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精选.doc
2013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1.【2013年·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二)文言文阅读(12分)东方朔救乳母葛 洪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注释】申宪:依法惩处。申,按照。宪,法律。 愎bì:固执任性。愍mn:哀怜。13. 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但屡顾帝(回头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B. 帝虽才雄心忍(容忍)然胡不已乎(停止)C. 至若春和景明(日光)相委而去(丢下,舍弃)D.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窥谷忘反(通“返”)14. 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告之于帝B. 旁人言之何陋之有C. 我当设奇以激之无从致书以观D. 乃凄然愍之乃不知有汉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分)(2)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 (2分)16. 内容把握。(4分)(1)选文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请细读选文,摘录文中词语填空。(2分) 开端:乳母 发展:乳母 高潮:东方设奇 结局:武帝赦免(2)东方朔言“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的计谋“奇”在何处?(2分)【答案】(二)(12分)13.B (2分) 14. C(2分)15.(4分)(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2分)(2)武帝已经成年了,怎么还会想到你哺乳时的恩情呢?(2分)16.(4分)(1)犯事 告急(2分) (2)示例:“奇”在劝谏的方式与众不同。不失直接规劝武帝,而是以训斥乳母的方式委婉劝谏。“奇”在能根据武帝的性格特点,让乳母“慎勿言,但屡顾帝”,动之以情。“奇”在能抓住要害,从武帝与乳母之间的关系入手,实施计谋。(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意近即可得全分。)2.【2013年·山东泰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14分)陶侃留客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í)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ìng),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ì),卖得数斛(hú)米,斫(zhuó)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cuò)诸茬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ó)、顾荣诸人,大获美誉。注释 酷贫:非常贫困。 范逵:人名。 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髲:假发。斫:用刀斧砍。剉:同“挫”,割。茬:草垫。其:指代陶侃。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同郡范逵素知名 素: 悉割半为薪 薪:明旦去 旦: 侃犹不返 返:27.翻译下列句子。(6分)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路已远,君宜还。28.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分)六、14分26.【答案】素:向来,一向。 薪:柴,柴禾。 旦:天亮,早晨。 返:回去。【评分】每题1分,共4分。27.【答案】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路已经很远了,你应该回去了。【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28.【答案】陶母是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孩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受到难为时,陶母竭尽家庭所有满足孩子的愿望。【评分】每问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有学生对陶母的做法并不认同,只要自圆其说,即酌情得分。附: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想要投宿到陶侃家。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头发得的钱换到几斗米。又把支撑屋的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3.【2013年·四川省资阳市】(三)鲁人曹沫(9分)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注 释】好力:爱好勇武、力气。败北:战败逃跑。北, 打了败仗往回逃。鲁城坏即压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颜色:脸色。辞令如故:像平常一样谈吐从容。倍:通“背”。背弃、违背。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以勇力事鲁庄公( )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22说说“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的目的是什么?(3分) 2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 【答案】(三)(9分) 21答应 割让或丢失 凭 在(2分,正确一处0.5分。) 22迫使桓公归还曹沫与鲁国三次作战中丢失的土地。(3分,言之有理即可。) 23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4分,每分句1分。其中“夫、以、信、于、天下、与、之”等词语落实不到位酌情扣分。)4.【2013年·浙江舟山】(三)钱缪(12分)钱镠,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遂受之。是年,省茔垄,延故老,旌钺鼓吹,振耀山谷。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钱婆留,喜汝长成。”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此媪苦留之,遂字焉。为牛酒大陈,以饮乡人。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时将筑宫殿,望气者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武肃笑曰:“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者乎?奈何困吾民为!”遂弗改造。【注释】省茔垄:祭扫祖墓。 亟拜:急忙下拜。 牛酒:即牛和酒,古代用来犒劳、祭祀。 望气者:观测云气占卜的人。 武肃:即钱镠。 真主:贤明的君主。19.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盖 初 生 时 光 怪 满 室 父 惧 将 沉 于 了 溪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有讽镠拒梁命者 (2)延故老 (3)为牛酒大陈 (4)因故府大之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此媪苦留之,遂字焉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回答。(3分)【答案】(三)(12分)19.盖 初 生 时/ 光 怪 满 室/ 父 惧 /将 沉 于 了 溪20.(1)劝说 (2)邀请 (3)陈列、摆放 (4)凭借21.这个老妇人苦苦哀求留下他,于是(他父母)便给小孩儿取字婆留。22.骁勇善战,天生神异,知恩图报,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体察时务(深谋远虑,主动顺应)5.【2013年·江苏省扬州市】(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题)X Kb1. Co m书谢御史【清】吴敏树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1)莫敢诘 (2)命卒曳下奴 (3)汝敢笞我! (4)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 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 卷石底以处(小石潭记)B. 巡城遇之 至之市(郑人买履)C. 遂焚烧其车 其真无马耶(马说)D. 乃遍游江浙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12.翻译句子。(6分)(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2)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13.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答案】10.质问、责问拉用竹板打借11.A。12.这辆车怎么能够再让宰相乘坐呢?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13.这段文字写了谢御史因鞭打飞扬跋扈的和珅宠奴、焚烧和珅车辆而遭和珅报复而被削职为民的事,表现了谢御史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高尚品格。6.【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阅读文言语段,完成2932题。(10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颍上:地名。游:交游,交往。小白: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纠:小白的异母哥哥。“于”字的用法和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2分) 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B.任政于齐。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0.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点词。( 2 分)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 尝与鲍叔贾。( )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 子孙世禄于齐。( ) 31.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翻译: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翻译: 32.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的主要特点。(1分) 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鲍叔牙的特点?(1分)【答案】29.C(2分)30.(2分)被拘禁或被关押(“拘禁”或“关押”不得分);经商或做买卖;以为耻(“耻辱”不得分);享受俸禄(“俸禄”不得分。(每个0.5分)31.(4分)我曾经替鲍叔牙谋划事情却(使他的处境)更加窘迫。(“穷困”1分,全句大意1分;若将“穷困”的主语弄错或未补出,整句不得分。)鲍叔牙推荐管仲做官以后,甘心自己的地位居于管仲之下。(“进”0.5分;“下”0.5分;全句大意1分)32.知人善荐。(1分)(答成“知人善任”不得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1分)7.【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四)阅读文言文隆中对(节选),完成2226题。(12分)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2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由是先主遂诣亮(告诉) B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C先主器之(器重,重视) D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2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则名微而众寡 而其主不能守B此用武之国 或置酒而招之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D信义著于四海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2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将军宜枉驾顾之。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25、下列有关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分析天下形势,并提出对策、蓝图中,可见诸葛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能力。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C选段层次清晰、结构谨严,围绕“隆中对”的“对”前、“对”中、“对”后依次写来,且详略十分得当。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2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根据文意,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词)。(2分)孙权: 益州: 【答案】22、A(2分。“诣”,拜访)23、D(2分。A依次表顺接、反接;B依次为助词、代词;C依次为“于是”、“凭借”)24、将军(指刘备)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他。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4分。每小题2分。第题“枉驾”“顾”各0.5分,句意1分;第题“已”“安”各0.5分,句意1分)25、B(2分。先论述“必要性”,再论述“可能性”) Ww W.x kB26、联(合);夺(取,占)(2分。每空1分)新 课 标 第 一 网8.【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 ,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注释】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詟(zhé):恐惧。8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从之 从:听从B将吏亦心轻之 轻:轻松C何足为异 足:值得D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益:更加9 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旦之用及,非为此也A吾欲之南海B属予作文以记之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公与之乘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却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答案】11. 适逢一位驻边的士兵白天在市场上抢夺妇人的银钗,官吏捉住他,把这件事报告给李及。 9.【2013年·浙江省温州市】(二)(12分)公输(节选)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1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3分)(1)楚王问其故 (2)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3) 虽杀臣,不能绝也 “之”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之之之 D. 公输盘之攻械尽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吾不言”的背后隐藏着公输盘怎样的心理?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3分)(三)(11分)丞相牛公应举,知于頔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住数月两见,以海客遇之,牛公怒而去。去后,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之五百。”“受之乎?”曰:“掷之于庭而去。”于公大恨,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阙违者。”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曰:“未出界即领来,如已出界即送书信。”小将于界外追及牛公,不启封,揖回。(选自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注释】牛公:即牛增孺,唐朝丞相,当时还是秀才。于頔:人名,唐朝大臣。海客:居无定所的江湖人。客将:客籍将领。赍:携带。19.根据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1)以海客遇之( ) (2)于公大恨( )恨:A.遗憾,后悔“很”。违逆,不听从遇:A.相逢,不期而会B.碰到,遭受C.相待,接待20.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内容。(3分)( )去后,( )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 ( )曰:“已去。”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22.结合文中语句,说说牛公是个怎样的人。(3分)【答案】15.(3分)(1)原因,缘故 (2) 入侵 (3)尽,完16.(3分)D17.(3分)(如果)杀了我,宋国就受不住了,就可以攻下了。18.(3分)他意识到墨子是攻宋的障碍,陡起杀机,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19.(2分)(1)C (2) A20.(3分) 牛公 于頔 客将21.(3分)当受到冷遇时,他“怒而去”;当赠他五百钱时,他“掷之于庭”;当于頔派人追上他,送上绢绸、书信时,他“不启封,揖回”;可见他是一个个性鲜明,有傲气,率性而为的人。10.【2013年·天津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注释】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正会,元旦集会。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咸不解其意 咸 (2)值积雪始晴 值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译文: 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3分) 【答案】14.(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2分)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人)一点也不受妨碍。(2分)16.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3分)11.【2013年·浙江省台州市】(三)(11分)崔光w W w .x K b 1.c o M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问,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常崇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选自洛阳伽蓝记)【注】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廊庑:走廊、廊房。称力:量力。过任:力不胜任。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库藏盈溢() (2)太后赐百官负绢() (3)侍中崔光止取两匹()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22面对太后的赏赐,百官有哪三种不同的表现?(3分) 【答案】19.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评分标准:共2分,每处1分。20.(1)满,充满 (2)背 (3)只评分标准:共3分,每小题1分。21.太后就不赏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评分标准:共3分,意思对即可,“时人”译成“在场的人”也可。“(莫不)称力而去”,王融、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崔光“止取两匹”。评分标准:共3分,每种1分,未点出人物不扣分;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意思对也可。12.【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第10题。 甲乙二人同游太行山。甲曰:“本大行,何得称太行?”乙曰:“本太行,如何称大行?”共决于老者,老者可甲而否乙。甲去,乙询曰:“奈何公亦颠倒若是?”答曰:“人有争气者,不可与辩。今其人妄谓己是,不屑证明是非,有争气矣。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也。”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奈何公亦颠倒若是? 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也。【答案】10为什么您也如此颠倒(是非)?我不和(他)辩论的原因,是让他终身不知道太行山啊。13.【2013年·浙江省绍兴市】(二)乌蜂(11分)杞离谓熊蛰父曰:“子亦知有乌蜂乎?黄蜂殚其力以为蜜,乌蜂不能为蜜而惟食蜜。故必尽逐其乌蜂,其不去者众哜而杀之。今居于朝者,无小大无不胝手瘃足以任王事,皆有益于楚国者也。而子独邀以食,先星而卧,见日而未起,是无益于楚国者也。吾忧子之为乌蜂也。”熊蛰父曰:“子不观夫人之面乎?目与鼻、口皆日用之急,独眉无所事,若可去也,然人皆有眉而子独无眉,其可观乎?以楚国之大,而不能容一遨以食之士,吾恐其为无眉之人,以贻观者笑也。”注解:哜(ji)齐鸣声。胝(zh)老茧瘃(zhú)冻疮。(áo)游玩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黄蜂殚其力以为蜜(竭尽)其不去者众哜而杀之(离开)先星而卧(先前)以贻观者笑也(留给)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句子:今居于朝者,无小大无不胝手瘃足以任王事,皆有益于楚国者也。翻译:20文章一、二小节体现了熊蛰父的两个形象特征,请各用一成语概括。(4分)答:【答案】18(3分)19如今身居朝廷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手上磨起老茧,脚上生了冻疮,尽力来担任王事的,(他们)都是对楚国有益的人。20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不劳而获);强词夺理(厚颜无耻、恬不知耻、巧舌如簧)14.【2013年·上海市】(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故。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书也。【注】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册历:记事簿。 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 漫:随便。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人初不知其故( ) (2)公诘其失船为何日(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那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B那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C其中一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D其中一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14 从文中看出“民”有诈的语句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2分)15 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希望官员做事认真,一心为公。B称赞周忱留心公事,做事细密。C赞赏周忱学识超群,慧眼独具。D讽刺“民”自作聪明,贪图钱财。【答案】12.(1)原因 缘故 (2)是14. 其人不能知而妄对15.B(3分) A(1分)15.【2013年·江西省南昌市】(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相( ) 止(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12请具体分析本文中庄子的语言技巧。(2分)13结合文意说说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案】9. C10. 做宰相;栖息、停留。11. 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12.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和比喻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间接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讥讽惠子心胸狭窄。13. 面对惠子的猜忌,庄子主动与惠子见面,可见他的勇敢与机智。(1分)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可见他谈泊名利、志向高洁。(1分)16.【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注释:河间地名。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研研磨。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1)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2)验之信然,其术乃败。24请你用所学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选文中和尚的骗术。(2分)【答案】23.(1)有买药的人,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双手捧着装有药丸的盘子靠近铜佛。(2分。重点词语为:者、于佛祷、而、近)(2)(人们)检验这种做法,确实是这样,这个和尚的骗术就败露了(2分。重点词语为:之、信然、其、乃)。(共4分)24.示例:磁石即物理学中的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屑一类物质,因此,有铁屑的药丸就能跃入佛手,无铁屑的药丸就不能跃入佛手。(2分。符合题意和物理学原理即可。)(附译文:河间县有一个四处游走的和尚,在集市上卖药。(他)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铜佛,然后在旁边的盘子里放着药丸,那尊铜佛做出伸手要取东西的样子。有买药的人,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双手捧着装有药丸的盘子靠近铜佛,如果病可治好的,盘子中的药丸就跳到佛手里;如果病难以治好的,盘子中的药丸就不动。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后来,有人在那个和尚住的庙里看见他关上房门,在偷偷地研磨铁屑,这才明白和尚盘子里的药丸必定有时候混有铁屑,有时没有混铁屑;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只不过在外面镀了一层金。人们检验这种做法,确实是这样,这个和尚的骗术就败露了。)17.【2013年·山东省临沂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注释】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佛迹院:寺庙名汤池:温泉悬水:瀑布折:弯转縋(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倒行:顺来路回去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度:越过击汰:击水,汰:水波。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二鼓:二更。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