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真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
-
资源ID:43489515
资源大小:1.45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真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
1/11 江苏省扬州市 2019 年中考化学试卷 化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解析】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故选项错误;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2H O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故选项错误;D.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考点】物质类别的判断 2【答案】A【解析】A.绿色低碳出行,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B.大量使用农药会污染水源,不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错误;C.露天焚烧垃圾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错误;D.乱扔废旧电池会污染水源,不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环境保护的知识 3.【答案】C【解析】A.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氧气液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 4.【答案】C【解析】A.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该选项不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该选项不正确;C.食盐是氯化钠是俗称,该选项正确;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考点】有关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 2/11 5.【答案】A【解析】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钾.铁.铜.金四种金属中钾的位置最靠前,故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钾。故选:A。【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6.【答案】D【解析】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考点】物质的构成 7.【答案】C【解析】解:A.酸雨是pH小于 5.6 的雨水,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食醋是醋酸的水溶液,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NaOH溶液显碱性,故选项正确。D.盐酸显酸性,故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8.【答案】D【解析】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考点】有关标识的认识 9.【答案】C【解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氮气,二氧化碳以及氯化钠都不能为人们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故选:C。3/11 【考点】人体所需营养素的知识 10.【答案】A【解析】A.配制 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无需使用集气瓶,故选项正确。B.配制 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故选项错误。C.配制 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故选项错误。D.配制 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故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 11.【答案】D【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 M 分子由 2 个碘原子构成,则物质M 的化学式为2I。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2.【答案】B【解析】A.43NH NO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B.3KNO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C.24K SO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D.3NaNO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故选:B。【考点】化学肥料的判断 13.【答案】B【解析】解:A.2222H+O2H O点燃,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2442Zn+H SOZnSO+H,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C.322MnOV2KClO2KCl+3O,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D.2KOH+HClKCl+H 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4/11 【考点】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判断 14.【答案】A【解析】A.维生素2D中,碳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大,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该选项说法正确;B.维生素2D中含有大量原子,不是 3 个,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维生素2D相对分子质量:12 281 4416 39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维生素2D中HO、元素质量比为:4416 11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考点】化学式的意义及有关计算 15.【答案】B【解析】A.硫酸、硫酸钠均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进不能检验检验24Na SO溶液中是否含有24H SO,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B.2CaCl溶液属于硬水,可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与2CaCl溶液,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蒸馏水,较少的是氯化钙溶液,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C.2CO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D.2323K CONa CO、溶液均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不能检验23Na CO溶液中是否含有23K CO,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故选:B。【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除杂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答案】AD【解析】A.23K CO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23K CO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23K CO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23K CO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D。【考点】氧气的制取和物质的分离实验 5/11 17.【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故 A 错误;B.宋体铜可用于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故 B 错误;C.宋体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故 C 正确;D.宋体石墨用于生产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的质软的性质,故 D 错误。故选:C。【考点】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8.【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故 A 错误;B.铜可用于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故 B 错误;C.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故 C 正确;D.石墨用于生产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的质软的性质,故 D 错误。故选:C。【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9.【答案】A【解析】A.水在通电时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能发生分解反应,故 A 说法错误;B.由于NaOH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实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故 B 说法正确。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2H在水中的溶解度比2O的小,故 C 说法正确。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3O,会减少2O的生成,也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故 D 说法正确。故选:A。【考点】电解水的实验 20.【答案】BC【解析】A.反应 I 22CuCl+Cu+2HCl2HCuCl,是氯化铜中的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单质铜中的铜化合价升高。222222HCuC1+H O2CuCl+2H O中铜元素由反应前的1变为反应后的2,而氧元素由反应前的1变为反应后的2,所以反应 I 和涉及的元素中仅Cu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正确;B.由于反应中生成的2CuCl质量是在溶液X中2CuCl质量基础上增加了加入的铜,所以一定不相同。错误;C.由反应 I 可计算,每溶解 6.4 kg Cu时,生成2HCuCl的质量为 27.2 kg,代入反应 II 可计 6/11 算得到需要22H O的质量为 3.4 kg,则反应所需的 10%双氧水的质量为3.4 kg 10%=34 kg,但反应过程中22H O会有少量分解而损失,所以实际提供的双氧水质量应大于 34 kg,C 项错误;D.若由2CuCuClCuCl、中的若干种组成的 10.66 g混合物中,铜元素为 6.4 g,即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g10.66g100%60%,而CuCl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0460%4+356.54.3%,而2CuCl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7.4%6464+35.5 2,所以该混合物中一定含2CuCl。故选:BC。【考点】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三、非选择题 21.【答案】(1)混合物 3价(2)32CaCOCaO+CO 高温 放热 蓝 熟石灰(3)3 有机 2H O 22CO 氢气(4)25是常温,不需要专门降温。【解析】(1)氯化钡废液(杂质为3FeCl及微量NaCl),所以氯化钡废液属于混合物。3FeCl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7/11 (2)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32CaCOCaO+CO 高温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是放热过程,石灰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石灰石和熟石灰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3)用 95%乙醇(26C H O)洗涤滤渣可除微量26NaClC H O、由 3 种元素组成,是有机化合物。26C H O在2O中完全燃烧生成2CO和2H O,2 个2CO分子可用化学符号表示为22CO,煤、氢气、乙醇三种燃料中,最清洁的是氢气。(4)结合流程和表回答:工业上选择 25而不选择 5进行冷却结晶的主要原因是滤液多次循环后,25与 5结晶产品的总产率基本相同;25是常温,不需要专门降温。【考点】物质制备的工艺流程 22.【答案】(1)铝合金 聚乙烯 碳纤维(2)糖类和蛋白质 蛋白质 碳、氢、氧 酸杨桃 Ca Fe Zn Fe【解析】(1)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2)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百万或更高,这样的有机物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糖类 8/11 和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能在人体内分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其中酸性较强的是酸杨桃;人体缺少钙元素易得佝偻病;缺少铁元素易得贫血症;在人体中含量超过 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含量在 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表格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Zn和Fe。【考点】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3.【答案】(1)酸雨 a(2)1 2:22Cu+H SCuS+H高温(3)b a 吸收2SO 吸收2CO 收集CO 4S【解析】(1)2SO的任意排放,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的变化生成硫酸,随雨水落下形成酸雨,引起土地酸化.破坏森林等一系列问题;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少2SO排放;(2)CO和2H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23CO+2HCH OH催化剂高温,由化学方程式可知CO和2H的分子个数比为12:;2H S和Cu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CuS和2H,化学方程式为:22Cu+H SCuS+H高温;(3)因为硫酸镁和木炭高温煅烧的产物为MgO(固体)、22SOCOCO、硫蒸气,气体混合物先通过 A 9/11 装置的长玻璃管,使硫蒸气冷却变成固体留到玻璃管内;22SOCOCO、通过装置 B 中的4KMnO溶液除去2SO,剩余气体继续通过 C 装置中的NaOH溶液除去2CO,再把CO通过 D 进行收集;所以:装置 B、C 中的溶液分别是 b、a;装置 B 的作用是吸收2SO;装置 C 的作用吸收2CO;装置 D 的作用是收集CO;设该气体的化学式为Sx 32128x 4x,该气体的化学式为:4S。【考点】酸雨等环境问题和气体的检验、吸收、收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4.【答案】(1)烧杯 温度计 温度控制准确 提高温度、搅拌等(2)加快反应(3)4MnSO 引流(4)32224422MnCO 6MnOH5H O+7H SO7MnSO+18H O+CO()(5)加热浓缩 乙醇洗涤【解析】(1)溶解时,为控制 80,根据水浴加热图可知,水浴加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烧杯、温度计。水浴加热的优点有温度控制准确。能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提高温度、搅拌等(写一种)。(2)除铁时需要搅拌,由于反应物之间接触越充分,反应越快,所以搅拌的作用是加快反应。(3)由于过滤 I 所得滤液后续用于制备硫酸锰,所以对应的溶质一定含有4MnSO,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 10/11 是引流。(4)酸溶时,322MnCO 6MnOH5H O()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和水以及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4422MnCO 6MnOH5H O+7H SO7MnSO+18H O+CO()。(5)请补充完整由流程中“酸溶”所得4MnSO溶液制备42MnSO H O的实验方案:将4MnSO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加热浓缩,在高于 40时趁热过滤,乙醇洗涤(42MnSO H O和42MnSO 5H O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涤一方面减少因为水溶解造成的损失,另外一方面乙醇易挥发,以便后期干燥除杂),100 烘干得42MnSO H O。【考点】化学工艺流程中的相关问题 25.【答案】(1)3222CaCO+2HClCaCl+H O+CO 2332Fe O+6HCl2FeCl+3H O 加入盐酸,无气体生成(2)碱性弱 不引入新的杂质 氢氧化铁(3)氨水浓度降低 二氧化碳溶解能力降低(4)2CaOH()(5)2CO(6)55.6 t【解析】(1)溶解时,323CaCOFe O、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CaCO+2HClCaCl+H O+CO.2332Fe O+6HCl2FeCl+3H O判断样品已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加入盐酸,无气体生成。(2)除铁时,选用2CaOH()而不选用NaOH,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相比,价格低,来源广,且碱性弱,11/11 由于最终要制取碳酸钙,所以不引入新的杂质。所以选用2CaOH()而不选用NaOH其主要原因是2CaOH()价格低且来源广、碱性弱、不引入新的杂质;根据滤液最终转化为碳酸钙,可知过滤过程中除去的是铁元素对应的化合物,应该是氢氧化铁,所以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铁。(3)沉淀时,其他条件相同,反应温度对3CaCO产率的影响 图。高于 35时,3CaCO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氨水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溶解能力降低。(4)分离时,所得滤液中含有氯化铵,由于铵根离子遇到可溶性碱生成氨气,所以可以选择加入碱,由于整个流程制备碳酸钙,所以加入氢氧化钙以便后期综合回收利用,所以向过滤所得滤液中加入2CaOH()并加热,则可回收3NH。(5)开始二氧化碳是生成物,后来是反应物,所以该实验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除2H O外,还有2CO。(6)设若要得到 28 t CaO,则至少需要含3CaCO 9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 32 CaCOCaO+CO 高温 100 56 90%x 28 t 10090%=5628 tx x55.6 t【考点】物质制备、分离、提纯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化学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扬州市 2019 年中考试卷 化 学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Cu64 第卷(选择题 共 4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 年 5 月 11 日,扬州市启动了城市节水宣传活动。2H O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混合物 D.有机物 2.6 月 5 日为世界环境日。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绿色低碳出行 B.大量使用农药 C.露天焚烧垃圾 D.乱扔废旧电池 3.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氧气液化 C.氢气燃烧 D.矿石粉碎 4.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干冰:2O B.纯碱:3CaCO C.食盐:NaCl D.烧碱:24Na SO 5.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钾 B.铁 C.铜 D.金 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 B.铁 C.氯化钠 D.氧气 7 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 ()A.酸雨 B.食醋 C.NaOH溶液 D.盐酸 8.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我国的“节水标志”是 ()A.B.C.D.9.下列物质能为人们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的是 ()A.2N B.2CO C.淀粉 D.氯化钠 10.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集气瓶 B.烧杯 C.玻璃棒 D.量筒 11.24322422KI+H SO+OO+M+K SO+H O中 M 的化学式是 ()A.2H B.KOH C.HI D.2I 12.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43NH NO B.3KNO C.24K SO D.3NaNO 1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222H+O2H O点燃 B.2442Zn+H SOZnSO+H C.232MnO2KClO2KCl+3O D.2KOH+HClKCl+H O 14.维生素2D的化学式为2844C H O,下列关于维生素2D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含有 3 个原子 C.相对分子质量是 73 g D.HO、元素质量比为441:1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用稀盐酸和2BaCl溶液检验23Na CO溶液中是否含有24H SO B.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与2CaCl溶液 C.用足量NaOH溶液除去2CO气体中的少量HCl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23Na CO溶液中是否含有23K CO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1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1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 0 分)16.实验室用3KClO和2MnO制2O,反应后分离KCl和2MnO(难溶于水)。下列图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化学试卷 第 3 页(共 8 页)化学试卷 第 4 页(共 8 页)A.用装置甲制取2O B.用装置乙收集2O C.用装置丙过滤 D.用装置丁蒸发滤液 1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2CO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B.铜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C.常温下2N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 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18.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图中共表示 3 种物质 C.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 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19.1800 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常温常压时,1 L水可溶解 0.031 2L O、0.57 3L O。A.水在通电时能发生化合反应 B.实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 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2H在水中的溶解度比2O的小 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3O,也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20.工业上,利用溶液 X(溶质为2CuCl和HCl)在 50 时与Cu反应制作电路。2CuCl消耗后,2HCuCl经处理又能转化为2CuCl,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反应 I 22CuCl+Cu+2HCl2HCuCl 反应 222222HCuC1+H O2CuCl+2H O A.反应 I 和涉及的元素中仅Cu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反应中生成的2CuCl质量与溶液 X 中2CuCl质量一定相同 C.工业上,每溶解 6.4 kg Cu时,外界只需提供 34 kg 10%的双氧水就能使生成的2HCuCl部转化为2CuCl D.若由2CuCuClCuCl、中的若干种组成的 10.66 g混合物中,铜元素为 6.4 g,则该混合物中一定含2CuCl 第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21.(13 分)由氯化钡废液(杂质为3FeCl及微量NaCl)制备产品22BaC1 2H O的流程如下。(1)氯化钡废液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FeCl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2)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是_过程(填“吸热”或“放热”),石灰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石灰石和熟石灰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3)用 95%乙醇(26C H O)洗涤滤渣可除微量NaCl。26C H O由 种元素组成,是 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26C H O在2O中完全燃烧生成2CO和 。2 个2CO分子可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煤、氢气、乙醇三种燃料中,最清洁的是 。(4)结合流程和表回答:工业上选择 25 而不选择 5 进行冷却结晶的主要原因是滤液多次循环后,25 与 5 结晶产品的总产率基本相同;。化学试卷 第 5 页(共 8 页)化学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表:每次结晶时,温度对产品纯度和产率的影响 冷却结晶的温度/产品的纯度/%产品的产率/%5 99 72 25 99 60 22.(11 分)日常生活、社会发展都与化学密切相关。(1)3D 打印机根据不同需求,使用不同材料,如铝合金、聚乙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中属于无机材料的是 ,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2)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杨桃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葡萄糖和蛋白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能在人体内分解生成氨基酸的是 。葡萄糖由_三种元素组成。经测定酸杨桃的pH为 1.35,甜杨桃的pH为 1.81,其中酸性较强的是 。(填“酸杨桃”或“甜杨桃”)酸杨桃中矿质元素含量如表 2.人体缺少 元素易得佝偻病,缺少_元素易得贫血症。如表所列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表:每克酸杨桃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矿质元素 K Ca Zn Fe 含量/mg 0.389 0.587 0.049 0.070 23.(11 分)MgO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和木炭高温煅烧的产物为MgO(固体)、22SOCOCO、硫蒸气。(1)工业上,2SO的任意排放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化石燃料燃烧是产生2SO的主要原因,下列做法能减少2SO排放的是 (填字母)。a.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b向高空排放2SO(2)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CO和2H可化合成燃料甲醇(CH3OH),该反应中CO和2H的分子个数比为 。若CO和2H中混有2H S气体,2H S会与催化剂中的Cu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中一种产物为Cu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如图装置对硫酸镁和木炭进行高温煅烧,并对产生的四种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已知:常温下,硫为固体;22SOCO、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装置 B、C 中的溶液分别是 、。(填字母)a.NaOH溶液 b.4KMnO溶液 装置 B、C 的作用分别是 、。装置 D 的作用是 。若将装置 A 中的固体隔绝空气加热至 500,就会变成蒸气,其中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128 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24.(11 分)以2MnO为原料制备42MnSO H O的工业流程如图。已知:沉淀时的化学方程式为42323224227MnSO+7Na CO+11H OMnCO 6Mn OH5H O+7Na SO+6CO 42MnSO H O和42MnSO 5H O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4MnSO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所示。(1)溶解时,为控制 80,在实验室可用水浴加热如图 2。水浴加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水浴加热的优点有 。能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写一种)。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化学试卷 第 7 页(共 8 页)化学试卷 第 8 页(共 8 页)图 1 图 2(2)除铁时需要搅拌,搅拌的作用是 。(3)过滤 I 所得滤液的溶质主要是24Na SO和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4)酸溶 时,322MnCO 6MnOH5H O()与足量稀硫酸 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5)请补充完整由流程中“酸溶”所得4MnSO溶液制备42MnSO H O的实验方案:将4MnSO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在高于40 时趁热过滤,100 烘干得42MnSO H O。25.(11 分)实验室以某石灰石(含少量23Fe O)为原料制备高纯3CaCO的步骤如下。溶解溶解 向石灰石样品中加入适量盐酸,至反应完全。除铁除铁 加入氨水调节pH,然后加入适量2CaOH(),充分反应后过滤。沉淀沉淀 向滤液中补充氨水,通入2CO,反应一段时间。分离分离 过滤、洗涤、干燥得高纯3CaCO。(1)溶解时,323CaCOFe O、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判断样品已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除铁时,选用2CaOH()而不选用NaOH,其主要原因是2CaOH()价格低且来源广、;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3)沉淀时,其他条件相同,反应温度对3CaCO产率的影响如图。高于 35 时,3CaCO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已知:100%产品的实际质量产品的理论质量)(4)分离时,若向过滤所得滤液中加入 (填化学式)并加热,则可回收3NH。(5)该实验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2H O和 。(6)石灰厂煅烧石灰石生产CaO,若要得到 28 t CaO,则至少需要含3CaCO 90%的石灰石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