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源城区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doc

    • 资源ID:4305544       资源大小:520.13KB        全文页数:7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源城区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doc

    源城区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目 录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11.4 工作原则22. 基本情况32.1 自然特征32.1.1 水系河流32.1.2 气候概况32.2 风险分析42.2.1 洪涝风险42.2.2 干旱风险42.2.3 台风风险42.2.4 雨雪冰冻风险43. 组织体系43.1 区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53.1.1 区三防指挥部职责53.1.2 区三防指挥部组成53.1.3 区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63.2 区三防指挥部工作小组113.3 区三防指挥部办公室133.4 地方三防指挥机构144. 灾前预防144.1 风险分析144.1.1 生命线系统风险154.1.2 人员安全风险154.1.3 社会管理风险154.1.4 安全事故风险154.1.5 工程调度风险154.1.6 次生灾害风险154.2 预防措施164.2.1 建立应急责任体系164.2.2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164.2.3 建立应急保障体系164.2.4 建立防灾工程体系174.2.5 建立监测预警体系174.2.6 建立临灾转移避险机制174.2.7 建立临灾应急管控机制184.2.8 建立隐患风险排查机制184.2.9 建立信息化技术支撑184.2.10 信息共享194.2.11 宣教培训194.2.12 督导检查195. 监测与预警195.1 监测预报预警195.1.1 监测195.2 预警205.2.1 预警信号的发布205.2.1.1 暴雨预警205.2.1.2 洪水预警205.2.1.3 台风预警215.2.1.4 内涝预警215.2.1.5 山洪地质灾害预警215.2.1.6 干旱预警225.2.1.7 冰冻预警225.2.1.8 工情235.2.1.8.1 堤防235.2.1.8.2 水库245.2.1.8.3 灾情245.2.1.8.4 台风洪涝灾情255.2.1.8.5 干旱灾情255.2.1.8.6 低温冰冻灾情255.3 信息报送255.4 信息发布275.5 预防准备275.6 水务工程防洪排涝调度285.6.1 预警信号级别及防御指引285.6.1.1 台风预警信号及级别285.6.1.1.1 台风白色预警信号285.6.1.1.2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295.6.1.1.3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295.6.1.1.4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305.6.1.1.5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315.6.1.2 暴雨预警信号及级别325.6.1.2.1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325.6.1.2.2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35.6.1.2.3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45.6.1.3 洪(潮)水预警信号及级别355.6.1.3.1 洪水蓝色预警信号355.6.1.3.2 洪水黄色预警信号355.6.1.3.3 洪水橙色预警信号365.6.1.3.4 洪水红色预警信号366. 应急响应386.1 应急准备386.1.1 三防组织动员386.1.2 应急预案准备386.1.3 工程措施准备396.1.4 物资队伍准备396.1.5 人员转移准备396.1.6 隐患排查防控396.2 响应启动406.3 分级响应406.3.1 防风分级响应406.3.1.1 级响应(防风准备状态).406.3.1.2 级响应(防风状态).426.3.1.3 级响应(紧急防风状态).446.3.1.4 级响应(特别紧急防风状态).456.3.2 防暴雨(暴雨内涝、暴雨山洪)分级响应466.3.2.1 级响应466.3.2.2 级响应486.3.2.3 级响应506.3.3 防汛(洪水、风暴潮)分级响应516.3.3.1 级响应516.3.3.2 级响应536.3.3.3 级响应546.3.3.4 级响应556.3.4 防旱应急响应566.3.5 防御冰冻分级响应576.4 应急响应级别、类别转变或终止586.4.1 应急响应级别、类别转变586.4.2 应急响应终止587. 应急保障597.1 队伍保障597.1.1 专家库保障597.1.2 部队抢险救援力量597.1.3 专业抢险救援队伍597.1.4 志愿者队伍607.2 物资保障607.3 资金保障617.3.1 资金支持617.3.2 保险保障617.4 综合保障627.4.1 供电保障627.4.2 供水保障627.4.3 供油保障627.4.4 通信保障637.4.5 运输保障637.4.6 社会秩序647.4.7 医疗保障657.4.8 社会物资征用657.4.9 社会动员保障657.4.10 人员转移保障658. 善后处置668.1 救灾救济668.2 恢复重建668.3 社会捐赠和救助管理668.4 保险678.5 调查分析、后果评估及总结679. 附则679.1 名词术语定义679.2 宣教培训709.2.1 宣教709.2.2 培训709.2.3 责任与奖惩719.2.4 预案管理71VI 1总则11编制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通过完善水旱风冻灾害应对体制机制,规范高效处置突发险情、灾情,科学有序防御水旱风冻灾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实现防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降低灾害风险,保障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防台风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抗旱预案编制导则关于印发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河源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河源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源城区辖区内水旱风冻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以下简称“三防”)工作。本预案所称水旱风冻灾害,是指江河湖库洪水、内涝灾害、山洪、地质灾害(指汛期由强降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地质灾害)、干旱灾害、热带气旋和低温冰冻灾害及其引发的水利工程出险等灾害事件。14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坚持把保障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防御工作的首要任务,把防御水旱风冻灾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主要目标,坚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工作并举,不断提高防御工作现代化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旱风冻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2)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防御和应急处置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做到部署在前、预防在前、研判在前、抢险准备在前,不断提高应急处置科学化水平,增强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相结合的防御体制。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处置本行政区域内水旱风冻灾害实施统一指挥和协调,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政首长为防御与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三防工作负总责。(4)全民动员,协同应对。坚持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发挥镇(街道)、村(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形成信息联动、资源联动、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协同有序、运转高效的处置机制。(5)依靠科技,快速反应。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防御水旱风冻灾害和应急处置工作水平,做到全面监测、准确预报、及早预警、快速响应、科学处置、有效应对。(6)信息公开,引导舆论。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正确引导三防抢险救灾舆论,弘扬社会正气。2基本情况21自然特征211水系河流源城区境内的河流,统属于珠江水系的东江干流水系。一级支流新丰江和东江干流穿越境内,两江河段(源城)的河流比降落差不大,流速较缓慢,河面较宽阔。除东江、新丰江河段外,源城区还有埔前河、七磜河、木京河,高塘水、赤坑水、洪洞水、万洞水、蓝田水,香车河、双下水等河流10条,其集水面积不大,均在100平方公里以下。其中埔前河、七磜河、香车河是源城区较大的河流,集水面积都在40平方公里以上,区内主要河流有:东江、新丰江、埔前河、七磜河、香车河。212气候概况源城区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水平,是全国13个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的城市之一。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冷;夏半年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高温多雨。源城区历年平均温度21.4,历年极端最高温度39.3,历年极端最低温度3.8;历年平均年降雨量1953.2毫米,历年平均年雨日159天;历年平均年日照时数1942.8小时。源城区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22风险分析221洪涝风险本预案所指洪涝风险包括江河洪(潮)水风险和因暴雨引发的内涝、山洪灾害等风险。其中江河洪(潮)水主要防御系统性江河洪(潮)水,保障水库、堤围、闸坝等防洪工程安全;暴雨主要防御暴雨引发的内涝和山洪灾害等。222干旱风险本预案所指干旱风险发生概率较小,对社会影响不大,主要防御供水安全风险和农业干旱风险。223台风风险本预案所指台风风险主要是由台风引发的强风、强降雨和风暴潮等风险。主要防御受台风影响引发的强降雨、风暴潮等。224雨雪冰冻风险本预案所指雨雪冰冻风险主要是指因雨雪冰冻造成的道路交通中断,人员滞留,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设施的损毁等。主要防御工作包括车站、机场等地的人员疏散与安置,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设施的保护与修复,道路交通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防冻保暖等。3组织体系31区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设立源城区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以下简称:“区三防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组织与协调全区的三防工作,下设办公室,承办指挥部日常工作。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三防指挥机构,负责行政区域内的三防工作。有关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三防指挥机构,负责本单位的三防工作。311区三防指挥部职责区三防指挥部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指导下,在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以下简称“市三防指挥部”)指导下,负责拟订全区三防政策及相关制度,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督察全区三防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全区三防应急抢险救灾经费和物资统筹管理;组织实施重要江河和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和应急水量统一调度;统一调度全区三防各类抢险队伍;督促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制订相关制度、实施防御水旱风冻灾害预案。312区三防指挥部组成总指挥:区政府分管应急管理工作副区长常务副总指挥:区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副区长副总指挥:区府办协调副主任,区应急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消防救援大队主要负责同志,区人民武装部分管负责同志。成 员:市气象局,区人民武装部、区委宣传部、区发展和改革局、区教育局、区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市公安局源城分局、市自然资源局源城分局、源城供电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城区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源市源城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河源市区分公司、中石化河源石油分公司源城经营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负责同志。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应急管理局,由区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由区应急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313区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区三防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应急预案和职责分工,按照区三防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协调联动,联合值守,共同做好水旱风冻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1)市气象局:协助指导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及时有效地提供气象服务信息,为三防指挥决策提供依据;开展重大气象灾害的分析和评估等相关工作。(2)区人民武装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队伍参加抢险救灾工作,根据区三防指挥部发布的应急响应等级,做好抢险救灾行动准备。应区三防指挥部的请求,组织指挥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抢险救灾行动,协助各地公安部门维护灾区社会秩序,协助地方政府转移危险地区的受困群众。(3)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全区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报道、新闻发布和舆情导控。(4)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指导全区三防规划工作,组织审核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项目并协调实施;组织、协调保障灾区粮食供应;负责协调电力、成品油等部门的三防抢险救灾工作;负责救灾物资储备、轮换和日常管理工作与发放;负责组织核实受灾区域救灾物资储备、使用信息并报区三防办。(5)区教育局:负责指导、协调受影响镇(街道)学校和幼儿园落实防御措施,做好师生安全转移工作;指导有关镇(街道)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暴雨预警信号,适时组织所属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幼儿园停课;制订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幼儿园人员转移、停课的启动条件与措施方案,并报区三防指挥部备案;负责指导全区学校(幼儿园)对学生进行防灾减灾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做好灾后校舍重建。遇强台风或洪涝灾害,需临时借用片区学校房屋作为受灾人员避护场所时,指导、协调各片区学校做好安置工作;负责组织开展调查核实受灾区域学校受灾信息并报区三防办。(6)区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组织协调电信运营企业做好相关应急通信保障和通信基础设施重建、恢复工作,保障三防重要业务无线电频率正常使用;协调三大通信运营商全网向公众发布预报预警和防灾避险等信息;负责组织调查核实受灾区域通信设施受灾信息并报区三防办。(7)区民政局:负责组织协调特困供养人员、流浪乞讨人员、养老机构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应急管理工作。(8)区财政局:负责统筹安排和及时拨付三防抢险救灾资金,监督资金及时到位和使用;必要时会同其他部门向上级财政等有关部门报告灾情,争取上级支持。 (9)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组织排查、整改管辖范围内建筑工地、建筑工棚、削坡建房、危房等建筑物(构筑物)的防汛防台风安全隐患;按有关规定通知和督促辖区在建工地停工;指导、督促危险区内危房、低洼地区居民和工地人员安全撤离、转移;指导灾区做好灾后垃圾处理工作;负责组织开展调查核实受灾区域全倒户受灾信息并报区三防办。(10)区交通运输局:负责指导、协调灾区保障交通设施的安全、桥梁的检测及采取必要的限行措施,保障交通干线和抢险救灾重要线路的畅通;指导、协调业主单位负责公路、桥梁在建工程的防汛防风工作,在紧急情况下责成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强行清除碍洪设施;保障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设备的紧急运输工作;负责组织开展调查、核实灾区公路、桥梁损毁信息并报区三防办。(11)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编制洪水干旱灾害防治规划、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编制超标准防洪预案、组织研判并签发洪水调度令;负责组织、指导辖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负责组织山塘水库等水利工程隐患排查、整改和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承担水利工程抢险技术指导工作,指导、参与水利工程抢险工作;严密监视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指导、督促各地做好防洪设施调度、调控,发现问题及时派出工作组处理;负责水资源的计划调度、配置和管理工作;负责辖区范围受灾地区应急供水工作;负责组织开展调查核实受灾区域山塘水库等水利工程受灾信息并报区三防办。负责江河洪水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信息报送、发布工作;开展区域旱情的监测及水文干旱的预警;为防洪抗旱调度提供技术支持。负责组织各级林业部门加强对林场及林业经营者、从业人员的防汛安全监管;负责林业防御水旱风冻灾害和灾后林业救灾恢复生产的技术指导;负责市级抗灾林木、草种的储备和区域性应急调用安排;负责林业灾情调查核实,指导和组织灾区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的修复;负责森林救灾物资的储备、调剂和管理工作。负责督促、指导有关地区保护或抢收农作物;负责督促、指导渔船回港避风,协助做好渔民及相关从业人员安全转移;负责农业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减灾工作和灾后农业救灾、恢复生产的技术指导;指导灾区调整农业结构和灾区动植物疫病防控;负责农业救灾物资的储备、调剂和管理工作;负责调查核实农业灾损信息并报区三防办。(12)区卫生健康局:负责灾后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工作;负责组织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卫生队赶赴抗洪一线,开展治病防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负责调查、核实洪涝灾区疫情与防治信息并报区三防办。(13)区应急管理局:统筹组织、协调、监督全区的汛旱风冻防御工作;组织、指导汛旱风冻应急救援工作;分配和管理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其使用情况;依法监督、指导和协调抢险救灾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在汛期加强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度汛工作的监督指导;组织协调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协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统筹组织水旱风冻灾害调查评估工作;归口统一报送雨情、水情、灾情等相关信息。(14)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协调旅游安全,限制旅游团队进入受灾地区和路段,配合灾区组织协调旅游企业做好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撤离;制定管景区,督促指导有关景区制定台风、洪涝、冰冻灾害影响期间景区人员转移与其他相关旅游场所关停条件与措施方案,并报区三防办备案。(15)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负责所管辖的市政设施、广告、公共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不含房屋建筑)的防洪排涝设施的安全运行和抢修,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做好市政设施的防风工作;加强城市下水道清理,保障城区排涝畅通。负责核查管辖区域城市内涝、水浸情况,并将内涝、水浸情况和抢修情况及时报告区三防办。(16)区消防救援大队(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组织、指导各级消防救援队伍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协助灾区组织转移和营救危险地区群众。(17)市公安局源城分局:负责指导受灾害影响地区公安机关参与抢险救灾工作,维持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灾区道路交通管制、交通疏导和车辆分流,保障抢险救灾车辆优先通行;指挥、协调受影响地区公安机关协助组织危险地区群众安全转移。(18)市自然资源局源城分局:负责组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预报工作;组织开展隐患点的排查工作,掌握并根据重大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变化,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指导、协调、参与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负责组织调查核实受灾区域地质灾害受灾户受灾信息并报区三防办。(19)源城供电局:负责保障电力设施和电力供应的安全;负责保障应急重点部门的电力供应;负责灾区电力调度、临时供电和供电设备抢修工作;负责核查本系统因灾损失情况,并将本系统受灾情况和抢修情况及时报告区三防办。(20)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城区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源市源城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河源市区分公司:负责根据当地政府三防部门要求发布防汛防旱防风防冻预警和防灾避险等信息;提供三防指挥、抢险救援、防洪调度的通信保障,必要时调度或架设应急通信设备,确保通信畅通。(21)中石化河源石油分公司源城经营部:负责及时组织调配抢险救灾油料的供应。32区三防指挥部工作小组区三防指挥部设置13个工作小组,当启动IV级及以上应急响应时,根据工作需要,区三防指挥部视情况通知各工作小组开始运行,工作小组与联合值守人员分别在区三防指挥部划定区域内实行24小时值班。(1)综合协调组:区府办副主任担任组长,区应急管理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区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依需要指定参与。主要职责为组织三防会商,汇总、传达和报告灾情;处置受灾人员应急救济和伤亡人员的善后事宜;协助区三防指挥部领导协调各工作组的处置工作。(2)宣传报道组:区委宣传部为组长单位,相关单位参与。主要职责为组织协调有关新闻单位及时报道防灾救灾工作情况,做好新闻发布和网上舆情导控等工作。(3)预警预报组:市气象局为组长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源城分局等有关单位和专家组参与。主要职责为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为防汛防旱防风防冻抢险救灾工作提供预报预警信息和技术支持。(4)转移安置组:区应急管理局为组长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公安局源城分局等单位参与。主要职责为督导、协调地方有关人员转移和安置工作。(5)抢险救援组:区应急管理局为组长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源城分局、市自然资源局源城分局、源城供电局等单位参与。主要职责为督促各有关单位制定抢险救援方案,调度各方应急资源,协助区三防指挥部领导指挥各专业抢险、现场救援力量开展现场处置和危险地区人员的紧急救援工作。(6)安全保卫组:市公安局源城分局为组长单位,有关单位参与。主要职责为督导、协调警力对灾区进行警戒、控制,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社会治安。(7)资金保障组:区财政局为组长单位,区民政局等有关单位参与。主要职责为督导、协调抢险救灾资金的落实。(8)物资保障组:区发展和改革局为组长单位,区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区民政局等有关单位参与。主要职责为督导、协调抢险救灾物资、燃料与生活保障。(9)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区卫生健康局为组长单位,区有关单位参与。主要职责为组织、协调有关医疗机构对伤病员实施救治、疾病控制、心理救助和疫情控制工作,对现场进行消毒防疫。(10)通信保障组:区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为组长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城区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源市源城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河源市区分公司等有关单位参与。主要职责为组织、协调有关网络、通信机构保障抢险救灾通信畅通。(11)电力保障组:源城供电局为组长单位,各职能单位参与。主要职责为组织、协调有关抢险救灾的电力供应。(12)技术专家组:视情况由区三防指挥部专家库的相应专业组组长担任专家组组长,成员由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技术专家组成,专家组主要职责为参加水旱风冻灾害防御和重大工程险情处置,指导实施洪水调度和抗洪抢险,为区三防指挥部提供决策咨询、工作建议和技术保障;根据区三防指挥部的要求,参与辖区内水旱风冻灾害应急监测、预报、预警、处置、保障、善后处置等工作。(13)专项督导组:区三防指挥部每年汛前组建督导组,成员由水利、国土、住建、交通等成员单位组成。督导组负责现场检查灾害影响地区三防责任落实、动员部署、响应行动、危险区人员转移、重点环节防护、隐患治理、险情处置等情况,抽查灾情。33区三防指挥部办公室区三防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区三防办),承担区三防指挥部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在区三防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协调、监督辖区内三防工作和重要江河、水库的抗洪抢险工作;负责区三防物资储备、管理和统一调度;负责发布区三防指挥部公告、决定和命令,并监督实施;掌握防汛、防旱、防风、防冻情况和信息,组织有关单位会商,为三防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负责全区三防信息发布,做好灾情统计、汇总;负责起草辖区内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负责三防指挥系统和通信、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工作。34地方三防指挥机构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三防指挥部门统一指挥本辖区的水旱风冻灾害防御工作;根据上级指挥部门的决策,制定并执行本区域的三防应急预案。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参照市、区的做法,分级设立三防指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三防工作。成员单位应建立三防工作机制和组织体系,组织本系统开展三防工作。主要职责:在区三防指挥部和市、区政府领导下,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上级决定、命令;组织、监督、协调、指挥本辖区的水旱风冻灾害防御工作;加强基层组织指挥体系的建设;定期组织本区预案应急演练。4灾前预防水旱风冻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坚持以防为主,灾害风险评估先行,制定并实施风险防控综合措施,努力降低水旱风冻灾害风险。41风险分析区三防办会同应急、气象、自然资源、住建、农业农村、交通、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供电等部门(单位)建立水旱风冻灾害风险分析机制,定期召集技术专家组会商,评估承灾体风险承载能力,明确灾害风险防控目标和措施。水旱风冻灾害风险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411生命线系统风险因水旱风冻灾害,造成交通、通信、水电气供应等生命线系统损坏、中断,可能对灾区抢险救援、受灾群众安置、救灾复产、卫生防疫、食品安全等造成冲击,影响社会正常秩序。412人员安全风险水旱风冻灾害可能造成房屋倒塌、水上船舶遇险、高空坠物、洪水围困、饥饿缺水、溺水窒息、无家可归等情况,严重威胁受灾人员人身安全健康。413社会管理风险水旱风冻灾害破坏城市基础设施,可能引发社会治安、紧急物资供需失衡、旅客滞留、疫病肆虐、用水紧缺等问题,影响公众正常生活与生产,扰乱城市正常运转秩序。414安全事故风险水旱风冻灾害导致水利、石化工程发生险情、危化品爆炸,对人员安全、房屋建筑、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饮用水源、耕地作物等造成直接破坏,并造成大量经济损失。415工程调度风险遭遇流域洪水、大范围内涝、干旱,产生超标准洪水或超下游安全流量、区域干旱、可供水量不足等风险,防洪工程调度、抗旱水量调度是减轻该类风险灾害的重要措施。416次生灾害风险由台风、暴雨引发的山洪灾害、城市内涝、地质灾害、突发水污染等次生灾害,对城市基础设施、房屋建筑、交通、城市卫生、水资源、农业生产等造成严重影响。42预防措施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三防指挥机构和区三防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针对水旱风冻灾害风险特点,建立并实施风险防控综合措施。421建立应急责任体系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健全以政府行政首长各项三防责任机制和“区领导联系镇、镇领导联系村、村干部联系户”的三级联系人制度,突出抓好基层镇、村防汛责任落实,以行政村(居委会)为单元,划定责任网格区,明确山洪等气象灾害预警转移责任人,实行人员转移避险定员定责、分片包干;建立健全防汛行政责任人公示告知制度,每一个自然村配备一名防汛联络人员和防汛锣长;每年汛前更新三防责任人网格库,加强责任人履职培训;建立三防督察机制,加强督导检查,严肃执纪问责。422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区三防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结合部门职责,编制本单位防汛防旱防风防冻部门预案。区、镇三防机构应结合本地实际,组织本地区和部门(单位)编制修订三防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制定纵向到区、镇、村三级,横向到相关部门的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台账,做到“一镇一案”“一村一库一案”,形成从总体到专项、从面到线及点的整体预案体系。423建立应急保障体系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三防指挥机构和区三防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建立防灾救灾保障机制,提前在易受灾镇(街道)预置冲锋舟、橡皮艇、应急发电设备、应急卫星电话等抢险救援物质和队伍,加强电力、通信、供水、油料、抗灾救灾车辆优先通行和社会安全保障,加强基层抢险救援队伍和物资建设。424建立防灾工程体系完善中小河流、水库、城乡排水防涝、市政、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高“山边、水边、河边”城镇防灾基础设施防灾标准。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指定或建立与人口密度、城市规模相适应的应急避护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和程序,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安全、有序转移或疏散群众。425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气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监测预报单位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包括水雨情监测系统、预警系统、监测预警平台、群测群防体系在内的覆盖全区整个山洪易发区的地质灾害、山塘水库等水利工程设施、中小河流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提高预报精确度,延长有效预见期。建立预警信息发布传递平台,提高公众预警信息覆盖率和时效性,为三防决策提供技术支撑。426建立临灾转移避险机制应急管理、自然资源、住建、交通、农业农村、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教育等相关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制定台风、洪水、内涝、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域人员转移联动机制,绘制本地区的城市洪水风险图、流域洪水风险图、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图、水库洪水风险图和干旱风险图、冰冻风险图等各类风险图,分类分等级划定风险区域,形成抢险救灾作战图,并以各类风险图作为抢险救灾、群众安全转移安置的技术依据,指导、协助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制订危险区域人员转移方案,并报区三防指挥部备案;各镇(街道)、村(居)和相关单位针对可能受洪涝灾害、强台风影响区域的转移人员设立台账,实行网格化管理,负责统计管辖范围内危险区域需转移人员数量,明确转移路线、安置点设置及通知、转移、安置等环节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并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每年汛前进行更新并报上级三防指挥部门备案。427建立临灾应急管控机制区三防指挥部相关单位要指导各地建立与灾害警报信号或三防应急响应等级相衔接的停工、停课、停航、停运、停市以及交通管控、停止户外集会活动、庇护场所启用等措施,降低临灾时人员流动遇险风险。428建立隐患风险排查机制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三防指挥机构和区三防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针对汛期的特点和部门职责,组织本地、本部门的防汛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整治,建立本地区、本行业防灾风险隐患数据库,逐项落实责任人和措施,实行风险隐患识别、评估、监控、预警、处置等全过程动态管理,做到常查常改常态化。429建立信息化技术支撑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完善区、镇(街道)、村三级互联互通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和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完善覆盖区、镇(街道)、村三级的三防指挥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完善洪水预报与调度系统,优化防洪调度方案,构建三防决策“一张图”,整合防灾减灾信息资源,提升水旱风冻灾害监测、信息互联、风险识别、指挥调度、情景模拟、灾情统计等技术支持能力。4210信息共享自然资源、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应加强灾害监测、视频监控等信息通联共享,提高三防指挥、应急处置、防灾减灾综合能力。4211宣教培训建立健全常态化的防灾避险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充分运用网络、微博、微信、广播、电视等媒体,扩大防灾避险知识宣传覆盖面,加强自救互救应急技能演练。4212督导检查区三防指挥部每年汛前组建督导组,由应急管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为汛前检查和应急督导检查,每年汛前负责检查督促指导各镇(街道)对管辖范围内和区三防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对本行业及负有三防工作职责单位的三防责任人制度、应急预案、病险工程(设施)风险排查和隐患处置台账、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隐患处置台账、避难场所建设、物资储备、抢险队伍和设施装备等防汛备汛工作落实情况;应急响应期间,根据工作需要到相关地区进行督导,对相关镇(街道)和区防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负有三防指挥部工作职责单位的应急值守、隐患排查、抢险救援力量预置、人员转移安置、“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措施、抢险救援等工作落实情况。5 监测与预警51监测预报预警511监测市气象局协助指导实时气象信息的监测,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实时水情信息的监测、山洪灾害监测,市自然资源局源城分局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等。52预警521预警信号的发布5211暴雨预警气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实时气象信息的预报、预警与报送工作,对重大气象灾害性天气作出评估,并将结果及时报告区人民政府、区三防办及相关部门,由区三防办将实时气象信息的预报、预警转报各镇(街道)和镇(街道)三防指挥部。(1)汛期,市气象局及时将暴雨预测预报预警报送区三防办(同时电话告知区三防办值班员),当区域出现大暴雨并可能持续时,每3小时滚动预报,并视山区降雨变化情况加密报告频次。(2)暴雨降水期间,市气象局每日上午9时前向区三防指挥部提供过去24小时辖区内降雨情况及未来48小时的降雨预报,更新预报未来一周天气情况。5212洪水预警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确定洪水预警区域、级别和洪水信息发布范围,并按程序向社会发布洪水预警。当实测降雨量1小时超过30毫米,3小时超过50毫米,6小时超过80毫米,12小时超过100毫米时,及时报告区三防指挥部和相关单位。当可能发生如下情况时,及时报告区三防指挥部和相关单位:(1)当发生小洪水时,每12小时报告一次水情,每24小时发布一次洪水预报或视洪水变化情况加密洪水预报的频次。(2)当发生中等洪水时,每6小时报告一次水情,每12小时发布一次洪水预报或视洪水变化情况加密洪水预报的频次。(3)当发生大洪水时,每3小时报告一次水情,每6小时发布一次洪水预报或视洪水变化情况加密洪水预报的频次。(4)当发生特大洪水时,每小时报告一次水情,每3小时发布一次洪水预报或视洪水变化情况加密洪水预报的频次。5213台风预警气象部门负责热带气旋的监测、预报、预警与报送工作。市气象局要密切监视热带气旋的生成、发展、登陆和消失全过程,做好未来趋势预报,及时以天气报告或重大气象信息快报的形式向区政府和区三防指挥部报送热带气旋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速度和对本地的影响,并根据情况向社会发布热带气旋预警信号以及热带气旋消息、热带气旋警报、热带气旋紧急警报和热带气旋解除警报。5214内涝预警如未来将出现较大降雨,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应密切监视降雨、水情,做好内涝风险预报,及时向区三防指挥部门报告,并根据情况发布预警。5215山洪地质灾害预警(1)凡可能遭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地区,应根据山洪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动采取预防

    注意事项

    本文(源城区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doc)为本站会员(创****公)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