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docx
-
资源ID:42803092
资源大小:25.8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docx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定义。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二)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的定义。2.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三、学情分析在上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学习后,学生已经对“生物”和“环境”有一定认识,认识到生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本节教学重视立足学生已学知识和手中共有教学资源,引导构建核心概念生态系统,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信息整理、分析能力。四、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节是在上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的基础上,采取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活动来建构知识的写法,其中利用“想一想、议一议”来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资料分析”来建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其相互关系的概念,通过配图增强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直观认识。三、教学设计思路1.章节联动,认知顺承上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学生已建立“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的认知,所以本节课引入时可利用本节“想一想、议一议”的配图,以牧草为主要观察对象,让学生分析影响其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并通过其相互间关系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相互依存、相制约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让学生构建起“生态系统”的概念。2.从现象到本质,观察-归纳-提升充分利用教材已有文字和图片信息,让学生从现象到本质,观察现象,归纳特性、提出相关定义。如对于生态系统组成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在“牧草生活环境”的配图、“资料分析”的配图、“苹果腐烂”图中讨论各图中生物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定位,继而引导学生从生物个体的角度 上升至所有的植物、动物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的角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得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定义。并通过绘制关系图,体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引入Ø 回顾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温故知新,通过对上一节重点知识的回顾复习引出新课内容1以教材 P.19“想一想,议1思考和分析影响牧草生活利用“想一想,议一议”一议”中的牧草为例,引导学的各种生态因素。牧场生态系统的图文生分析牧草生活的环境。分析,让学生分析该一、生态系统2引导学生分析牧草及各种2分析牧草及各种生态因素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生态因素的关系。的关系,及试验区中加网罩的境的关系从而构建情况,得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概念不可分割的整体;3引导构建“生态系统”的3构建“生态系统”的概念概念4判断举例是否属于“生态强化“生态系统”的4举出“生态系统”的正例系统”概念和反例引导学生辨别1引导学生分析教材 P.201阅读教材 P.20 “资料分析”Ø 分析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Ø 进一步分析它们连接它们间相互间关系原因是物质传递和能量流动;Ø 分析腐烂树桩最终会消失吗?2归纳各生态系统中的组成。3尝试标出 P.19 牧场生态系统中各角色,梳理其相互关系。“资料分析”利用教材已有文字和图片信息,让学生从二、生态系统的现象到本质,观察现组成象,归纳特性、提出相关定义。2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各生态系统中组成部分。3介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及其作用。1.介绍生态系统中吃被吃关1.找出生态系统中吃与被吃的系的源于有机物的传递和能关系量的流动,给出食物链的概三、食物链念。2引导学生分析食物链的书2分析和归纳食物链的书写写特点特点四、小结1、生态系统的概念2、生态系统的组成3、食物链的定义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