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MicrosoftWord.doc
-
资源ID:42742970
资源大小:31.5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理念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MicrosoftWord.doc
新理念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思维就谈不上数学教学,更谈不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在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教师一定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善于创设情境、注重动手操作、引导合作探究、引导有效质疑、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一切课堂中的积极因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关键词】新理念 数学 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数学来说,知识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而科学的思维方法却永远伴随终生。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发展创新能力的金钥匙。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善于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兴趣。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从探讨4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入手,再到1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学生们借助生活经验很快得到每个小朋友应得到“一半”。这时,教师创设了让学生自己设法表示出“一半”的活动情境。结果有的同学用汉字表示,有的同学用画图来表示,有的同学用12表示,这时教师对学生表示出来的所有办法都给予肯定,然后问学生在这些表示的方法中,你最喜欢的是哪种方法,为什么?这时,学生就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学生觉得汉字书写比较麻烦,画图有一定的局限性,都不如12来的简洁方便。从而心悦诚服的接受了分数这个新朋友。通过这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又通过巧妙设计,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兴趣。在这种兴趣中,使得学生能透过情境的表面,一下子跃入数学实质性领域。二、注重动手操作,促进思维发展儿童的思维源于儿童的动作。正像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其实手巧也会使心更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手是儿童思维的镜子。因为手的动作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导到大脑,又由大脑反馈到手,二者之间是双向联系,这种联系越多越能促进两方面发展。因此,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的内容时,老师要求学生把三角形想办法变成学过的图形,学生都在积极动脑思考,有的同学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在一起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同学则是把三角形沿着它的中间剪开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在自己的操作中有所悟有所感,思维逐渐清晰,通过原三角形和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对比,理解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同样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也用了同样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折叠、剪拼等操作来促进思维的发展,在思维中探求,获取知识。数学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充分运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具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际画画、量量、摆摆、比比。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让学生在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再抽象概括出这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正确的概念。这样,从形象思维入手,由具体-半抽象-抽象,逐步建立概念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三、引导合作探究,提高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得到了加强,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优化教学策略,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多学生创设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遇到问题要让学生先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让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发现与创造的乐趣。教师只需在知识的关键点加以点拨、疏导,排除学生思维障碍,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已独到的见解,诱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独立、主动地探究新知,并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教师要重视启发诱导、设疑、激思,让学生通过参与、思考、探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使知识内化。四、引导有效质疑,发展创新思维。思维总是在问题前面开始的,亚里士多德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去探索,因此创造性的思维首先要有“疑”,没有“疑”根本谈不上“创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经常鼓励学生打破常规,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知识提出质疑,敢于对老师的讲解提出疑问,敢于对答案提出质疑,敢于对同学的观点提出质疑,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学生的质疑应来自真正属于学生的问题,是学生在思考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儿童探究的欲望和思维的火花。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通过图形的剪拼转化,学生虽然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底乘高,可是有些学生心中仍有疑惑:为什么不是相邻两边相乘呢?这个由学生心底发出的质疑,才是真正属于儿童的问题,也是能真正引发儿童思维参与和发展的问题。五、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说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也要联系生活实际,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如在学习“四舍五入”后,我设计了“有65米布,做一套衣服需要2.2米布,做多能做多少套衣服?”和“仓库里有20吨煤,卡车每次可以拉6吨,几次可以拉完?”在这样的生活问题中,学生发现不能再用四舍五入法来解决问题了,而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去尾法或进一法。又如在教学旅游费用这节课时,有这样一道题,7个大人2个小孩去旅游买门票,有AB两种方案,A方案大人140元,B方案团体票5人以上100元,哪种方案便宜?每个学生都认真计算了两种方案的价格,通过比较得出哪种更便宜。可是在思考之余,有学生提出来,在生活中我们可以AB方案合用,这种方案更省钱。虽然我们的教参中不要求A B方案合用,但我们的学生能联系实际情况提出更好的方案,真的是难能可贵。在这样联系生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在局限于课本,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思维就谈不上数学教学,更谈不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在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教师一定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调动一切课堂中的积极因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参考文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郑毓信 江苏出版社 2008思维发展心理学朱智贤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