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通过_组织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的经济困难,但也利用这一组织把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A. 经互会B. 联合国C. 欧盟D. 北约2.斯大林曾经说过:“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下列史实能印证斯大林这句话的有( )二战后,美国援助英国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民主德国的成立 东欧剧变A B C D3下图宣传画学习苏联,向世界科学水准进军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1949年,中苏建交B1949年,“经互会”成立C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D1953年,开展垦荒运动4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开垦、开垦、再开垦”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5.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苏联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的改革(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将错误归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缺乏科学实验,反复折腾C.有开创性地冲击苏联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打破苏联模式的框架D.只进行农业改革,没有涉及工业管理体制6.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做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勃列日涅夫改革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 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普遍外债沉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面对这种困难局面,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但效果不佳,有的国家根本不想进行改革与此同时,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材料主要论述了东欧剧变的( )A.原因B.目的C.过程D.影响8.柏林墙的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后经过多次改建。1989年底民主德国宣布开放柏林墙。1990年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柏林墙拆除的背景是( ) A. 美苏冷战的结束B.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C. 东欧剧变D. 两极格局的崩溃9. “他亲手设计了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意在推动社会的政治民主化,吸收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模式,这可以看成是20世纪主要的历史现象之一。”但是想不到的是“改革设计师本人,也成了这场和平的政治革命的最后一个牺牲品”。材料中的“他”是( )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 C.斯大林 D.戈尔巴乔夫10.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苏联一位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的这个国家的最终结局是( )A.经济日益强大 B.社会政局走向安定C.国家走向解体 D.各种矛盾缓和11.“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突然间彻底倒塌了。”材料中“红色帝国倒塌”的根本原因是( )A.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B. 东欧剧变C. 苏联解体 D.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21991年底苏联解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启示是( )A建立健全计划经济体制 B依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政策C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 D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13.下列有关苏联的历史表述有误的是( )戈尔巴乔夫经济、政治改革使苏联权力更加集中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失败 A.B.C.D.非选择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91年12月26日,纽约时报刊登文章称,据说斯大林去世后留下两个信封:一个信封的标签为“遇到麻烦时打开”,里面有一张纸条写着“批评我”;另一个信封的标签是“遇到更大麻烦时打开”,信封里的纸条上写着“像我那样做”。(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苏联领导人最终听取了斯大林的第一个建议?导致该领导人进行的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材料二史学界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评价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戈尔巴乔夫启动改革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措施不当,导致了非其所愿的恶果,这叫好心办了恶事。另一种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目的在于搞垮苏联他是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叛徒。(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戈尔巴乔夫启动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如何理解他的改革“好心办了恶事”?材料三东欧国家由于教条主义地袭用苏联模式出现了许多问题和错误,这些问题和错误当然是导致后来东欧剧变的原因,而产生问题和错误的根源在于苏联模式。刘祖熙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欧剧变开始于哪一年?东欧剧变的实质又是什么?(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可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中吸取哪些教训?答案:1-10:AACAC; CACDC; 11-13:DBD14(1)赫鲁晓夫。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发展,他上台后,苏联经济发展面临停滞局面。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目的是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缓和社会矛盾,但最终却导致了苏联解体。(3)1989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4)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