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眼镜镜片公司企业管理_参考.docx

    • 资源ID:43476038       资源大小:66.49K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眼镜镜片公司企业管理_参考.docx

    眼镜镜片公司企业管理xxx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4一、 眼镜行业发展情况4第二章 企业管理8一、 企业管理者的成败8二、 企业管理者队伍的职业化9三、 企业管理模式百花齐放11四、 人是管理的重心13五、 自律13六、 5S的内涵14七、 基础设施的范围15八、 基础设施的维护16九、 设备的选择与使用17十、 设备的维护与修理20十一、 供应链的特征与类别25十二、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30十三、 库存管理中的定量技术34十四、 物流信息系统37十五、 物流领域若干新观点39十六、 国际物流发展趋势42第三章 公司简介46一、 公司基本信息46二、 公司简介46第四章 项目风险评估48一、 项目风险分析48二、 项目风险对策50第五章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53一、 人力资源配置53二、 员工技能培训53第六章 法人治理结构56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6二、 董事63三、 高级管理人员68四、 监事70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一、 眼镜行业发展情况1、全球眼镜行业发展概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眼睛护理需求的提升,人们对眼镜装饰和保护眼睛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各类眼镜产品的购买需求不断增长。全球视光矫正的需求非常庞大,支撑起眼镜产品最基础的市场需求。跟据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视力报告的数据,全球至少有22亿人视力受损或失明,其中至少10亿人的视力损伤问题本可预防或尚待解决。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指出:“有8亿多人因无眼镜而在日常活动中困难重重。这是不可接受的”。此外,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提升的移动设备渗透率及使用时间、消费者不断增强的视光保护意识、对于眼镜消费的新理念也将成为全球眼镜市场继续扩张的重要推力。近年来,随着全球眼镜产品人均支出额的不断增长及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全球眼镜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全球调研机构Statista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至今,全球眼镜产品市场规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从2014年的1,131.70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1,256.7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5%。未来,随着全球眼镜产品人均支出额的进一步提高,全球眼镜产品市场规模将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到2023年,全球眼镜产品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395.48亿美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2%。从地区结构来看,亚洲、美洲和欧洲是全球三大消费市场。亚洲地区虽然是全球最大的产品购买市场,但是该地区市场销售的眼镜产品价值较低,总体市场规模要低于美洲和欧洲地区。从眼镜市场价值分布来看,美洲和欧洲地区是全球两大主力市场,亚洲地区销售额占比也在不断提升。据全球调研机构Statista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至今,美洲和欧洲地区市场销售额占全球比重始终保持在30%以上,两者合计占比超过了65%。亚洲地区眼镜产品市场销售额虽然要低于美洲和欧洲地区,但是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亚洲地区眼镜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由2014年的281.47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334.8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4%,占全球的比重由24.9%提高至26.6%。未来,亚洲地区眼镜产品市场销售额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3年,亚洲地区眼镜产品市场销售额有望增长至399.02亿美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7%,占全球的比重将提高至28.6%。2、国内眼镜市场发展概况国内庞大的视光矫正需求为我国眼镜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数据,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近视防控与矫正任务异常艰巨。规模庞大的近视人口数量和为眼镜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的改变也推动了我国眼镜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眼镜产品人均支出额的不断提高及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眼镜产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全球调研机构EuromonitorInternational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至今,我国眼镜产品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2014年的644.89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833.2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62%,增速远高于同期全球增速水平。未来,随着我国眼镜产品人均支出额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眼镜产品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3年,我国眼镜产品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4.67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81%。第二章 企业管理一、 企业管理者的成败人生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成功当然值得庆贺,但失败并不需要垂头丧气。企业管理者不仅应该能够坦然面对成功,也应该能够坦然面对失败。坦然面对成功或失败是需要有一定能力的。具备这种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在取得成功之后不骄傲、不目空一切、不自以为是、不忘乎所以。简言之,没有忘记自己是谁,能够冷静和从容地与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具备这种能力的管理者也才能在遭遇失败之后不气馁、不心灰意懒、不唉声叹气、不一蹶不振,能够牢记自己的责任,积极分析失败的原因、吸取失败的教训、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从而能够从失败的阴影和困境中从容地走出来,不仅能够避免重蹈覆辙,还在站起来后取得巨大成功。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成功是应该庆贺的,但如果管理者缺乏理性认识成功的能力,因为成功而迷失方向和失去理智,那么就会上演“成功乃失败之母”的悲剧。对于企业而言,成功变成了失败的前奏,这实在是不应该发生的。同样的问题,失败本身也并不可怕,一次失败并不一定是致命的,可怕的是管理者缺乏正确认识失败的能力,在失败后放弃了追求,在失败中迷茫和颓废,这样的企业就没有希望可言,这才是真正致命的问题。所以,管理者的能力是不仅能够领导企业取得一次成功,还要能坚持不懈地不断取得成功;不仅能承受失败的痛苦和压力,更能够充满自信并鼓舞士气反败为胜。在这方面,中国的史玉柱和美国的乔布斯是两个典型人物,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以及东山再起,都是典型的案例,值得管理者们学习和借鉴。二、 企业管理者队伍的职业化企业的正常运行,需要从事各方面工作的管理者,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必须推动管理者队伍的职业化。职业经理人的主要职能分工有以下几类:1.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的管理者主要从事以下几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市场信息的收集,提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计划,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和广告,分析顾客心理、需求的变化趋势,以及组织实际的产品推销活动。2.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的管理者掌管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运作系统,负责计划和控制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他们的主要工作包括:生产规划、质量控制以及有关工厂的布局、厂址的选择等。受技术进步和资源短缺的影响,生产业务经理在企业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随着企业不断推动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的发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逐步成为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业务,形成批新型的职业经理人岗位。3.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管理者负责企业的资金筹集、预算、核算、成本控制和投资等各项管理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活动,是企业的关键管理岗位。4.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者,顾名思义就是从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人力资源的计划、招聘和选择组织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并对各类人员进行经常的和有效的培训及合理使用,建立合理而有效的业绩评估、晋升、奖励和惩罚等。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力资源的角色越来越关键,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也随之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5.行政管理企业内部行政事务是很繁琐的,行政管理的管理者犹如大内总管,帮助企业总经理把持好企业内部的各项流程,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和信息流畅。尤其是大型企业,行政管理方面的职业经理人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与发展,国内外不少企业现在都设立了专职的公共关系经理岗位,用于处理公共关系方面的事务。有的企业还设有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经理岗位;用于组织新产品研发和协调、处理科技人员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等事务。特别是,随着知识价值的提升,知识产权管理也逐步成为企业的重要管理领域,许多创新型企业相继设立了知识产权总监。由此可见,企业需要设置方方面面的职业经理人岗位来管理其运作活动。这些岗位无论级别高低,都必须清楚岗位的任务,要善于学习、不断进步,才能适应企业发展和岗位的需要。三、 企业管理模式百花齐放1.创新发展成为主流进入21世纪10多年,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已经成为常态,不积极创新意味着落后。企业创新发展,就是要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经营观念,善于将企业资源转化为经营优势,提高企业的创新应变能力,以在急剧的外部环境变化中,把握开拓市场的主动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借助于互联网发展的新型网络企业呈现出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并带来新型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概念。互联网企业的组织形态和其商业模式,导致了企业边界被模糊化,企业人力资源与顾客的概念没有明晰的边界,资源力量在许多热点上碰撞、共振,爆发出高热量的创新产品和市场需求,不断更新人们的价值观。2.“软件”管理将更加系统化现代企业管理的系统模式是由战略、结构、制度、技巧、人员、作风及共同价值观七方面组成的,简称“7S”模式。在此模式中,战略、结构和制度是管理的“硬件”,它适用于一切企业的管理;而技巧、人员、作风、共同价值观则是管理的“软件”,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软件”。未来企业管理的重点,就是要提高企业“软件”管理的水平。其中,企业文化将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权变管理将扮演主要角色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将是实行一种宽严相济的权变管理,能因人、因时、因地随机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管理,使企业管理中一方面具有严格控制的刚性,另一方面又允许甚至坚持从最下级的普通职工起都享有自主权,且富于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体现企业管理的柔性。在人力资源关系发生巨变的今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也显示了微妙的变化,领导力的被选择和被接受不仅影响管理者的权威,也在时刻挑战企业的凝聚力。因此,权变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活力具有积极贡献。4.管理更善于借用外脑在面对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挑战时,企业已不能完全依靠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开展决策活动,而必须借助外部力量,特别是借助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法律等方面有专长的专家和顾问,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由此,咨询服务业已经超越了一般层面的咨询业务,开始与发达国家接轨,形成承接决策业务外包的高水平外脑团体,成为企业的高级智囊团。四、 人是管理的重心从传统管理发展到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如何认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已经从过去对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的管理。世界各国企业管理在新技术革命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尽管方式和内容各有不同,但在注重对人的管理上,都有许多相同之处,并形成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现代企业的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最成功的企业往往是最关注人力资源作用的。这包括:相信人、尊重人,尊重每个员工的人格,承认每个员工的贡献;让员工们积极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掌控自己的命运,表现和发展自己的才干,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感受工作的意义,体验组织的保障,把企业当做大家庭。企业管理者要依靠共同的信念来激励大家,而不是靠行政命令搞管、卡、压。五、 自律企业开展自律的目的是通过全体员工自觉的高标准、严要求,自愿实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活动,以确保实现作业现场的环境整洁和美观。自律是保证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活动得以持续、自觉、有序地开展下去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自律是5S的核心。开展自律有七种工具:标语,醒目的标志,值班图表,进度管理,照片、录像,新闻,手册和表格。这些工具看似简单,但真正灵活有效的运用还需要花费很多工夫。自律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但最基本的是按规章办事和自我规范行为的良好习惯,进而延伸到仪表美、行为美等。六、 5S的内涵5S由日文词而来。所谓5S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自律。因其5个词日文的第一个发音都是S,所以简称为5S。(1)整理。整理就是明确区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物品。在工作现场保留需要的物品,清除不需要的物品。(2)整顿。整顿就是有条理地确定所需物品的摆放位置,且使之保持在立即可取用的状态。(3)清扫。清扫就是使工作现场处于无垃圾、无灰尘的整洁状态。(4)清洁。清洁就是维持和巩固整理、整顿和清扫的结果,始终使工作现场保持整齐、干净的状态。(5)自律。自律就是自觉执行工厂的规定和规则,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5S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将工作现场打扫干净,而是要通过创造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而保证工作的优质、低耗和高效。5S虽然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好,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长期、大量、细致地开展很多方面的工作,方能使企业的生产现场5S管理的水平有一个本质的飞跃。七、 基础设施的范围基础设施包括企业运作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的体系,主要分为三大类:(1)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例如,厂房、生产车间、储存和试验场所、办公室以及与其配套的设施。(2)生产过程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例如,机床、生产线、工具和设备、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3)支持性服务装备,例如,企业的运输设备、供水、供电、供气和通信设施,也包括交付后活动的维护网点、咨询培训等支持性或辅助性服务设施。对基础设施管理的重点在于依据企业运行的需求,对已有的基础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或更换、增添必要的基础设施以满足发展需求。设备是基础设施最重要的项目,设备管理仍然是基础设施管理的重点。八、 基础设施的维护在使用过程中,基础设施会磨损和消耗。因此,企业应对基础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基础设施持续满足组织的需求。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包括:1.制定并实施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方法不同的基础设施在运行中的磨损和消耗是不同的,对过程和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而需要采取不同的维护方法。如何维护和保养,什么时候维护保养,都应根据每个基础设施单元的重要性和用途,规定其维护保养和运行验证的类型与频率,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加工设备(包括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经过磨损,其性能、精度很可能衰退,难以继续保持产品质量或过程质量,因而应当是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点。2.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者和监督考核部门在实践中,往往是不同的基础设施被分到不同的部门去管理。企业有必要对下列管理职责予以明确:基础设施由谁进行管理;基础设施由谁维护保养;基础设施由谁负责维修;基础设施何时进行一次大型检查或修理;5.基础设施管理由谁进行监督和考核。为了做好基础设施的维护,必须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了解设备,知道其基本,原理和构造并学会操作;要求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操作,不得违章操作;要求其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通过监督考核进行奖励和处罚。必须注意到,首先;不可控制的自然界现象,如地震、洪水、台风等,会对基础设施产生影响。其次,还有其他相关的风险,如线路故障、环境污染等,会使基础设施失去作用。因此,基础设施的维护计划需要考虑识别和减轻可能的相关风险,并应包括保护相关方利益的应,对之策,如坚固设施,增加备用的设备等。九、 设备的选择与使用1.设备的选择设备的选择,是企业设备管理的首要环节,对于新建企业的设备配套,老企业新设备的购置和专用设备的设计、制造,以及关键技术装备的引进,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选择设备的目的在于为生产过程选择最佳技术装备。因此,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是要综合考虑企业近、远期发展规划,采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设备。也就是说,设备选择必须全面考虑技术和经济的要求,是一项集技术与经济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这里涉及若干个基本概念。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是选择和评价设备的重要经济指标。对于企业而言,在选购设备时,不能只考虑设备的价格,还要考虑使用期间的各种费用支出,即应从设备寿命周期的全部支出来评价和作出选择。必须指出,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只是评价设备经济性的一个方面,设备的选择还需要对设备的费用效率与综合效率进行计算和评价。所谓的设备费用效率是通过设备的系统效率与其寿命周期费用对比来评价设备的一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费用效率是设备单位寿命周期费用支出所取得的生产效果。设备的选择是追求在设备寿命周期内达到费用效率最高,而不是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系统效率用来表示设备运行时的一系列因素效果的反映,这些因素包括生产性、可靠性、维修性、节能性、安全性、环保性、成套性以及灵活性。其中,生产性、节能性一般用数量表示;而维修性、可靠性等难以用数量表示,只能作定性分析。定性分析需按每个因素的情况给不同设备评分,综合得分最多的设备为最佳设备。设备选择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收集和综合市场信息,包括设备的各类技术参数、价格、供应商背景等;其次,制定采购方案,并选择供应商;最后,谈判和确定供应商,并考虑其配套性、维修条件、运输与安装条件以及相关法规等。2.设备的合理使用,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可以保持设备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工作程度,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生产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设备的使用,一般指设备进厂后直到报废(或调出)为止的整个使用情况。设备的使用过程是一个“人一机工程”。其中,人是主导因素,但任何一个操作运行的行为都受到设备技术性能的制约,操作、维护人员的行为必须规范化。所以,在设备使用和维护阶段,要求操作人员和其他辅助人员、管理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的运行使用制度,才能保证设备系统正常地运行,维持企业各项活动的协调性。合理地使用设备,企业要做好五件事情,而设备操作人员要达到“四项要求”,遵守“五项纪律”。企业应做好的五项事情:充分发挥操作人员的智慧和积极性。设备是由人操作和使用的,充分的岗位教育培训和积极有效的激励制度是很关键的。合理地配备各种类型的设备,以适应企业生产活动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需要。有效的人机配备,并确保生产安全。建立和健全设备的操作、安全技术、岗位责任等规章制度和程序。为设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使用期限,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根据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要求,安装必要的防锈、防潮、防尘、防震装置,配备必要的测量、保险用的仪器装备等。设备操作人员要做到“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和安全。同时,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的“五项纪律”: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清洁,按时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发现故障,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通知检查。十、 设备的维护与修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物质磨损,设备的精度、性能和生产效率必然会下降;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设备的维修工作是减少和补偿物质磨损,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设备维护是指消除在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不正常技术状况(零件的松动、干摩擦、异常响声等)的作业。加强设备维护,可以防止设备过早磨损,消除设备隐患,减少或消灭事故,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设备修理是指修复由于正常或不正常原因而造成的设备损坏,更换已磨损、腐蚀的零部件,使设备的性能得到恢复。为了减少故障停机带来的损失,必须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在企业的设备维修管理中,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好设备维修中维护保养与修理的关系、维修与生产的关系、群众维修与专业维修的关系。1.设备的磨损规律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均会发生磨损,从而降低设备价值。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可使设备完全丧失使用价值。设备磨损的形态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发生的实体磨损或损失,称为有形磨损或物质磨损。引起有形磨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的使用。运转中设备的零部件会发生摩擦、振动和疲劳等现象,导致设备的实体产生磨损,即第一种有形磨损。通常表现为:设备零部件的原始尺寸甚至形状改变;公差配合性质改变使精度降低;零部件损坏等。自然力的作用是造成有形磨损的又一个原因,称为第二种有形磨损,与生产过程的使用无关。设备闲置或封存也同样产生有形磨损,这是由于设备生锈、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时间长了会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除有形磨损外还存在无形磨损。无形磨损也称为经济磨损或精神磨损;是由非使用和非自然力作用引起的机器设备价值的损失,在实物形态上看不出来。造成无形磨损的原因,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减少而使原设备相应贬值;二是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性能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设备的价值相对降低。显然,这两种情况下,原设备的价值已不取决于其最初的生产耗费,而是取决于其再生产的耗费。设备在有效使用期内同时遭受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作用。倘若能使设备的有形磨损期和无形磨损期接近,当设备需要大修时正好出现了效率更高的新设备,这时便无须进行旧设备的大修理,而用新设备更换同时遭受两种磨损的旧设备;如果有形磨损期早于无形磨损期,则需对旧设备进行大修;如果无形磨损期早于有形磨损期,是继续使用原设备还是更换未折旧完的旧设备取决于其经济性。2.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维护保养,这也是搞好设备维修工作的基础。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环节是设备的润滑与防腐,形式有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等。从企业的某个部门、车间来说,设备维护工作的好坏主要反映在经济效益指标上。因此,维修效益和设备综合效益这两个反映设备维护经济效益的指标尤为重要。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还要有一套科学的维护保养规程并组织实施。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应按每台设备分别制定,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的构造简图和主要技术规程;设备的润滑部位、油质标准和润滑规程;.主要运行部位的调整和运行参数,如温度、速度、各部位间隙等;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3.设备检查设备检查是及时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实行设备状态监测维修的有效手段。进行设备检查,就是对设备的精度、性能及磨损情况等进行检查,了解设备运行的技术状态,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防止突发故障和事故。设备检查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设备检查按检查周期分为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按技术特征分为性能检查和精度检查;按检查方法分为停机检查和不停机检查;按检查手段分为利用人的感官结合简单工具、仪表检查和运用诊断仪器检查。检查的形式有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等。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设备构成、技术性能及质量状况,结合生产的需要合理地制定各种设备的T值标准,作为评定设备综合精度的尺度。随着设备状态监测及诊断技术的普遍应用,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动态检查,更为及时地对设备故障作出预报,并对设备修理作出科学安排,可以减少突发故障和停机损失。4.设备修理设备的维护与修理是“防”与“治”的关系。设备维护搞不好,就会使设备的零部件加速磨损或遭受意外的损坏,增加修理工作量。只有做好经常的维护与检查工作,才能及时消除设备隐患,把设备事故消灭在发生前。但是,维护不能消除设备的磨损,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及时修理。如果只维护不修理,就不能恢复设备应有的性能,甚至会使设备的小毛病变成大事故,使设备过早报废。设备修理指修复由于正常或不正常的原因而引起的设备损坏,通过修理和更换已经磨损、腐蚀的零部件,使设备的性能得到恢复。设备修理分为大修、中修和小修。大修理是工作量最大的一种全面修理,要求把设备全部拆卸分解,更换或修复主要大型零件及所有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并重新喷漆,恢复原有精度,达到出厂标准。大修完毕要进行验收。中修理要更换与修复设备的主要零件以及数量较多的其他磨损零件,并校正设备的基准,以恢复和达到规定的精度、功率和其他的技术要求,并保证使用到下一次中修理。小修理是对设备进行的局部修理,通常只更换和修复少量磨损的零件,调整设备的机构,清洁、换油及解决部分渗漏和缺陷,以保证设备能运转到下次小修理。因为设备小修理的工作量较小,故一般利用生产间歇时间并在设备所在地点进行。小修和中修也称,经常修理,其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大修费用以折旧形式摊人产品成本,并由大修理折旧基金支付。十一、 供应链的特征与类别(一)供应链的特征第一,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受不同外部环境、不同行业、不同生产技术和不同产品的影响,会产生不同形态结构、不同行为主体构成和采用不同控制方式的供应链。另外,同一供应链上的各种行为主体,如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等,可能具有不同甚至是相互冲撞的目标。由此,对于某一企业来说,若要找到最优的供应链发展战略,其本身就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第二,供应链上的供需匹配是一个持续的难题。供应链上的消费需求和生产供应,始终存在时间差和空间分隔。通常,在实现产品销售的数周或数月之前,制造商必须先期决定生产的款式和数量。这一策略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系统的生产、仓储、配送等功能的容量设定,以及相关的各种成本构成。因而,供应链上供需匹配隐含着巨大的财务和供应风险。第三,供应链系统的动态变化。消费需求在不断变化,即使制造商和销售商能够较准地得到某些消费信息,如通过各种合同与订单,还需要面对消费季节性波动、消费趋势、广告、促销、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成本构成和计划的制定。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既要满足消费需求,又要实现系统成本最小化。然而,消费需求和成本结构参数都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这增大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另外,还受行业竞争的制约。最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物流者和销售商等合作伙伴的组成结构和行为方式,也需要不断优化组合。第四,供应链上不断出现新的人们所不熟悉的课题。许多产品生命周期有不断缩短的趋势。某些产品生命周期只有几个月,生产和销售厂商可能只有一次订单或生产机会,没有历史数据可供制造商用于判断和分析消费需求。此外,在这些行业中,产品获利性高,使得消费需求变得更为难以判断,许多产品上市以后,采用撤油定价策略,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价格和消费成为互动的博弈关系。其实,无论传统生产与流通,或现代生产与流通,都有原材料供应、制造加工和分销等一般过程。因此,供应链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关键在于人们是否主动地去关心供应链问题,并将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采取措施,消除传统供应链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浪费,重构和改善供应链的运作方式,以此提高竞争优势。(二)供应链的类别1.按主要功能划分按供应链的主要功能,即物理功能和市场功能划分,可以把供应链划分为两种类型,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1)有效性供应链,以实现供应链的物理性能为主要目标,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在制品和成品,并最终运送至消费者手中。有效性供应链面对的市场需求、提供的产品和技术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供应链上的各类企业可以关注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提高设备利用率,以有效降低产品的成本。(2)反应性供应链,以实现供应链的市场功能为主要目标,即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快速反应。这类供应链所提供的产品,其市场需求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或者产品本身技术发展很快,产品生命周期较短,或者产品价格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对于这类供应链,需要保持较高的市场应变能力,实现柔性生产,从而减少产品过时和失效的风险。2.按供求关系划分供应链按总体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供应与销售的市场界面的设定,可以大体分为生产推动型和需求拉动型两种类型。(1)生产推动型系统,主要根据长期预测或销售订单进行生产决策,其主要形式为面向成品库存生产。(2)需求拉动型系统,按照实际消费需求,开展计划和组织协调生产,其主要形式为面向订单生产。3.按产品划分供应链按产品划分可以分为消费品供应链与生产物品供应链。消费品是最终用户为了使用而购买,并直接用于消费的商品。生产物品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而购入的物品,生产物流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转移,并成为最终产品内在的一部分。通常消费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为个人、家庭或团体。消费者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和决定购买某种消费品。在购买消费品的过程中,消费者不仅考虑物品的性能价格比,而且涉及较多的个人偏好和心理方面的要求。另外,最终消费群体的分布与人口的居住分布直接相关,面广量大,较为分散。而生产物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厂商或企业。生产物品与消费品相比,不仅购买和消费的目的不同,而且购买方式和数量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生产物品的用户和该产品的功能效用与相关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用户群体较为稳定,远不如消费品用户那样面广量大。消费者选购某种商品,并不一定是有关该商品的技术内行,这与生产物品的采购有较大区别。在消费品的购买中,消费者既有计划购买又有即兴购买。生产物品的购买者,往往是具有该产品专门知识的专家。在采购生产物品的过程中,要求掌握生产物品用户的具体技术要求,以及了解其采购和审核决策部门的运作方式。而且,销售人员应该掌握商品性能、价格、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必需的知识。消费品供应链和生产物品供应链这两种类型供应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流转物品、消费特征、需求变化、供应链运营形式和增值效应五个方面。若将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供应链下游处,即消费品的分销渠道,称为供应链的前端,消费品供应链具有明显“前端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分销渠道特征和销售商重要作用两个方面。分销渠道有多种形式,通常有直销(零级渠道)、一级渠道、二级渠道、三级渠道等。例如,在三级渠道中,从制造商开始,通过一级批发商、中间商(又称专业批发商)、零售商,将消费品送至消费者手中。消费品的分销渠道呈现多渠道、多种企业参与和多种形式等特征。生产物品的分销渠道则相对简单。因此,销售商可以通过销售网点的合理布局、商品分拣、再包装、配送等提供各种增值,可以通过改善店铺新产品的导入、商品陈列、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吸引和刺激消费。另外,销售商通过零售网点的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即时和动态的消费需求信息,以需求带动生产。在市场经济环境处于买方市场的状况下,消费品供应链“前端特殊性”的表现则,更为明显。“前端特殊性”的存在,是销售商有可能成为整个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十二、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一)供应链的概念对于供应链的概念,有许多解释,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将供应链定义为: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美国供应链协会对供应链的定义为:供应链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消费者,自生产至制成品交货的各种工作努力。这些工作努力可以用计划、寻找资源、制造、交货和退回五种基本流程来表述。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自原材料供应直至最终产品消费,联系跨越供应商与用户的整个流程;供应链涵盖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项功能,这些功能形成了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对上述概念进行整理,可以归纳出供应链概念的以下“共性”:(1)供应链上存在不同行为主体,如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及原材料供应商。(2)供应链是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门之间的互动与合作。(3)供应链具有特定的功能,以及某种结构特征,呈现出网状结构等。(4)供应链的业务过程和操作,可以从工作流、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供应链上的工作流也有研究称为商流,是指业务规则、交易规则及其操作流程;实物流也即物流,是指从供应链上游到下游直至客户手中的物质转换流程和产品流;信息流包括产,品需求、订单传递、交货状态、交易条件和库存等信息;资金流包括信用条件、支付方式以及委托与所有权契约等。供应链从简单到复杂可以分为基本供应链、段落供应链、最终供应链及全球供应链。1.基本供应链基本供应链由一家企业、该企业的直接供货商和直接客户组成,包括了供需的最小循环。它是供应链的最基本模式,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基本供应链的组成部分。2.段落供应链每个段落供应链均由若干基本供应链组成,每个段落供应链皆提供不同的部件或服务,为产品增加附加值。3.最终供应链各个段落供应链联合起来则成为一条最终供应链,每一个最终消费者享用的产品或服务都由一条最终供应链所提供。4.全球供应链顾名思义,全球供应链是在全球范围内组合供应链。全球供应链概念是随着企业需要在世界各地选取最有竞争力的合作伙伴,结成全球供应链网络,以实现该段供应链的最优化而形成的。全球供应链不是为全球化而全球化,而是以放眼全球的眼光,根据不同产品特性和经营环境将供应、生产、市场置于最适合的地方。(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每一条供应链的目标都是使供应链整体价值最大化。一条供应链所创造的价值,就是最终产品对于顾客的价值与供应链为满足顾客的需求所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即所谓“供应链盈利”。根据整条供应链的盈利性确定供应链的成功性,因此,寻找“供应链收入”与“供应链成本”的来源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任务。对于任何一条供应链来说,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最终顾客,只有顾客能带来正的现金流。另外,所有工作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都将增加整条供应链的成本。因此,如何合理地管理好工作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是供应链取得成功的关键。这样,可以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对供应链各环节内部和各环节之间,的工作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管理,以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原则;贸易伙伴之间密切合作、共享盈利和共担风险的原则;促进信息充分流动的原则。应用计算机与信息网络技术,按信息充分流动的原则,重新组织和安排业务流程,实现集成化管理。(三)供应链管理的特点1.系统观念这是指把供应链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将供应链看成是由采购、制造、分销和销售等构成的一些分离的功能块。为了有助于整体运作,供应链需要有新的业绩评估方法。2.战略决策这是指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偏好,基于最终消费者对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快速反应等多种要求,以及重要性排序,建立整个供应链的共同目标和行动方案。3.动态管理这是指对供应链的价值增值过程和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动态管理。供应链管理对库存有不同的看法,从某种角度来看,库存不一定是必需的,库存只是起平衡作用的最后工具。4.建立新型的企业伙伴关系,这是指通过仔细地选择业务伙伴,减少供应商数目,将过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敌对关系改变为紧密合作的业务伙伴。新型企业关系表现为信息共享,有共同解决问题的协调机制等。5.开发核心

    注意事项

    本文(眼镜镜片公司企业管理_参考.docx)为本站会员(m****)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