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pdf
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二八年八月二十八日二八年八月二十八日 目 录 目 录 一、导言.1一、导言.1(一)评估背景.1(二)评估意义和目的.1(三)评估的总体思路.1 二、总体目标中期评估.2二、总体目标中期评估.2(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二)城市化不断推进.4(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5(四)社会和谐不断增进.6(五)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7(六)社会事业不断发展.8(七)民主法制不断加强.8 三、主要任务中期评估.9三、主要任务中期评估.9(一)产业提升工程.9(二)基础设施优化工程.14(三)城乡统筹工程.19(四)社会进步工程.22(五)平安和谐工程.25(六)改革开放.27(七)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29(八)要素与资源支撑.32 (九)空间布局.33(十)重大项目建设.34 四、规划实施中的主要问题.38四、规划实施中的主要问题.38(一)产业结构调整较慢.38(二)投资增长速度放缓.39(三)资源环境压力较大.40(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41(五)民生工程任务较重.41 五、“十一五”规划目标期末预测.41五、“十一五”规划目标期末预测.41(一)能够完成的指标.42(二)力争完成的指标.45(三)难以完成的指标.46 六、“十一五”后半期规划实施的建议.47六、“十一五”后半期规划实施的建议.47(一)努力培育新增长点,确保规划目标完成.48(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应对宏观环境变化.48(三)统一思想克难攻坚,缓解环境要素制约.49(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统筹城乡区域发展.50(五)扎实推进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51(六)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改革创新步伐.51 附表:“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期评估表.53附表:“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期评估表.53 一、导言一、导言(一)评估背景(一)评估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温州市规划管理办法,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中期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市人大有关工作要求,按照省发改委统一部署,我市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温发改综2008193 号),决定对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中期评估。(二)评估意义和目的(二)评估意义和目的 建立纲要实施的中期评估制度,是保障纲要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也是市场经济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做法。本次对“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将有利于提高规划的权威性;有利于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保持规划的动态科学性;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管理水平提高;有利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本次纲要中期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及时了解纲要实施进展情况,掌握纲要实施效果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各部门和地方承担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对纲要期末目标任务的完成程度做出预测。(三)评估的总体思路(三)评估的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总体 1战略要求,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原则,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评价方法,对照纲要(温政发200644 号)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全面分析新的环境,准确判断新的趋势,及时提出调整方案和改进建议,保证“十一五”规划纲要后半期的顺利实施,并为“十二五”规划编制提供意见和参考。二、总体目标中期评估二、总体目标中期评估“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为指导,着力抓调整促提升、抓保障破瓶颈、抓民生求和谐、抓改革促发展,“十一五”确定的“五大工程”顺利推进、“五大支撑”保障有力,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为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纲要 奋斗目标完成情况总体上好于预期,但同时也存在个别领域进展不快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各目标完成情况概括如下:(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十一五”前半期,全市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2.3,高于“年均增长 12”的规划目标 0.3 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1088.8 亿元,同比增长 9.3%;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 2157 亿元,同比增长 14.3。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达到规划目标要求,但今年增幅呈现出趋缓态势。2007 2年,三次产业比重为 3.2:54.2:42.6,2006 和 2007 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平均每年只提高了 0.5 个百分点,离年均提高 0.68 个百分点的要求还差 0.18 个百分点。924.31052.41212.51388.91596.41837.52157280013.114.814.11313.414.312.3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10年目标亿元121314151617181920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图图 1 2001-2007 年温州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年温州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4.1%54.3%41.6%42.6%54.2%3.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8%52.2%45.0%2005 年 图图 2 温州市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温州市三次产业比重变化 2007 年 2010 年目标 人均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2007 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28362 元,两年年均增长 12.9,高于“年均增长 11%”的规划目标 1.9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财政总收入。“十一五”前半期,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平均增长 20.8%,高于“年均增长 15”的规划目标 5.8 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2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98.4 亿元,同比增长 22.2%。2007 年,3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 293.3 亿元,同比增长 21.6。96.1126.3151.8182.4204.9241.1293.341030.131.420.220.215.417.621.6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10年目标亿元1015202530354045505560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比上年增长图图 3 2001-2007 年温州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年温州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十一五”前半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均增长 16.4%,高于“年均增长 10.5”的规划目标5.9 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510.3 亿元,同比增长 18.6%;2007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906.5 亿元,同比增长 16.3。RD 经费占 GDP 比重。RD 经费占 GDP 比重。2007 年,RD 经费占 GDP 比重为0.85%,两年年均提高 0.16 个百分点,离年均提高 0.19 个百分点的要求还差 0.03 个百分点。2007 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21.6%,但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含量并不高。(二)城市化不断推进(二)城市化不断推进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2007 年,城市化率约为 60.3,已达到“城市化水平达到 60”的规划期末目标。2007 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 164.1 平方公里,比 2005 年增加了近 30 平方公里。但应看到,温州都市经济圈、大都市区 4的框架构筑尚未形成,城市功能的提升空间依然很大。非农从业人员比重。非农从业人员比重。2007 年,全市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达到72.8,两年年均提高 1.8 个百分点,离年均提高 2.16 个百分点的要求还差 0.36 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十一五”前半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 12.6%,低于“年均增长 15.5%”的规划目标 2.9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75.1 亿元,同比增长 5.1,比去年同期回落 4.2 个百分点;“十一五”前半期累计完成 1657.7 亿元,完成“五年累计 4260 亿元”规划目标的 38.9%。受各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投资增幅持续回落。328.7387.7448.6507.3737.01110542.1645.623.91815.719.11513.114.2020040060080010001200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10年目标亿元05101520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图图 4 2001-2007 年温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年温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公共财政体系加快构建,市级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方面的比重逐步提高,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成效明显。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十一五”前半期,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平均增长-7.4,远低于“年均增长 25%”的规划目标。上半年实际 5利用外资 1.27 亿美元,同比下滑了 54.1%;“十一五”前半期累计完成 12.1 亿美元,完成“五年累计 30 亿美元”规划目标的40.2%。“十一五”前半期,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长 22.1,高于“年均增长 17”的规划目标 5.1 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 66.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9%;2007 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122.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8。(四)社会和谐不断增进(四)社会和谐不断增进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006-2007 年,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3.7 万人,完成“五年新增城镇就业 25 万人”规划目标的 55%。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2006 年、2007 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 2.5%和 2.4%,两年均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4”的规划期末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2007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 83.4%,距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 90”的规划目标差 6.6 个百分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上半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45.9 万人;2006 年、2007 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124.8 万人、137.5 万人,提前达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00 万人”的规划期末目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一五”前半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 10.7%,高于“年均增长 8”的规划目标 2.7 个百分点。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110 元,同比增长 10.4。2007 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002 元,6同比增长 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十一五”前半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 11.6%,高于“年均增长 8”的规划目标 3.6 个百分点。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048 元,同比增长 10.8。2007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8591 元,同比增长 13.9。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拉大,2007 年比 2005 年扩大了 2451 元。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10年目标元02468101214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图图 5 2001-2007 年温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年温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五)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五)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目标完成较好,2007 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 2005 年削减 10.05%,“五年削减 15%”的规划目标完成过半;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削减 6%。2007 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 2005 年削减 8.57%,“五年削减 15.1%”的规划目标完成过半;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削减 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007 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 57%,两年年均提高 11 个百分点,比年均提高 7 个百分 7点的要求高出 4 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006 年、2007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 6.98和 6.5,均控制在 8的规划期末目标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不理想,2006年、2007 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分别下降 3.81%、4.3;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同比下降 3.5%。两年半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率均低于“年均下降 4.4%”的规划目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06 年、2007 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 6 平方米和 6.1 平方米,比 2005 年的 8.5 平方米均有所减少。达到生态县要求的县(市、区)比例。达到生态县要求的县(市、区)比例。“十一五”前半期,全市尚无国家级生态县(市、区)。洞头县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县。(六)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六)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7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37%,两年年均提高 2.2 个百分点,离年均提高 2.5 个百分点的要求还差 0.3 个百分点。每千人拥有医生数。每千人拥有医生数。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 2.05 人,两年年均提高 0.25 人,比年均提高 0.16 人的要求高出 0.09 人。(七)民主法制不断加强(七)民主法制不断加强“法制温州”、“平安温州”建设成效显著,民主环境不断完善,社会秩序稳定。但是,外来人口多造成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各项社会管理工作难度加大。8三、主要任务中期评估三、主要任务中期评估(一)产业提升工程(一)产业提升工程 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总体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一产进一步做优。一产进一步做优。全市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发展,“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目标有望实现。粮食安全得到进一步重视,在黑龙江等 16 个省建立粮源基地累计 58.6 万亩,全市已建成标准农田 132.8 万亩,提前完成规划目标。种子种苗工程继续推进,扶持市级种苗企业基地 63 个。生态绿色农业加快建设,新增绿色农产品 24 个,有机农产品 37 个,无公害农产品 28 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131个。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累计建设市级优势特色农业基地40 个。“强龙工程”深入开展,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累计达到 134家。农民组织化程度继续增强,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1015家。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乌牛早茶荣获国家驰名商标,丁岙杨梅和瓯柑被列为省十大优质水果。“农民信箱工程”深入实施,市、县、乡农民信箱联络站全部建立,行政村联络点建成率达 98%。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支农资金不断增强。二产进一步做强。二产进一步做强。深入实施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温州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纲要和工业发展“12345”工程,2008 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2296.3 亿元,工业经济 9增长继续保持上行趋势。临港产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大门大桥启动前期工作,洞头大小门岛港区详规已完成送审,石化基地 IGCC 项目预可已会审。状元岙港区主体工程完成质量鉴定,港区围垦工程第二、三施工段已进场施工。苍南临港产业基地启动区的控制性详规、防洪规划、环评规划已获批复。乐清湾港区造船基地已开工建设。2007 年全市船舶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30 亿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船舶行业发展。不锈钢行业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 100 亿元,不锈钢无缝管材优势继续巩固,但产业链条延伸缓慢。能源工业加快推进,浙能乐清电厂一期 2 台 60 万千瓦发电机组实现并网发电,浙江苍南电厂可行性研究已通过专家评审,天然气管网建设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重视。“创新强工”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以机械、电子、汽摩配、新材料、化工、医药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落实,但项目落地难,进展缓慢。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21.6,但以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装备制造业继续向集群化发展。电工电器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化分工,新创“中国名牌产品”5 个。“中国汽摩配之都”品牌进一步打响,特种汽车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以泵阀、模具、紧固件等为主的通用设备发展取得一定成果,泵阀行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 多家企业获国家火炬重点项目。模具行业产品门类结构进一步丰富。专用设备行业初步形成了以制革、服装、包装印刷等轻工机械、食品制药机械和金融机具为主的产 10业门类结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生产过程的精密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优势轻工产业改造提升取得一定成果。鞋革行业重点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成立“中国鞋都技术中心”、“温州市轻工产品舒适度研究中心”、“温州国家鞋类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鞋类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皮鞋分技术委员会等。服装行业产品开发能力逐步跟国际接轨,虚拟经营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温州市首家服装上市企业。印刷行业建立了“温州市印刷技术研究中心”和“印刷实验室基地”。打火机、眼镜、剃须刀、锁具、制笔等特色轻工行业开始显现规模化、品牌化、技术化的发展趋势。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温州市实施规划已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2008 年有望全面实施。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控制性详规初步方案已通过会审,基地产业布局导向和入园门槛等已基本完成,基地吹泥造地工程全面启动。工业园区扩容启动前期工作,滨海园区的升级扩容报告已报省发改委。组织开展了重大工业项目和标准厂房建设合力攻坚行动,截止 2008 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标准厂房完工面积约 330 万平方米,但 10 个市级示范标准厂房建设缓慢,企业入驻率不高。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方案已进入修改完善阶段,中心城区“退二进三”的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建筑业稳步发展,温州中城建设集团成为特级资质企业,实现温州市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零的突破。三产进一步做大。三产进一步做大。全市紧紧围绕“把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 11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加快培育”的指导思想,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但距离“构筑服务业发展高地”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商贸流通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制定了温州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积极推动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完成了 五马街区-墨池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继续推进五马商业街区改造。完成杨府山老港区商业区块建设控制性规划和功能置换行动规划方案。欧洲城的中央百货等商贸企业已经开业,大南门商圈引进国内知名家电连锁企业苏宁电器。全面启动黄龙商贸城改造提升工程。制订了温州市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和农贸市场提升行动规划,启动一批农贸市场改造。“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深入开展,实现有店行政村的“放心店”全覆盖,实现全市乡镇连锁超市全覆盖。现代物流业有所突破。整合提升双屿公路(物流)枢纽站一期工程的相关功能,并完成二期工程立项。浙闽物流中心拓展了城乡配送功能,完成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潘桥综合物流基地已开展前期工作。以状元岙深水港为龙头的洞头和灵昆物流基地已完成规划选址工作。启动机场航空物流中心规划编制,完成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编制,并报省交通厅审查。温州粮食物流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金融改革创新继续深化。温州城市商业银行成功更名为温州银行,设立了衢州分行,并发行金融次级债券 5.5 亿元;永嘉、苍南信用联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洞头二级法人联社组建一级法人联社获省农村金融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制发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创新小企业贷款授信模式,深 12化“六项机制”建设。科教服务能力有所提高。华中院、泵阀院、轻工院和联合院等大院名校引进工作深入开展,泵阀院成功申报省级泵阀区域创新服务平台,轻工院的轻化工实验室和机电工程中心一期建设已完成,联合院已有 10 家院校入驻。3 家民营企业获批省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旅游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山江海”合作温州旅游“金三角”项目已整合成产品进入市场。成功举办了第十届温州旅游节系列活动。雁楠公路建设项目建议书获省发改委批复。文成县铜铃山至泰顺县黄桥乡通景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待审。2006 年、2007 年全市年接待国内外旅客分别为 1866.2 万、2220.7 万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分别达 168.5 亿、200.5 亿,但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依然滞后。信息服务业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基本建成市县两级电子政务网络、电子政务平台,公文交换系统、OA 系统得到了普遍应用,机关办公效率明显提高。企业信息化卓有成效,我市 90%以上的重点骨干企业、53%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实施了信息化改造。社区农村信息化全面启动,“温州农网”、“农民信箱”、“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资源开始整合,温州市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开发建设。2006年、2007 年实现信息服务业收入 88 亿元、102 亿元,年均增长 15.9%。房地产行业稳步推进。2007 年市区安置房竣工 181 万平方米,建成并交付经济适用房 1000 套,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对象 13583 户。科教服务、中介服务、社区服务、公共服务、创意产业等加快发展。专栏:加快推进产业提升工程主要政策保障 专栏:加快推进产业提升工程主要政策保障 出台关于 2007 年温州市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项目的实施意见 出台温州市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奖代补实施办法 出台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通知 出台关于温州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 出台市区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 出台温州市区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出台温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出台温州市产学研合作重点项目计划管理办法出台温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出台温州市技术创新重点项目管理若干意见出台温州市重点工业行业发展指导意见出台温州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出台温州市当前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指导性目录出台温州市“十一五”工业产业升级规划 出台温州市“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培育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 出台工业用地招拍挂实施办法 出台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 出台千镇连锁超市建设向村级延伸财政扶持政策出台2006 年进一步推进“千镇连锁超市”工作意见出台农贸市场提升行动规划 出台关于关于加强温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工作的通知 编制五马街区墨池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 编制温州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编制黄龙商贸城改造提升详细规划由改造提升办已委托设计 编制温州市城市住房建设规划等 (二)基础设施优化工程(二)基础设施优化工程 全市紧紧围绕交通、水利、能源、信息、防灾减灾等五大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2006 年、2007 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 19.1%、14.2%,2008 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5.1,比去年同期回落 4.2 个百分点,全市全 1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阶段性回落。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继续完善。港口: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继续完善。港口:2007 年底,温州港深水泊位总数达到 15 个,完成规划目标的 75%;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 4246.6 万吨,完成规划目标 57%;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5.1 万标箱,完成规划目标 21%;温州港逐步由瓯江口内向瓯江口外转移,但由于温州港深水码头泊位建设相对滞后,港口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未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规划目标较难实现。目前建成状元岙港区一期围垦及码头工程、浙能乐清电厂卸煤码头及围堤工程、七里作业区二期码头工程、龙湾作业区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乐清湾港区围垦工程、龙湾作业区一期技改工程、温州港集团白楼下 5000 吨级码头技改项目、灵昆作业区 2 个个 5000 吨级(兼 1 个万吨级)多用途码头等。重大项目建设基本顺利,乐清湾港区 2 个 5 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已完成工可研究,2 个 5 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已完成预可研究;状元岙港区 5 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完成工可审查,状元岙二期工程完成预可审查;新奥集团 10 万吨级 LNG 配套码头完成预可审查;小门岛国华煤基多联产项目配套码头及航道工程通过了交通厅审查;瑞安北麂岛 30 万吨级油码头完成预可研究;温州港集团与宁波港集团共同投资灵昆 4 个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工可报告通过省交通厅审查,现已完成工可调整并开展项目报批;温州中油燃料石化有限公司小门岛 2 个 5000 吨级专用石化码头已完成工可审查;浙江苍南电厂 3.5 万吨级配套码头完成码头和航道工可研究和初步设计。公路:公路:高速公路建设基本符合预期,诸永高速公路、温州绕城高速北段预计 2009 年建成通车,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段有望 2010 年左右开工建设。15干线畅通工程有效推进,状元岙深水港港现有道路安全隐患整治工程、41 省道上塘至岭下段改建工程,如期正式开工建设,58 省道泰顺段建成通车,77 省道延伸线龙湾至洞头段工程、雁楠公路、七都大桥(北汊桥)、104 国道温州过境(永嘉张堡-瓯海丽岙)段改建工程、文成县铜铃山至泰顺县黄桥乡通景公路等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所有乡镇至县(市、区)城有一条的四级以上公路”的目标已提前实现,“中心镇至县(市、区)城有一条三级以上公路”的目标已达到 90%,全市通乡公路硬化率已达 100%。已建成二级客运站场 14 个,基本达到“所有县(市、区)至少配置一个二级站场”的要求。建成乐清长运雁荡山车站、洞头新城客运中心,“十一五”期末在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均建成等级客运站的目标有望实现。铁路:铁路:甬台温铁路温州段、温福铁路浙江段建设开展顺利,规划期内有望建成。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已完成预可行性研究,线位已征求意见。潘桥温州铁路枢纽站开工建设。疏港铁路建设滞后。机场:机场:温州机场扩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新航站楼、站坪扩建及动力中心等配套工程基本建成,机场飞行区扩建及空管配套工程完成国家发改委项目立项,“十一五”期间有望实现国家口岸开放。一体化水利设施体系继续建设。一体化水利设施体系继续建设。洞头(温州)陆域引供水工程灵霓大堤进入施工扫尾准备验收阶段、龙湾陆上段完成管道安装、涉海段场地进入拼接钢管,预计今年年底工程基本建成。楠溪江供水工程已开工,但进度严重滞后。珊溪水库向平苍供水工程,预计年底可完成批复。平阳顺溪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已上报省发改委待批。洞头(温州)陆域引供水工程 16和楠溪江供水工程建成后,可新增供水能力 2 亿立方米,预计可以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共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 54.14 万人。瓯江和飞云江保持水质稳定,鳌江水质稳中提升,全市水系生态涵养能力进一步增强。温瑞塘河整治强力推进,截污、治污工作有效开展,城市主要内河黑臭现象开始改善,但是距离“打造塘河百里文化长廊,重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江南水乡风貌”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水土保持进一步加强,预计至 2008 年末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14 平方公里,可完成规划目标的 55%。安全可靠电力供应体系继续构建。电源建设:安全可靠电力供应体系继续构建。电源建设:浙能乐清电厂一期 2 台 60 万千瓦发电机组实现并网发电,浙江苍南电厂开展前期。交溪流域水电资源综合开发规划报告已通过水利部的会审,进入前期实质性启动阶段。抽水蓄能电站已开展前期工作。2008 年底,全市预计累计新增水电装机容量 40230 千瓦,“十一五”期末预计新增水电装机容量 52510 万千瓦,可完成规划目标。电网建设电网建设:500 千伏温西变以及一批 220、110 千伏工程已开展可研工作,14 项 110 千伏及以上工程已开工进场,500KV 乐清电厂至温东输电线路、500 千伏温东变、500 千伏南雁变扩建、220 千伏东新变、灵溪变、江北变等 29 项 110 千伏及以上工程已竣工投产,电网建设基本达到纲要要求。新能源开发:新能源开发:城区生活垃圾 100%实现焚烧发电。苍南垃圾发电厂已基本建成。瑞安东山发电厂、平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处于前期论证阶段。乐清柳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入报批阶段。洞头风电项目已开工建设,苍南霞关、皇帝坪风电场项目已获报省发改委核准,南麂岛风电项目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17制阶段。智能化信息网络体系继续构筑。智能化信息网络体系继续构筑。温州电信通信网络建设稳步发展,综合通信能力已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建成电信、移动、联通、网通、广电的信息传输网络,形成了骨干网、中继网和本地网三层立体的网络构架,建成大容量、高带宽、多路由的宽带网际协议城域网和高速数据通信网络。无线通信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第三代移动业务正在逐步推广。通信能力、用户规模、电信业务收入等指标处于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水平。现代化防灾减灾体系继续建设。现代化防灾减灾体系继续建设。“515”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28 项“515”防洪保安工程重点实施项目,已开工建设 23 项,正在开展前期 5 项。“千库保安”工程加快推进,水库总体安全度有了进一步提高,累计完成 53 座,“十一五”期末预计可完成“千库保安”工程 119 座。平原河道整治力度和城市防洪工程加快推进。沿海沿江堤防及配套水闸工程加快建设。地质灾害防御有效实施,累计完成 48 个地质灾害勘查治理项目,应急水平切实提高。干旱、火灾防御等进一步加强。专栏:基础设施优化工程政策保障专栏:基础设施优化工程政策保障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 出台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出台关于转发市国土资源局 2007 年温州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出台关于实施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的意见 出台关于印发温州市“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的通知 出台关于加快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的通知 出台温州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方案等 18(三)城乡统筹工程(三)城乡统筹工程 城市化战略稳步推进,城镇结构体系加快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温州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子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设。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全市乡镇职能建设已基本完成,鹿城、瑞安、苍南、瓯海、洞头等县(市、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积极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农村新社区建设成效显著,“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深入实施,2006 年、2007 年分别完成 569 个、602 个村的整治和 70、77个示范村的创建。“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全面开展,农村垃圾统一收集率达到 52.4,创建省级生态乡镇 72 个,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 31 个,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快推进,截止 2008 年上半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 47.3 万人,转移就业培训人口 13.4 万人,分别完成规划目标的 47.3%、67%。千村千企共建新农村活动全面开展,2006 年全市已 1378 家企业与 1069 个行政村进行结队共建,2007 年全市共有 2102 家企业和 1852 个行政村进行了结对共建,占全市行政村的 34.3%。专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 大抓手 专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 大抓手 千村整治、百村示范 千村整治、百村示范 完成 602 个村的整治和 65 个示范村的创建。农村综合改革 农村综合改革 完成全市 11 个县(市、区)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的审核、批复以及乡镇编制重新核定方案的审核工作。精简乡镇党政领导职数413 个,精简乡镇事业编制职数 538 个,精简乡镇机关内设机构数 235 个,精简乡镇事业单位站所 171 个。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关于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若干意见。按照财权和事权相结合原则,根据乡镇职能定位,合理划分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确定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龙湾、瓯海、瑞安、泰 19顺四个县(市、区)的所有乡镇全部推行“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方式。乡村康庄工程 乡村康庄工程 共投资 28.85 亿元,完成通乡公路 724.5 公里,通村路基改造5558.5 公里、路面改造 5573.8 公里,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 95%、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达到 93%,基本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 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 全市共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 54.14 万人。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 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 全市共有浙江人本、乐清联华、温州百一等全省千镇连锁超市龙头企业 11 家,温州市千镇连锁龙头企业 13 家,共开设乡镇连锁超市 282 家,村级连锁便利店 275 家,连锁农资店 325 家,初步构建了现代农村流通网络。下一步将村级连锁便利店积极向较大行政村延伸,扩大农村百姓受益面,预计到 2008 年底将建成行政村连锁便利店 400 家,到 2010 年将建成 540 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7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 83.4%。农村免费义务教育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 已全面实施。双千结对共建文明 双千结对共建文明 2006 年,全市双千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全面铺开,全市已 1378家企业与 1069 个行政村进行结队共建;2007 年,建立健全“双千结对共建文明”有关工作制度,2007 年全市共有 2102 家企业和 1852 个行政村进行了结对共建,占全市行政村的 34.3%,合作共建设项目 1914 个,各类捐款资金达 1.03 亿元。百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 百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十一五”上半期,共完成培训 47.3 万人,共转移就业培训人口 13.4 万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农民信箱工程”深入实施,市、县、乡农民信箱联络站全部建立,行政村联络点建成率达 98%。欠发达地区取得阶段性成效。欠发达地区取得阶段性成效。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但城乡差距有继续扩大趋势。“139 富民攻坚计划”按期完成,2007年全市 137 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移民工程”全面推进,2006 年、2007 年共新建下山移民点 140 个,实现下山脱贫 6.3 万人。组织实施“共同跨越六大行动”,新一轮欠发达地区富民攻坚全面展开,欠发达地区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步伐切实加快。社会化帮扶活动进一步深化,“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全面推广。积极改造灾害多发地区村困难群众的危旧房,一批困难户危旧房得到改造。“小岛迁”、“大岛建”开始实施,洞头本岛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山海协作”工程继续推进,苍南工业园区(温州灵江山海协作示 20范区)正式挂牌成为省级山海协作示范区,文成樟山生态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