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课时作业含答案.doc
-
资源ID:4274046
资源大小:367.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课时作业含答案.doc
一、选择题(2014河南实验中学期中考试)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12题。1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资源储量减少,某些资源面临枯竭黑土肥力下降农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商品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转型困难ABC D2有利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升级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全面发展核能C重点发展轻型工业,实现产业转移D发展交通,全面利用区外资源以保护本地资源解析:图示为东北地区,工业发达,对资源的需求量大,资源储量减少,某些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转型困难,过度开发导致黑土肥力下降。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升级,有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答案:1.B2.A(2014山东学业水平考试)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C水土流失 D全球气候变暖4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解析:从图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环境问题,可知该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该环境问题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答案:3.C4.A(2014双鸭山一中期中)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回答56题。5该产业构想对农业的影响是()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6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A北方的退耕还草B湖区的混合放养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解析:图中显示的是生态农业,它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属于生态农业。答案:5.B6.D(2014沈阳二中阶段验收)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回答78题。7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8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某校地理研究小组对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下列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的池塘和河道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解析:第7题,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城市人口、工业膨胀,产生大量工业“三废”,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第8题,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与路面硬化面积增大、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池塘河道减少有关,与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无关。答案:7.B8.D(2014长沙月考)下表表示浙江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85年和2011年的土地利用类型。读下表完成910题。222233331134131311141111343322331211332232141414331:湖泊2:居民区3:耕地4:农家乐9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空气湿度明显增加B耕地面积大量减少C湖泊水质日渐变差D居民区分布趋于集中10为保护该地湖泊环境,当前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A实施退耕还湖,提高湖水的自净能力B改进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C合理规划农家乐,整治旅游活动的排污D严格控制居民区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湖泊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湖泊减少最多(125),居民区增加(46),耕地略有减少(98),农家乐大量增加(06),这种变化会导致空气湿度降低,湖泊水质变差。为保护湖泊,可合理规划农家乐,整治旅游活动的排污。答案:9.C10.C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据此完成1112题。11为提高收入,围绕基塘生产建立工厂,下列工厂符合延长产业链的是()钢铁厂丝绸厂水产品加工厂冶炼厂制糖厂A BC D12大约每年岁末,农民都习惯“干塘”(捕鱼、放干鱼塘的水、清理鱼塘),其主要目的是()A清理鱼塘,可保持塘鱼的生活空间B市场鱼价较高,获利较多C消除塘中多余的有机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D鱼类种类较多,需要分类养殖解析:第11题,一般产业链越长,资源的利用率越高,收入、经济效益越高,基塘农业的直接产品有水产品、桑树、蚕丝、甘蔗等,利用这些产品可以再建水产品加工厂、丝绸厂、制糖厂等。第12题,基塘农业在塘底会积存没被完全消耗利用的有机质,若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水体富营养化而影响渔业的生产。答案:11.D12.C二、综合题13江苏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是其中一个典型。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仅用低温榨油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_种;用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至少有_种。(2)按循环经济的方法生产出的服装产品,在欧美市场上非常畅销,原因是什么?(3)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与普通的生产方式相比,其突出的好处有哪些?解析:第(1)题,图示表明低温榨油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只有豆油;运用循环利用方法进行加工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豆油、纱、布、服装、啤酒催化剂、食品添加剂、有机肥、饼干。第(2)题,天然蛋白纤维及其相关产品,原料取决于大豆纤维,属于绿色产品。第(3)题,循环经济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答案:(1)18(2)其产品来自天然植物蛋白纤维,属于绿色产品,对皮肤无刺激。(3)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了“变废为宝”,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了农、工、商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深度,丰富了产品种类,拓宽了产品的市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14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_。(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有_。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空间分布规律为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第(2)题,M地区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经济发展中资源、能源不足。第(3)题,N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不足(3)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