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古代诗歌阅读的命题特点及应对策略.docx
专题十三古代诗歌阅读的命题特点及应对策略(见学生用书P134)突破一古代诗歌客观题常见的五类错误一、曲解词语,望文生义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客观题命题,在错项的设置上往往着眼于词语理解。命题者故意利用考生对词语可能产生的曲解,以望文生义的方式来设置选项,迷惑考生。考生答题时只有在正确理解诗句中词语语境意义的基础上,认真比对,准确理解,才有可能“拨开云雾见日出”,做出准确的判断。例1 (2018年全国卷第14题B项):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解析 诗歌颈联“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中,“穷”指“困窘”“不得志”,并不是“贫穷”之意。诗歌是写诗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的困窘”,而不是生活贫困。命题者故意曲解“穷”的意思,把“穷”曲解为“生活贫穷”。考生如能洞悉命题者的这一设错陷阱,就能准确选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例2 (2017年全国卷第14题B项):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解析 第三句中的“衔枚”,是指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士兵口中横衔着枚(状如短筷),防止说话,以免被敌人发觉。此处形容人人肃静。本句重在表现考生们紧张肃穆地应考的情形,而非“奋勇争先、一往无前”。命题者故意曲解“衔枚”的意思,把“衔枚”曲解为“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考生如能洞悉命题者的这一设错陷阱,就能准确选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错置时令,张冠李戴诗词中的很多叙述和描写往往关涉时序等环境因素,如朝暾、夕月、日暮、归鸟、黄昏、归舟、春花、秋月、东风、西风、霜雪等。命题者往往涉笔诗词中带有古代文化常识的领域,错置时序等环境因素,考生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做出错误判断。例3 (2016年北京卷第15题A项):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解析 A项立足于诗歌中的“时令”来命题,全诗描写的是诗人对“往岁”和“今夕”的思考变换。诗歌首联由西村思往事:当年游玩来到乱山深处,因为口渴而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颔联写进山的情况:刚刚调转好马头,无意中发现紧靠着水边的几户人家自成村落。颈联写入西村的所见所闻:听禽语,观墨迹。尾联写黄昏时分,清风吹拂,天边几片细碎的云朵,伴随着一弯新月,诗人有感而发,决意用一首清诗记录下这个值得回味的黄昏。“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很明显倒置了时序,“叩门求浆”是在“往岁”,而再到西村决意写诗记事却是在“今夕”。往事与今事的时辰,张冠李戴。三、错置技法,颠倒是非掌握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表达技巧通常习惯简称为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集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表现手法(渲染、烘托、象征、映衬、对比、比兴、铺陈、用典、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联想想象等)、表达方式(描写中的直接描写、间接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肖像描写、景物描写等,抒情中的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用典>抒情、借物抒情等)、构思技巧(照应、过渡、线索、悬念、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等于一体。各种手法只是基于不同角度的大致划分,它们之间有时互有交叉,甚至难以区分。命题者往往在细微处设题,考生如果不能辨清彼此的基本特征,稍不注意就可能选错。例4 (2012年北京卷第10题C项):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解析 C项“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就属于混淆手法,错置名称。柳堤是一首即景咏怀的五言律诗,全诗的描绘对象应是柳,三、四、五、六等诗句在手法上是以动衬静,五、六句中的“飞燕”“风暖”“落花”等动景都是为了衬托三、四句中静态的“柳”这一歌咏对象。因此C项混淆手法,故意颠倒动与静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迷惑考生。选项中并不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而是“以动写静,借动衬静”。在备考训练中,考生只有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准确掌握各种手法的基本特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有可能在考试中把题目中的各种干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四、曲解诗意,混淆情感读懂诗歌是准确答题的前提,细读一首诗歌后必须搞懂诗中“写什么”(诗歌形象、主要内容意境、意象)、“怎么写”(语言、表达技巧)和“为何写”(情感、主旨、观点态度),而事实上考生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常常顾此失彼,偏离诗歌的本意、真情。命题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故意曲解,以此来误导考生。这就要求考生密切关注标题、作者、正文、意象、注释、题干、题支、典故和题材等,做到全面理解诗歌,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例5 (2017年全国卷第14题B项):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解析 该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曲解了尾联“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的用典意图。注释“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由注释可知,典故中李揆入吐蕃会盟因担心被扣留,不承认自己是“唐第一人李揆”,再结合诗歌的标题可知,子由出使契丹应与李揆有相同之处,诗人在送弟弟子由出使契丹时对弟弟苏辙的告诫,不是“不敢自居第一”,而是“不能自居第一”。“不敢”是典义,“不能”是用典义。五、忽略语境,牵强附会解读诗歌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如果不理解时代背景、写作背景和诗歌上下文的具体情境,就可能因误读而造成理解上的肤浅甚至错误。把握具体语境有时需要关注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或介绍人名、地名,帮助读者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读者诗歌的思想主旨;或解释相关诗句,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提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或介绍他人的评价,暗示诗歌的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注意到这些,有利于很好地解读诗歌。把握具体语境有时需要关注诗歌序文。序文通常交代写作诗歌的年代、缘由、背景等,也常常奠定一首诗的情感基调,因而理解序文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而命题者大多故意忽略语境,随文附会。考生如果不能结合具体语境,充分思考,就可能做出错误判断。例6 (2017年全国卷第14题C项):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解析 由注释“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可知,“短李”是李绅的绰号。联系注释,并结合上下句语境可知,“苦教短李伏歌行”是说李绅、白居易同作乐府,但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后来居上,令李绅自叹不如。这里称李绅为“短李”,是朋友之间的戏称,由此也可见两位诗人亲密无间的关系。因此,“短李”中的“短”并非“不太认可”,而是诗人对朋友的戏称。命题者在这里有意忽略语境而造成对诗歌情感理解的肤浅。突破二古代诗歌主观题常见的考查类型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的考查一般会涉及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近年考查涉及的有:1.形象方面。主要考查考生对作者的形象、诗歌描写对象的形象特征(或作用)、景物画面特征等的鉴赏能力。如2020年天津卷“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2020年全国卷“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等。2.语言方面。主要考查考生对重要词语的意义(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与作用、句子的艺术效果(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等方面)、语言风格等的鉴赏能力。如2020年天津卷“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2019年全国卷“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等。3.表达技巧方面。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构思、句式特点等的鉴赏能力。如2020年新高考卷“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019年全国卷“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等。4.思想情感方面。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中体现出的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2020年全国卷、全国卷、江苏卷对此方面都有所考查。但综观多年高考题,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考查频率比较高的是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把握和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在诗歌鉴赏中如何更好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答题时如何做好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对提高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的得分至关重要。一、如何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一)看标题,辨题材,定方向诗词的标题往往会隐含某些信息,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可以判断诗词的题材类别(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咏史怀古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托物言志诗等),从而初步判断诗词的情感方向。如2017年全国卷送子由使契丹,这是一首送别怀人诗,根据以前的知识积累,这类诗歌通常抒发的情感是对友人的思念牵挂、安慰勉励,借友人表达自己的心态,抒发对人生的感悟,等等。该诗作者是苏轼,联系北宋与契丹的关系、所送之人与作者的关系,不难推知诗歌的情感。再如2017年全国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礼部贡院”交代了地点,也暗示了作者身份;“阅进士就试”交代了诗歌所写的主要事件,据此可以看出诗歌要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作为监考官的作者,看考生考试时的愉悦之情。(二)看作者、注释,定基调每一位作者的作品都因受时代及作者本身性格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了解作者的背景及写作特点,有助于准确把握诗词的思想及情感基调。有一些高考试题会有序文的出现,这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这些序文或交代创作缘由、经过,或交代创作背景,对理解诗词思想内容至关重要,鉴赏时不能忽视。同样,作品的注释对作品的理解也会起到关键作用,一定要仔细审读,因为它们有的提供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甚至还可能暗示题目答案。作为高考试题,如果注释对诗词的解读没有帮助,那么它就不会出现在试卷中。(三)看关键词,定内容这里所说的关键词是指情感词、意象词、修饰词。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就可以确定诗词的情感内容。情感词,指能表明作者情感倾向的词语。如2020年全国卷“不怕江花不满枝”中“不怕”一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展望。意象词,指诗词中的表示意象的词语,往往直接或间接地表明诗词的情感态度。抓住诗词中的意象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体现的情调、表现出的意义和作用,就能准确领悟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如2019年浙江卷“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中的“竹”“书”等意象,表明主人品位高雅;2019年全国卷“吹木风传雁夜魂”中“雁”这一意象,表达出作者对取得功名的渴望。修饰词,指对诗词中的意象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的词语。找到这些词语,对把握诗词的情感内容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无边”,给我们营造了阔大雄浑的意境;2020年全国卷“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中的“岂”“独”二字,强调了作者对“史书”的态度,认为史书不过是故纸堆,并不能真正表达出历代高贤的品格;2019年天津卷“我生苦飘零”中的“苦”字,写出了作者飘零他乡的哀痛。(四)看关键句,定情感诗词中的关键句是指诗词中能体现作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句子。如诗词中作者进行抒情、议论的句子,使用某些典故的句子,等等。通过对诗词的分析,结合对这些关键句的理解,就可以确定诗词所表达的具体情感。如2019年全国卷投长沙裴侍郎的后三联,特别是“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一联,直抒胸臆,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感情激烈;2019年江苏卷“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坚持做实事、不计较功名的人生态度。再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总之,只要“四看”诗词,条分缕析,就能准确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进而做到鉴赏评价。二、如何做好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四大部分。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就是能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并能赏析其表达效果。要做好此类试题,考生必须构建好关于表达技巧的知识储备体系,然后仔细排查,才能提高得分。(一)储备齐全,掌握手法因为诗词的表达技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考生在考前积累时,应细致区分,掌握各种技巧,明确其特点。1.修辞手法高考考查常见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等,而在古典诗词中除使用以上的修辞手法外,顶真、互文、双关、反问等几种修辞手法也经常出现。2.表达方式在诗词鉴赏中,重点掌握两种表达方式:描写和抒情。(1)描写描写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多种感官结合,如常见的视听结合、味觉与触觉结合等。描写手法:细节描写、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等。(2)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主要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事抒情等。3.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等同于表达技巧,而高考通常在狭义方面对它进行考查。主要包括:对比、衬托(烘托)、渲染、铺垫、象征、想象、联想、比兴、移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4.艺术构思诗词中常见的艺术构思有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二)排查仔细,确定手法1.审清题干,明确要求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应有审题意识。首先应明确命题者提问的角度,是从大的角度进行考查,即通过直接提问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来命题;还是从小的角度进行考查,即考查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构思中的某一种手法的运用。其次明确考查范围,是考查整首诗词手法的运用,还是考查局部诗词技巧的运用。“整体看手法”,即鉴赏全诗表达技巧时,优先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局部看修辞”,即局部鉴赏时,优先从修辞手法角度切入。最后明确答题的数量,根据题干信息审清应答题目的数量,明白题干中“一”和“些”、“主”与“次”的区别。根据题干要求,不能多答,也不能少答。2.确定手法,分步答题在审清题干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考查的重点判定手法的运用。如从小的角度考查,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对号入座”,确定手法;如从大的角度考查,应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构思上全面排查,选取最突出、最明显的手法答题,以免偏题或答非所问。在具体作答时,应有分步意识,如果题干不要求具体分析,只要答出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即可。对于要求具体分析的题型,主要从以下几步作答:第一步,明技巧,细读诗歌内容,点明所用的表达技巧,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构思等;第二步,释理由,结合具体诗句,说明为什么运用这种表达技巧;第三步,析作用,分析这种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可以从思想感情、诗歌主旨等方面分析。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难度较大,但只要我们在考前做好知识储备,学会分析,仔细排查,一定会事半功倍,取得高分。(见学生用书P137)写景抒情1.(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答案 C解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诗人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故C错误。(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答:答案 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解析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中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的高度赞美之情。(3)(改编题)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答:答案 情景交融:“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是画中之景、物,但景中含情,有了人的情怀,因此云的流连也是作者的流连。这说明作者沉迷于画中,久久不忍离去。用词精当:“众木俱含晚”,暮色苍茫中,连林间的树木也含着晚意。一个“含”字用得极其精当,画师配色之精妙,使每根树木都给人一种夜晚即将来临的感觉。2.(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上五盘岭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答:答案 “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解析 “江回两崖斗”中的“斗”字运用拟人手法,将两岸崖石耸峙想象成是两兽相斗,形象地凸显出江崖峥嵘的气势。“日隐群峰攒”中的“攒”字是“聚集”的意思,说群峰聚集,形象地表现了峰峦密集、重叠的形态。(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答:答案 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解析 根据诗的最后两句“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可以找出“不觉蜀道难”的直接原因:此行为知己。再从前文描写可以找出“不觉蜀道难”的另一个原因:景色奇险但富于情趣。(3)(改编题)请赏析“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一联。答:答案 “斗”“攒”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对峙;攒,聚集),分别写出了江流曲折回转,两岸石崖对峙,江崖陡峭峥嵘的景象和群峰相连、层次莫辨、奇伟险峻的景象。对仗工整、巧妙,音韵、意蕴配合协洽。解析 答题时先阐释“斗”“攒”二字的意思;再说明“斗”“攒”二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阐释本联的意思;最后指出本联中的这两个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赠友送别3.(2020新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注】把:握,执。岘首山,在襄阳。耆旧:年高望重的人。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答案 B解析 “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理解错误。“把君诗过日”的“过日”是典故,南史记载,隋文帝使后主节饮,既而曰:“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把君诗过日”是说在这样艰难的世道中,年老多病的“我”靠着读郑炼诗以度时日。但“此别”后可能就没有友人的诗篇相伴了。(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答案 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解析 “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而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友人一帆风顺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用“地阔”“天高”刻画出峨眉与岘首两座山相距遥远,诗人借景抒情,抒发离别之后两人分居两地,相隔遥远的孤独寂寞之情。4.(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注】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祐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祐三年诏沈康知常州。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1)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答:答案 由“田畴薄”“市井贫”等可知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由“荆溪两岸春”可知自然风景优美。解析 本题题干的要求是从诗中找出与“常州”有关的信息。“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是说沟渠已经半废,土地贫瘠,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厨传还在,但是百姓的生活依旧贫困。由“田畴薄”“市井贫”可以看出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另外从“白屋”(古代指平民的住屋,因无色彩装饰,故名)一词也可看出百姓生活贫穷。由“荆溪两岸春”可以看出此地自然风景优美。(2)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答案 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解析 诗歌后两联提到的“话此”要联系上文来看。“劳人”“佳士”都指沈康,“朱轮”是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这里指代沈康的到来;“忽逢佳士得朱轮”大意是“忽然听到了您到常州治理的好消息”,表达了常州百姓对沈康这个优秀的父母官到来的期待和欢迎之情。其实这是诗人委婉地表达对沈康的勉励,希望他能治理好常州,不辜负百姓的期望,这句是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待。“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惆怅”写出了诗人在提到常州时的心情,表达了自己此前在常州任职时对常州的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后句“最忆荆溪两岸春”,想到了常州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常州的难舍和怀念之情。5.(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答案 D解析 “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诗人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答:答案 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解析 在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的场景描写中,诗人用雨中垂钓的钓鱼翁、夜里风中飞翔的鸿雁,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孤高耿介、有鸿鹄之志的形象,是情怀的形象化表达。这两句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的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从结构安排的角度来看,首联、颔联直接表达了求仕之心,尾联直接表达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这三联都是直抒胸臆,而颈联则是场景描写,起过渡的作用,能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即事感怀6.(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商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答案 A解析 “与外界不通音讯”错。根据标题“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中“见寄”可知,皮日休写信给诗人,诗人为答复皮日休而作此诗,可见皮日休并未与外界不通音讯。(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答案 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解析 “虽失春城醉上期”一句,说明作者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期”春日聚会,饮酒一醉,但是一个“失”字表明这些愿望都落空了;“下帷裁遍未裁诗”一句是说未能作诗之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本诗是一首“奉和”友人的诗歌,作者的好友皮日休因“抱疾”而闭门谢客,然而他给作者寄来了一封信告知病情,作者得知好友抱病,当然要送上安慰,“但医沈约重瞳健”一句则是宽慰友人,希望友人的眼睛能恢复健康,表达了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不怕江花不满枝”一句则用美好的景物对以后的美好生活做了展望。7.(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答案 D解析 颈联中的“烛光相射飞纵横”写烛光映射着墨光,渲染诗人纵横走笔的气势,所以“纵横”的是诗人走笔,而不是烛光。(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答案 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解析 本题考查“酒”的作用,诗歌颔联“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下文积蓄了气势;“须臾收卷复把酒”,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了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表现了诗人的踌躇满志。(3)(改编题)陆游诗中的酒与笔,往往无关消遣,无关风雅,实关国家之命运。请结合诗句分析整首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答:答案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首联便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无奈和失落。在失意落寞的彷徨中,诗人因为自己为国作战的愿望不能实现,只能通过书法艺术的形式抒怀解忧。“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以创作前喻战前,此联是蓄势,笔力千钧,给人以势不可当的感觉。酒是进军的旗鼓,笔是杀敌的刀槊,展现了勇士以气吞万里的声势向敌人冲锋的情景。“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是以创作时的疾笔喻战中拼杀,展现了勇士挥刀杀敌,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情景。此四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战斗、杀敌报国的豪情。“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是以创作后的喜悦喻战后的欢快,展现了胜利归来、设宴庆功的场面,充分表达了诗人荡尽强敌的信心与欢快的心情。全诗充分体现了陆游的报国之志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之情。解析 本诗中,“酒为旗鼓笔刀槊”中直接出现了“酒”与“笔”,“端溪石池浓作墨”中也出现了砚台与“墨”,虽然这是描写饮酒及作书时的景象,但陆游并不旨在写自己风雅的消遣方式。陆游满腔的报复无处施展,把饮酒、写作时的场景联想为自己征战沙场时的场景:酒如同战旗和战鼓,喝酒如同揭开了战斗的序幕;笔如同锋利的钢刀、铁槊,作书如同持刀槊纵横挥舞,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军事抱负。托物言志8.(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答案 C解析 “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诗人认为苦笋长成后就具备了如魏征一样的美好品质,应该静待其成长,所以告诫孩子们不要在苦笋娇嫩时就过多地拔出来。(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答:答案 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解析 首先弄清意象的意思,然后分析诗中“苦笋”意象有什么特征,再将其特征与魏征的性格特征联系起来,分析其中的相似点。诗中的苦笋具有清淡苦涩的特征,并不适口,而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这种性格也令一般人难以接受,与苦笋的清淡苦涩相似;由“苦节乃与生俱生”与“极知耿介种性别”可知,“苦节”象征了“耿介”,有如魏征“方正的人格”,都是与生俱来的,应该得到众人的认可。通过这样的分析,即可得出答案。9.(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答案 A解析 本题所选的诗歌是一首七言古风,作者针对精卫填海这个古代神话中“精卫”这一形象展开议论,抒发自己的情怀。对于阅读面广、知道这个神话故事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对于阅读面较窄、不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学生来说,则有一定难度。题中所给的四个选项,前三项分别就诗歌的内容进行赏析,后一项对诗歌的语言进行赏析。其中,A说法涉及诗歌第一句,从诗的最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可看出作者对精卫的赞美,该项“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的说法有误。解答此题,要注意几方面的结合。一是对诗句内容的正确理解,二是对作者通过全诗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三是对诗歌各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的正确分析,四是对相关诗歌的正确理解和赏析。比如D,就必须对白居易的观刈麦的语言特点有正确的把握。(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答:答案 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解析 本题设置开放性答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张力。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的变化,对一些古诗的解读是可以多元的。此题鼓励考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因此凡是能够言之成理的答案都可视为正确答案。这是一道主观题。组织答案时,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题目要求对“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这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答案要明白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不能含糊;而且要说出具体理由。边塞征战10.(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明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答:答案 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