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自学考试讲义:古文史一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一).doc

    • 资源ID:4273050       资源大小:3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学考试讲义:古文史一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一).doc

    第一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 第一节隋代文学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一、北齐、北周旧臣隋统一全国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探索创造新文学。其中一股中坚力量就是北齐、北周的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卢思道代表作是南朝歌行体的从军行。很有北方诗人苍凉、刚劲、豪迈文文风特点。杨素的诗作有一种真挚悲凉的情思和深雄雅健的气质。薛道衡其成名作昔昔盐虽也言及边塞征夫,但诗中所写乃南朝常见的闺怨题材,辞清句丽,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是北方文人学习南朝文学表现手法时诗风转变的代表。其中名句如“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二、杨广及其周围的南朝文士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隋炀帝杨广所作诗歌,大多带有齐梁艳曲余风,即位后所作的一些乐歌,也能称上清丽明快。如春江花月夜二首。虞世基是南朝文士中较有名望的一位,曾写过出塞二首等较好的作品。着意于词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是为作诗而作诗。总观隋朝,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到隋代末年送别诗的出现,则代表着思想和艺术均健康发展的诗歌新潮流,预示着南北诗风合流的新趋势和由齐、梁诗风向唐诗转变的广阔前景。第二节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一、贞观诗坛与上官体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为文坛盟主,在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贞观诗风的新变,则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的模仿和拾掇。李世民的诗,常常壮大怀抱与华采并存。 虞世南其托物寓意的蝉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唐代文坛“咏蝉”诗三绝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上官仪诗多应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时称“上官体”。上官仪归纳六朝以来诗歌中对仗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的形成颇有影响。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他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但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由于宫廷诗人大多功成名就,志得意满,生活接触面也比较狭窄,所以诗歌的变革只能由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一般士人来承担。二、王绩与初唐四杰王绩(589644)是初唐士人中诗风较为独特的一位,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诗作以平淡自然的话语来写山光水色来写田园。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世称“初唐四杰”。他们的诗虽未脱绮靡余风影响,但已从宫廷走向市井和关山塞漠,题材拓宽了,感情浓烈壮大,形式多有创新,卢、骆之七言歌行,王、杨之五言律诗,尤为特出。 王勃的主要作品如:滕王阁序,其代表作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卢照邻的七言歌行恣肆奔放而词采富赡。代表作是长安古意,为七古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骆宾王善写律诗,代表作是咏蝉,此诗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杨炯长于五言律诗,其代表作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第三节杜审言与宋之问、沈佺期一、杜审言与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友”。文章四友作诗以五律居多,故而对律诗发展定型有一定的贡献。但李、苏、崔三人所作之诗,大多平庸寡味,不值一提。四友中,以杜审言最有诗才。杜审言在五律方面的成就已超过了杨炯,使五言律的创作首先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早年在江阴任职时写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杜审言最有名的五律。二、宋之问、沈佺期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他们的生年晚于李峤和杜审言,因文才受到赏识而选入朝中做官,是武后时期有代表性的台阁诗人。宋之问在武后时期,沈宋曾经依附武后的两位男宠二张:张昌宗和张易之,到中宗复位时,他们被流放到了岭南,仕途的失意使他们写出了较好的作品。宋之问的五律度大庾岭:“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今归有日,不敢恨长沙。”未到贬所而先想归期,一种含泪吞声的感怆情思表现得真切细腻,见不到任何着意文饰的痕迹,而诗律和对仗却十分的工整。 沈佺期的律诗写得是有情有景,声律和谐流畅而蕴涵的感情非常深厚,是早期七言律诗的成熟之作,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总之,经过杜、李、宋、沈等人的不懈努力,从武后至中宗景龙年间,唐代近体诗的各种声律体式已定型,并出现了一批较为成功的作品。 第四节陈子昂与张若虚等一、陈子昂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 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这集中体现在他创作的38首感遇诗里。这38首诗歌并非一时一地所作,但基本上都作于诗人入仕以后,其中很多都与作者的政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为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陈子昂再次从军。神功元年(697),他随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军次渔阳,他有感于从前此地曾有过的君臣际遇的往事,写了题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的组诗。他在这组诗的燕昭王里说:“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慨叹时光流逝,古人的不朽功业已成陈迹,而往时的种种际遇难见于今世,有种抱负无法实现的悲愤。在写这组诗的同时,他写下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回荡着目空一切的孤傲之气,形成反差强烈的情感跌宕。自悠悠天地而言,将与英雄业绩同其长久;而自己人生有限,一旦抱负落空,只能空留遗恨而已,于是产生了怆然涕下的巨大悲哀。这种一己的悲哀里,蕴涵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全诗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呈现出一种质实清新之美。二、张若虚和刘希夷张若虚是初、盛唐之交的一位诗人,大致与陈子昂等人同时登上诗坛,与贺知章、张旭和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仅存两首,但因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李泽厚称它:“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美的历程)全诗描写春江花月夜幽美恬静之景,以此为背景,表现女子缠绵悱恻的离别相思之情,并把它和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融为一体,构成奇妙迷人的艺术境界。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的突出意象,它像一条纽带,贯穿全诗,情意也随着月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此诗抒情气氛优美浓郁,语言清丽,笔触细腻,韵调流利婉转,为历代人们所传诵,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刘希夷是唐高宗、武后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是代悲白头翁,是一首拟古乐府。其中名句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诗作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其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全诗笼罩在一种消极感伤的情绪之中。张若虚和刘希夷在诗歌意境创造上取得的进展,如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浓烈的情思氛围、空明纯美的诗境,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盛唐诗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兴象玲珑、不可凑泊的盛唐诗的随之出现,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了。第二章盛唐的诗人们初唐以来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汇而为一,诗人作诗笔参造化,韵律与抒情相辅相成,气协律而出,情因韵而显,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这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第一节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和孟浩然在盛唐诗坛享有盛誉,影响很大。崔兴宗称王维为“当代诗匠”(酬王维:诗序),王士源说孟浩然的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孟浩然集序)。当时,以王、孟为中心,还有一批诗风与他们相近的诗人,如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张子容、常建等。一、王 维王维诗兼擅各体,尤善山水田园诗,与孟浩然并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王维早年对功名亦充满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如少年行七绝组诗,共4首,分写长安少年高楼豪饮、报国从军、勇猛杀敌、云台论功,是表现盛唐人豪迈气概的游侠诗的代表作之一。王维笔下的少年游侠,具有相当浓厚的浪漫气息和理想化色彩。但这种理想化并不给人任何虚假之感,关键就在于诗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诗意感受。真正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王维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山居秋瞑写秋山雨后晚景,清新明爽,闲静恬美,为历代传诵的名篇。名句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升华到了空明无滞碍的境界,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辋川集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时写的一组小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将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辛夷坞是第l8首: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涧户寂无人”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寂无人”,在常人看来,该是何等的孤独寂寞!而王维则不然,因他所欣赏的正是人在寂寞时方能细察到的隐含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那自开自落的芙蓉花,所展示的正是自然造物生生不息的原生状态,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没有孤独,也没有惆怅,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而美的意境就产生于对这自然永恒的空、静之美的感悟之中。王维很早就归心于佛法,精研佛理,受当时流行的北宗禅的影响较大,晚年思想又接近南宗禅,撰写了能禅师碑。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界,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教义后体悟到的一种心灵状态,对王维的艺术思维和观物方式影响极大。山居即事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这是他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由于生性好静而自甘寂寞,他能把独往独来的归隐生活写得很美,其酬张少府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无心于世事而归隐山林,与松风山月为伴,不仅没有丝毫不堪孤独的感觉,反而流露出自得和闲适。二、孟浩然孟浩然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孟浩然终于布衣而名重一时,诗多写隐逸闲适生活。清雅明净,与王维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之代表诗人,世称“王孟”。但由于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孟浩然与王维是有区别的。他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过故人庄即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孟浩然与盛唐其他诗人一样,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其中的“临渊羡鱼”而坐观垂钓,把希望通过张说援引而一登仕途的心情表现得很迫切,有一种不甘寂寞的豪逸之气。外景正好衬托出诗人的广阔胸襟,尤其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成为咏洞庭的名句。孟浩然禀性孤高狷沽,虽始终抱有济时用世之志,却又不愿折腰曲从。孟浩然一生多次出游,而且偏爱水行,在乘舟漫游吴越水乡的过程中写了不少山水诗。遇景入咏时,他常从高远处落笔,自寂寞处低徊,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清淡的情思相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境。宿建德江写日暮泊舟时的“客愁”,寂寞惆怅的孤独心绪,因野旷天低、江清月近而愈显清远无际。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尽管他的诗中也有刻画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如“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秋登兰山寄张五)、“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但非有意于模山范水,只是一时兴到之语。观其全诗,妙在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 三、以王、孟为中心的其他山水田园诗人第二节王翰、王昌龄、崔颢等豪侠诗人与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同时出现于盛唐诗坛的,有一群具有北方阳刚气质的豪侠型才士。他们的诗歌创作,具有豪爽俊丽而风骨凛然的共同风貌,创造出了清刚劲健之美。一、王翰与王昌龄王翰是盛唐豪侠诗人,为人狂傲而放纵。王翰狂放不羁的行为心态。在盛唐士人中具有典型性,与赤裸裸地追求功名相关连的,是及时富贵行乐思想。王翰诗多一气流转的壮丽俊爽之语,代表作为凉州词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以豪饮旷达写征战,连珠丽辞中蕴涵着清刚顿挫之气,极为劲健。此诗以明快的语言、鲜明的节奏透露出一种奔放的情绪,给人以激动和向往。王翰存诗不多,但仅此一首七绝,已足以名世。王昌龄是当时真正以七绝闻名的诗人。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日唐书王昌龄传)。安史之乱时,他被毫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的边塞诗为后世传诵的均为七绝。王昌龄性格豪爽,故七言长于五言;而思致缜密,讲究作法,又宜于短章而不宜长篇。为补反映复杂内容时短章的局限,他创作出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著名的从军行七首。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为军旅苦辛之辞。因出身孤寒和受道教虚玄思想的影响,王昌龄身上有种一般豪侠之人缺乏的深沉,观察问题较为敏锐,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他作诗不是全凭情气,也很讲究立意构思,其作品除豪爽俊丽之外,还有“绪密思清”的特点。他的出塞二首(其一)感慨边将无能,致使千百年来不得安宁和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语言含蓄雄放而意境高远深沉,被明人李攀龙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该诗主调,是最末一句表现出来的卫国豪情,悲壮浑成,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还隐含着对现实中将非其人的讽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情感,压缩在短短四句诗中,意脉细密曲折而情气疏宕俊爽,堪称大手笔。除早年出手不凡的边塞诗外,王昌龄后来创作的送别诗和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也很出色。由于他被贬后心境有所变化,与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交往密切,相互影响,加之受南方自然风物的熏陶,晚年诗风偏于清逸明丽,但仍有一种清刚爽朗的基调。长信秋词五首是王昌龄写女性的成功之作。其中第三首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用冷峻之笔写姣好的容颜还不如空中飞过的寒鸦幸运,因为它们尚能从昭阳殿上飞过,君恩如日,它们的翅膀尚有机会沐浴一点光泽。这是一种生命无着的深沉的幽怨和无奈,是古代宫中多数女性不幸生活的写照,怨苦深沉而委婉含蓄,成为宫怨诗中的佳作。 二、崔颢、李颀、祖咏盛唐豪侠型诗人创造的清刚劲健之美,基于北方士人的阳刚气质,但又带有南国的清虚情韵,是南北诗风交融的产物。这于王昌龄的作品里已有体现,在崔颢、李颀、祖咏等同类诗人的创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入仕前后,都有一段北走幽燕河陇、南游荆楚吴越的经历,这种南北漫游,往往成为其诗风形成或转折的重要契机。崔颢的诗作黄鹤楼被严羽推为唐人七律之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革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登黄鹤楼,见此作而罢笔:“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辛文房唐才子传)。崔颢的乐府歌行(如邯郸宫人怨)、边塞诗(如雁门胡人歌)等均保持了豪爽俊丽的一贯风格。李颀信奉道教神仙之说,对南方风物中的幽奇景象和灵怪事物尤为倾心,使其作品在雄浑刚健中带有玄幽之气。如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别梁锽也是在此前后他所创作的颇负盛名的诗作。祖咏与王维有唱和。后因仕途失意,移居汝坟,为王翰的座上客。他也曾南游江南,北上蓟门,其成名作是应试时写的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以苍秀之笔,写出了终南山景色的清寒,诗仅四句,意尽而止。北上时创作的望蓟门是祖咏的代表作:“燕台一望客心惊,萧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写要塞蓟城的险要,令人望之心惊.却触动了诗人要立功塞上的豪情。调高语壮,气格雄健,不失为盛唐正声。第三节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以边塞为题材的诗在唐代极为流行,盛唐时蔚为壮观。作为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高适、岑参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的许多诗人,应时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使诗作蕴涵一种慷慨悲壮的美。一、高适高适诗作反映生活面较广,多写边塞生活,为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岑参齐名,世称“高岑”。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高适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在高适早年的诗作里,颇多不遇的悲慨。高适是个非常自负、功名心极强的诗人,性情狂放不羁,好交结游侠。想通过立功边塞而封侯的理想和热情,促使他不畏艰险,两次北上蓟门。对边塞生活的实地体验和冷静观察,使他能在第一次北上归来后,创作出了极负盛名的边塞诗力作燕歌行。诗中既有对男儿自当横行天下的英雄气概的表彰,也有对战争给征人家庭带来痛苦的深切同情;一方面是对战士浴血奋战而忘我的崇高精神的颂扬,另一方面则是对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不满。作者对当时边塞用兵而将非其人的情形是有看法的,亦不讳言征战的艰苦,但不失奋发激昂的高亢基调,苦难与崇高的对照,更增添了出塞征战的慷慨悲壮。除以沉雄气质和浑厚骨力取胜外,此诗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是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的典范之作。高适的边塞诗,多数写于蓟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间,是据诗人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成的。除七言歌行外,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长篇吟怀式的五言古诗,将作者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高适作诗以质实的古体见长,律诗好的不多,但他写的一些与从军边塞相关的绝句,亦有气质沉雄、境界壮阔的特点。如塞上闻笛:“胡人羌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明月闲。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诗巧用语意双关,虚实之景交融,寓思委婉而意境阔远,若没有亲临边塞的生活体验,也是不容易写出来的。二、岑参的边塞诗(以“奇”为特点)艺术表现上,岑参的边塞诗借鉴了高适等人七言歌行纵横跌宕、舒卷自如的体势而加以创新,形式接近乐府,但完全不用乐府古题而自立新题;用韵十分灵活。三、其他边塞诗人四、王之涣与陶翰王之涣仅存六首诗,有两首极为著名。一首是妇孺皆知的登鹳雀楼,另一首为凉州词二首。陶翰作诗以五言为主,写有一些边塞诗,多古意苍劲的悲壮风格,如出萧关怀古、古塞下曲。

    注意事项

    本文(自学考试讲义:古文史一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一).doc)为本站会员(小****库)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