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高考一轮三小时搞定诗歌鉴赏选择题728.pptx

    • 资源ID:4308903       资源大小:833.25KB        全文页数:16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高考一轮三小时搞定诗歌鉴赏选择题728.pptx

    三小时搞定高考诗歌,选择题,鉴赏古代诗歌考点:,1、鉴赏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2、赏析语言练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 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4、理解诗歌内容背景、题材、作者 5、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常见的陷阱设置点: 1.意象意境分析不当 2.基础知识运用错误 3.词句解说曲解原意 4.主题情感分析不当 5.手法分析张冠李戴。,意象意境分析不当,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 虎丘题壁 陈恭尹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乞食吴门秋又深。 【注】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吹篪(ch)客:指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往吴国,吹篪乞食,后为吴国重臣,借吴兵力,雪耻家仇。篪,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的乐器。,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题壁诗。 B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的史实,“古时山色”四字暗含着江山未改、人事已非的深沉感慨。 C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江南,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阔大。 D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将士出生入死,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做着女红。,D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将士出生入死,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做着女红。,意象意境分析不当,D项,颈联这两句诗字面上 写的是春秋时吴越之战给 人们带来的灾难,实际两句中的“征士泪”“美人心” 都暗指当时南方的抗清斗争和诗人 自己的家国之痛。,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雪夜感旧 陆游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 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注】本诗作于1197年,陆游73岁,闲居江阴。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桦烛:用桦树皮作的烛。龙门阁:在今四川广元北。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两当:今甘肃两当县。,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 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 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 D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更多资源请加入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25701719814648143(群若满员可加不必重复加),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意象意境分析不当,A.首联描写的不是雪夜 所见之景,而是陆游回忆当年由蜀入陕路途上的 所见所感。,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送 李 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故关:故乡。风尘:指社会动乱。,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别自堪悲”紧承上句脱口而出,应接自然,看似平淡,却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与上句照应。“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自然和谐,与上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诗人从“少孤”“为客早”的角度,感叹友人小时丧父,身世飘零,从侧面表达对友人漂泊颠沛之苦的同情。 D诗人在严冬送别友人,诗歌全篇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C“少孤为客早”,诗人从“少孤”“为客早”的角度,感叹友人小时丧父,身世飘零,从侧面表达对友人漂泊颠沛之苦的同情。,意象意境分析不当,C项,“感叹友人”错,应为“感叹自己”。,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经杜甫旧宅 雍陶注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注】雍陶:字国钧,成都人,晚唐诗人,工于词赋。,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开门见山,诗人经浣花草堂而吊杜甫,忆其在蜀之生活与创作,由景及人,为下文写景抒情做铺垫。 B颔联对仗工整,诗人感慨只存旧宅,不闻新诗,“旧宅”“新诗”形成对比,寄寓了诗人诸多感慨。 C颈联中“尽”“迟”用词极其精妙,十分传神地表达了对鸥鸟无情的恼恨之情。 D结尾句语奇而意深,表面看是故嗔山月之无知,夜来依旧照旧宅,可事实上是写杜甫既已故,复与谁期。,C颈联中“尽”“迟”用词极其精妙,十分传神地表达了对鸥鸟无情的恼恨之情。,意象意境分析不当,C项,“对鸥鸟无情的 恼恨之情”理解有误,主要写的是旧宅内外之荒凉, 嗟叹人事既变,景物亦非。,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邻居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征求:指征敛赋税。,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现身说法,写诗人以前任由邻妇扑枣,是因为她既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为下文劝告吴郎做铺垫。 B颔联紧承首联,分析邻妇扑枣原因,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不但不要阻拦,反而应该友好亲善。 C颈联大意是说,吴郎防备邻居打枣是出于自己生活窘迫,而孤寡妇人向我诉苦也是敏感多心,自己多事。 D尾联即事抒情,以小见大,深刻揭示了当时广大百姓的贫困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更多资源请加入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25701719814648143(群若满员可加不必重复加),C颈联大意是说,吴郎防备邻居打枣是出于自己生活窘迫,而孤寡妇人向我诉苦也是敏感多心,自己多事。,意象意境分析不当,C项,“孤寡妇人向我 诉苦也是敏感多心,自己 多事”理解有误。,选这两句诗意思是:她本来就是提心 吊胆的,吴郎不该插上篱笆防范她,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水调歌头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暮江千顷”句,借景抒情,营造出朦胧凄迷之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 D“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C“暮江千顷”句,借景抒情,营造出朦胧凄迷之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C项 营造出朦胧凄迷之 意境 理解有误。,应是空旷辽远的意境。,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临 江 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生常恨飘蓬”中的“常恨”道出了“离别”对词人来说并非第一次了,每重演一次,就会增加一分身世飘零之恨。 B写“烟柳重重”实际写“离情重重”,是把抽象、无形的愁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烟柳中来表现。 C“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借景抒情,展现了一幅寥远凄清的暮秋图,抒发了词人深深的孤寂离愁。 D“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词人自问自答,借“潮平”“月朦胧”这幅清新亮丽之景,表达内心的自信。,D“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词人自问自答,借“潮平”“月朦胧”这幅清新亮丽之景,表达内心的自信。,意象意境分析不当,D项,“清新亮丽”错误, “自信”错误,从词意看应是“朦胧凄清”之景, 表达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水声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与诗句“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传达的感情相仿。,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意象意境分析不当,B 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 寒萧瑟更深一层。错。,残云归岫,意谓天将放晴,疏雨乍过 ,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不是凄寒萧瑟。,九、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颦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蓼(li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红蓼:开红花的水蓼。整鬟:梳理发鬟。含颦:愁眉不展。浦:水滨。,更多资源请加入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25701719814648143(群若满员可加不必重复加),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寂静、幽远。 B“整鬟飘袖野风香”给读者留下了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 C词的上阕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 D词的末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A词的上阕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寂静、幽远。,意象意境分析不当,A项,“寂静、幽远” 有误,应为“苍凉、寂寞”。,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梦 寻 梅 宋方岳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注】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金貂:汉代的宫饰。 玉华:宫殿名。也有人认为“玉华”指精美的玉石。,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野径”“隐者家”及“岸沙”“带溪斜”等词语,点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幽美和僻静,也从侧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 B颔联中“六千里”表明寻梅过程的执着与艰辛,“三四花”则与之形成对照,突出了梅花的可贵,也透露出梦中人寻梅有收获后的欣喜。 C颈联写出了作者真实的生活状态,他虽生活在蓬茅下,晚上点着昏暗的油灯,但可以在火炉旁边烧烤山芋,与朋友谈论农作物种植的事情,抛弃了尘世的纷杂,何不乐哉! D尾联中“烟雨蓬茅”和“金貂”“玉华”对举,有“实”和“虚”的对比,也有“取”和“舍”的对比,其中反映出诗人的志趣追求。,C颈联写出了作者真实的生活状态,他虽生活在蓬茅下,晚上点着昏暗的油灯,但可以在火炉旁边烧烤山芋,与朋友谈论农作物种植的事情,抛弃了尘世的纷杂,何不乐哉!,意象意境分析不当,C项,不是作者的真实 生活状态。,而是作者的梦中所想。,基础知识运用错误,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杜甫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松半江水。 【注释】:方壶:神话中的东海神仙。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亚:通“压”,俯偃低垂。并州:地名。唐朝时期的河东道,即今山西太原,当地制造的剪刀非常有名,有所谓“并州剪”。相传晋索靖观赏顾恺之画,倾倒欲绝,不禁赞叹:“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松江半幅练纹归去。”,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前四句先不谈画,而是写王宰不愿受时间的催迫而仓促作画,“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诗人极力赞扬王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B.“赤岸水与银河通”写赤岸水仿佛与天上的银河相通,这里形容水势的壮美,与上面描绘山势的雄奇相呼应。 C.“舟人”两句写在狂风激流中,渔人正急急驶向岸边躲避,山上树木被掀起洪涛巨浪的暴风吹得低垂俯偃。诗人着重渲染风猛、浪高、水急的特点,使整个画面神韵飞动。 D.“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这两句诗人高度评价王宰山水图在构图布局和透视比例等方面运用了旷古未有的技巧,在一尺见方的画作上绘出了万里江山景象,精炼的概括了我国古代山水画的美学特色。,D.“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这两句诗人高度评价王宰山水图在构图布局和透视比例等方面运用了旷古未有的技巧,在一尺见方的画作上绘出了万里江山景象,精炼的概括了我国古代山水画的美学特色。,基础知识运用错误,D。“咫尺”只是表示 画面小,但并不一定是“一尺见方”,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七夕 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萤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注】萤:据黎简校版本,一作“花入曝衣楼”。曝(p)衣楼:皇宫中帝后于七月七日曝衣之处。金镜:圆月。七夕,月未圆,故云“分金镜”,又借用陈代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分镜的故事(本事诗)。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更:全唐诗校“一作又”。,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了银河云水迷茫的景象,诗人半夜时分独对罗帷想到此夜牛郎织女相会情景,再思及自身,不由黯然神伤。 B.“辞”字写喜鹊们无奈地辞别月光下结彩缕、穿七孔针乞巧的少女,“入”字写流萤在凭栏之人周遭飞舞。 C.颈联借用写景和用典手法表现了天上牛郎织女的合而复分,人间有情人望着天上的缺月渴望相聚的心情。 D.这首闺怨诗多处运用神话或典故,想象丰富,意象独特,天上人间,尽显浪漫色彩,体现了李贺诗歌的独特风格。,更多资源请加入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25701719814648143(群若满员可加不必重复加),D.这首闺怨诗多处运用神话或典故,想象丰富,意象独特,天上人间,尽显浪漫色彩,体现了李贺诗歌的独特风格。,基础知识运用错误,D“闺怨诗”错误。,诗体表现的是男子对女子的思念 之情,并无闺怨诗的“怨”。,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释陆游,号放翁,著名爱国诗人,此诗写于晚年幽居山阴时。箨(tu)龙:竹笋的异名。木笔:又名辛夷花。其花未开时,苞有毛,尖长如笔,因以名之。,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湖山”二字总冒全篇,勾勒环境,笔力开张,巧妙地从山光水色中引出“幽居”。 B首句概言“湖山胜处”,颔联写湖,是近处宽处静景;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远处细处动态。 C诗中写放翁心中郁结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以其境过清”时的心境相似。 D本诗前三联写景,尾联结情,景情相衬,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B首句概言“湖山胜处”,颔联写湖,是近处宽处静景;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远处细处动态。,基础知识运用错误,B“颔联是近处静景”“颈 联是远处动态”错。,颔联是近处动态 ”“颈联是近处静景,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登九峰楼寄张祜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据云溪友议载,长庆年间(821-824)白居易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歌寄赠张祜。,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孤起”一词,写角声凄厉,实际上也烘托出诗人独自登上九峰楼孤寂黯然的心境。 B.颔联把无形离思别情寄寓在碧山、芳草等景物中,情景相生,显得丰满具体,意蕴深长。 C.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思无尽”“恨即休”即本诗的诗眼。 D.尾联一个“轻”字表现出张祜蔑视权贵利禄的名士风骨,暗寓对张祜的赞赏。,C.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思无尽”“恨即休”即本诗的诗眼。,基础知识运用错误,“思无尽”“恨即休”即本诗 的诗眼,错误,诗歌的诗眼应是“百感衷来不自由”,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杂诗十二首其五 陶渊明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注:骞翮:展翅高飞。壑舟:出自庄子大宗师,此处喻自然运转变化。,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回忆少壮时代,即便没有遇上快乐的事情,心里也自然地充满了欣悦。 B、诗的三四句描绘诗人猛志所向,超越四海,有如大鹏展翅,志在高飞远举。 C第五至八句写随时光流逝,壮志减退,满心忧虑,与起笔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D、全篇诗意层层翻转,由过去写到眼前,再由眼前写到过去,抒发感慨,逐步深入。,D、全篇诗意层层翻转,由过去写到眼前,再由眼前写到过去,抒发感慨,逐步深入。,基础知识运用错误,D项“再由眼前写到过去” 错误。,D项是对诗歌全篇的理解,全诗明显分为三个层次, l-4句为第一层次,回忆过去;510句为第二层次, 由回忆过渡到眼前,由“昔我”渐到“今我”; 1l16句为第三层次,由前面的回忆与比较引出对 未来对生命的感慨。,更多资源请加入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25701719814648143(群若满员可加不必重复加),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品令茶词 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注孤令:孤零。金渠:茶碾,金属所制。,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茶饼上印着团团起舞的凤凰,将茶饼分开,凤凰好像各自分飞,让人遗憾。 B.词人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 C.词人在松林喝茶,听着茶水的沸腾声和掠过松林的风声,心中感到十分惬意。 D.这首词上阕主要写品茶过程,下阕着重写品茶的感受,语言清丽,情感真挚。,C.词人在松林喝茶,听着茶水的沸腾声和掠过松林的风声,心中感到十分惬意。,基础知识运用错误,“在松林喝茶”“松林的风声” 理解错,“汤响松风”是比喻手法,指煮茶 的沸腾声如风过松林,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注释】冯著:韦应物友人,他约在大历四年应征赴幕到广州。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灞陵:即霸上。在今西安市东。冥冥:悄然。飏飏:鸟儿轻快飞翔的样子。,1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语言生动活泼,又真挚感人。 B. 首联真切地写出了冯著从长安东边赶来,一路风尘,身上还带着灞陵雨水的情景。 C. 颔联中,表面上写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其实寓意冯著谋仕不遇,心中不快。 D. 尾联写作者感叹,相逢的时候正是春天,你鬓发又生出不少,意在勉励冯著还处盛年,大有可为。,A. 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语言生动活泼,又真挚感人。,基础知识运用错误,A项,“全诗融叙事、抒情、 议论为一体” 错误。,这首诗有叙事与抒情,但没有议论 这种表达方式。,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杜鹃花得红字 真山民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得红字: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到的是“红”字,亦即需押此韵。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直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国后魂化杜鹃的传说,故国成空的浓重愁绪寓于眼前的愁云,妙合无垠,且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颔联承上而来,杜鹃鸟声声叫曰“不如归去”,然而千年思归的苦心无处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鹃花,眷恋、怨恨之情表达至此,堪称惊心动魄。 C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深夜月色中杜鹃花的枝条在青雾笼罩下显得朦胧静美;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魄。 D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卒章表明诗意“怀乡恨”,此恨化为满山杜鹃,长挂望眼,永无绝期。,C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深夜月色中杜鹃花的枝条在青雾笼罩下显得朦胧静美;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魄。,基础知识运用错误,C项,“动静结合”不当,应为 虚实结合。,且后句的意思是杜鹃的精魂早已乘 着东风飞回到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更多资源请加入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25701719814648143(群若满员可加不必重复加),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客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 想得故人无字到,雁声远过夕阳楼。,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处”有到处之意,深刻地道出了游子四处奔波、百无聊赖的心情。 B“不宜秋”,是因为秋雨、梧桐叶落时的萧瑟景象触动了游子的悲秋之情。 C首句从秋景描写入手,烘托了浓重的悲秋氛围。 D“远”字用得极妙,诗人盼“字”到来,雁却远远地飞过,颇有无情之叹。,C首句从秋景描写入手,烘托了浓重的悲秋氛围。,基础知识运用错误,C首句从秋景描写入手错误。,首句并没有“秋景描写”,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鹭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鹭鸶 郑谷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对鹭鸶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杜诗以雪、青玉为喻,突出了鹭鸶的惊艳形貌;郑诗以“闲”“静”来刻画鹭鸶的安静情态。 B两首诗都以鹭鸶为描写对象,但形象大不相同。杜诗中的鹭鸶嘴青毛白,矫健敏捷;郑诗中的鹭鸶娴静从容,自由自在。 C两首诗的写景顺序相反,杜诗由近及远,从近处的鹭鸶转向碧绿的远山;郑诗由远及近,从远处的池塘转向近处的鹭鸶。 D两首诗的意境不同,但热爱生活的情趣相近。杜诗描绘的是鹭鸶捕鱼图,充满生趣;郑诗描绘的是鹭鸶休憩图,娴静自在。,C两首诗的写景顺序相反,杜诗由近及远,从近处的鹭鸶转向碧绿的远山;郑诗由远及近,从远处的池塘转向近处的鹭鸶。,基础知识运用错误,选C。“两首诗的写景顺序相反” “郑诗由远及近,从远处的池塘 转向近处的鹭鸶”错,两首诗的写景顺序相同,都是由近 及远,郑诗先把镜头聚焦于静立于 池塘的鹭鸶,然后转向远处自由飞 翔的鹭鸶群体。,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春游 李商隐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 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 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 【注】此诗为大和四年春作于郸州令狐楚幕,时诗人方十七八年华。庾郎:为东晋中期将领、书法家庾翼,年轻时有经世大略,后官至征西将军、荆州刺史,世称庾征西。古诗:“青袍似春草。”,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为春游即怀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景与人互相映衬,气脉通畅。 B首联状写两幅画面,表现骏马疾驰的轻快与俊逸,白鸟飞翔长川的艰难,画面隽永。 C“烟轻惟润柳”所表现的意境与韩愈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D颈联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意蕴深远,含蓄地写出作者的心事,为下联铺垫蓄势。,B首联状写两幅画面,表现骏马疾驰的轻快与俊逸,白鸟飞翔长川的艰难,画面隽永。,词句解说曲解原意,选B。“白鸟飞翔长川的 艰难”对诗句的理解有误。,首联描绘了骏马飞驰和白鸟高飞两 幅画面,意在表现骏马疾驰的轻快 与俊逸,白鸟飞翔的高远。,更多资源请加入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25701719814648143(群若满员可加不必重复加),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词句解说曲解原意,选B。“不得不接受生活贫 穷的命运”错。,“屈穷”并不仅仅指生活贫穷, 更偏重精神层面,指“不得志, 处境艰难、窘迫”。,三、重九夜偶成 黄仲则 悲秋容易到重阳,节物相催黯自伤。 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 依依水郭人如雁,恋恋寒衣月似霜。 差喜衰亲话真切,一灯滋味异他乡。 【注】黄仲则:清代诗人。一生漂泊求仕,作此诗时短驻家中。节物:随时节改换的事物,此指重阳节的菊花。人如雁:谓人似旅雁,终年南北翔游,栖无定所。差喜:幸好。衰亲:老母。,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重阳”“节物”紧扣诗题的“重九”,而“节物”又关联下一句中的“花”。 B颔联写重阳节饮酒赏菊,且无风无雨,这些雅事乐景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凄凉形成对比。 C颈联写极目所见:水郭边还有那些身着寒衣的旅人们奔波在外,增添了诗人的忧伤。 D“恋恋寒衣月似霜”一句中的“霜”,写出了诗人幽冷、凄清、惆怅的主观感受。,C颈联写极目所见:水郭边还有那些身着寒衣的旅人们奔波在外,增添了诗人的忧伤。,词句解说曲解原意,C项,颈联是想象或回忆 的内容。,不是极目所见。,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应 天 长 韦庄 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运用动静描写,以“黄莺语”反衬出春昼午后沉寂一片。 B庭院沉寂,闺室也悠然。精妙的画帘低垂,微风吹来,凤凰迎风起舞。 C在这深闺之中,女主人公慵懒而寂寞,环境的幽寂更加衬托出人的孤独。 D“君信否”即“君知否”,此句反问,描写出独居孤处的女主人公极端的苦闷。,B庭院沉寂,闺室也悠然。精妙的画帘低垂,微风吹来,凤凰迎风起舞。,词句解说曲解原意,B项,“凤凰迎风起舞” 错误。,此句指画帘上绘的金凤凰,经风 吹动,宛如起舞。,五、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张元幹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注】张元幹:南宋初爱国词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向金屈辱求和,枢密院编修官胡铨(字邦衡)因上书请斩秦桧,被贬为福州签判。绍兴十二年,胡再遭迫害,被除名押送新州(今广东新兴)加以管制。时张元幹寓居福州,作贺新郎以送胡铨,后因此词而被捕下狱,并被削职为民。故宫离黍:旧时宫殿长满荒草。耿:明亮。大白:酒杯。,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送别词与通常的婉约之作迥然不同,满纸忠愤,慷慨悲凉,具有震撼心弦的力量。 B“底事”,即何事、为什么,冠领以下三句,是作者客观的疑问;“昆仑倾砥柱”,指遭逢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 C“更南浦”二句,始入送别正题,将送别场面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下,突出了送别的意义,充满悲壮感。 D“目尽”二句是说:我们关注的是天下古今大事,怎么能像小儿女那样只顾个人的恩怨呢!,更多资源请加入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25701719814648143(群若满员可加不必重复加),B“底事”,即何事、为什么,冠领以下三句,是作者客观的疑问;“昆仑倾砥柱”,指遭逢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词句解说曲解原意,B项,应是悲怆的质问;,“昆仑倾砥柱”,喻指北宋的灭亡。,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词句解说曲解原意,C项,“红字写出了炉 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 照亮室内”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1)(2)题。 鹧鸪天离恨 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那种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传神动人。 B“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C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D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C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词句解说曲解原意,C项,词的原句是“待得郎 来恨却休”,因此“直到看 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有误。,实则是本有离恨要向情郎诉说, 可情郎来恨已没。,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注】东禅庄院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苏轼是北宋诗坛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才情豪迈,挥洒自如,本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B开篇以一“摇”字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表现了春天到来的迅疾。 C颔联巧用叠词,前者拟溪流潺潺之声,后者描碧草新绿之色,视听结合更显得春意盎然。 D这首诗前四句写“往岐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数亩荒园”,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D这首诗前四句写“往岐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数亩荒园”,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词句解说曲解原意,D 【解析】“数亩荒园, 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错。,数亩荒园指的是女王城东禅庄院, 是饯别的地点。,九、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对诗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独游者”此刻的心情。 B尾联“浮客”和“褒城”呼应首联“独游”“高卧”。 C“空”字生动形象,突出了七盘山之空旷、宁静。 D“褒城闻曙鸡”一句写出了诗人独游失意而夜不成寐。,C“空”字生动形象,突出了七盘山之空旷、宁静。,词句解说曲解原意,C项,“空”表现的是诗人 内心的失意惆怅。,并不是七盘山的空旷、宁静。,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 【注】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凉风发”暗示了季节,“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诗人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词句解说曲解原意,B项,“相接是从古至今 ,由人及己的意思”错。,“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 此指能彼此对话,思想感情上互生共 鸣的人。,主题情感分析不当,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14.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 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

    注意事项

    本文(2022高考一轮三小时搞定诗歌鉴赏选择题728.pptx)为本站会员(九****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