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29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一单元,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李白),新课导入,李白是一个热情奔放而又浪漫多情的诗人,他的诗歌总是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另一首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又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默写诗歌。(重点) 2.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3.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难点)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素养),【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著有李太白全集,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深感不平和悲伤,便题诗抒怀,慰藉(ji)远方的朋友,表达了对王昌龄的同情和关切。,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是初唐时期兴盛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它由四个句子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一般偶句押韵。,方法指导,古人云:诗言志。但古典诗词中往往不是直接表露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于某一种文学手段(诗化的语言等)曲折、隐晦地表达。因此,在理解古诗词时,就需要联系背景,结合手法等进行分析。 1. 根据日常文言词汇的积累,扫清字词障碍,读懂诗词的主要内容。首先要通读诗词,从整体上去理解诗词内容。对于相对较难的诗词,要耐心多读,反复推敲,以便将诗词的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理解。,如何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如何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2. 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如辛弃疾曾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他的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而陶渊明的诗,主要描写田园风光,抒发隐逸情怀;陆游的诗多与爱国有关,渴望朝廷收复失地。 3. 重视诗题的作用。诗题往往对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有提示作用,有的诗题直接反映诗歌的主要内容,揭示作者的情感和情趣。但要注意词的词牌名与题目的区别。 4. 根据诗词的题材来阅读。不同的题材,内容自然不一样。如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将士生活及报国情怀为主;田园诗往往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白, 随君直到夜郎西。,1、读准字音,t,x,2、解释词语 左迁: 杨花: 子规: 闻:,贬谪,降职。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柳絮。,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听说,3、读准节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白,随君/直到/夜郎/西。 也可这样朗读: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杨花落尽,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武溪、巫溪、酉溪、沅溪和辰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风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3、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再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一是揭示人物的心情;二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三是渲染气氛。),这句诗中描写了“杨花”“子规”,点明了时令是在暮春时节,暗含伤感之意,揭示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又因“杨花”是漂泊不定的,因而又暗示了王昌龄的漂零之意。“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因其叫声悲哀凄凉而借来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诗的开头一句写景,不着一个“悲”字,却处处含“悲”。,2、“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 【合作交流】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暮春环境。,3、开头两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合作交流】诗歌一开头便选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4、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5、“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7、诗中哪个词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8、该诗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愁心。,“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点明了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借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关切与同情之情。,6、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明确】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对朋友被贬的同情和挂念。作者发挥奇特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寄“愁心”的载体,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明月成为诗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到那边远荒凉的地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强烈而真挚的感情。,9、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诗中的杨花、子规都是渲染气氛的物象,展示了凄楚、黯淡的氛围。诗人以此烘托悲苦的心情。,2.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强烈深沉。 将“愁心”寄予明月,化抽象情感为具体物象,体现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关切之情。,请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这首诗的意境。,月语 改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站在窗边,近看庭院。起风了!庭院的柳絮在纷飞,纷飞的柳絮的长枝在飘荡,飘荡的长枝在拨动着我的心弦,思绪便在这轻渺柔和的风中缓缓漾开。 风里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王昌龄被贬龙标府。“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枝上的杜鹃,声声泣血,悲凉凄异,哀转久绝。 站在窗边,远眺他乡。趟过了五溪,已是大唐僻远的蛮荒之地,而遥远的龙标城,更是一层远啊。 曾深深记得,也在这样的月圆之夜,我和昌龄兄把盏共饮,吟诗作对,欢声笑语连成天心心相印的友情在杯光月影里盛开。,那夜,月是笑的,月是醉的。 站在窗边,仰望苍穹。广漠的天空,一轮孤月是那么亮,那么圆。圆月下独伫的人儿我,此刻,胸腔里跳动的这颗完整的心却不禁分成了两半。 “沙沙,沙沙”,月儿请来了风婆婆,迷离了我的眼。圆月啊,圆月,你也在为我们哭泣吗?看见没?月儿光洁的脸庞上嵌着两块小小的红色,淡淡的,那是月亮哭红的眼! 月儿啊,请把我的这一缕绵绵的思念和那一腔耿耿的忧愁告诉那在千山万水之外的王兄! 心是碎的,月是圆的;离愁是碎的,友谊是圆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峨眉山月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诗中的月,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诗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其一),诗人以形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借明月来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安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 答案: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句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3、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从诗中体会到作者对故友贬谪遭遇的同情、无奈,以及思念之情。,杨花:漂泊无定(友人的现状) 子规啼:离愁别恨(诗人的心情) 闻道:震惊,痛惜 过五溪:偏远,艰难,写景 叙事,抒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关切同情 情意绵长,愁心:同情,牵挂,关切 明月:千里可共(客观事物人格化) 随君:时刻相伴 直:不停留急切 夜郎西:更加偏远之地,垫 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