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六年级《列子》国学片段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 资源ID:4278378       资源大小:181.82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六年级《列子》国学片段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人教版六年级列子国学片段阅读列子(一)国学片段: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 “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 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我是小助手:1. 太山:即泰山,在山东省,被称为“五岳之首”。2. 荣启期(j):人名,是春秋时期的隐者。3. 郕(chng):古代的地名,在今天河南省濮阳范县、山东省宁阳县东北一带。4. 鹿裘:这里指粗制的皮衣。5. 带索:用绳子当作腰带。6. 吾:我。7. 不见日月:没有见过太阳和月亮,指没有出声就死的胎儿。8. 不免襁褓:指死在襁褓里的婴儿。9. 常:常情。10. 宽:宽慰、安慰。我是小翻译:孔子在泰山游览,看见荣启期在郕邑的郊外行走,穿着粗制的皮衣,腰上系者绳索当腰带,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孔子问道:“先生为什么如此快乐呢?”荣启期回答说:“我快乐的原因很多:大自然生育万物,只有人最尊贵。而我能够成为人,是我快乐的第一个原因。人类中有男女的区别,男人受尊重,女人受鄙视,所以男人最为可贵,而我既然能够成为男人,是我快乐的第二个原因。人的生命有短的没有见到太阳月亮就死的胎儿、有没离开襁褓就死亡的婴儿,而我已经活到九十岁了,是我快乐的第三个原因。贫穷是读书人的普遍状况,死亡是人的最终归宿,我安于贫困,等待死亡,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孔子说:“说得好!你是个能够宽慰自己的人。”考考你的智慧:1.翻译下面句子加点的字。(1) 先生所以乐 乐: (2) 唯人为贵 唯: (3) 贫者士之常也 常: 2. 短文中有一个反问句,这个用子是: (用原文回答)3.荣启期有三乐,分别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4.你觉得一个人的快乐应该和什么有关系?为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泰山奇景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被称为“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据说,盘古开天辟地后,他的头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了。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泰山最突出的人文景观之一是挑山夫。自古到今,泰山依旧沿袭着挑山夫这一角色,泰山上的建设材料和山上人们所需要的一切物品都是靠他们挑上去的。遥想几千年前,孔子登上泰山顶峰,一览众山小,会是怎样的心情啊!游泰山的自然景观,不得不看四个奇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泰山还有很多美妙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着我们去欣赏!(二)国学片段: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无亡。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我是小助手:1. 忧:担心。2. 亡(w):通“无”,是没有的意思。3. 崩坠:崩塌陷落。4. 寄:依靠,依附。5. 晓:解释,开导。6. 若:你。7. 屈伸:指身体的胳膊和腿弯曲伸展。8. 星宿:星辰,天上的星星。9. 只使:即使。10. 中伤:击伤,打伤。11. 块:土块。12. 四虚:四处。13. 躇(ch)步跐(c)蹈(do):指人的站立和行走。14. 舍(sh)然:舍,通“释”,释然。舍然,指的事消除疑虑后的样子。我是小翻译:在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会崩塌陷落,自己没有地方安神,所以愁得吃不下睡不着;又有一个人替他的担忧而担忧,就去开导他,说:“天,只不过是积聚起来的气体组成的,没有哪一处没有气体。你伸展胳膊和双腿,甚至呼吸,一天到晚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天会崩塌陷落呢?”那个杞国人说:“天果真是积聚起来的气体,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中闪光的物体;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打伤人的。”那个杞国人说:“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充满了四处,没有哪个地方没有。你站立行走,一整天都在地面上活动,为什么要担心地会陷落呢?”那个杞国人的疑虑消除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的疑虑消除了,也非常高兴。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写出正确的读音。(1)身亡所寄 亡( )(2)日月星宿 宿( )(3)终日在天中行止 行(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1)天果积气 果: (2)亦不能有所中伤 亦: (3)地积块耳 耳: 3.上面的短文中包含着一个成语,是: ,它的意思是: 。请你给这个故事写一个标题: 。4.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5.如果能积极的方面来想,你会怎么评价这个杞国人呢? 弘扬传统文化杞人忧天的真正含义杞国是中国历史上从商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延续了1500多年。杞国是小国,国土方圆仅仅有百里左右,史书上也几乎没有记载,史记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个字,而且还特别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国的压迫下,经常被迫迁徙。杞国弱小,又夹在齐国和鲁国之间,常常被侵犯,鲁国就借口杞国的国君“不敬”,多次“伐杞”“入杞”,侵占“杞田”。杞国为了保护自己,就和晋国结盟。杞国末年,国家内部政治非常不稳定,连续出现了国君的弟弟杀死国君自己当君王的情况。而且根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时期,杞国发生过几次大的天灾,景常有陨石坠落。另外,据地质学家们考证,在春秋时期,杞国所在地还曾发生过强烈的地震、山崩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所以,杞国人的历史处境和对境内发生陨石大爆炸惨祸的恐惧促使他们心存“忧患意识”这便是真正的“杞人忧天”含义,“忧患意识”与“庸人自扰”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反义词。(三)国学片段: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镝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也,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我是小助手:1. 列御寇(ku):战国时期郑国人,他去世后,他的门徒尊称他为列子。2. 伯昏无(mo)人:列子的朋友。3. 引:拉弓。4. 盈贯:射箭的时候,把弓弦拉足知道箭头和弓背相齐。5. 措:放。6. 镝矢(d sh):指箭。7. 象人:木偶人。8. 射之射:为射箭而射箭。指射箭时过于拘谨,不能得心应手,不过是刚入门。9. 不射之射:忘我射箭。指好的射手能从容不迫,随心所欲。10. 履:踏上。11. 仞(rn):长度,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12. 背:背对着。13. 逡(qn)巡:退步,想要向前却不向前犹豫的样子。14. 足二分垂在外:脚有一半悬空在岩石外面。15. 揖:拱手。16. 踵(zhng):脚跟。我是小翻译:列御寇射箭给伯昏无人看,他拉到满弓,再放一杯水在手肘上,然后开始放箭,连前面的箭刚射出后面的箭又搭上了弓。射箭时,列子就像木偶似的平稳。伯昏无人说:“这只是为射箭而射箭,不是忘我地射箭。假如我和你一起登上高山,踏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你还能这样射箭吗?”于是,伯昏无人便带列御寇爬上高山,踏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伯昏无人背对着深渊退步,他的脚有一半悬在岩石外面。然后对列御寇拱手,请他上山来。御寇吓得趴在地上,汗流到了脚跟。考考你的智慧: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 射:射箭 ( )(2)临百仞之渊 临:面临、面对 ( )(3)犹象人也 犹:仍然 ( )2.“当是时也,犹象人也。”从修辞手法来看,这是一个 句,把 比喻成了 。3.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列御寇当时在想些什么? 4.下面关于故事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御寇射箭的技术虽然很高,但仍要谦虚谨慎,不断学习。B.伯昏无人是个挑剔的人,自己不射箭,专门挑别人的毛病。C.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获得真正过硬的本领。D.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有射箭一样纯熟,才算真正的技艺高超。5.这个故事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弘扬传统文化百步穿杨在我国,有许多箭术高明的人。比如:神话时期的第一名射手后羿:春秋时期的名射手养由基 ;西汉名将,号称飞” 将军”的李广;三国时期的蜀国五虎上将之一黄忠;唐初名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我们来进一步了解养由基的故事。养由基是楚国人,善于射箭;在离杨树叶子百步远的地方射杨叶,百发百中。(成语“百步穿杨”就出自这个故事)旁边的人都说好。有一个人评价道:“善于射箭,可以教他射箭了。”养由基说:“大家都说好,您却说可以教我射箭,您怎么不像我一样也来射杨树叶试试?”那人说:“我不能教你左手操弓右手把箭(的方法)。但是,射杨树叶百发百中,但若不懂得适可而止,等一下,弓斜点箭弯点,有一发没有射中,那就前功尽弃了啊!”这个故事是告诉人们善于射箭,也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名声。两个同样关于射箭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不同的道理。中华文化真是精深渊博呀!(四)国学片段: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 ,沤鸟舞而不下也。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我是小助手:1. 好:喜欢。2. 沤(u):通“鸥”。3. 旦:早晨。4. 闻:听说。5. 志言:最高深的言论。6. 至为:最卓绝的行为。7. 浅:浅薄。我是小翻译:海边有个喜欢海鸥的人,每天早晨他都去海上,和海鸥一起游玩。向他飞来的海鸥成群结队,源源不断,数以百计。这个人的父亲说:“我听说海鸥都不断飞到你的身边和你一起游玩,你捉几只来,我玩玩。”第二天这个人来到海上,海鸥在天空中飞舞,怎么也不肯下来。所以说:“最高深的言论是去掉语言,最卓绝的行为是无所作为。和别人比试智慧的想法,那就浅薄啦!”考考你的智慧:1.文言文中,一个字往往有不同的意思。你能写出“之”字在短文中的意思吗?(1)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 (2)每旦之海上 (3)吾玩之 2. 句子“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3.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你和动物是怎样相处的?写下你和动物亲密接触的小故事吧! 弘扬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寓言列子中有许多篇寓言故事,往往起到讽喻世事、惊醒后人的作用。从内容会上来看,古代寓言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智慧。如前面学习的杞人忧天说明天不过是积聚起来的气体,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气体;地不过是土块积成的,土块塞满了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土地。因此,凭空怀疑天地将要崩坠的想法是毫无根据的。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也有许多给人以积极的启示。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意义的。寓言往往赋予动物或植物,甚至物体人的语言、行动和思想感情,用这种拟人化的写法表达情感。寓言里所讲的故事往往是虚构出来的,不可能在生活中发生,而它所说明的道理却又是切合生活实际情况的。(五)国学片段:杨朱过宋,东之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我是小助手:1.杨朱:战国初期著名的哲学家。2.东:向东。3.之:到去。4.逆旅:迎客止宿之处,旅馆。5.恶:丑陋。6.贵:受人尊敬。7.小子:指旅馆里的仆人。8.行贤而去自贤之行:一个人品德好,但他自己不认为是品德。9.安往:去哪里。我是小翻译:杨朱经过宋国,向东在一家旅馆住宿。旅馆的主人有两个妾,其中一个长得漂亮,另一个长得丑陋。长得丑陋的受人尊敬而长得漂亮的被人轻视。杨朱问其中的原因。旅馆里的仆人说:“那个长得漂亮的自认为漂亮,我不知道她漂亮在哪里;那个长得丑陋的自认为丑陋,我不知道她丑陋在哪里。”杨朱说:“学生们要记住!一个人的品德很好而自己却不认为自己的品德好,这样的人,走到什么地方会不受人尊重呢?”考考你的智慧:1.短文中出现了两对反义词,请写下来。 和 和 2.同一个字或词语,在古代和现在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请写出下面词语的古今含义。(1)东之于逆旅 东:古义: 今义: (2)逆旅小子对曰 小子:古义: 今义: 3.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读完这个故事,你觉得自己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优点? 弘扬传统文化杨朱:治大不治小杨朱去见梁王,夸口说治理国家易如反掌。梁王说:“您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妾,尚且不能把她们管好;三亩大的菜园子,您都不能把草锄草掉。还说治理天下易如反掌,这是什么道理呢? ”回答说:“您见过牧羊人吧?有成百只的羊群,派一个五尺高的小孩子,扛起鞭子跟在羊群后面,说往东就往东,说往西就往西。假如让尧帝也牵一只羊,让舜帝扛起鞭子在后面跟着,那羊群就不会听话往前走了。而且我还听说,一口吞下大船的鱼,从来不到水的支流里去游泳;鸿鹄飞得很高,从来不会翔集于污水边。这又是为何呢?是由于它们的目标更加远大呵!黄钟大吕这种音调,不能伴奏那些繁杂凑合的舞曲,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的声调节奏过于稀疏呵!所以说,将要治理国家大事的人就不会去顾及琐屑的生活小事,要成就大功业的,就不会去纠缠小的利益。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呀!”(六)国学片段: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我是小助手:1.狙公:养猴子的老头儿。狙:养猴子。2.狙:猕猴。3.解:了解,懂得。4.意:心意。5.得:理解,懂得。6.损:减少。7.家口:家人的口粮。8.俄而:一会儿,不久。表示时间短暂。9.匮:缺乏。说明家里的粮食不够吃的。10.限:限制。11.驯(xn):驯服,顺从,听从。12.诳(kung):欺骗。13.芧(x):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一种粮食。我是小翻译: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头,他很喜欢猴子,在家里养了一群猴子。他能够懂得猴子的意思,猴子也能懂得他的心思。他减少家人的口粮,以满足猴子的食欲。不就食物就缺乏了,他将要限制猴子的食物。他害怕猴子们不顺从自己,先骗猴子们说:“我给你们吃橡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吗?”猴子们听了,都站起来,很生气。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橡实吃,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吗?”猴子们听了,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1)能解狙之意 狙: (2)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驯: (3)朝四而暮三 朝: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3.狙公爱狙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4.本文涉及到一个成语是: 。你能说出它的含义吗? 5.你想对狙公说些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狙公失猴同样是养猴子的人,宋国的狙公爱猴超过自己的家人,而楚国的狙公在失去猴子后,却活活地饿死了。楚国人有个人,以饲养猴子为生。每天早上,他都给猴子们分配任务,让老猴子带领猴子们去采摘山里果树的果实。晚上,等猴子们回来了,他就逼它们交出所采果实的十分之一。这样,他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略有盈余。如果猴子不交出果实,他就对猴子们一阵毒打。一天,一只猴子突然说:“山里果实累累,难道是狙公亲手所种吗?”其他的猴子说:“这些果树都是天生的。”那只猴子又问:“然这样,我们干吗要为做苦力呢?”猴子们都经恍然大悟。当天晚上,猴子们趁他睡熟之后,悄悄地打破栅栏,弄坏笼子,拿上他积攒的果实,跑进了树林深处。他一觉醒来,才发觉猴子们都跑光了,他赖以生存的手段没有了,待在家中被活活地饿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脚踏实地,自己若不付出努力,一味地依赖别人,甚至考剥削别人生活,最终只会落得像楚国养猴子的人那样活活被饿死的下场。(七)国学片段: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响。”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耳。”我是小助手:1.纪渻(shng)子:人名。姓纪,名渻子。是一个虚构的人物。2.斗鸡:是用来竞赛和娱乐用的鸡。3.已:停止。是训练好的意思。4.骄:骄傲。5.恃:凭着,依靠。6.应:反应。7.影:影响。8.响:声响。9.疾视:怒目而视。10.几:差不多。11.似:好像。12.全:备全。13.应:应战。14.反走:转身逃跑。我是小翻译: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它没有本事却还骄傲自负。”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回答说:“不行,它看到其他的鸡的反应还像看到影子、听到响声一样,反应迅速。”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回答说:“不行,它对其他的鸡仍然怒目而视,充满怒气。”过了十天周宣王又问。纪渻子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也不会有什么反应,看上去就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其他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一看到它就掉头就逃跑了。”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未也,犹应影响 犹: (2)鸡虽有鸣者 虽: (3)望之似木鸡矣 似: (4)反走耳 走: 2.纪渻子认为斗鸡驯养到什么地步才算成功呢? 3.本文涉及到一个成语是: 。你能说出它现在的含义吗? 4.想一想,斗鸡被驯养得像木鸡一样,它靠什么来战胜其他的斗鸡呢? 弘扬传统文化呆若木鸡其实是最高境界现在,我们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或痴痴发愣的样子,会用“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可是按照列子的本意,“呆若木鸡”其实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它代表着一种高深境界。在他看来,外表活蹦乱跳、骄态毕露、强悍伶俐的鸡,并不是最厉害的,目光如炬、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真正的高手。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用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八)国学片段: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愀然变容。指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若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垄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我是小助手:1.还(hun):返回,回到。2.诳(kung):欺骗,迷惑。3.愀(qio):脸色改变的样子。4.若:你。5.里:乡里,故乡。6.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场所。7.喟(ku)然:叹气的样子。8.庐:房屋。9.涓然:慢慢流泪的样子。10.垅:坟墓。11.冢(zhng):隆起的坟墓。12.哑()然:形容笑声。13.绐(di):欺骗。14.更:改变。我是小翻译:有一个人在燕国出生,在楚国长大,到了老年要返回自己的国家。路过晋国的时候,同行的人欺骗他,指着城市说:“这就是燕国的城墙。”那人听了,脸色变得惆怅。同行人指着祭祀的神社说:“这就是你故乡的土地庙。”那人便深深地叹气。同行人指着一栋房舍说:“这就是你先人的房子。”那人便慢慢哭泣起来。同行人指着坟墓说:“这就是你先人的墓。”那人便大哭不止。同行人哈哈大笑,说道:“刚才我是骗你的,这里是晋国呢。”那人非常惭愧。等到了燕国,真的见到燕国的城市和神社,真的见到了先人的房舍和坟墓,悲伤、惆怅的情绪很微弱了。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1)燕人生于燕 燕: (2)其人哭不自禁 禁: (3)其人大惭 惭: (4)悲心更微 悲: 2.选出下面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过晋国 过:路过,经过B. 乃涓然而泣 泣:哭泣C. 予昔绐若 若:如果D. 及至燕 燕:燕国3.燕国人先后在晋国见到了、 、 和 。还以为是自己的故乡,不禁流泪痛哭。4.等真正到了燕国,那个燕国人为什么反而不像以前那么悲哀了呢? 5.请你默写一首表达思乡感情的古诗。要写出故事标题和作者哦! 弘扬传统文化浓浓桑梓情我国的树种成千上万,为什么偏偏以桑树、梓树来指代故乡呢?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原来,在我国古代桑、梓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两种树。桑树的叶可以用来养蚕,桑树的果实桑葚可以食用和酿酒,桑树干和枝条可以用来制造器具,桑树皮可以用来造纸。而梓树的嫩叶可以吃,皮是一种中药,木材轻软耐朽,是制作家具,乐器、棺材的上好木材。除此之外,梓树是一种速生的树种,在古代还常被作为木炭来烧火取暖。正是因为桑树和梓树与人们的衣、食、住、用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代的人们经常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而且人们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往往心怀敬意。除此以外,古代人们常把父母先辈的墓地建在桑林边,墓前种上梓树。古代漂泊在外或客居他乡的人每每见到桑树和梓树,便会生出思乡之情。久而之久,“桑梓”便成了故乡的代名词。(九)国学片段:子夏问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仁贤于丘也。”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辨贤于丘也。”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也。”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者何为事夫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仁而不能反,赐能辨而不能讷,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许也。此其所以事吾而不贰也。”我是小助手:1.子夏、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都是孔子的学生。2.奚若何如,怎么样。3.贤:胜过,超过。4.丘:孔子的自称。5.辨:同“辩”,能言善辩。6.勇:勇敢。7.庄:庄重。8.避席:离开座位。席:古人都坐在席子上。9.居:坐下。10.反:变通。11.讷(n):说话迟钝。12.怯:胆小。这里是指退让。13.同:合群,指谦虚随和。14.易:交换。我是小翻译:子夏问孔子说:“颜回的为人怎么样?”孔子说:“颜回的仁慈超过我。”又问:“子贡的为人怎么样?”孔子说:“赐的口才超过我。”又问:“子路的为人怎么样?”孔子说:“仲由的勇敢超过我。”又问:“子张的为人怎么样?”孔子说:“师的庄重严肃超过我。”子夏离开座位问道:“那么这四个人为什么要来做您的学生呢?”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颜回仁慈却不知变通,赐口才好却不知在必要的时候保持沉默,仲由勇敢却不懂得示弱,师庄重却不合群。把他们四个人的长处合起来交换我的长处,我也不会答应。这就是他们拜我为师而不三心二意的原因。”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的形近字注音并组词。(1)辨 ( )( )辩 ( )( )(2)讷 ( )( )呐 ( )(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1)回之仁贤于丘也 贤: (2)由之勇贤于丘也 勇: (3)吾语汝 语: (4)吾弗许也 许: 3.短文中一共出现了五个孔子的学生,他们是: 。4.用自己的话说说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拜孔子为老师的原因。 5.你最喜欢孔子弟子中的哪个?为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名和字的称呼有讲究从上面的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子夏问孔子时,说的是“子路之为人奚若”,孔子回答的是“由之勇贤于丘也”,其实,子路和由是同一个人,只不过,由是名字,子路是字。在古代,人们一般有名有字。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六年级《列子》国学片段阅读训练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侗****源)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