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3 .doc
-
资源ID:42942268
资源大小:6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1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3 .doc
20112011 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选修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选修 3-33-3)1(8 分分)(2008广东高考广东高考)(1)如图如图 1 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下端,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吊在橡皮筋下端,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_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筋,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筋,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_作用作用(2)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了红色,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_现象,是由于分现象,是由于分子的子的_而产生的,这一过程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而产生的,这一过程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_的方的方向进行的向进行的解析:解析:(1)玻璃板接触水面,水分子与玻璃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将玻璃板向上提玻璃板接触水面,水分子与玻璃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将玻璃板向上提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此时所需向上的拉力比玻璃板的重力大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此时所需向上的拉力比玻璃板的重力大(2)红墨水滴入水杯中后,由于扩散作用,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红色扩散是分子的红墨水滴入水杯中后,由于扩散作用,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红色扩散是分子的热运动造成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热运动造成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增大的方向进行的答案:答案:(1)大大引力引力(2)扩散扩散热运动热运动增大增大2(6 分分)为了测试某种安全阀在外界环境为一个大气压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为了测试某种安全阀在外界环境为一个大气压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某同学自行设计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测试装置该装置是一个装有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某同学自行设计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测试装置该装置是一个装有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可密闭容器测试过程可分为如下操作步骤:感器的可密闭容器测试过程可分为如下操作步骤:A记录密闭容器内空气的初始的温度记录密闭容器内空气的初始的温度 t1B当安全阀开始漏气时,记录容器内空气的温度当安全阀开始漏气时,记录容器内空气的温度 t2C用电加热器加热容器内的空气用电加热器加热容器内的空气D将待测安全阀安装在容器盖上将待测安全阀安装在容器盖上E盖紧装有安全阀的容器盖,将一定量的空气密封在容器内盖紧装有安全阀的容器盖,将一定量的空气密封在容器内(1)将每一步骤前的字母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将每一步骤前的字母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_.(2)若测得的温度分别为若测得的温度分别为 t127、t287,已知大气压强为,已知大气压强为105Pa,则测试结,则测试结果是:这个安全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是果是:这个安全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是_解析:解析:(1)将安全阀安装在容器盖上,然后密封空气,记录其初始温度将安全阀安装在容器盖上,然后密封空气,记录其初始温度 t1,然后加热,然后加热密封空气,待漏气时记录容器内空气温度密封空气,待漏气时记录容器内空气温度 t2,故正确操作顺序为,故正确操作顺序为 DEACB.(2)已知已知 T1300 K,T2360 K,p0105Pa,由于密封空气的体积不变,由查,由于密封空气的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可得:理定律可得:p0T1pT2,pp0T2T1错误错误!Pa105Pa.答案:答案:(1)DEACB105Pa3(6 分分)“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的方法及步骤如下:实验的方法及步骤如下:向体积向体积 V油油1 mL 的油酸中加酒精,直至总量达到的油酸中加酒精,直至总量达到 V总总500 mL;用注射器吸取用注射器吸取中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中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入 n100 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 V01 mL;先往边长为先往边长为 30 cm40 cm 的浅盘里倒入的浅盘里倒入 2 cm 深的水,然后将深的水,然后将_均匀地撒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在水面上;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油酸薄膜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如图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如图 2 所所示,数出轮廓范围内小方格的个数示,数出轮廓范围内小方格的个数 N,小方格的边长,小方格的边长l20 mm.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步骤中应填写:中应填写:_;(2)1 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V是是_mL;(3)油酸分子直径是油酸分子直径是_m.解析:解析:(1)为了显示单分子油膜的形状,需要在水面上撒痱子粉或石膏粉为了显示单分子油膜的形状,需要在水面上撒痱子粉或石膏粉(2)1 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V0nV油油V总总11001500mL2105mL.(3)根据大于半个方格的算一个,小于半个方格的舍去,油膜形状占据的方格数大约根据大于半个方格的算一个,小于半个方格的舍去,油膜形状占据的方格数大约为为 115 个,故面积个,故面积 S1152020 mm2104mm2油酸分子直径油酸分子直径 dVS2105103104mm107mm1010m.答案:答案:(1)痱子粉或石膏粉痱子粉或石膏粉(2)21051010BC、CA 三个变化过程,其中符合查理定律的变化过程是三个变化过程,其中符合查理定律的变化过程是_,设气体在状,设气体在状态态 A、C 时的温度分别为时的温度分别为tA和和 tC,则,则 tA_tC(填填“大于大于”、“小于小于”或或“等等于于”)(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 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呈现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同一种物质不可能呈现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形态B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C温度降低,水的饱和汽压增大温度降低,水的饱和汽压增大D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解析解析:(1)查理定律描述的是体积不变时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图中查理定律描述的是体积不变时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图中 BC 过程体积过程体积不变不变CA 变化过程中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根据盖变化过程中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气体温度升高,吕萨克定律,气体温度升高,所以所以 tA大于大于 tC.(2)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如天然水晶是晶体,而熔化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如天然水晶是晶体,而熔化以后再凝结的水晶以后再凝结的水晶(即石英玻璃即石英玻璃)就是非晶体,选项就是非晶体,选项 A 错误;根据熵增加原理,选项错误;根据熵增加原理,选项 B正确;同一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选项正确;同一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选项 C 错误;浸润时附错误;浸润时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不浸润时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相互作用力表着层里液体分子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不浸润时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选项现为引力,选项 D 正确正确答案答案:(1)BC大于大于(2)BD5(8 分分)用长度放大用长度放大 600 倍的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估计放大后的小颗粒倍的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估计放大后的小颗粒(炭粒炭粒)体积为体积为109m3,碳的密度是,碳的密度是103kg/m3,摩尔质量是,摩尔质量是 1.2102kg/mol,阿伏加德,阿伏加德罗常数为罗常数为1023mol1,则该小炭粒含分子数约为多少个?,则该小炭粒含分子数约为多少个?(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解析:解析:设小颗粒边长为设小颗粒边长为 a,放大,放大 600 倍后,则其体积倍后,则其体积V(600a)3109m3,实际体积实际体积 Va31016216m3,质量质量 mV25241015kg,含分子数为含分子数为 Nm1021023个个51010个个答案:答案:51010个个6(8 分分)(1)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每选错一个扣母,每选错一个扣 1 分,最低得分为分,最低得分为 0 分分)A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势能的缘故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势能的缘故B一定量一定量 100的水变成的水变成 100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C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如果压强不变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D如果气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必然增大E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F如果气体温度升高,那么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如果气体温度升高,那么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2)如图如图 4 所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汽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所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汽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活塞与汽缸壁之间无摩擦,活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活塞与汽缸壁之间无摩擦,活塞上方存有少量液体将一细管插入液体,由于虹吸现象,塞上方存有少量液体将一细管插入液体,由于虹吸现象,活塞上方液体逐渐流出在此过程中,大气压强与外界的活塞上方液体逐渐流出在此过程中,大气压强与外界的温度保持不变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保持不变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入选项前面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填入选项前面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逐渐增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逐渐增大B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活塞撞击的次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活塞撞击的次数增多C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保持不变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保持不变D气体对外界做功等于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气体对外界做功等于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解析:解析:(1)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近似为零,所以没有容器的约束,气体分子由于自身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近似为零,所以没有容器的约束,气体分子由于自身的热运动会扩散到很大空间,的热运动会扩散到很大空间,A 错一定量的错一定量的 100的水变成的水变成 100的水蒸气,需吸的水蒸气,需吸收一定热量收一定热量,其内能增加其内能增加;而分子个数而分子个数、温度均未变温度均未变,表明其分子势能增加表明其分子势能增加,B 对对气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数密度和分子的平均速率有关,整体的体积增大,分子数密度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数密度和分子的平均速率有关,整体的体积增大,分子数密度减小,要保证其压强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要增大,即要吸收热量,升高温度,减小,要保证其压强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要增大,即要吸收热量,升高温度,C 对对于一定量的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但若气体体积增加得对对于一定量的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但若气体体积增加得更多,气体的压强可能会降低,更多,气体的压强可能会降低,D 错根据内能的定义可知,错根据内能的定义可知,E 项正确气体的温度项正确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肯定会增大,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肯定会增大,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F 错错(2)导热汽缸和活塞,说明气体温度始终与大气温度相同,在液体逐渐流出的过程中导热汽缸和活塞,说明气体温度始终与大气温度相同,在液体逐渐流出的过程中气体做等温膨胀、压强减小的变化,气体温度未变,分子数密度减小,则气体分子气体做等温膨胀、压强减小的变化,气体温度未变,分子数密度减小,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的平均动能不变,A 错误;对活塞单位时间内撞击次数减少,错误;对活塞单位时间内撞击次数减少,B 错误;单位时间内分错误;单位时间内分子对活塞的冲量减小,子对活塞的冲量减小,C 错误;因为气体温度未变,所以气体的内能未变,则气体错误;因为气体温度未变,所以气体的内能未变,则气体对外界做功和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相等,对外界做功和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相等,D 正确正确答案:答案:(1)B、C、E(2)D7.(9 分分)(2008宁夏高考宁夏高考)如图如图 5 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可导热的汽缸内,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闭在可导热的汽缸内,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 h,可沿汽缸无摩,可沿汽缸无摩擦地滑动取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上沙子倒完时,擦地滑动取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上沙子倒完时,活塞下降了活塞下降了 h/4,再取相同质量的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再取相同质量的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上外界大气的压强和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此次沙子倒完时表面上外界大气的压强和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此次沙子倒完时活塞距汽缸底部的高度活塞距汽缸底部的高度解析:解析:设大气和活塞对气体的总压强为设大气和活塞对气体的总压强为 p0,加一小盒沙子对气体产生的压强为,加一小盒沙子对气体产生的压强为 p,由,由玻意耳定律得玻意耳定律得p0h(p0p)(h14h)由由式得式得 p13p0再加一小盒沙子后,气体的压强变为再加一小盒沙子后,气体的压强变为 p02p,设第二次加沙子后,活塞相对于底部,设第二次加沙子后,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的高度为 hp0h(p02p)h联立联立式解得式解得 h35h.答案:答案:35h8(8 分分)(2008江苏高考江苏高考)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汽缸中的气体做功为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汽缸中的气体做功为105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05J试问:试问:(1)此压缩过程中,气体此压缩过程中,气体_(选填选填“吸收吸收”或或“放出放出”)的热量等于的热量等于_ J.(2)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如图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如图 6 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变化,其中表示等压变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变化,其中表示等压变化的是化的是_(选填选填“A”、“B”或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选填选填“增加增加”、“减少减少”或或“不变不变”)图图 6答案:答案:(1)放出放出5104(2)C增加增加9(6 分分)用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一个回路,接触点用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一个回路,接触点 1 插插在热水中,接触点在热水中,接触点 2 插在冷水中,如图插在冷水中,如图 7 所示,电流计所示,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这就是温差发电现象,这一实验是否指针会发生偏转,这就是温差发电现象,这一实验是否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水和冷水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水和冷水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化?简述这一过程中能的转化情况化?简述这一过程中能的转化情况解析:解析:温差发电现象中产生了电能是因为热水中的内能温差发电现象中产生了电能是因为热水中的内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电能,一部分传递给冷水,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减少,一部分转化为电能,一部分传递给冷水,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答案:答案:不违反不违反热水温度降低,冷水温度升高热水温度降低,冷水温度升高热水中的内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热水中的内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电能,一部分传递给冷水转化效率低于电能,一部分传递给冷水转化效率低于 100%10(10 分分)(2009海南高考海南高考)一气象探测气球,在充有压强为一气象探测气球,在充有压强为 1.00 atm(即即 76.0 cmHg)、温度为温度为的氦气时,体积为的氦气时,体积为 3.50 m3.在上升至海拔在上升至海拔 6.50 km 高空的过程中,气球高空的过程中,气球内氦气压强逐渐减小到此高度上的大气压内氦气压强逐渐减小到此高度上的大气压 36.0 cmHg,气球内部因启动一持续加热过,气球内部因启动一持续加热过程而维持其温度不变此后停止加热,保持高度不变已知在这一海拔高度气温为程而维持其温度不变此后停止加热,保持高度不变已知在这一海拔高度气温为.求:求:(1)氦气在停止加热前的体积;氦气在停止加热前的体积;(2)氦气在停止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的体积氦气在停止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的体积解析:解析:(1)在气球上升至海拔在气球上升至海拔 6.50 km 高空的过程中,气球内氦气经历一等温过程,高空的过程中,气球内氦气经历一等温过程,根据玻意耳定律有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式中,式中,p176.0 cmHg,V13.50 m3,p236.0 cmHg,V2是在此等温过程末氦气的是在此等温过程末氦气的体积由体积由式得式得V27.39 m3(2)在停止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氦气的温度逐渐从在停止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氦气的温度逐渐从 T1300 K 下降到与外界气体温下降到与外界气体温度相同,即度相同,即 T2225 K这是一等压过程根据盖这是一等压过程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吕萨克定律有V2T1V3T2式中,式中,V3是在此等压过程末氦气的体积由是在此等压过程末氦气的体积由式得式得V35.54 m3.答案:答案:(1)7.39 m3(2)5.54 m311(12 分分)(1)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列问题一定能够实现或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列问题一定能够实现或完成的是完成的是()A假如全世界假如全世界 60 亿人同时数亿人同时数 1 g 水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水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 5000 个,不间个,不间断地数,则大约断地数,则大约 20 年能数完年能数完(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 NA取取1023个个/mol)B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热机的效率达到热机的效率达到 100%D太阳能的利用普及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太阳能的利用普及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2)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组织开展一次探究活动,想估算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组织开展一次探究活动,想估算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个数和早晨同中午相比教室内的空气的变化情况一学生通过网上搜索,查阅得子个数和早晨同中午相比教室内的空气的变化情况一学生通过网上搜索,查阅得到以下几个物理量数据:地球的半径到以下几个物理量数据:地球的半径 R106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9.8m/s2,大气压强,大气压强 p01.0105Pa,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M2.9102kg/mol,阿伏加德,阿伏加德罗常数罗常数 NA1023个个/mol.另一个同学用温度计测出早晨教室内的温度是另一个同学用温度计测出早晨教室内的温度是 7,中午教室内的温度是中午教室内的温度是 27.第一位同学根据上述几个物理量能估算出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数吗?若第一位同学根据上述几个物理量能估算出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数吗?若能,请说明现由;若不能,也请说明理由能,请说明现由;若不能,也请说明理由根据上述几个物理量能否估算出中午跑到教室外的空气是早晨教室内的空气的几根据上述几个物理量能否估算出中午跑到教室外的空气是早晨教室内的空气的几分之几?分之几?解析:解析:(1)可估算需要可估算需要 10 万年才能数完,所以万年才能数完,所以 A 错;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错;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 B 正正确;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确;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C 错;太阳能的错;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开发新能源的主要思路,完全可以实现全民普及太阳能,所以开发和利用是人类开发新能源的主要思路,完全可以实现全民普及太阳能,所以 D正确正确的答案为正确正确的答案为 B、D.(2)能因为大气压强是由大气重力产生的,能因为大气压强是由大气重力产生的,由由 p0mgSmg4R2,得,得 m4R2p0g把查阅得到的数据代入上式得把查阅得到的数据代入上式得 m1018kg大气层空气的分子数为大气层空气的分子数为NmMNA错误错误!1023个个1044个个可认为中午同早晨教室内的压强不变,根据等压变化规律可认为中午同早晨教室内的压强不变,根据等压变化规律V2V1T2T1,将将 T1280 K、T2300 K,代入得,代入得V2300280V1故跑到室外的空气体积故跑到室外的空气体积VV2V120280V1所以跑到室外空气占早晨室内的比例为所以跑到室外空气占早晨室内的比例为VV220280V1300280V1115.答案:答案:(1)B、D(2)能,理由见解析能,理由见解析11512(11 分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地表土裸露,大片土地沙漠化,加上春季干旱少雨,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地表土裸露,大片土地沙漠化,加上春季干旱少雨,所以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所以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 3、4 月份扬尘天气明显增多特别是月份扬尘天气明显增多特别是 2006 年的年的 3 月月 26 日日至至 28 日,由于南下的冷空气所带来的大风,席卷了我国从新疆到沿海的北方大部分日,由于南下的冷空气所带来的大风,席卷了我国从新疆到沿海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沙尘暴天气据环保部门测定,在北京地区沙尘暴严重时,最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沙尘暴天气据环保部门测定,在北京地区沙尘暴严重时,最大风速达到大风速达到 12 m/s,同时大量的微粒在空中悬浮,同时大量的微粒在空中悬浮沙尘暴使空气中的悬浮微粒的最高浓度达到沙尘暴使空气中的悬浮微粒的最高浓度达到106kg/m3,悬浮微粒的密度为,悬浮微粒的密度为2.0103kg/m3,其中悬浮微粒的直径小于,其中悬浮微粒的直径小于 107m 的称为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北京地区出现上述沙尘暴时,设悬浮微粒中总体积的的危害最大北京地区出现上述沙尘暴时,设悬浮微粒中总体积的 1/50 为可吸入颗为可吸入颗粒物,并认为所有可吸入颗粒物的平均直径为粒物,并认为所有可吸入颗粒物的平均直径为108m,求,求 1.0 cm3的空气中所的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是多少?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是多少?(计算时可把可吸入颗粒物视为球形,计算结果保留计算时可把可吸入颗粒物视为球形,计算结果保留1 位有效数字位有效数字)解析:解析:出沙尘暴天气时,出沙尘暴天气时,1 m3的空气中所含悬浮微粒的总体积为的空气中所含悬浮微粒的总体积为Vm错误错误!m3109m3那么那么 1 m3中所含的可吸入颗粒物的体积为中所含的可吸入颗粒物的体积为VV501011m3又因为每一个可吸入颗粒物的体积为又因为每一个可吸入颗粒物的体积为 V016d31023m3所以所以 1 m3中所含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中所含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NVV01011个个所以所以 1.0 cm3的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为的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为NN106105个个9105个个答案:答案:9105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