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doc
-
资源ID:4316675
资源大小:16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doc
人教版(2019)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要求是:“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概述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实例。2.掌握胞吞和胞吐的特点和实例。2.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膜结构之间的联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主动运输的特点和意义 (2)胞吞、胞吐的特点和过程教学难点主动运输的特点和过程三、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课本有关问题探讨的内容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师活动:讲解要点为:1.提示:不是。2.提示:需要细胞提供能量。3.提示:具有普遍性。教师活动:我们上节课讲到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为什么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高2025倍,还可以吸收碘?这就涉及到了主动运输。2.新课讲授一、主动运输教师活动:动画演示主动运输的过程,引出主动运输的概念: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教师活动:从主动运输的概念我们可以提取出主动运输的三个特征分别是什么?教师活动:讲解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具有特异性);需要消耗能量(ATP)。教师活动:在展示动画过程中,强调载体蛋白的特点:(1)与被转运的离子或分子结合。(2)具有特异性:一种载体蛋白只能与一种或一类离子或分子结合。(3)转运过程空间结构发生变化。(4)可重复利用。教师活动:讲解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通过主运输来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教师活动:讲解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三种方式的异同点。教师活动:展示囊性纤维化病的有关资料,讲解囊性纤维病的成因。教师活动:通过这一事例说明这种结构蛋白属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也反映了细胞膜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是通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来实现的。载体蛋白出现异常,会表现出相应的疾病。教师活动:转运蛋白虽然能够帮助许多离子和小的分子通过细胞膜,但是,对于像蛋白质和多糖这样的生物大分子的运输却无能为力。这就涉及到了下一种方式胞吞与胞吐。二、胞吞与胞吐教师活动:利用课件展示胞吞与胞吐的相关图片以及动画,以变形虫摄取水中的有机颗粒为例,讲解胞吞和胞吐的过程:胞吞过程可简化为接触、凹陷、包围、分离;胞吐过程可简化为包围、移动、融合、排出。教师活动:进一步总结胞吞、胞吐特点:需要消耗能量;实质上物质没有跨膜;胞吞需要糖蛋白识别。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71页思考讨论的问题,讲解要点为:1.提示: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是胞吞、胞吐的基础;胞吞、胞吐过程中膜的变形本身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2.提示:因为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也只能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由于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无法直接通过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穿过细胞膜运输到细胞外,所以一般只能留在细胞内供细胞自身使用。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能够进入内质网腔中,并借助囊泡移动进入高尔基体,经加工包装后,包裹在囊泡中的蛋白质就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胞吞和胞吐需要借助膜的什么特点?需要消耗能量吗?教师活动:讲解胞吞和胞吐需要借助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四、板书设计第4章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一、主动运输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具有特异性);需要消耗能量(ATP)。意义: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通过主运输来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二、胞吞与胞吐特点:需要消耗能量;实质上物质没有跨膜;胞吞需要糖蛋白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