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

    • 资源ID:43490905       资源大小:997.8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

    1/4 江苏省徐州市 2015 年中考语文试卷 语文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1)窈窕淑女(2)采菊东篱下(3)家书抵万金(4)春蚕到死丝方尽(5)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6)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1)(5)为一般性默写,只需根据上下句的提示完成。注意不要写错别字,(6)为理解性默写,应注意题目中的要求。【考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 2.【答案】B【解析】A“惩罚”的“惩”应读“chng”;C“妇儒皆知”应为“妇孺皆知”;D“遒劲”的“劲”应读“j ng”,“引经剧典”应为“引经据典”。【考点】汉字的读音和书写 3.【答案】(1)衬托 鲜艳(2)由于(因为)花期苦短,因此(所以)这实在是人生憾事(或:花期苦短,这实在是人生憾事)。(3)示例:菊是花中隐士【解析】(1)“白灰灰”与“灰暗”应该是“衬托”;“碧桃”“远看不过是一堆红色灌木”是指花色,而非果实,所以用“鲜艳”更合理。(2)“花期苦短”与“人生憾事”之间不是转折关系,而是因果关系。(3)续写的句子在句式上要与“兰为空谷佳丽”对称,并要使用拟人手法,与前两句构成排比。【考点】词语的运用 4.【答案】(1)C 2/4 (2)保尔柯察金(保尔)。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保尔柯察金(保尔)花了六个月写的中篇小说暴风雨的儿女的手稿被邮局弄丢了。【解析】(1)罗曼罗兰是名人传的作者,而非雕塑家。“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的杰作”的是米开朗琪罗。(2)根据材料中的人物对话,可以判断出人物是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考点】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二、古诗文阅读 5.【答案】(1)使凄凉(2)像(好像)(3)善于,擅长(4)离开(离去)【解析】解答时,要注意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的现象。如“凄神寒骨”的“凄”是使动用法,“去”在古代汉语中多解释为“离开”。【考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6.【答案】C【解析】C,创作,写作。A,表示对数量的估计,上下、左右处所,地方;B,留,停留居住;D,知道通“智”,聪明,智慧。【考点】文言文词语的理解 7.【答案】(1)(鱼儿)呆呆的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2)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3)(愚溪的河道)幽暗狭窄,蛟龙对它不屑一顾,不能在此兴风弄雨,愚溪(它)没有利于世人的地方。【解析】(1)(2)直接来自课文,翻译对注意将句子省略部分补充完整以及名词作状语等特殊用法。(3)关键词“幽邃”“不屑”“兴”。【考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8.【答案】D【解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忧伤与凄凉;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并不是表达作者对愚溪的厌恶之情。9.【答案】B【解析】B“小桥流水人家”是对比、衬托的写法,营造了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和愁苦之情。三、现代文阅读 10.【答案】道理论证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3/4 【解析】论证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道理论证,二是事实论证。本文以说理为主,是道理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和主张。本文的标题即中心论点。11.【答案】示例:名人传中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在肉体和精种上都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是在经历了超越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其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解析】补写的必须是事实论据,要用记叙的表达方式,要能够证明作者的观点,做到上下文连贯。12.【答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不阅读”对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民族所带来的危害,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感染力。【解析】解答时可以从句子的本身,如修辞手法的运用、特殊句式等出发,联系论证的效果来赏析。13.【答案】结构上:总结全文、与文题相呼应。内容上:从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强调阅读给人生带来的影响,从而使论证更加严密。发出号召,归结出中心论点。【解析】应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人手。作为文章的结尾段,结构上一般是总结全文,内容上一般是呼应开头、点题和升华中心。14.【答案】母亲的饺子 朋友的存折 妻子的字条(或母亲送饺子,朋友借给“我”钱,妻子留字条)【解析】第段空缺处填入的三个短语与后文写的三件事一一照应,后文的三件事分别是“母亲送饺子”“朋友借我钱”“妻子留字条”。15.【答案】(1)因为老师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更重要的是老师注重内心的感动而不重视物质享受。(2)因为老师给他的礼物是 20 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老师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他。【解析】解答时要联系全文,既要回答出“他的礼物好像并没有让老师感动”的原因,又要回答出“他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感动”的原因。16.【答案】不能删去。第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总结上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删去后文意不连贯,情节不够完整。【解析】回答时一要看段落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二要看段落写的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三要看删掉后对文章的影响。17.【答案】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拨动人们心弦的感动,因为这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珍惜岁月中的真情,才是找回了颤动的感觉。【解析】回答时要联系全文内容,题目中的关键同“颤动的感觉”即拨动了心弦的感动,“找回”表明曾经 4/4 有过、又失去过的,因此与回忆和怀念有关。写出文章里“感动”的具体内容,分析作者的心理和情感。18.【答案】(1)示例: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写出了小弗朗士因贪玩不认真学法语的懊悔之情,对法语由讨厌到喜爱的态度转变,以及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同情、理解和留恋;成功塑造出小弗朗士由一个贪玩、凋皮、不懂事的孩子,转变为一个懂事、热爱祖国、热爱法语、理解爱戴老师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细腻,真挚感人。(2)示例:“妈妈,我只是说想吃您包的三鲜饺子,没想到您竟然真的给我送来了!您对我真的是太好了!我平时很少回家看您,很少关心您的身体和生活,想想这些,我真后悔啊!妈妈,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孝顺您!”【解析】(1)根据提示,从“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角度进行赏析最后一课中的片段。这段文字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小弗朗士的一段心理独自。赏析时要紧紧扣住人物思想性格的转变,爱国感情的萌生等角度展开。(2)“这种写法”即“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首先可以想象一下“他”见到母亲那一刻的场景,再根据这一场景,联系他的感受,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表达时,要符合内心独白的体例,描述要具体。语言要通顺,要符合人物身份和当时的情境。四、作文 19.【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办法”和“困难”构成了一对矛盾,“办法总比困难多”。既强调了“困难”多,又突出了办法更多。“总比”一词,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冲突。写作时,要处理好“办法”和“困难”之问的关系,写记叙文要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来表现“办法总比同难多”,要联系生活,有真切的感受;写议论文,要根据对题目的理解确定中心论点,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证,切忌讲空洞的大道理。【参考译文】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一样,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清秀明澈,能发出金石般的响声,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颜开,对它眷恋爱慕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用文笔自由驱使万物,包罗世间百态,(世间万象)没有什么能逃得出我的笔墨形容。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融入玄虚静寂之中,而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于是作八愚诗,记在溪石上。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徐州市 2015 年中考语文试卷 语 文 本试卷满分 14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古诗文默写。(10 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君子好逑。(2)_,悠然见南山。(3)烽火连三月,_。(4)_,蜡炬成灰泪始干。(5)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6)晏殊浣溪沙中的名句“_,_”被赞为“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A.惩(chng)罚 星宿(xi)因地制(zh)宜 忍俊不禁(jn)B.栈(zhn)桥 附和(h)根深蒂(d)固 谈笑风生(shng)C.诀(ju)别 木讷(n)脍(kui)炙人口 妇儒(r)皆知 D.庇(b)护 遒劲(jn)叱咤(zh)风云 引经剧(j)典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 分)北国早春,山野的杏花先开,那干瘦乌黑的枝条上绽放出明亮的粉色花朵,生意盎然。但远看那山坡上一簇簇的杏花,一团团白灰灰的,被()在灰暗的土石中,倒像是癞秃头上的疮疤。花,宜近看不宜远看;树依凭体态之美,才宜于远看。()的碧桃,远看不过是一堆红色灌木,失其妖娆;牡丹、芍药,远看也不见其丰满华贵之态,只呈点点嫣红了。所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画花大都表现折枝花卉,取花瓣转折之柔和,如亲其肌肤,闻其芬芳。鲜花令人珍惜,花比青春,年华易逝。虽然花期苦短,但是这实在是人生憾事。为了赋予短暂的花期以恒久深远的含义,人们赞美莲是花之君子,兰为空谷佳丽,_其实也正是生命的轮回,促成了人间的缤纷多彩。(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 分)衬托 依托 鲜嫩 鲜艳(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 分)_(3)根据上文,仿照“兰为空谷佳丽”这一句子,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 分)_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 分)(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通过叙述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生动地再现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B.繁星 春水在艺术上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C.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罗曼罗兰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的杰作;托尔斯泰则在生命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由此可见,他们是在经历了超越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D.公输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别选自墨子和孟子,这两部作品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3 分)“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都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指的是什么事件?_ _ 毕业学校_ 姓名_ 准考证号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毕业学校_ 姓名_ 准考证号_ 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8 页)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 8 页)二、古诗文阅读(19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 58 题。(16 分)【甲】【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乙】【乙】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柳宗元愚溪诗序有删节)【注释】牢笼:包罗,概括。鸿蒙: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一种混沌状态,也指自然界之气。希夷:指虚寂飘渺、无法感知的一种境界。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1)凄神寒骨:_(2)而适类于余:_(3)而善鉴万类:_(4)乐而不能去也:_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面山而居 C.于是作八愚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寂寥而莫我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_(3)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_ 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因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作者“乃记之而去”。“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作者在空寂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衬托潭水清澈。“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则从正面直接写出愚溪的清澈见低,光洁如玉。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潭源流的蜿蜒曲折。“不可以灌溉”“大舟不可入也”“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连用五个否定词,交代了作者以“愚”字为溪水命名的原因。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出作者怀才不遇的忧伤与悲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则表现了作者对愚溪的厌恶之情。(二)古诗词鉴赏。(3 分)天净沙天净沙 秋思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9.对上面这首散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天净沙 秋思 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出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缀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 8 页)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三、现代文阅读(31 分)(一)阅读下面的一篇议论文,完成 1013 题。(11 分)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吴智勇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信仰和主义可谓多矣,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都要皈依某种宗教,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指引自己前行的信仰。今天,当物质的匮乏不再困扰我们时,心灵的成长便成为生命的第一要务。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上帝”,而真正的信仰不仅是一种理论,是一种实践,一种内在生命的实际体验,更是精神的支持和动力。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话,那就是阅读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难以把握,如此透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人类的文明以文字的脉络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阅读已经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宗教,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让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阅读中共生。文字,是生命洪炉中的一缕袅袅炊烟;书籍,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一个躁动不安的灵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足以代表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经典之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那些已经被阅读了千百年的经典,依然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领到同样的精神时空,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他们的言行,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选自课外阅读2015 年 3 月份上刊)10.请说出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中心论点。(2 分)_ 11.联系上下文,请为“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 分)_ 12.本文第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3 分)_ 13.请分析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3 分)_(二)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 1418 题。(20 分)找回颤动的感觉找回颤动的感觉 林 夕 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快下课时,她发给每人一张纸,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算是高中最后一篇作文。童老师话音刚落,他就在纸上写出三件事: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20 年过去,已成为京城富商的他,回到故乡,参加母校建校 50 周年庆典。他为已经退休的童老师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LV 皮包。他的礼物好像并没有让老师感动。这名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的中学女教师,似乎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相反,他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感动。礼物是 20 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他看着有些发黄的稿纸上写着: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他百感交集,眼泪涌了出来。他早已实现这些梦想。实现之后,他并不觉得它们重要。“如果现在让你写下过去 20 年对你影响最重要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老师问。他思考片刻,拿出笔,在稿纸背面写下:_、_、_。老师微笑着说:“给我讲讲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毕业学校_ 姓名_ 准考证号_ 语文试卷 第 7 页(共 8 页)语文试卷 第 8 页(共 8 页)那年,他 29 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忙得晕头转向,春节也没回家。除夕,他给家里打电话。母亲问:“有没有吃饺子?”他说:“吃了,在超市买的速冻水饺,一点儿也不好吃,真想吃你包的三鲜饺子。”初一晚上,他刚刚上床睡觉,就被门铃声吵醒,开门一看是母亲。她坐了 12 个小时的火车,给儿子送饺子来了。他对老师说:“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饺子。现在回想起来,我还能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香味。”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倒闭了。他欠下几万元债务,心灰意冷,萌发轻生念头。这时,一位平时并不十分亲近的朋友找到他,给他一本存折,告诉他密码,转身走了。“存折上有 6 500 元钱,是他所有的积蓄。他是一名公务员,每月薪水不到 1 000元,每次发薪水时就存一二百元钱,存钱的记录都在上面。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我起作用的是存折主人的真诚和信任。就算是为了报答他,我也一定要收拾残局,东山再起。”说到这儿,他陷入深思,仿佛又回到那充满艰辛的拼搏岁月。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说:“那第三件事情呢?一定是个浪漫的故事吧!”“不,一点儿也不浪漫。那字条上没有写我爱你,我想你这些甜蜜的话。当时那种情况,我们根本没有心情。”“发生了什么事?”“两年前,我由于长期劳累和工作紧张,患上了耳疾,医学上叫乳突炎。我先是左耳感染,后来右耳也感染了。那段时间,妻子一直陪着我,每天帮我热敷、清洗耳朵。病情越来越重,我需要动手术。手术前夜,我担心手术失败会失聪,她就给我写下那张字条:亲爱的,别担心,我愿意永远做你的耳朵。”老师被他的故事打动,伸手在他的背上拍了几下,意味深长地说:“20 年前,你们写在纸上的事情五花八门,有的很虚幻,有的很物质。20 年后,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想来想去,我只想出两个字感动。其实想想也对,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呢?”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呢?它只轻轻一下,就拨动了心弦,荡起的涟漪挥之不去。无论何时何地,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总有一种颤动的感觉。那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选自中外微型小说精华本,2014 年 9 月第 1 版,略有改动)14.联系上下文,请在第段内容空缺处填入三个恰当的短语。(3 分)_ 15.为什么“他的礼物好像并没有让老师感动”而“相反,他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感动”?请结合全文说出原因。(4 分)_ 16.小说第段能否删去?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理由。(3 分)_ 17.请说说你对题目“找回颤动的感觉”深刻内涵的理解。(3 分)_ 18.小说常常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本题共 7 分)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1)上面是最后一课中运用这种写法的语段,请从“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赏析。(4 分)_(2)请发挥想象,运用这种写法将本文第段“他”见到母亲那一刻的内心独白描述出来。(80 至 100 字)(3 分)_ 四、作文(65 分)19.题目:办法总比困难多(65 分,含书写分 5 分)要求:以“办法总比困难多”为题目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注意事项

    本文(201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为本站会员(可****阿)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