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11《牛郎织女》(二)说课稿.doc
-
资源ID:4284994
资源大小:19.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11《牛郎织女》(二)说课稿.doc
11*牛郎织女(二)说课稿1、 说教材 牛郎织女(二)是故事牛郎织女的第二部分,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以及后来的遭遇。牛郎和织女婚后有着短暂的幸福生活,接着他们就面临被拆散的命运,但是两人敢于争取自己的幸福,最后迎来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故事赞美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偎、衰”等10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理解课文主旨,能感受到古代人民在民间故事中所寄寓的美好理想,并能感受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三、说教学重难点:1.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2.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默读法 课文篇幅很长,教学要求让学生学会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内容。因此本课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多次默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2.词句分析法 本课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很多,有很多关于人物细节描写的句子,要重点分析这些词句,正确把握人物形象。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多媒体同步教学课件。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知道牛郎织女最后在一起了,那后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下面请大家继续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板书:牛郎织女。(2) 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2.教师范读生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三)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继续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完之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2.学习第1-2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从这段可以看出,织女非常喜欢人间的生活。看这个句子: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这个句子写出了织女对人间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我们接着看故事的发展,第2段讲述的是老牛去世了,牛郎听老牛的话留下了牛皮。3.学习第3-6自然段。 这一部分是牛郎织女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织女私自下凡被王母知道了,王母很生气,于是来到凡间带走了织女。牛郎靠着老牛留下的皮去追织女,眼看要追上了,王母画出了一道银河隔开了牛郎织女。从此牛郎和织女就只能隔河相望。 请大家结合词语:“发誓、怒气冲冲、一把抓住、狠狠一推”等,回顾上一课书中“成天成夜地织、自由也没有了”等句子说一说王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4.学习第7-8自然段。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结尾部分。织女和牛郎两个人的执着最终让王母妥协。于是每年七月七日这一天,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之上相会,这就是“七夕”或者是“乞巧节”。 七夕作为一个古老的节日,很多诗人留下了诗篇来表达了情思。比如像林杰的乞巧、杜牧的七夕、秦观的鹊桥仙等。 5.让学生再整体默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结合牛郎织女一,说说故事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 提示:牛郎、织女和王母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四)归纳课文主旨六、说板书设计婚后牛郎织女幸福美满的生活(1) 11*.牛郎织女(二) 老牛死了,牛郎留下了牛皮(2)王母娘娘抓走织女,用天河隔开牛郎织女(36)牛郎织女鹊桥相会(7、8)追求幸福 敢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