和硫化氢等引起的急性中毒。迟发性毒作用:致癌性外源化学物 第29页,此课件共98页哦 2.局部或全身作用局部或全身作用 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是指某些外源化学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腐蚀性的酸碱所造成的皮肤损伤 吸入刺激性气体引起的呼吸道损伤 第30页,此课件共98页哦是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是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一氧化碳引起机体的全身性缺氧 全身毒性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第31页,此课件共98页哦 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 可逆作用(reversible effect)-是指停止接触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 effect)-是指在停止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其毒性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发展。外源化学物引起的肝硬化、肿瘤 化学物的毒性作用是否可逆,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所受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能力。第32页,此课件共98页哦4.过敏反应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过敏原 引起这种过敏性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过敏原 过敏原可以是完全抗原,也可以是半抗原。第33页,此课件共98页哦变态反应是一种有害反应,没有典型的S型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但对特定的个体来说,变态反应与剂量有关。例如一个经花粉致敏的人,其过敏反应强度与空气中花粉的浓度有关。第34页,此课件共98页哦5.特异体质反应特异体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通常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剂量肌肉松弛剂琥珀酰胆碱(succinylcholine)第35页,此课件共98页哦二、二、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一)非损害作用(一)非损害作用(nonnonadverse effect)一切生物学变化都是暂时和可逆的一切生物学变化都是暂时和可逆的一切生物学变化都是暂时和可逆的一切生物学变化都是暂时和可逆的 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 不造成机体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及寿命的改变不造成机体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及寿命的改变 不降低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和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不降低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和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的能力的能力 不影响机体的功能容量的各项指标改变不影响机体的功能容量的各项指标改变不影响机体的功能容量的各项指标改变不影响机体的功能容量的各项指标改变 也不引起机体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也不引起机体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也不引起机体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也不引起机体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第36页,此课件共98页哦机体的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机体的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 受到受到 严重影响严重影响机体功能容量或对额外应激状态的代偿能力降低机体功能容量或对额外应激状态的代偿能力降低维持体内的稳态能力下降维持体内的稳态能力下降机体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机体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二)损害作用(二)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第37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毒效应包括肝、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毒效应包括肝、肾、肺等实质器官损伤、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肾、肺等实质器官损伤、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抑制。神经行为改变、出现畸胎、形成肿瘤等多抑制。神经行为改变、出现畸胎、形成肿瘤等多种形式。种形式。三、毒效应谱毒效应谱第38页,此课件共98页哦 效应的范围则从微小的生理生化正常值的异效应的范围则从微小的生理生化正常值的异常改变到明显的临床中毒表现,直至死亡。常改变到明显的临床中毒表现,直至死亡。毒效应的这些性质与强度的变化构成了化学毒效应的这些性质与强度的变化构成了化学物质的毒效应谱。物质的毒效应谱。第39页,此课件共98页哦1.特异指标特异指标有机磷农药抑制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致使神经递质乙酸有机磷农药抑制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致使神经递质乙酸胆碱不能及时水解而堆积于神经突触处,引起瞳孔缩小、胆碱不能及时水解而堆积于神经突触处,引起瞳孔缩小、肌肉颤动。大汗、肺水肿等中毒表现。肌肉颤动。大汗、肺水肿等中毒表现。明确的因果关系明确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难以确定反映毒作用终点的观察指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反映毒作用终点的观察指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40页,此课件共98页哦2.死亡指标死亡指标简单、客观、易于观察简单、客观、易于观察比较粗糙,不能反映毒作用的本质比较粗糙,不能反映毒作用的本质可作为衡量不同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的化学物质毒可作为衡量不同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的化学物质毒性大小的标准性大小的标准 急性毒性评价中急性毒性评价中第41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卤代烃都卤代烃都-肝脏损伤;肝脏损伤;苯系物苯系物-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四、靶四、靶 器器 宫宫(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的靶器官肾脏是镉的靶器官 第42页,此课件共98页哦毒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该物质在靶器官中的浓度。但靶器官不一定是该物质浓度最高的场所。第43页,此课件共98页哦靶器官靶器官:毒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毒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效应器官效应器官:出现毒性效应的器官出现毒性效应的器官第44页,此课件共98页哦成为毒物的靶器官原因:器官的血液供应;存在特殊的酶或生化途径;器官的功能和在体内的解剖位置对特异性损伤的易感性;对损伤的修复能力;具有特殊的摄入系统;代谢毒物的能力和活化解毒系统平衡;毒物与特殊的生物大分子结合等。第45页,此课件共98页哦 生物学标志又可称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是指外源生物学标志又可称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是指外源性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性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五、生物学标志、生物学标志 可分为三类:可分为三类:可分为三类:可分为三类:接触生物学标志;接触生物学标志;接触生物学标志;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第46页,此课件共98页哦从暴露到健康效应的模式图和与生物学标志的关系 第47页,此课件共98页哦()接触生物学标志()接触生物学标志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 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第48页,此课件共98页哦 接触生物学标志又分为体内剂量标志和接触生物学标志又分为体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剂量标志:生物效应剂量标志:1、体内剂量标志:、体内剂量标志:可以反映机体中特定化学物质及可以反映机体中特定化学物质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即内剂量或靶剂量。其代谢物的含量,即内剂量或靶剂量。如检测人体的某些生物材料如血液、尿液、头发中的如检测人体的某些生物材料如血液、尿液、头发中的铅、汞、锅等重金属含量可以准确判断其机体暴露水平铅、汞、锅等重金属含量可以准确判断其机体暴露水平。第49页,此课件共98页哦 2、生物效应剂量标志:、生物效应剂量标志:可以反映化学物质及其可以反映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与某些组织细胞或靶分子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反应产物含代谢产物与某些组织细胞或靶分子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反应产物含量。量。如苯并(如苯并(a)花可与)花可与DNA结合形成加合物,环氧乙烷可与结合形成加合物,环氧乙烷可与血红蛋白形成加合物。这些加合物的形成往往预示着毒效应的起血红蛋白形成加合物。这些加合物的形成往往预示着毒效应的起始,而加合物的数量则决定了毒效应的强度。始,而加合物的数量则决定了毒效应的强度。故生物效应剂量标志的使用有助于准确的建立剂量故生物效应剂量标志的使用有助于准确的建立剂量反应关系。反应关系。第50页,此课件共98页哦 效应生物学标志是指可以测出的机体生理、生化、行效应生物学标志是指可以测出的机体生理、生化、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或病理组织学方面的改变,可反映与不同为等方面的异常或病理组织学方面的改变,可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有关的健康有害效应的信靶剂量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有关的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息。效应生物学标志包括:效应生物学标志包括:效应生物学标志包括:效应生物学标志包括:早期效应生物学标志早期效应生物学标志 结构和功能改变效应生物学标志结构和功能改变效应生物学标志 疾病效应生物学标志疾病效应生物学标志(二)效应生物学标志(二)效应生物学标志第51页,此课件共98页哦 主要反映化学物质与组织细胞作用后,在分子水主要反映化学物质与组织细胞作用后,在分子水平产生的改变。平产生的改变。如如 DNA损伤、癌基因活化与抑癌基失活、代谢活化损伤、癌基因活化与抑癌基失活、代谢活化酶的诱导和代谢解毒酶的抑制。特殊蛋白质形成及抗氧酶的诱导和代谢解毒酶的抑制。特殊蛋白质形成及抗氧化能力降低等;化能力降低等;1、早期效应生物学标志、早期效应生物学标志第52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反映的是化学物质造成的组织器官功能失调或形态反映的是化学物质造成的组织器官功能失调或形态学改变。学改变。如谷丙转氨酶活力增高表示有肝脏损伤,如谷丙转氨酶活力增高表示有肝脏损伤,ALAD受受抑表示血红素合成障碍等;抑表示血红素合成障碍等;2、结构和功能改变效应生物学标志、结构和功能改变效应生物学标志第53页,此课件共98页哦与化学物质导致机体出现的亚临床或临床表现密切与化学物质导致机体出现的亚临床或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常用于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如成人血清甲胎相关,常用于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如成人血清甲胎蛋白的出现常与肝脏肿瘤有关,心肌梗死患者表现蛋白的出现常与肝脏肿瘤有关,心肌梗死患者表现为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增高。为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增高。3、疾病效应生物学标志、疾病效应生物学标志第54页,此课件共98页哦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是反映机体对化学物质毒作用敏感程度的易感性生物学标志是反映机体对化学物质毒作用敏感程度的指标。指标。由于易感性的不同,性质与剂量相同的化学物质在不同个由于易感性的不同,性质与剂量相同的化学物质在不同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常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常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易感性生物学标志第55页,此课件共98页哦 总之,生物学标志的研究与应用可准确总之,生物学标志的研究与应用可准确判断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实际水平,有利于早判断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实际水平,有利于早期发现特异性损害并进行防治,对于阐明毒作期发现特异性损害并进行防治,对于阐明毒作用机制、建立剂量用机制、建立剂量反应关系、进行毒理学资反应关系、进行毒理学资料的物种间外推具有重要意义,是阐明毒物接料的物种间外推具有重要意义,是阐明毒物接触与健康损害之间关系的有力手段。触与健康损害之间关系的有力手段。第56页,此课件共98页哦第二节第二节 剂量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 反应关系反应关系第57页,此课件共98页哦剂量(剂量(dose)有多种表示方式:)有多种表示方式:1 1、可指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量或在试验中给予机体、可指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量或在试验中给予机体受试物的量(外剂量),受试物的量(外剂量),2 2、可指化学物质被吸收入血的量(内剂量)或到、可指化学物质被吸收入血的量(内剂量)或到达靶器官并与其相互作用的量(靶剂量、生物有效剂达靶器官并与其相互作用的量(靶剂量、生物有效剂量)。量)。一、一、剂量剂量第58页,此课件共98页哦 虽然靶剂量直接决定了化学物质所致机体损伤的性虽然靶剂量直接决定了化学物质所致机体损伤的性质与强度,但由于检测比较复杂,故毒理学中的剂量通质与强度,但由于检测比较复杂,故毒理学中的剂量通常是指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量或给予机体化学物质的量,常是指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量或给予机体化学物质的量,单位为单位为mgkg体重等。体重等。第59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当当一一种种化化学学物物质质经经由由不不同同途途径径与与机机体体接接触触时时,其其吸吸收收系系数数与与吸吸收收速速率率各各不不相相同同。因因此此在在提提及及剂剂量量时时,必必须须说说明明接接触触途途径径。在在接接触触环环境境污污染染物物时时,则则根根据据空空气气、水水、食食品品等等介介质质中中存存在在的的浓浓度度乘乘以以进进入入体体内内的的介介质质总总量量来来计计算算剂剂量。量。第60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反应指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反应指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 可分为两类:可分为两类:1、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以某种测量数值、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以某种测量数值表示。表示。如有机磷农药抑制血中胆碱酯酶活性,其程度用酶活性如有机磷农药抑制血中胆碱酯酶活性,其程度用酶活性单位的测定值表示。这类效应称为量反应。单位的测定值表示。这类效应称为量反应。二、量反应与质反应二、量反应与质反应第61页,此课件共98页哦 2、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有或无”来表示,如死来表示,如死亡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称为质反应。亡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称为质反应。o 量反应通常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量反应通常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的变化;o质反应则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群体中引起的某种毒效应的发生质反应则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群体中引起的某种毒效应的发生比例。比例。第62页,此课件共98页哦 三、剂量、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质反应关系o 剂量剂量量反应关系量反应关系 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空气中的空气中的CO浓度增加导致红细胞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随之升高;浓度增加导致红细胞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随之升高;血液中铅浓度增加引起血液中铅浓度增加引起-ALAD的活性相应下降,都是表示剂量的活性相应下降,都是表示剂量量反应关量反应关系的实例。系的实例。第63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剂量剂量质反应关系质反应关系 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关系。如在急性吸入毒性实验中,随着苯的浓度增高,各试验组的小如在急性吸入毒性实验中,随着苯的浓度增高,各试验组的小鼠死亡率也相应增高,表明存在剂量鼠死亡率也相应增高,表明存在剂量质反应关系。质反应关系。第64页,此课件共98页哦剂量剂量反应关系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要概念剂量-反应关系的存在被 视为受试物与机体损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第65页,此课件共98页哦五、剂量五、剂量反应曲线反应曲线(一)剂量(一)剂量反应曲线的形式反应曲线的形式 剂量剂量反应关系可以用曲线表示,即以反应关系可以用曲线表示,即以表示量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质反应的百表示量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质反应的百分率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分率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可得到一条曲线。第66页,此课件共98页哦 1S形曲线形曲线 是典型剂量反应曲线,多见于剂量是典型剂量反应曲线,多见于剂量质反应关系中,分为对称质反应关系中,分为对称S形曲线和非对称形曲线和非对称S形曲形曲线两种形式:线两种形式:常见的剂量常见的剂量反应曲线有以下几种形式:反应曲线有以下几种形式:第67页,此课件共98页哦 (1)对称对称S形曲线:当群形曲线:当群体中的全部个体对某一化学物体中的全部个体对某一化学物质的敏感性差异呈质的敏感性差异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时,时,剂量与反应率之间的关系表现剂量与反应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对称为对称S形曲线。形曲线。第68页,此课件共98页哦 (2)非对称)非对称S形曲线:与对称形曲线:与对称S形曲线比较,该曲线在形曲线比较,该曲线在靠近横坐标左侧的一端曲线由平缓转为陡峭的距离较短,而靠靠近横坐标左侧的一端曲线由平缓转为陡峭的距离较短,而靠近右侧的一端曲线则伸展较长。它表示随着剂量增加,反应率近右侧的一端曲线则伸展较长。它表示随着剂量增加,反应率的变化呈的变化呈偏态分布偏态分布(图(图21)。)。第69页,此课件共98页哦 无论是对称还是非对称无论是对称还是非对称S形曲线,在形曲线,在50反应率处反应率处的斜率最大,剂量与反应率的关系相对恒定。的斜率最大,剂量与反应率的关系相对恒定。因此,常用引起因此,常用引起50反反应率应率的剂量来表示化学物的剂量来表示化学物质的毒性大小。质的毒性大小。如半数致死剂量、半数如半数致死剂量、半数中毒剂量、半数效应剂量等。中毒剂量、半数效应剂量等。第70页,此课件共98页哦Dose(mg/kg)#dosedDeaths/Survivors%mortality1234561010101010100/101/94/67/39/110/0010407090100LD50 死亡率的计算死亡率的计算第71页,此课件共98页哦第72页,此课件共98页哦 2、直线、直线 化学物质剂量的变化与反应的改变成正比。化学物质剂量的变化与反应的改变成正比。由于在生物体中,反应的产生要受到多种因素的由于在生物体中,反应的产生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情况十分复杂,故此种曲线少见。影响,情况十分复杂,故此种曲线少见。第73页,此课件共98页哦 3、抛物线、抛物线 为一条先陡峭后平缓的曲线,类似于数学中为一条先陡峭后平缓的曲线,类似于数学中的对数曲线,又称为对数曲线型。这种曲线只需的对数曲线,又称为对数曲线型。这种曲线只需将剂量换算为对数即可转变为一条直线。可见于将剂量换算为对数即可转变为一条直线。可见于剂量剂量量反应关系中量反应关系中。第74页,此课件共98页哦 毒理学中常用的毒性指标包括毒理学中常用的毒性指标包括致死剂量致死剂量、阈剂量、阈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和毒作用带最大无作用剂量和毒作用带等。等。当受试物质存在于空气或水中时,上述各指标中当受试物质存在于空气或水中时,上述各指标中的剂量改称为浓度的剂量改称为浓度(concentration)。)。第二节第二节 表示毒性常用指标表示毒性常用指标第75页,此课件共98页哦 (一)绝对致死剂量(一)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LD100)绝对致死剂量是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绝对致死剂量是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或浓度最低剂量或浓度。如再降低剂量,就有存活者。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如再降低剂量,就有存活者。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受试群体中总是有少数高耐受性或高敏感性的存在,受试群体中总是有少数高耐受性或高敏感性的个体,故个体,故LD100常有很大的波动性。常有很大的波动性。一、致死剂量一、致死剂量第76页,此课件共98页哦 最小致死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最小致死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出现死亡的剂量。从理论上讲,低于此剂量即不能引起死亡。从理论上讲,低于此剂量即不能引起死亡。(二)最小致死剂量(二)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或LD01)第77页,此课件共98页哦 最大耐受剂量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的最大耐受剂量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的最高剂量。最高剂量。若高了该剂量即出现死亡。与若高了该剂量即出现死亡。与LD100的情况相似,的情况相似,LD0也受个体差异的影响,存在很大的波动性。也受个体差异的影响,存在很大的波动性。上述上述LD0和和LD100常作为急性毒性试验中选择剂量范围常作为急性毒性试验中选择剂量范围的依据。的依据。(三)(三)耐受剂量(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或或LD0)第78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半数致死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半数致死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LD50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也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的数值越小。(四)半数致死剂量(四)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LD50)第79页,此课件共98页哦 半数致死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半数致死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LD50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的数值越小。(四)半数致死剂量(四)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LD50)第80页,此课件共98页哦 1、化学物质的种类;、化学物质的种类;2、动物的种属;、动物的种属;3、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环境;4、喂饲条件;、喂饲条件;5、染毒时间;、染毒时间;LD50的影响因素:的影响因素:第81页,此课件共98页哦 6、染毒途径;、染毒途径;7、受试物浓度;、受试物浓度;8、溶剂性质;、溶剂性质;9、实验者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等。、实验者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等。LD50的影响因素:的影响因素:第82页,此课件共98页哦一、阈剂量(一、阈剂量(threshold dose)阈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阈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又称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又称为最小有作用剂量(为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 levelminimal effect level,MELMEL)。)。(五)、阈剂量与最大无作用剂量(五)、阈剂量与最大无作用剂量第83页,此课件共98页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acute threshold doseacute threshold dose,LimLimacac)为与化学物质一次接触所得;为与化学物质一次接触所得;慢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chronic threshold dosechronic threshold dose,LimLimchch)则为长期反)则为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所得。复多次接触所得。第84页,此课件共98页哦 由于实际工作中,在哪个剂量水平才能发现化学物质由于实际工作中,在哪个剂量水平才能发现化学物质所致的损害作用受到所选观察指标、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和所致的损害作用受到所选观察指标、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和精确性、试验设计的剂量组数以及每组受试对象数等多种精确性、试验设计的剂量组数以及每组受试对象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准确的测定阈剂量是很困难的,故该概念只因素的影响,准确的测定阈剂量是很困难的,故该概念只有理论上的意义。有理论上的意义。在毒理学试验中获得的类似参数是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在毒理学试验中获得的类似参数是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最低剂量(lowest obseved adverse effect leve

    注意事项

    本文(食品毒理学第二章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