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教案[1].doc
统计学原理教案教案 成都大学教案 学院(部): 经济管理学院 系(教研室):金融管理及实务 、市场营销 授课教师: 许虹 职 称: 副教授 课程名称统计学总学分: 3.5学分总学时:56 学时 其中:56 讲课 学时 实践 学时课程类别必修课( ) 选修课( )公共课( ) 学科课( ) 专业课( ) 实践课( ) 全校任选课( )授课对象考核方式考试课程。 总成绩:课堂参及占20%;平时作业10%;期末考试占70%(闭卷考试: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教学基本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适应市场营销、会计、管理工作深化改革的新局面,能进行市场营销、会计、管理的基础科学研究,胜任市场营销、会计、管理实践工作和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及其关系;数值平均数和标准差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进行区间估计;各种时间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的方法;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一元线性相关及回归分析的方法。教学难点:进行区间估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一元线性相关及回归分析的方法。 教材、参考书1、胡世强. 统计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2、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3、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庞皓: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注:此页针对课程整体内容进行填写成都大学教案总学时第1 学时 第 2 学时授课内容第一章 总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统计的涵义特点和职能,正确理解统计研究对象,了解统计的研究方法。 重点难点1 、统计的涵义2、统计的对象 3、统计学几个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统计学的相关概念 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一、什么是统计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两重关系:二、统计的特点和职能特点1、数量性 2、总体性3、具体性。职能1、信息职能:2、咨询职能:3、监督职能:三、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研究方法1、大量观察法 指就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数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研究。2、统计分组法 通过统计分组可以研究总体中不同类型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分布情况。3、综合指标法 综合说明大量现象的数量关系,概括地表明其一般特征。4、归纳推断法(二)统计工作过程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 统计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32思考题。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学生要求尽量理论联系实际讲课,同意教师的严格要求和训练。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3学时 第 4学时授课内容第一章 总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统计学几个概念。 重点难点统计学几个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统计学的相关概念 。 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统计总体 无限总体:有限总体:总体单位二、标志和指标标志1、含义:2、种类: 品质标志 数量标志指标1、含义:2、统计指标的种类(1)按指标性质不同分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2)按表现形式不同分A 、总量指标B 、 相对指标C 、平均指标(3)静态、动态指标3、统计指标体系:标志和指标的区别联系三、变量及变量值1、变异: 2、变量:3、变量值: 4、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 统计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32思考题4.5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成都大学教案总学时第5学时 第 6学时授课内容第二章 统计调查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统计调查的各种分类;掌握统计调查的主要组织形式、特点以及适用场合。重点难点重点:1 、统计调查的类型2 、统计调查的方式难点:统计调查的方式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一、统计调查的含义二、统计调查的要求1、准确性: 2、及时性: 3、完整性。三、统计调查的种类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统计报表专门调查。经常调查一次调查四、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问卷调查 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 统计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70思考题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7学时 第 8学时授课内容第二章 统计调查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重点难点重点:确定调查对象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难点: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统计调查方案一、确定调查目的二、确定调查对象三、确定调查项目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五、调查方式方法六、调查的组织工作统计调查方式一、统计报表二、普查三、抽样调查四、重点调查五、典型调查 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 统计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70思考题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成都大学教案总学时第9学时 第 10学时授课内容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统计资料整理的重要意义;2.熟悉整理的内容;3.掌握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种类和作用,能熟练进行分组;重点难点重点: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种类和作用,统计分组难点:统计分组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一)设计和制订统计资料的汇总方案(二)对调查资料进 (三)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和计算。(四)将汇总的结果表示出来。 统计分组的意义统计分组的作用(一)区别社会经济现象的不同类型 (二)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三)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统计分组的种类品质标志分组数量标志分组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分组标志的选择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 统计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89思考题.4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11学时 第 12学时授课内容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分配数列的概念及其种类,熟悉分配数列的编制方法;2.掌握组限的表现形式和原则,进行组距和组中值的计算;重点难点重点:分配数列的编制方法难点:分配数列的编制方法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分配数列的意义分配数列的种类品质数列变量数列1.单项变量数列2.组距变量数列组距数列的编制步骤1、计算全距2、确定组数和组距3、确定组限4、确定组中值累计次数向上累计:向下累计:统计表的含义统计表的构成统计表的种类编制统计表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 统计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89练习题2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13学时 第 14学时授课内容第四章 总量指标及相对指标 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绝对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掌握绝对数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绝对数的种类难点:绝对数的特点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一、总量指标的意义(一)理解总量指标应把握的几点(二)总量指标的作用二、总量指标种类(一)按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二)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三)按计量单位不同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一)实物单位(二)劳动单位(三)货币单位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 统计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106思考题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15学时 第 16学时授课内容第四章 总量指标及相对指标 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相对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掌握相对数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3、熟练区分各种相对数.重点难点重点:绝对数的种类和计算方法。难点:对数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一、相对指标的含义二、相对指标的作用三、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一)无名数(二)有名数四、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一)结构相对指标的分析应用(二)比例相对指标(三)比较相对指标(四)强度相对指标(五)动态相对指标(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 统计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106练习题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17学时 第 18学时授课内容第四章 总量指标及相对指标、第五章 平均指标 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强度相对数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2、理解平均指标的含义3、熟练算数平均数的基本形式重点难点重点:绝对数的种类和计算方法。难点:对数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六、强度相对指标的意义及计算第五章 平均指标(8学时)第一节 平均指标的意义和种类(1学时)一、平均指标的概念二、平均指标的种类(一)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二)动态平均数和静态平均数第二节 平均指标的计算(5学时)一、算术平均数(一)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 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133思考题.5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19学时 第 20学时授课内容第五章 平均指标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简单算术平均数概念、作用;2、掌握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3、了解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重点难点重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种类和计算方法。难点: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二)简单算术平均数(三)加权算术平均数(四)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134练习题2.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21学时 第 22学时授课内容第五章 平均指标 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调和平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掌握调和平均数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3、熟练掌握几何平均数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重点难点重点:几何平均数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难点:调和平均数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二、调和平均数(一)简单调和平均数(二)加权调和平均数三、几何平均数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136练习题4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23学时 第 24学时授课内容第五章 平均指标 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众数、中位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掌握众数、中位数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3、熟练掌握变异指标的含义及计算。重点难点重点:众数、中位数种类和计算方法。难点:变异指标的含义。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四、众数五、中位数第一节 变异指标(2学时)一、变异指标的意义二、变异指标的计算(一)全距(二)平均差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136练习题10.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25学时 第 26学时授课内容第五章 平均指标 教学目的和要求1、标准差、变异系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掌握标准差、变异系数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3、理解抽样及推断.重点难点重点:标准差、变异系数的种类和计算方法。难点:标准差、变异系数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三)标准差(四)变异系数第六章 抽样及推断第一节 推断抽样的意义和作用一、推断抽样的意义二、推断抽样的特点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136页练习题11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27学时 第 28学时授课内容第六章 抽样推断 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推断抽样的概念;2、掌握抽样误差产生原因及相应的计算方法;3、理解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重点难点重点:绝对数的种类和计算方法。难点:对数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三、推断抽样的基本概念(一)总体及样本(二)样本个数(三)全及指标及样本指标(四)抽样的方法第二节 抽样误差的测定(2学时)一、抽样误差的含义及产生的原因二、抽样平均误差(一)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二)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三)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 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158思考题1.3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 总学时第29学时 第 30学时授课内容第六章抽样推断 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抽样极限误差的概念及计算;2、掌握区间估计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3、熟练掌握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计算重点难点重点:区间估计的方法。难点:区间估计的方法。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三、抽样极限误差第三节 抽样估计的方法一、点估计二、区间估计(一)区间估计的概念(二)区间估计的公式和方法第四节 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确定和抽样的组织形式一、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确定 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144思考题4练习题1.2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31学时 第 32学时授课内容第六章 抽样推断 第七章时间数列 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抽样的组织形式的概念和种类;2、掌握时间数列的含义及种类;3、了解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重点难点重点:绝对数的种类和计算方法。难点:对数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二、抽样的组织形式(一)简单随机抽样(二)分类抽样(三)等距抽样(四)整群抽样第七章 时间数列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概述一、时间数列的概念二、时间数列的种类(一)绝对数时间数列(二)相对数时间数列(三)平均数时间数列三、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206思考题.5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33学时 第 34学时授课内容第七章 时间数列 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发展水平 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掌握平均发展水平 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3、掌握平均增减量的计算。重点难点重点: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难点:相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平均数时间数列计算。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第二节 时间数列水平指标(3学时)一、发展水平 二、增减量三、平均发展水平 (一)绝对数时间数列计算(二)相对数时间数列计算(三)平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四、平均增减量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206练习题1.4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35学时 第 36学时授课内容第七章 时间数列 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时间数列速度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掌握时间数列速度指标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3、熟练掌握增长1%的绝对值指标的计算。重点难点重点:时间数列速度指标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难点:增长1%的绝对值指标的计算。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第三节 时间数列速度指标(2学时)一、发展速度(一)环比发展速度(二)定基发展速度二、增减速度(一)环比增减速度(二)定基增减速度三、增长1%的绝对值四、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减速度 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206练习题5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37学时 第 38学时授课内容第七章时间数列 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影响时间数列变动的因素;2、掌握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的计算方法。重点难点重点: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移动平均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第四节 时间数列趋势变动分析(3学时)一、影响时间数列变动的因素二、长期趋势变动测定(一)时距扩大法(二)移动平均法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190练习题1.4.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 成都大学教案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39学时 第 40学时授课内容第七章 时间数列 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季节变动测定的方法;2、掌握数学模型法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重点难点重点:数学模型法的种类和计算方法。难点:数学模型法的特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三)数学模型法三、季节变动测定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41学时 第42学时授课内容第八章 统计指数 教学目的和要求1、 统计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了解指数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指数的种类;难点:指数的种类。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第八章 统计指数(5学时)第一节 指数的基本问题(1学时)一、指数的概念二、指数的种类(一)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二)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三)环比指数定基指数三、指数的作用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232思考题1.2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43学时 第 44学时授课内容第八章 统计指数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综合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掌握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重点难点重点: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难点: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第二节 综合指数(1.5学时)一、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二、综合指数的种类(一)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二)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233思考题4练习题1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45学时 第46学时授课内容第八章 统计指数 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平均数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掌握平均数指数的编制原理;重点难点重点:平均数指数的编制原理。难点: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计算方法。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第三节 平均数指数一、平均数指数的编制原理二、平均数指数的种类(一)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47学时 第48学时授课内容第八章 统计指数 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指数体系因素分析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掌握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方法;3、了解相关分析的含义。重点难点重点:因素分析方法。难点:平均指标因素分析。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第四节 指数体系因素分析一、指数体系二、因素分析(一)总量指标因素分析(二)平均指标因素分析第九章 相关及回归分析第一节 相关及回归分析一、相关分析的含义(一)自变量因变量 (二)相关关系函数关系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233练习题2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49学时 第 50学时授课内容第九章 相关及回归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相关分析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重点难点重点:相关分析的概念、作用和种类。难点:相关系数的计算。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二、相关关系的种类(一)正相关及负相关 (二)线性相关及非线性相关(三)单相关及复相关(四)完全相关、不相关、不完全相关第二节 一元线性相关及回归分析(1.5学时)一、相关系数的意义二、相关系数的计算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176思考题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51学时 第 52学时授课内容第九章 相关及回归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1、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重点难点重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难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三、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确定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P176练习题1.2。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53学时 第 54学时授课内容全书9章总复习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复习掌握重点。重点难点 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全书9章总复习 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成都大学教案 总学时第55学时 第 56学时授课内容考试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考试掌握重点重点难点 教学安排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答疑思考题、课后作业胡世强.统计学原理.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主要参考资料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同意老师的教学进度备注(对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需补充说明的内容) 第 3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