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群落的稳态与调节2[精选].doc
-
资源ID:43125098
资源大小:365.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群落的稳态与调节2[精选].doc
第二章 群落的稳态与调节21(山东淄博摸底)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解析:种群不仅具有数量特征,还具有空间特征,如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等;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由于生物逐渐增多,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多;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答案:D2(2010·浙江宁波联考)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下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响()A群落甲 B群落乙 C群落丙 D群落丁解析:群落丁含有的物种多且各种种群密度相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群落不易受到影响。答案:D3生物群落甲、乙、丙中含有数字1到8的八个物种,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群落种1种2种3种4种5种6种7种8甲924001111乙025202020500丙06510103200A. 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B当受 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解析:生物群落是由若干个生物种群组成的有机结构,群落中的生物种类越多,个体数量分布越合理,越有利于能量流动,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大;反之,则越小。分析群落丙的种群中物种数目基本呈现数量金字塔型,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关系。答案:C4.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解析:初生演替所经历的时间一般较长,速度慢;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生物多样性增加;演替早期,群落中的弱势种群由于自然选择的压力,其基因频率往往会发生显著变化,但优势种群自然选择压力小,其基因频率往往相对稳定;D项内容属于次生演替的实例。 答案:D5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A和B选项正确。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C选项的逻辑关系不对,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答案:C6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动物类群样地跳虫类 蜱螨类线蚓类线虫类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有机肥田1016738304012019339化肥田4791641183275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解析:从表中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有机肥田中的土壤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其物种数远远大于化肥田。使用有机肥,可为土壤生物提供更多的有机营养,有利于土壤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异养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土壤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有机质减少),长期使用化肥,可导致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降低。答案:A7在某一生态保护区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互不影响,种群变化无规则B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C捕食者种群数量受被捕食者控制,但被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不受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 响D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受捕食者控制,但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不受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 响解析:捕食关系是生物界最常见的种间关系之一,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影响,当被捕食者数量增加时,捕食者由于食物增加而数量增加;当捕食者数量增加时,被捕食者由于被大量捕食而数量减少,这又会使捕食者数量减少。答案:B8.水田中生活着一种无色草履虫(单细胞动物),以细菌和真菌为食,但常因与绿藻共生而成为绿色草履虫,该草履虫即使没有食物也能依赖共生的绿藻而生存。(1)绿藻可以为共生的草履虫生存提供_和_。(2)现有一批绿色草履虫,请设计一个既能除去共生绿藻,使之成为无色草履虫,又能保证其存活的简单的培养方法:_。(3)将破碎的绿色草履虫培养,可以获得共生的绿藻种群。培养液中除需含有_外,还需置于_处培养。(4)将绿色草履虫和除去绿藻的无色草履虫,在四种实验条件下培养,实验条件是“有光、食物丰富”,“有光,食物贫乏”,“无光,食物丰富”,“无光,食物贫乏”。下图所示的生长曲线是四种实验条件下所得的结果,则对应于图A、B、C和D结果的实验条件分别是A:_,B:_,C:_,D:_(用序号表示)。绿色草履虫和无色草履虫在暗处共同培养时,在食物上存在着_关系。解析:绿藻是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产生O2,在暗处中绿藻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可以除去共生绿藻。在分析曲线时应注意,培养绿藻必须有光照,而培养草履虫必须有有机物。答案:(1)氧气养料(2)在暗处较长时间培养,培养液中要有丰富的细菌和真菌作为草履虫的食物(3)无机盐有光(4)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