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43214995
资源大小:7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射洪中学2020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将第一卷选择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上,第二卷答案答在答题卷上。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百舸() 坎坷(k)峥嵘(zhn) 灰烬(jìn)B凝露(nín) 遏止(è) 轻蔑(miè) 惆怅(chàn)C明澈(chè) 给予(yù) 方遒(qiú) 脊骨(j)D嬉游(x) 摇曳(yè) 絮叨(do) 赤裸(l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漫江寥阔 固执 交叉学科B闪烁 飘缈 曙光 进退维谷C焦燥 竹篙 憎恨 青春永驻D坚忍 崛起 万户侯 沽名钓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寒江结梯舍己救人,英勇学生感动荆楚。但耸人听闻的是,当陈及时、方招、何东旭3位英雄救人溺亡后,捞尸者却手牵绑尸绳谈价,前后一共索取费用3.6万元。B我们青年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一定要抵抗住各种诱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C近日,国家统计局准备对商品房成本进行摸底统计。长期以来,房价成本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字,竟然如雾里看花一般,成为处在转型期的中国诸多现象中最不可理喻之谜。D在2020年万达集团王健林先生成为全国首富后,商业地产变得更加炙手可热,更多的人纷纷加入研究万达模式的行列,不少对房地产行业不熟悉的资本也在筹谋进军商业地产。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核电站的机组发生爆炸,核泄漏的放射性正在扩散,核污染检测着人类的应对能力。B“清华系”、“北大系”、“理工系”完成自主招生联考,考题难度大于高考,得高分的往往是那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考生。C我国计划在2020年向太空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D在等离子电视和钻石项链、高端手机和名牌服装之间,有超过四分之三的现代女性选择了前者。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冷眼看“热词”“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热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5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C“打酱油”、“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B一些具有隐喻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在网络上被强力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了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C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D热词在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 如:到去。B、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枉:白白地。C、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 要:邀请。D、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就:完成。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聂政“士为知己者死”侠义性格的一组是( )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避仇隐于屠者之间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聂政在作为一名刺客以前是以屠宰为业的,他之所以与母亲等人逃跑到齐国去,是因为他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 B、聂政被严仲子看中,是因为严仲子在齐国访求能向韩相侠累报仇的人时,有人向他介绍了有勇气、有胆量的聂政这个人。 C、聂政之所以愿意去刺杀侠累,原因是严仲子登门拜访以及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的举动打动了他。D、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身为卿相的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第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四、(25分)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各5分)(1)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译文: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武昌阻风唐五代·方泽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1)“无穷归思满东流”一句历来为后人所赞赏,试分析其妙处。(4分)(2)有人说诗歌的三四句与一二句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些相悖,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试简要分析。(4分)13、背诵(任选一题,每空1分,共7分)(1)沁园春 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 , , ?她是有 , ,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2)沁园春长沙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早期革命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软泥上的青荇, , , 。(徐志摩再别康桥)在雨的哀曲里, ,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戴望舒雨巷)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20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孙见喜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清泉石上"是怎么样。我虽然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而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是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着情结,一段时间,于世人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长久,也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着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汉武帝亲手所植的古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面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坦诚、执着、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间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14、作者理解王维的诗山居秋暝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6分)15、作者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目的是什么? (4分)16、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6分) 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答: 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答: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本文通过对王维诗的理解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 B.文中"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指的是王维诗的魅力和他的品德。 C.作者主张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二者并重。 D.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拟化和由此引发的议论,深化了文章内容和主题。六、语言运用题(共15分)18、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从徐志摩或戴望舒的诗作中选材,仿照例句续写一个句子,构成排比。(4分)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沦落的无奈; 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生命的黄昏;仿句: 。19、请你用50字左右的文字,向朋友推荐论语或大卫·科波菲尔。(6分)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20、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日前,网友“秋水潭”在网上发帖表示愤怒,并配发了三张图片。其中一张图片显示,在某校运动会开幕式上,“高一班”方阵中,举牌者为一名装扮成猪八戒模样的男生,尾随其后的同学分别着侵华日军军服、汉奸服以及红军服装,显得格外刺眼。这组图片旋即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与争议。 请就运动会上同学的表现发表你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100字左右。答: 21、 作文(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的否定自己,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我们依然是无价之宝。对此,你有何体验或感悟? 请以“生命价值来源于你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套作和抄袭。射洪中学高2020级高一上期第一学月考试题语文 答题卷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各5分)(1)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译文: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12、(1)“无穷归思满东流”一句历来为后人所赞赏,试分析其妙处。(4分)答:(2)有人说诗歌的三四句与一二句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些相悖,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试简要分析。(4分)答:13、(1)沁园春 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 , , ?她是有 , ,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2)沁园春长沙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早期革命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软泥上的青荇, , , 。(徐志摩再别康桥)在雨的哀曲里, ,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戴望舒雨巷)14、作者理解王维的诗山居秋暝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6分)答:15、作者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目的是什么? (4分)答:16、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6分) 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答: 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答: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18、仿句: 。19、请你用50字左右的文字,向朋友推荐论语或大卫·科波菲尔。(6分)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20、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