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物理模拟卷(青铜峡市使用)(Word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42917241
资源大小:688.3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物理模拟卷(青铜峡市使用)(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二(下)期末物理试题(青铜峡市使用)一、单选题1人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让脚尖先着地,这样做是为了()A减小冲量B减小动量的变化量C延长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冲力D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起到安全作用2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A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 )Am1:m2=1:2Bt2到t3这段时间弹簧处于压缩状态C物块A、B在t1与t3两个时刻各自的加速度相同D从开始计时到t4这段时间内,物块A、B在t2时刻相距最远3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粒子轰击金箔,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需在真空条件下完成B粒子的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C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没有发生散射D粒子从金原子内部穿出后携带了原子内部结构的信息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绳拴住,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对绳的拉力为mg,则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对绳的拉力为( )(重力加速度为g)A9mgB7mgC5mgD3mg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和射线本质上都是电子流,都来自于原子的核外电子B温度越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小的方向移动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让人们不知道原子核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公安机关对2014年5月初南京丢失铱192放射源的4名责任人采取强制措施是因为该放射源放出大剂量的射线会污染环境和危害生命6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衰变可同时放出、r射线B核反应中电量和质量都守恒C利用某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可以推断古代文物的年代D在核电站中可以利用石墨来控制链式反应速度(石墨是减速剂,隔棒才是控制棒)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 的一种裂变可能为C核反应属于原子核聚变D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遏止电压就越大8如图1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带电小球。t=0时,乙球以6m/s的初速度向静止的甲球运动。之后,它们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v-t图像分别如图2中甲、乙两曲线所示。由图线可知()A乙球的质量是甲球质量的2倍Bt1时刻两球相距最近且速度方向相反Ct2时刻,甲球的速度为3m/sD0t3时间内,两球间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二、多选题91905年,爱因斯坦把普朗克的量子化概念进一步推广,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在给出与光电效应有关的四个图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验电器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锌板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B图2中,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C图3中,若e、v1、vc、U1已知,由图象可求得普朗克常量的表达式D图4中,由图象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E或hv0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雷达是利用声波的反射来测定物体的位置的B光纤通信是激光和光导纤维相结合的产物C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反映了电和磁是密不可分的D火车以接近光速通过站台时,火车上乘客观察到站在站台上的旅客身高不变11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有()A创立“相对论”B发现射线“X”C提出“光子说”D建立“原子核式模型”12如图为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前后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板在被照射前带负电B验电器在锌板被照射前带负电C锌板被照射过程中有电子获得能量从锌板向验电器运动从而产生这种现象D验电器箔片间角度变为零后继续照射,箔片会重新张开一定角度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肥皂泡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B乙图中观察者看到的泊松亮斑是衍射现象C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D石墨对X射线散射时,X射线中产生了波长大于入射波长0的成分,这一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三、实验题14如图所示为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气垫导轨置于水平桌面上,G1和G2为两个光电门,固定有相同遮光片的两弹性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A、mB实验过程如下:a.调节导轨使之水平;b.轻推滑块A,测得A通过光电门G1的遮光时间为t0;c.A与B相碰后,B和A先后经过光电门G2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B和tA。(1)实验中,滑块A、B的质量应满足mA_mB(选填“>”或“<”);(2)验证两滑块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3)滑块与导轨间的摩擦会导致测得的系统碰撞前的总动量_(选填“>”或“<”)碰撞后的总动量。四、解答题15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和,真空中光速为c。当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多少?16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左端固定着一根轻质弹簧,一质量m=1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从木板右端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向左滑行,最终回到了木板右端刚好未从木板滑出。若在木块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6J,木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求:(1)木块初速度的大小;(2)木块在木板上滑动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17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量为E1=-13.6eV,当处于激发态时,能量为(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真空中光速c=3.0×108m/s)(1)若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则在跃迁过程中可能释放出几种频率的光子?(2)当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n=1的基态时,向外辐射光子的波长是多少?(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若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原子?(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8如图,两条磁性很强且完全相同的磁铁分别固定在质量相等的小车上,水平面光滑,开始时甲车速度大小为3m/s,乙车速度大小为2m/s,相向运动并在同一条直线上。(1)当乙车的速度为零时,甲车的速度是多少?(2)若两车不相碰,试求出两车距离最短时,乙车速度为多少?试卷第5页,共5页参考答案:1C【详解】人在和地面接触时,人的速度减为零,由动量定理可知而脚尖着地可以增加人着地的时间,由公式可知可以减小受到地面的冲击力,冲量和动量的变化量都不变。故选C。2A【详解】A系统动量守恒,选择开始到t1时刻列方程可知m1v1=(m1+m2)v2将v1=3m/s,v2=1m/s代入得m1:m2=1:2故A正确;BD结合图象弄清两物块的运动过程,开始时m1逐渐减速,m2逐渐加速,弹簧被压缩,t1时刻二者速度相等,系统动能最小,势能最大,弹簧被压缩最厉害,然后弹簧逐渐恢复原长,m2依然加速,m1先减速为零,然后反向加速;t2时刻,弹簧恢复原长状态,由于此时两物块速度相反,因此弹簧的长度将逐渐增大,两木块均减速;t3时刻,二木块速度相等,系统动能最小,弹簧最长,此时两物体相距最远,因此从t2到t3这段时间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故BD错误;C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块A、B在t1与t3两个时刻各自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但是方向相反,所以加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故选A。对于这类弹簧问题关键用动态思想认真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注意过程中的功能转化关系;解答时注意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列式分析,同时根据图象,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情况。3B【详解】当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粒子影响很小,影响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离核远则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小。只有当粒子与核十分接近时,才会受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就很少,所以只有极少数大角度的偏转,而绝大多数基本按直线方向前进。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需在真空条件下完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粒子的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核式结构,故B错误,符合题意;C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不发生了散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从金原子内部出来后携带了原子内部的信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详解】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对绳的拉力为mg,则最高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为mg;对小球在最高点时受力分析可得:;小球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对小球在最低点受力分析可得:联立解得:,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对绳的拉力故B项正确5D粒子来源于原子核中中子的转化;温度越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大的方向移动;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让人们知道原子核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放射源放出大剂量的射线会污染环境和危害生命;【详解】A阴极射线和射线本质上都是电子流,阴极射线来自原子的核外电子,而射线是由原子核中中子转化而来的,故A错误B温度越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小,频率较大的方向移动;故B错误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让人们知道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故C错误D放射源放出大剂量的射线会污染环境和危害生命;故D正确故选D.6C【详解】A. 原子核衰变不能同时放出、射线,射线伴随衰变或衰变放出故A错误;B. 在核反应过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不是质量和电量守恒,因为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质量亏损故B错误;C. 半衰期为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利用某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可以推断古代文物的年代故C正确;D. 在核电站中可以利用镉棒来控制链式反应速度,镉棒可以吸收中子,减缓反应的速度,石墨是减速剂,让中子减速,保证中子能够与铀核相撞故D错误故选C.7C【详解】A、根据公式知,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B、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的一种裂变可能为,故B错误;C、核反应属于原子核聚变,故C正确;D、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关系,与光强无关,故D错误;故选C8C【详解】A从开始运动到速度相同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守恒代入数据得A错误;B由图可知,t1时刻两球相距最近且速度方向相同,B错误;C此时乙球的速度为零,根据动量守恒可得C正确;D由于两球之间是排斥力,在0t3时间内,两球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加,因此两球间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错误。故选C。9CD【详解】A当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发生了偏转,仅仅能说明验电器带电;发生光电效应后锌板带正电,所以验电器也带正电,故A错误;B从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中可以看出,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饱和光电流与光的强度有关,不能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故B错误;C根据Ekm=hv-W0=eUc解得图线的斜率则故C正确;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v-W0当v=0时Ek=-W0由图象知纵轴截距-E,所以W0=E即该金属的逸出功E;图线与v轴交点的横坐标是v0,该金属的逸出功hv0,故D正确。故选CD。10BD【详解】A.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故A与题意不相符;B.光纤通信是激光和光导纤维相结合的产物,利用了激光的频率单一性的特点,故B项与题意相符;C.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故C项与题意不相符;D.根据尺缩效应,沿物体运动的方向上的长度将变短,火车以接近光束通过站台时,车上乘客观察到站在站台上旅客变瘦,而不是变矮,故D项与题意相符11AC【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物理学家的发现判断此题,需要熟悉并记住科学家的贡献在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著名的“狭义相对论,A对;1895年月日,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伦琴发现 X 射线他因此于1901年获第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金,B错;由于他的光电效应定 律的发现,提出了光子说,爱因斯坦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对散射实验的研究后,提出了著名的核式结构学说,D错;故答案选AC.考点:物理学史是高考考查内容之一,对于著名物理学家、经典实验和重要学说要记牢!点评:现在的高考物理学史肯定是放在第一道题上的,是必考知识点,光学部分历史性更强一些需要多读课本,要认真阅读,熟记于心,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12ABD【详解】锌板带负电,受光照射,电子获得能量逸出,从而使箔片张开角度变小,多余的电子逸出完后,电子再逸出时,锌板带正电从而使箔片再张开一定角度,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ABD。13AB【详解】A甲图肥皂泡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选项A正确;B乙图中观察者看到的泊松亮斑是衍射现象,选项B正确;C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选项C正确;D石墨对X射线散射时,X射线中产生了波长大于入射波长0的成分,这一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选项D错误。故选AB。14 【详解】(1)1为了保证碰撞后,A不反弹,则滑块A、B的质量应满足mAmB。(2)2碰撞前A的速度为碰撞后B的速度为碰撞后A的速度为若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0=mAvA+mBvB即(3)3滑块与导轨间的摩擦,使滑块做减速运动,会导致测得的系统碰撞前的总动量大于碰撞后的总动量。15【详解】当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为根据可得,释放出的能量为16(1);(2)12J【详解】(1)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设此时的速度为当木块向左运动到和木板的速度相等时,由能量守恒从初状态到木块又滑到木板右端,两者相对静止,共同的速度仍为以上方程解得(2)整个过程中,木块的初速度为,两者的共同速度为所以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7(1)6种-(2)(3)【详解】解:(1)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则在跃迁过程中可能释放出种频率的光子;(2)由跃迁方程得又有联立解得向外辐射光子的波长是(3)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入射光子必须满足代入数据解得18(1)v甲=1m/s ;(2)以两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总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求解乙车的速度为零时甲车的速度。当两车的速度相同时,距离最短,由动量守恒求出乙车的速度。【详解】(1)以两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取甲车原来行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甲-mv乙=mv甲代入数据解得:v甲=1m/s方向水平向右。(2)当两车的速度相同时,距离最短,设相同的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甲-mv乙=2mv解得 v=0.5m/s方向水平向右。答案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