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oc
-
资源ID:4316688
资源大小:23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oc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黄曲霉素是极强的致癌物,会使DNA分子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碱基丢失,导致DNA复制时,子链中对应位置随机填补一个脱氧核苷酸。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黄曲霉素是化学致癌因子B黄曲霉素导致碱基对缺失C随机填补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D随机填补可能不引起性状改变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过程中没有新基因的产生,也不会产生新的性状组合B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菌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于亲本类型的子代个体属于基因重组3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表。枯草杆菌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的存活率(%)野生型PKKP能0突变型PRKP不能100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12蛋白结构改变是其产生链霉素抗性的根本原因B突变型的产生是由碱基对的替换所致C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D突变型通过翻译产生的多肽链第一个氨基酸一定为甲硫氨酸4某二倍体生物的基因A可编码一条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在紫外线照射下,该基因内部插入了三个连续的碱基对,突变成基因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A转录而来的mRNA上至少有64个密码子B基因A突变成基因a后,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C基因A突变成基因a后,基因的热稳定性升高D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6(2019江苏高考)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链结构的改变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7动态突变是指基因中的3个相邻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倍增而产生的变异,这类变异会导致人类的多种疾病,且重复拷贝数越多,病情越严重。下列关于动态突变的推断正确的是()A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B只发生在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C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有所增加D突变基因的翻译产物中某种氨基酸重复出现8某植物的基因M控制M蛋白质的合成,在基因M中插入2个碱基对后,引起植物性状发生改变,该变异()A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种类发生改变B可能改变了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C导致该植物种群生物进化方向发生改变D可能会改变基因中(GA)/(TC)的值9某炭疽杆菌的A基因含有A1A66个小段,某生物学家分离出此细菌A基因的2个缺失突变株K(缺失A2、A3)、L(缺失A3、A4、A5、A6)。将一未知的点突变株X与突变株L共同培养,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即6个小段都不缺失)。若将X与K共同培养,得到转化的细菌都为非野生型。由此可判断X的点突变最可能位于A基因的()AA2小段BA3小段CA4小段 DA5小段10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胡萝卜组织培养过程中,会同时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皮肤生发层细胞中两姐妹染色单体携带A和a基因,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11下列关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细菌和小鼠均可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C染色体变异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细菌增殖过程中D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二、非选择题12如图1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纯种)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由_引起的。(2)如图2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_,表现型是_。请在图中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3)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为什么?可用什么方法让其后代表现出突变性状?13某科研人员从北京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分离出紫眼突变体,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已知果蝇的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紫眼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F1均为红眼F2中红眼紫眼31实验:紫眼雄果蝇野生型雌果蝇F1均为红眼F2中红眼紫眼3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果蝇眼色基因不位于_中和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科研人员可对这一相对性状显隐关系及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的位置作出多种假设,可以提出_种假设。(2)如果要确定果蝇眼色基因的位置,还需对实验中F2的实验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如统计F2个体中_。(3)经研究确定北京紫眼果蝇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已知来自日本京都果蝇中心的紫眼隐性突变体Hnr3的突变基因也位于号染色体上,而且Hnr3突变体的其他基因均与野生型的相同。要想知道这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不同基因突变还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设计思路:让_进行交配,观察子代果蝇的眼色情况。如果子代表现_,则这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如果子代表现_,则这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不同基因突变的结果。答案:1 B 2 C3 B4 D5 B6 A7 D8 B9 A10 D11 A12 (1)一个碱基的替换(或碱基对改变或基因结构的改变)(2)AaBB扁茎缺刻叶如下图(3)该突变均为隐性突变,且基因突变均发生在甲和乙植株的体细胞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取发生基因突变部位的组织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试管苗,让其自交,其子代即可表现突变性状13 (1)细胞质2(2)红眼(或紫眼)个体的性别比例(3)北京紫眼果蝇与Hnr3紫眼果蝇紫眼性状正常的野生型性状(或红眼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