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国学经典之大学.doc

    • 资源ID:43092150       资源大小:19.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学经典之大学.doc

    国学经典之大学 篇一:国学经典之大学中庸 国学经典之大学中庸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 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5.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6.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7.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 于信。 8.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9.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10.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1.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12.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13.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14.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15.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16.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 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17.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18.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19.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20.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21. ” 22.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23.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24.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25.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26.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27.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28.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29. 忠怒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篇二:大学原文和译文 大学原文及译文 大学简介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 “作新民。”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 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商汤王刻在浴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有一天自新,就应保持天天自新,永远不断自新。”康诰中说:“鼓励人们弃旧图新。”诗经中说:“周朝虽然是古老的国家,但却禀受了天命,自我更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缗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丘的角落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能不如一只鸟儿吗?” 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义;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篇三:国学经典诵读大学1-5章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1-5章 第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二章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第三章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第四章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第五章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注意事项

    本文(国学经典之大学.doc)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