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一.doc
课题: 短歌行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9 年 月 日 模块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5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1、疏通生字、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来建功立业的心情。审美鉴赏与创造3、学习运用比喻、典故、比兴等修辞方式来表达感情的技巧。文化传承与理解4、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体会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教学难点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教学准备课件、朗读音频教学过程个性修改一、导入新课猜猜他是谁?政治上最得意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在赤壁,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2、 解题“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3、 作者简介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县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的诗歌继承诗经、辞、汉乐府的传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其基本风格是苍凉悲壮。他的作品集是曹操集,代表作是诗歌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4、 写作背景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赤壁之战后。当年曹操已经53岁了,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原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 ,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廷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五、诵读感知朗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学生小声跟读,正字音。2、 朗读指导:二二节拍 。声音洪亮,慷慨悲凉。六、研读探究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试找分析明确:一忧 人生苦短二忧 贤才难得三忧 贤才不够四忧 功业未就七、 艺术手法1、 借代:杜康:以发明酒的人名来代指酒2、 比兴:3、 用典: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4、虚写:想象贤才从四面八方来投奔自己的景象八、课堂拓展在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曹操?明确:1、积极进取2、求贤若渴3、才华横溢4、抱负远大作业布置1、背诵全文。 2、完成课时作业。教学反思教学板书: 短歌行曹操一忧 人生苦短二忧 贤才难得三忧 贤才不够四忧 功业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