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doc
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市发改局部分)二、重点任务(一)大力提升产业质量1.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引导产业向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石斛、竹、乌骨鸡、冷水鱼、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加快构建三产融合、量质齐升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旅游文化、信息服务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优化提升商贸流通、家政服务、住宿餐饮等基础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社区服务、研发设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建立产业创新体系。大力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形成以红色文化旅游为核心,大健康养生、商务服务、商贸流通、社会服务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0%以上,现代服务业比重達到40%。(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2.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基地和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提升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水平,以工业五大产业为载体,推动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化发展。按照“一镇一品、一沟一策、一沟一韵”的发展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形成区域特色鲜明、分工协同一体的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市经开区、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二)全面提升产品质量3.提升原材料供给水平。加快推动纸产业园建设,促进赤天化纸业10万吨/年本色浆技改生产线和7.5万吨原纸项目等纸制品项目尽快投产,加快推进重竹型材等楠竹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提高资源就地转化水平。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关停一批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质量达不到标准的产能,退出一批不符合政策要求的产能,开展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及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杜绝形成“地条钢”等落后产能。(市经开区、市发改局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四、保障机制(一)强化工作领导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各乡(镇、办)、各部门要将质量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质量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各乡(镇、办)、各部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质量工作职责,健全质量工作机构,加强质量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权威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定期向市委、政府报告推进实施质量发展的情况。市质量发展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定期听取质量工作汇报,协调解决质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质量发展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加强学习和实践,培养干部质量专业能力。(二)强化激励扶持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标准、质量改进、品牌培育等方面的投入,促进企业形成稳定的质量提升经费保障机制。落实获得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和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等的奖励政策及相关优惠政策,在技术改造、科技立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获得中国质量奖(含提名奖)表彰的给予50万元奖励;对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对获得省长质量奖;(含提名奖)表彰的给予25万元奖励;对新获得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给予30万元奖励;对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国家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奖励;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给予10万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