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各章重点笔记表格归纳.doc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荒漠化的防治措施森林的生态效益:可归纳为“水气净美无(物)尘沙”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脆弱性的表现(1)有机质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一般很贫瘠。(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物最容易遭受破坏。拓展延伸:湿地的生态作用雨林被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2.保护措施保护热带雨林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发达国家更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可总结为“三保、二设、一结合”。(1)三保: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开发。(2)二设: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缓冲区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的机会。(3)一结合:森林选择性采伐及更新造林相结合。能源资源开发条件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1.能源的综合利用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产业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2.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环境治理(1)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2)“三废”的治理(3)调整产业结构流域开发的整体性分析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环境要素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流域开发方向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陆路交通不便,发展河流航运修建船闸和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能水能开发,建水电站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及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及灌溉的矛盾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航运发达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航运不便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模式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利用及治理,利用的是“优势条件”,治理的是“流域问题”,并且治理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和保障。田纳西河是流域综合开发的典范,其综合开发模式如下: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经验的借鉴我国是一个多河流的国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田纳西河成功的治理及开发,对我国河流的综合开发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具体有以下几点:(1)以水力资源综合开发为流域治理的核心。(2)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及开发的长期稳定。(3)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4)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5)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6)重视环境保护。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区位表现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气候气温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较强,粮食品质好;冬季寒冷,病虫害少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还易遭受低温冷害的影响降水雨热同期,集中于夏季,利于作物生长;降水变率大,容易产生水旱灾害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形多样,为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水源河湖众多,水源充足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肥力较高,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有大面积的沼泽土需要改良及合理开发工业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交通交通发达,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市场广阔的国内市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扩大农产品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人口地广人稀,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商品化经营提供了条件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图的判读1农业生产对象:鸡、猪、鱼、食用菌和大田农业。2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沼渣、粪肥、塘泥。3沼气池的原料:杂物、粪渣、杂草秸秆。4分析沼气的用途及意义。可用来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有利于净化环境、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5分析农业生产模式的意义。调整了原有的农业生产结构,各种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协调了经济发展及环境之间、资源利用及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以东北为例)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及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对调入地区的影响对调出地区的影响资源跨区域调配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西气东输工程(典例)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西部能源结构气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西电东送晋煤外运类型线路东西运煤通道通往东北集通线、京包京沈线等通往华北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神黄线等南北运煤通道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等沿海运煤通道以海港为枢纽南水北调图示调水原因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南多北少);华北地区缺水严重(降水不多,地表径流少;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水浪费严重)线路优缺点对比东线优点:可利用现有的京杭大运河,工程量小,工期短;可调水量大缺点: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耗能大,运营费用高;水质条件较差中线优点: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水源地水质好;有丹江口水库,水源稳定缺点:需挖输水渠道,工程量较大西线优点:线路长度最短缺点:地形复杂、起伏大,工程难度最大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工业(初期)(中期)(后期)(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2.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 6 页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位于30°N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43°N48°N,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土地条件、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土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少、黑土分布广泛;、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备注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其他生产活动工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地理信息遥感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应用评价空间定位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地理信息系统3S技术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