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专题测试三 文言文阅读整体训练.doc

    • 资源ID:4309219       资源大小:17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测试三 文言文阅读整体训练.doc

    专题测试三文言文阅读整体训练时间:90分钟分值:95分一、(2021河南上学期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琼至,即拜议郎。迁尚书令。琼以前左雄所上孝廉之选,专用儒学文吏,于取士之义,犹有所遗,乃奏增孝悌及能从政者为四科,事竟施行。雄前议举吏先试之于公府,又覆之于端门,后尚书张盛奏除此科。琼复上言:“覆试之作,将以澄洗清浊,覆实虚滥,不宜改革。”帝乃止。出为魏郡太守,稍迁太常。和平中,以选入侍讲禁中。元嘉元年,迁司空。桓帝欲褒崇大将军梁冀,使中朝二千石以上会议其礼。特进胡广等,咸称冀之勋德,其制度赉赏,以宜比周公,锡之山川、土田、附庸。琼独建议曰:“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朝廷从之。冀意以为恨。永兴元年,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冀所饰举者,亦不加命。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乡侯,邑千户。琼辞疾让封六七上,言旨恳恻,乃许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住,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海内由是翕然望之。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四年,以寇贼免。永兴七年卒,时年七十九。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节选自后汉书黄琼传,有删改)【注】五侯:东汉桓帝时五名同时被封侯的宦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B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C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D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解析“赏赐之差”意为赏赐的比例。“赏赐”修饰“差”,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爵不越德”意为封爵不超越其功德。“爵”作“不越德”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答案B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汉朝中央政府组织考试,考试合格者任以官职,被任官职的人称为“孝廉”。B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所居住的地方,因所居住的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C二千石,文中指官阶等级。因官员所得俸禄以米谷为标准,故以“石”称之。D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助其夺取天下。解析A项,“汉朝中央政府组织考试,考试合格者任以官职,被任官职的人称为孝廉”错误,汉朝由地方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答案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琼屡召不就,勉强做官。他出身官员之家,官府连年征召他,他没有答应;公卿向朝廷推荐他,他前往京城途中因称病被弹劾,最后做了官。B黄琼提议革新,关注选才。他认为以儒学取士有弊端,提议增加选官科目,得以施行;他对张盛的提议不以为然,认为应该对人才进行查验。C黄琼刚强正直,反对滥赏。皇帝打算褒扬大将军梁冀,胡广等人附和,把梁冀捧得很高,而黄琼提出理由,表示反对,朝廷采纳了黄琼的意见。D黄琼不附权贵,惩治贪腐。梁冀请托黄琼任用的人,黄琼都不用,梁冀被杀,黄琼却因自己师傅的恩惠而被封赏;他掌权后,下令惩治贪腐分子。解析D项,“黄琼却因自己师傅的恩惠而被封赏”错。原文“以师傅之恩”的意思是因黄琼是皇帝的师傅的恩惠。由此可知,是因为黄琼是皇帝的师傅的恩惠而被封赏,而不是因为“自己师傅的恩惠”。答案D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译文:_(2)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译文:_解析(1)得分点:“聘”,招请;“称”,符合;“慕”,钦佩;“书”,信。(2)得分点:“擅”,独揽;“倾动”,动荡;“度”,估量;“匡”,挽救。答案(1)这以前,朝廷招请的处士大多名不符实,李固平日对黄琼就很钦佩,这时便写信迎接他。(2)不久宦官五侯独揽大权,朝廷内外动荡,黄琼自己估量个人力量不能挽救危局,便托谎说有病,不上朝管事。【参考译文】黄琼字世英,江夏郡安陆县人,是魏郡太守黄香的儿子。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五府连年召请他为官,他都没有答应。永建年间,公卿都向朝廷推荐他,于是他和会稽郡的贺纯、广汉郡的杨厚一起都以公车征召进京。黄琼走到纶氏,又称病不再前进。有关部门弹劾他对朝廷不敬,有诏书到县里要求按礼节宽慰他并予以遣送,这才不得已上路。这以前,朝廷招请的处士大多名不符实,李固平日对黄琼就很钦佩,这时便写信迎接他。黄琼到京,当即被任命为议郎。改任尚书令。黄琼认为以前左雄所建议实行的举孝廉之法,专取儒学文吏,在国家取士用才方面还考虑不周,就上奏增设孝悌科及能从政者共四科,这事终于办成了。左雄上回建议选中的孝廉先在公府试用,又在端门审核,后来尚书张盛奏免此项。黄琼又上书说:“复核查验的实行,是为了澄清被选拔者的清浊,查验人才的虚实,这条措施不宜改革。”皇帝就停止了。他被调出京城任魏郡太守,不久改任太常。桓帝和平年间中选入侍讲禁中。桓帝元嘉元年,改任司空。桓帝想大肆褒扬大将军梁冀,使参与朝会的二千石以上大官会商颁赏礼仪。特予晋升胡广等人,都同声称扬梁冀的功勋,认为其仪制赏赐,均应仿照周公,给予山川、土田和城邑等。黄琼独建议:“梁冀前些日子因为迎立皇上的大功劳,已经增加俸邑三千,同时他儿子梁胤也已加封。梁冀可以和邓禹相比,该给他四个邑的俸禄,赏赐的比例,类同霍光,使天下明白朝廷赏赐符合其功劳,封爵不超越其功德。”皇上采纳了他的话。梁冀引以为恨。桓帝永兴元年,转为太尉。梁冀前后多次托他任用的人员,他一个都不录用。即使有好人只要是梁冀所夸奖抬举的,他也不肯任用。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司空孙朗都因为阿附梁冀而被罢官,(皇帝)又一次任命黄琼为太尉。黄琼对皇帝有师傅之恩,又不肯阿附梁冀,于是封他为邟乡侯,享千户俸邑。黄琼以疾病在身坚决辞让六七次,言语恳切动情,皇上便同意了。梁冀被杀后,黄琼居于首相之位,于是上奏天下往常有贪污罪行的十余人,海内人士从此寄希望于朝廷。不久宦官五侯独揽大权,朝廷内外动荡,黄琼自己估量个人力量不能挽救危局,便托谎有病,不上朝管事。永兴四年,因农民造反而被免职。永兴七年去世,时年七十九岁。赠车骑将军之位,谥号“忠侯”。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父亲去世),(守丧期满除服),五府俱(征召来授予官职),连年不(答应;接受)。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后以指此类官署)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符合)望,李固(向来;从来就)慕于琼,乃以书(迎接,迎着)遗之。琼至,即拜议郎。(晋升或调动)尚书令。琼以前左雄所上孝廉之选,专(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儒学文吏,于取士之义,犹有所遗,乃奏增(也作孝弟。儒家的一种伦理思想。孝,善事父母。悌,善事兄长。这里指孝悌科)及能从政者为四科,事(终于;到底)施行。雄前议举吏先试之于公府,又(审察;查核)之于端门,后尚书张盛(奏免)此科。琼复上言:“覆试之作,将以澄洗清浊,(审察核实)虚滥,不宜改革。”帝(副词。才)止。(出京任职)为魏郡太守,(逐渐升迁)太常。和平中,以选入侍讲禁中。元嘉元年,迁司空。桓帝欲(赞扬推崇)大将军梁冀,使(临朝之时)二千石以上会议其礼。(特予晋升)胡广等,咸称冀之勋德,其制度(赏赐),以宜比周公,(赐给)之山川、土田、附庸。琼独建议曰:“冀前(因为)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四县,赏赐之(次第;等级),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朝廷从之。冀意以为恨。永兴元年,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征召),一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冀所(夸奖抬举)者,亦不加命。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司空孙朗皆(因犯罪,触犯法律)阿附(罢官),复拜琼为太尉。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乡侯,邑千户。琼(辞病)让封六七上,言旨(诚恳痛切),乃许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住,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徒刑,古代刑法名。即拘禁使服劳役)者十余人,海内由是(形容言论、行为一致)望之。寻而五侯(独揽权力),倾动内外,自(估量,推测)力 不能(帮助,救助),乃称疾不起。四年,以寇贼免。永兴七年卒,时年七十九。(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车骑将军,(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曰忠侯。 二、(2021湖南张家界第一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柩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举州茂才,四迁荆州刺史。友人南阳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把臂谓曰:“子非孔仲山邪?”对之叹息,语及平生。曰:“吾蒙国恩,致位牧伯,而子怀道隐身,处于卒伍,不亦惜乎!”嵩曰:“侯赢长守于贱业,晨门肆志于抱关。子欲居九夷,不患其陋。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于是送马谢之。嵩官至南海太守。式后迁庐江太守,有威名,卒于官。(节选自后汉书范式列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B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C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D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解析“之”是到的意思,宾语为“京师”,“道”是路上的意思,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A、D两项。“责让”是斥责、谴责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句意:他终于被三公府召用。孔嵩到京师,路上在亭中住宿,盗贼们一道偷了他的马,不久他们打听到是孔嵩的马,就相互责备说:“孔仲山是善良之士,怎么可以偷他的东西呢?”故选B。答案B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文中“少游太学”指年轻时在太学游学。B烈士,古义指有志于建功立业之人,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C辟,指征召出仕,与文中“举州茂才”都是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D夷,古时对我国东方诸少数民族的泛称,后也可用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解析C项,“与文中举州茂才都是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错误。“辟”是中央官署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官,再向朝廷推荐;“举州茂才”是由地方官推荐人才。故选C。答案C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式信守承诺,按时拜访老友。范式在太学求学时跟张劭关系很好,分别时,范式约定两年后要去拜见张劭家人,到约定的那天,范式果然前往。B范式接受重托,不负同窗之谊。范式与陈平子虽同窗却从未见过面,平子生病快死的时候将身后事情托付给范式,范式将平子视作死友,照料平子的妻儿。C范式不求回报,淡泊名利。范式将平子的灵柩护丧完成后就哭着离去,后来有官吏到京师上书称述范式的事迹,范式受到三府征召,但他都没应召。D范式偶遇故友,为他深感惋惜。范式与孔嵩本是好友,范式巡视本州到新野,孔嵩主动担任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范式一见便认出了孔嵩,为他的处境感到惋惜。解析D项,“孔嵩主动担任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与原文不符,原文“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意为“而县府挑选孔嵩当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故选D。答案D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译文:_(2)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译文:_解析(1)得分点:“期”,限定或约定的时间;“具”,通“俱”,全、都、详细;“以白”是“以之白”的省略,“元伯具以白母”(省略句);“设馔”,准备饮食。(2)得分点:“敕”,吩咐、命令;“以为”,认为;“佣”,雇用、受雇用;“竟”,完毕、完成。答案(1)后来快到约定的日子,元伯将事情详细地禀告母亲,请母亲准备饮食等候范式。(2)范式吩咐县府派人换下孔嵩,但孔嵩认为先前的受雇没有到期,不肯离开。【参考译文】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他年少时到太学游学,当太学生,同汝南人张劭结成朋友。张劭字元伯。二人一道告辞回家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将回来,将去拜访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于是一起约定了日期。后来快到约定的日子,元伯将事情详细地禀告母亲,请母亲准备饮食等候范式。母亲说:“分开两年,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为什么这么相信?”元伯回答:“巨卿是守信用的人,一定不会失约。”母亲说:“既然如此,我就为你酿酒。”到约定的那天,巨卿果然来了,到堂上拜见、喝酒,尽情欢乐而别。后来范式到京师,在太学接受教育。当时太学生长沙人陈平子也一同在太学学习,与范式没有见过面,但平子生病快死的时候,对妻子说:“我听说山阳范巨卿,是位有志之士,能够托付死后的事情。我死以后,可将我的尸体埋在范巨卿的门前。”接着裁剪白绢写了一封信,留给巨卿。平子死后,他的妻子根据他的话去做了。当时范式刚好回来,看了书信,见到坟墓,悲伤感动,对着坟墓作揖哭泣,将平子视作死友。于是他照料平子的妻子儿子,亲自护送平子的灵柩到临湘。距临湘还有四五里地时,他将平子在丝帛上写的信放在灵柩上面,哭着告辞离去。平子的兄弟知道以后,找范式找不着。长沙的佐理上计事务的官吏到京师,上书称述范式的事迹,三公府同时召他,他不应召。范式被州府举荐为茂才,经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他的朋友南阳人孔嵩,家中贫穷,父母年老,就改变姓名,受雇在新野县阿里当负责街道治安和打扫的差役。范式巡视本州到新野,而县府挑选孔嵩当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范式一见便认出了他,叫声孔嵩,抓住他的手臂说:“您不是孔仲山吗?”对着孔嵩叹息,谈及过去的经历。范式说:“我受到国家的重用,当上州牧职位,而您身怀道术,隐藏自己,身处士卒之中,不也可惜了吗!”孔嵩说:“侯赢长期从事低贱的职业,晨门对管城门觉得快意。孔子想住在九夷的地方,不嫌九夷的鄙陋。贫穷是士人自然的事情,难道算鄙贱吗!”范式吩咐县府派人换下孔嵩,但孔嵩认为先前的受雇没有到期,不肯离开。孔嵩在阿里,为人端正,砥砺操行,街中的少年都服从他的训导德化。他终于被三公府召用。孔嵩到京师,路上在亭中住宿,盗贼们一道偷了他的马,不久他们打听到是孔嵩的马,就相互责备说:“孔仲山是善良之士,怎么可以偷他的东西呢?”于是将马送还,向他道歉。孔嵩做到南海太守。范式后来调任庐江太守,有威望,卒于其任。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考察,学习)(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始于西周,汉以后是传授儒家经典、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为(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前往拜访)尊亲,见(小孩子)焉。”乃共严格限定(期限)期日。后期(表示时间,相当于“将”)至,元伯具以(禀告;报告)母,请设(饭食)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用言辞订约),尔何相信之(确切)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背;背离)。”母曰:“若(指示代词。如此;这样),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到京师,(接受老师教给的知识)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古指有抱负有作为的人)也,可以(交付委托)死。吾殁后,(只管,尽管)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裁剪白绢以绘画作文)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正好,恰好)还,省书见(坟墓),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照顾)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柩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长沙(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借资考绩,谓之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履历;事迹),三府并辟,不应。举州(即秀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四迁荆州刺史。友人南阳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雇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式(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用手握住)臂谓曰:“子非孔仲山邪?”对之叹息,语及平生。曰:“吾蒙国恩,(达到某种职位)(州郡长官),而子怀道隐身,处于卒伍,不亦惜乎!”嵩曰:“侯赢长守于贱业,晨门(快意;随心;纵情)于抱关。子欲居九夷,不患其陋。贫者士之(适宜的事),岂为(鄙贱)哉!”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完毕;终了),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砥砺操行),街中子弟皆服其(教 化、训导)。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斥责;谴责)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于是送马(认错;道歉)之。嵩官至南海太守。式后迁庐江太守,有威名,卒于官。 三、(2021甘肃武威阶段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9分)龚茂良字实之,兴化军人。绍兴八年,进士第。父母丧,哀号擗踊,邻不忍闻。调泉州察推,以廉勤称。除监察御史。江、浙大水,诏陈阙失,茂良疏曰:“臣愿先去腹心之疾,然后政事阙失可次第言矣。”内侍曾觌、龙大渊皆用事,故茂良及之。会内侍李珂没,赠节度,谥靖恭,茂良谏曰:“中兴名相如赵鼎,勋臣如韩世忠,皆未有谥,如朝廷举行,亦足少慰忠义之心。今施于珂为可惜。”竟寝其谥。尝论大渊、觌奸回,曰:“二人害政,甚珂百倍。”上谕以“皆潜邸旧,非他近习比,且俱有文学,敢谏争,未尝预外事”。翌日,再疏,不报。自以不为群小所容,请祠,不允。上后知二人之奸,既逐于外,起茂良广东提刑,就知信州。即番山之址建学,又置番禺南海县学。城东旧有广惠庵,中原衣冠没于南者葬之,岁久废,茂良访故地,更建海会浮图。上以江西连岁大旱,知茂良精忠,以一路荒政付之。茂良戒郡县免积税,上户止索逋,发廪振赡。疫疠大作,命医治疗,全活数百万。进待制敷文阁,赏其救荒之功。召对,除礼部侍郎。上亟用茂良,手诏问国朝典故有自从官径除执政例,明日即拜参知政事。淮南旱,茂良奏取米十四万,委漕帅振济。茂良以为:“淮南咫尺敌境,民久未复业,饥寒所逼,万一啸聚,患害立见,宁能计此米乎?”潮州守奏通判不法通判茂良乡人也同列欲及茂良奏事退同列留身出狱案进上茂良不知也上厉声曰参政决无此上命茂良以首参行相事,茂良慨然叹曰:“此当以身任怨,不敢爱身以弊天下。”淳熙四年正月,召史浩于四明,茂良亦觉眷衰,因疾力求去。上曰:“朕以经筵召史浩,卿不须疑。”卒,谥庄敏。(节选自宋史龚茂良传,有删改)【注】擗踊:擗,用手拍胸。踊,以脚顿地。形容极度悲哀。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潮州守奏通判不法/通判/茂良乡人也/同列欲及茂良/奏事退同列/留身出狱案/进上/茂良不知也/上厉声曰/参政决无此/B潮州守奏通判不法/通判/茂良乡人也/同列欲及/茂良奏事退同列/留身出狱案/进上/茂良不知也/上厉声曰/参政决无此/C潮州守奏通判不法/通判/茂良乡人也/同列欲及茂良/奏事退/同列留身/出狱案进上/茂良不知也/上厉声曰/参政决无此/D潮州守奏通判不法/通判/茂良乡人也/同列欲及/茂良奏事退/同列留身出狱案/进上/茂良不知也/上厉声曰/参政决无此/解析“同列欲及茂良”句,主语是“同列”,谓语是“及”,宾语是“茂良”,所以应先在“茂良”之后停顿。排除B、D两项。后一句的主语还是“同列”,谓语是“留身”“出”,“出”的后面是兼语句“狱案进上”,所以应在“出狱案进上”的前后断开。排除A项。答案C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指科举中举人经殿试后及第者,分为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分为状元、榜眼和探花。B衣冠,本指衣服和帽子,因中国古代“士”以上的人可戴冠,故指“士”以上的服饰,后成为中国古代士人和官吏的统称。C侍郎,官名,本为宫廷近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六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六部长官正职为尚书。D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制度化,成为与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密切相关的教育制度。解析A项,“进士”指科举中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故选A。答案A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茂良孝敬父母,为官勤于政事。父母去世,他悲痛欲绝,令人感动;在信州任职,他在南海等地建学校,还改建废弃的广惠庵为海会浮图。B茂良为人正直,敢于指斥奸邪。他反对内侍李珂谥“靖恭”,认为此谥应给赵鼎、韩世忠;多次上疏,直言龙大渊、曾觌是奸臣,但未被采纳。C茂良心系百姓,治政多行善举。江西疫病流行,他命医救治,保全数百万人;淮南发生旱灾,他奏请朝廷发米救济,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D茂良以身任怨,颇受皇上赏识。他被皇上直接由从官升为参知政事,后又以首席参政代行宰相职务;皇上信任他,让他无须因起用史浩生疑。解析B项,根据原文可知,他反对给内侍李珂谥号,并不是给什么谥号的问题;他认为应给赵鼎、韩世忠谥号,并不是要给“靖恭”的谥号。故选B。答案B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皆潜邸旧,非他近习比,且俱有文学,敢谏争,未尝预外事。译文:_(2)以一路荒政付之。茂良戒郡县免积税,上户止索逋,发廪振赡。译文:_解析(1)得分点:“潜邸”,未即位时;“近习”,身边的人;“谏争”,直言劝谏;“预”,干预。(2)得分点:“以”,把;“荒政”,荒年救济的任务;“一路”,全地区;“逋”,拖欠(的钱物);“发廪”,打开粮仓;“振”同“赈”,救济。答案(1)都是我还未即位时的旧人,不是其他身边的人可比的,而且他们都有文才,敢于直言劝谏,没有干预过朝廷事务。(2)(皇帝)把整个地区荒年救济的任务交给他。龚茂良告诫郡县官员免除积压的赋税,上等(有钱)人家停止索取拖欠(的钱物),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参考译文】龚茂良字实之,兴化军人。绍兴八年,进士及第。父母去世,用手拍胸,以脚顿地,哀号极其悲伤,邻人不忍心听闻。后调任泉州府观察推官,因廉洁勤政受到称许。被授予监察御史。江苏、浙江发生大水灾,皇帝下令百官陈述政务缺失,龚茂良上疏说:“臣希望首先去除要害处的祸患,然后朝政事务的缺失就可以依次建言了。”当时内侍曾觌、龙大渊掌权,所以龚茂良提及他们。恰逢内侍李珂去世,追赠节度使,谥号“靖恭”,龚茂良进谏说:“像赵鼎这样的中兴名相,像韩世忠这样的功臣,都没有追赠谥号,如果朝廷对他们举行追赠,也可以稍许抚慰忠义之士的心。如今却要赠谥号给李珂实在可惜。”朝廷最终停止了对李珂的赠谥。曾经评论龙大渊、曾觌奸邪,说:“二人对朝政的危害超过梁珂百倍。”皇上晓谕他“都是我还未即位时的旧人,不是其他身边的人可比的,而且他们都有文才,敢于直言劝谏,没有干预过朝廷事务。”第二天,再上奏,没有回复。自认为不被奸人容纳,请任祠禄官,不被允许。皇上后来知道二人的奸邪,将他们贬逐朝外后,起用龚茂良任广东提刑,掌管信州。他就在番山建学校,又设立番禺南海县学。城东过去有座广惠庵,死在南方的中原士人安葬在这里,年代久了被废弃,龚茂良查访旧地,改建为海会浮图。皇帝因为江西省连年大旱,知道龚茂良极其忠诚,把整个地区荒年救济的任务交付给他。龚茂良告诫郡县官员免除积压的赋税,上等(有钱)人家停止索取拖欠(的财物),打开粮仓赈济百姓。瘟疫大规模发作,龚茂良命令医生医治病人,保全救活了数百万灾民。朝廷提拔龚茂良为敷文阁待制,奖赏他救济灾荒有功。召见问对,授任礼部侍郎。皇上亟需任用龚茂良,亲手写诏书询问国朝旧典中有自属官直接授予执政官的先例,第二天就授予他参知政事。淮南发生旱灾,龚茂良上奏朝廷,调取十四万石米,交给漕运主管赈济灾民。龚茂良认为:“淮南紧临敌境,百姓很久不能恢复生产,饥寒所逼,一旦聚集闹事,祸患立见,怎么能在乎这些米呢?”潮州守令上奏通判做不法事。通判是龚茂良的同乡。朝中官员认为涉及龚茂良。奏事退朝,同列留下,拿出案件材料进呈皇上,龚茂良不知此事。皇上严正说:“参政决不会做这样的事!”皇上任命龚茂良以首参管理相事,龚茂良慨然感叹:“这应当以身作则,任劳任怨,不敢吝惜自己而使天下破败。”淳熙四年正月,从四明召来史浩,龚茂良也觉得皇帝的恩宠已经衰减,托辞有疾病极力请求离职。皇帝说:“我是因为经筵召来史浩的,贤卿不必疑心。”死后,谥号“庄敏”。龚茂良字实之,兴化军人。绍兴八年,进士第。父母丧,哀号擗踊,邻不忍闻。(调任)泉州察推,以廉勤称(被称道)。除监察御史。江、浙大水,诏(陈述)(失误;错误),茂良疏曰:“臣愿先去腹心之疾,然后政事阙失可(依次)言矣。”内侍曾觌、龙大渊皆(当权,掌权),故茂良及之。会内侍李珂(去世),赠节度,谥靖恭,茂良谏曰:“中兴名相如赵鼎,勋臣如韩世忠,皆未有谥,如朝廷举行,亦足(稍微)慰忠义之心。今施于珂为可惜。”竟(停息、止息)其谥。尝论大渊、觌(比喻行为不正,不守法规),曰:“二人害政,甚珂百倍。”上谕以“皆(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借指太子尚未即位)旧,非他(身边的人,指君主宠爱亲信的人)比,且俱有文学,敢(直言指出他人的过错,并规劝其改正),未尝(参与,干预)外事”。(第二天),再疏,不(批复)。自以不为(众小人)所容,请祠,不允。上后知二人之奸,既逐于外,(起用)茂良广东提刑,就(掌管)信州。即番山之址建学,又置番禺南海县学。城东旧有广惠庵,中原衣冠没于南者葬之,岁久废,茂良访故地,更建海会浮图。上(因为)江西连岁大旱,知茂良(对国家、民族无比忠诚),以一路荒政付之。茂良戒郡县免积税,上户止索拖欠(的财物),(打开粮仓)(赈济;帮助)。疫疠大作,命医治疗,(保全,救活)数百万。(晋升)待制敷文阁,赏其救荒之功。召对,除礼部侍郎。上(亟需)用茂良,手诏问,国朝典故有自从官径除执政例,明日即拜参知政事。淮南旱,茂良奏取米十四万,(托付,交给)漕帅振济。茂良以为:“淮南(比喻很近的距离)敌境,民久未复业,饥寒所逼,万一(互相招呼着聚合起来),患害立(通“现”,出现,显露),宁能(计较;关心于)此米乎?”潮州守奏通判不法。通判,茂良乡人也。 (同僚)欲及茂良,奏事退,同列留身,出(案件的文本)进上,茂良不知也。上厉声曰:“参政决无此。”茂良慨然叹曰:“此当以身任怨,不敢(吝惜自身)以(使破败)天下。”淳熙四年正月,召史浩于四明,茂良亦觉(恩顾,器重)衰,因疾力求去。上曰:“朕以经筵召史浩,卿不须疑。”卒,谥庄敏。 四、(2021河北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9分)干宝字令升,新蔡人也。祖统,吴奋武将军、都亭侯。父莹,丹阳丞。宝少勤学,博览书记,以才器召为著作郎。平杜弢有功,赐爵关内侯。中兴草创,未置史官,中书监王导上疏曰:“夫帝王之迹,莫不必书,著为令典,垂之无穷。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陛下圣明,当中兴之盛,宜建立国史,撰集帝纪,上敷祖宗之烈,下纪佐命之勋,务以实录,为后代之准,厌率土之望,悦人神之心,斯诚雍熙之至美,王者之弘基也。宜备史官,敕佐著作郎干宝等渐就撰集。”元帝纳焉。宝于是始领国史。以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著晋纪,自宣帝迄于愍帝五十三年,凡二十卷,奏之。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性好阴阳术数,留思京房、夏侯胜等传。宝父先有所宠侍婢,母甚妒忌,及父亡,母乃生推婢于墓中。宝兄弟年小,不之审也。后十余年,母丧,开墓,而婢伏棺如生,载还,经日乃苏。言其父常取饮食与之,恩情如生。在家中吉凶辄语之,考校悉验,地中亦不觉为恶。既而嫁之,生子。又宝兄尝病气绝,积日不冷,后遂悟,云见天地间鬼神事,如梦觉,不自知死。宝以此遂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三十卷。以示刘惔,惔曰:“卿可谓鬼之董狐。”宝既博采异同,遂混虚实,因作序以陈其志。宝又为春秋左氏义外传,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及杂文集皆行于世。(节选自晋书干宝传,有删改)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B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C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D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解析依据句子结构对称的特点,“至德”与“大勋”结构对称,“至德大勋”意思是大功大德,故“至德”与“大勋”应连在一起,排除A、D两项;“纪传不存于王府”与“德音未被乎管弦”两句也结构对称,从两方面说史官的重要性,故从中间断开,排除B项。答案C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侯,是古代的爵位名,礼记中说“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可见“侯”为五等爵的第二等,直到清代仍在使用。B国史,是一国的历史,文中的“国史”是古代的史官,他们记史明得失,躬览载籍,一定广泛记忆,备帝王问答。C术数,“术”是方法,“数”是气数,术数最主要的意思是用各种方术观察自然界现象,推测人和国家的气数和命运。D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孔子在鲁国做官期间撰写了春秋,春秋左氏义外传是干宝著作之一。解析D项,“相传孔子在鲁国做官期间撰写了春秋”说法错误;因为这部儒家经典相传是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答案D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干宝才能卓著,建有功勋。他年少勤学,博览群书,凭才干被朝廷召任著作郎,在平定流民叛乱中建立了功勋,被朝廷赐予爵位。B干宝受命修史,真实简略。他受到政治家王导提携,担任史官,直笔修史,语气委婉,在太守任上修有晋宣帝到晋愍帝时期的史书。C干宝家庭剧变,敏悟著作。他喜好阴阳术数,母亲去世与父亲合葬、哥哥假死等事件中发生的奇异现象,这都激发了干宝创作的灵感。D干宝博采异同,著作丰厚。他撰集有神灵怪异人物变化的搜神记,又著有史书晋纪,为周易等著作进行注解,另有杂文集行世。解析B项,“在太守任上修有晋宣帝到晋愍帝时期的史书”说法错误;原文说,“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著晋纪”,可见晋纪是干宝在散骑常侍的职位上撰写的。答案B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宝兄弟年小,不之审也。后十余年,母丧,开墓,而婢伏棺如生。译文:_(2)惔曰:“卿可谓鬼之董狐。”宝既博采异同,遂混虚实,因作序以陈其志。译文:_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测试三 文言文阅读整体训练.doc)为本站会员(九****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