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新课改下-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doc
-
资源ID:43107223
资源大小:42.5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新课改下-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doc
新课改下,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 摘要: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形式上,从激发创新欲望;突出过程教学;注重直观教学;自制教具;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培养上努力而为!关键词:新课改;再创造;数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究式教学;自制教具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能力。而心理学研究说明:初中生的思维方式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逻辑思维日趋形成并缜于完善,爱动脑、动手,爱钻研、思考和探索,具有求新立异的想法。这些都为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我在近二十年的数学教学中就一直遵循着数学自身的开展和创新规律,遵循学生的心理开展和认知规律。特别近几年在新的课改下,我抓住机遇,更是在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要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数学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当务之急是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尽快改变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考试观和人才观。明确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做人,成为创新型人才。教师的职责是“尊重个性,开展个性,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把教学活动作为创新活动来启迪创新意识,培植创新时机,启发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切实改变以往那种学生只习惯于接受,而不去主动思考和论证,扼杀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切实改变过去那种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教育行为。采取科学的考试方法,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创新能力纳入考核内容,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新机制。二、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练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逐步由知识的传授者、问题的仲裁者、学生的控制者、教材的实施者及固定教学模式的执行者等角色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咨询者、帮助者、促进者、设计者、新课程的开发者转变。1、强化学法指导:创新活动是人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统一。对学生的培养要从“学会转变成“会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环境和气氛。所以,教师必须教给学生翻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数学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开展,离不开学习方法。方法越扎实,创新能力开展的空间就越宽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给学生掌握阅读、观察、询问、动手操作等一般方法,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会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例如:我在教新课标华师大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时,通过一条线数轴把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贯穿起来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到达了知识的融会贯穿,活泼了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2、努力做到“四教四给:在课堂教学中,坚决废除传统的注入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坚持探究式教学,把数学教学看成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教知识,还要向学生教思考,教创新、教做人。不管是概念教学,还是公式、法那么或解题教学,教师都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创造性因素,坚持做到:相信学生,给他们看的时机;提出问题,给学生有想的时间;开展讨论,给学生有说的时机;培养技能,给学生有练的空间。3、努力营造和谐气氛,激发自主创造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常常表达在一些奇思妙想中,有的也许很幼稚,有的也许太“出格,但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表现,必须加以珍惜。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让学生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发现、创新的乐趣,时时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能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和发现的信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智慧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只要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敢于让不同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三、要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情景和时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表扬的武器,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新的情境,培养每个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念。爱因斯坦说过“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情,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真诚和自信,它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所以,我认为,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干,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方法之一就是赞扬,如果你想让学生表现出某一方面的好品格,你就在哪一方面赞扬他,将他的优点放大、升华,让他的缺点在优点的发扬中克服,让他充满自尊地健康成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展固然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但如果不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一些的创新机遇,那么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作为教师,不要把眼光老是盯在某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要多把注意力投向中等生和后进生,并在课堂上善于运用表扬的武器,使学生们真正从内心里爱数学,想学数学,使他们在实践中品尝创新与成功的乐趣。四、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注重课堂创新欲望的激发创新欲望是人对事物的特殊的认知倾向,这种认知倾向的特殊在于认知的主体总是带有满意的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主动而积极的去认识事物。学生的创新欲望是构成学习动机的心理条件,是推动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带有强列情绪的一种意向和动力,同时也是启迪思维、开展创造力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需要,巧妙设置“悬念,使学生对所学对象产生一种急于了解和急于满足的强烈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活动,开展创造能力。在教学中多引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实例,深入浅出的进行分析、讨论和研究,引导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使学生感到数学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息息相关的。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欲望及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例如:在讲“三角形的中位线这一节时, 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被建筑物隔开的A、B 两点,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A、B之间的距离, 这时许多学生想起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 如图1,然后我拖动鼠标提出假设E、F之间也 有建筑物,又该如何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呢? 这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了得到解决方案,同学们听的都很投入。再如:在教学“矩形的判定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能仅用一把刻度尺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矩形吗?,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探究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2、注重突出过程教学从数学知识的发生、开展来看,知识的开展过程往往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创造过程,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创造性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包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再现数学开展的本质过程,追溯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产生规律,让每位学生品尝数学创造的乐趣,是培养和开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节时,可通过用等腰三角形的纸片进行折叠,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具体形象的呈现,为学生主动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创设情景。当学生从实验中发现等腰三角形一系列性质的同时,很自然地会想到:“怎样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呢?这就为本节的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折叠实验中的折痕也就巧妙的为如何恰当添加辅助线埋下了伏笔。再如,在学习性质定理的推论时,不要把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思路探求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原理,逐步培养和开展了学生的创造力。3、注重直观教学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为此,教师可借助图像、模型,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生动的视觉形象,通过直观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探索活动,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联想、类比、探索,以旧引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局部时,通过演示可调节边长和角度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模型,激发学生回忆有关的背景命题,从而使学生不仅能从模型的演变过程中自然理解矩形、菱形、正方形概念的形成,而且能进一步探究出矩形、菱形、正方形所具有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及判定时所需具有的条件,同时揭示了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推理思维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又揭示了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客观规律,表达抽象、概括、转化、特殊化、逆向思维等数学思想方法,充分展示概念的形成、命题的发现、思路研究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再如: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七棵树栽六行,每行3棵树,请问怎样栽?这个问题时,开始似乎无从下手,但在学习了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等概念后,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把图中的7个点和题中的七棵树相联系,很快就有了答案。是否就这三种栽法?让学生再想象、讨论,通过动手、动脑,终于把这一问题探究出无数个答案。在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同时,让学生接受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从探究性学习的成功喜悦中感受探究性学习的无限乐趣,并形成创造的能力。4、注重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1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按正常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来解决一切数学问题,往往苦思不得其解,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思维定势。由于思维定势使得我们把知识学死了,堵塞了创新能力的开展。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增加一些逆向思维的题目。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时,我也不失时机的插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这时,我举了一个例子,有人买13只鸡,5只鸭,9只鹅共用了925元;假设买2只鸡,4只鸭,3只鹅需用去320元,问买鸡、鸭、鹅各一个共需 元。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应设三个未知数,列三个方程,组成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来解,而实际上只有两个等量关系,所以有的同学苦思不得其解,甚至有学生竟提出这个问题出错了。我首先肯定这个题没出错,这时有的同学又动脑思考,但还没结果。我再补充:“不用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试一试能否得出?这时,有的同学不直接求出x、y、z只计算它们的和得出了结果。其他同学也恍然大悟,开启了逆向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2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思维是根据所给问题的条件从多个方面分析,探索,以求得大量新颖思维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以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在教学时要充分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从而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比方在探索规律中,高斯定理的运用,在课本中有许多处:在平面内有n个点,最多可画出多少条直线上?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总共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过一点O引n条射线任两条射线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最多能组成多少个001800的角?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与直线外一点可以组成多少个三角形?等等,这与从1+2+3+n的思维是相一致的。与此相似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观看足球比赛时,有n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需要举行多少场比赛?有n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请问需要握几次手?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了互相诉说自己心中的喜悦,班内有n名同学,如果每两个人通一次 ,请问需要打几次 ?这样从多角度、多方面探索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5、自制教具,带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课堂教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自制教具,又会推动创新思维的直接形式。例如:我在讲“相交线、平行线时,教科书中有三个地方用木条来演示其相交和平行的情况,我一改正去的常规演示方法,把圆规中间打上一个洞,用一个铁钉结合圆规的交点就能很好的演示上述三种情况了,并且做到即时发挥,当堂演示,做到了此处无语胜有言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个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比方:“函数及其图像一节中有关抛物线的平移情况,我用事先准备好的三段铁条当堂做出黑板上抛物线的模型并进行平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带动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要重视新理念,吸收新思想、重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或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着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新的课程标准的有利实施将为我们的创新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