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壹 防弊之政,防弊之政前朝之弊,材料一:“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 欧阳修欧阳文忠全集,节度使势大 军阀割据,帝王易姓 政局动荡,材料二:唐末五代以来,节度使盘踞一方,往往兼管数郡。 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防弊之政,材料三: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问题一:赵宋王朝建立之初采取何种防弊之政?,雪夜访普图,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防弊之政分散地方权力、强化中央集权,夺其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各州长官, 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制钱谷,收精兵,设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赋税大部分上交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守内镇外,定期更换驻地,文官担任 通判监督,四监司,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崇文抑武,政权,财权,军权,防弊之政削弱相权、巩固皇权,二府三司制,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分化事权、崇文抑武(文官治国),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防弊之政利弊得失,材料五: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以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一世之人志虑之所周浃,忽得一智,自以为甚奇,而法固已备之矣,是法之密也。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南宋)叶适水心别集卷10实谋,问题二: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宋朝防弊之政利弊得失?,政权稳定、国家统一 “三百年内无内乱”,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制度僵化,危机严重,材料四: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北宋)苏洵嘉佑集卷1审势,贰 新弊丛生,新弊丛生对外之积弱不振,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澶渊之盟,庆历和议,学生讨论: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澶渊之盟1004年 1、宋每年给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以“助军旅之资”; 2、双方沿边州县各守境界,严格制止对对方的非法侵入; 3、双方不得接受对方逃亡人员,对逃亡人员人必须遣返; 4、双方交界处不得增修针对对方的军事设施; 5、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6、宋辽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材料六:宋真宗时,文武百官9700人,宋仁宗时增至17000人,宋英宗时增至24000人,这还不包括正官之外等候差遣空缺的候补官僚.官不管事,却享受极优厚的俸禄,有正俸、禄粟、春冬服、从人衣粮。 樊树志国史概要,第208页。,新弊丛生对内之积贫难返,冗官,冗费,冗兵,积贫,据王马臣“易进难退”的兵制与北宋前期之冗兵,积弱,叁 治 弊 之 法,治弊之法文官改革,范仲淹,王安石,宋仁宗年间 庆历新政,宋神宗年间 王安石变法,愿为天下忧,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治弊之法文官改革,材料七: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矻 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 而不得息。 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 内起京师, 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不安居。 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富国,强兵,取士,问题三:王安石针对士农兵商的措施有哪些,目的是什么,产生了哪些影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达到富国目的,但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未实现强兵目标。,治弊之法武将救国?,敢当天下事,绍兴和议,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则天下平 。 岳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掠;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小结,第九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防弊之政 1、前朝之弊 2、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3、削弱相权、巩固皇权 二、新弊丛生 1、对外之积弱不振 2、对内之积贫难返 三、治弊之法 1、文官改革 2、武将救国,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