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1荷塘月色课后巩固提升含答案.pdf
第一单元DIYIDANYUAN1 1荷塘月色荷塘月色课后篇稳固提升稳固提升随堂演练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抖,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1 1.以下对前两段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用叠词法描绘景物,音韵和谐,突出月下荷塘景物的朦胧之美。B.“脉脉的流水”中,“脉脉”原指用眼神或行动表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既写流水无声,又用拟人手法赋予流水人的情意。C.“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抖,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用比喻的手法,侧面描写荷风的轻柔。D.第段重点写荷塘,第段重点写月色,但又彼此渗透: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解析 A 项,“突出月下荷塘景物的朦胧之美”错,“田田”“亭亭”“层层”不表示“朦胧”,表示“茂盛”。答案 A2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解析从“灯光”是“渴睡人的眼”这两个事物中,不难发现作者采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用“渴睡人的眼”形容“灯光”的朦胧。参考答案本句运用了比喻,把树缝里漏出来的“没精打采”的路灯光比喻成“渴睡人的眼”,反衬出月色的朦胧迷人。3 3.第段中所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情感?请结合内容分析答复。解析抓住景物的特点和作者在写景时流露出的情感理解。由树的阴森、灯光的没精打采,可以看出作者淡淡的忧愁。参考答案在这段文字中,写树,用“重重围住”写树木的茂盛,更写出作者的压抑感;“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写色彩的黯淡,更写出作者心情的黯淡。写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表现的是作者心绪的低落。“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表现的是作者那片刻的宁静不复存在,心中烦乱不堪。二、语言运用4 4.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诗句“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品味下面的句子,然后仿照其修辞手法写两句话。(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解析(1)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假设有假设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2)句用了通感手法,由视觉向听觉转移,将光与影和谐的组合比作梵婀玲上演奏的名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美丽与和谐,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答案例如(1)梅雨潭的水滑滑地明亮着,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到婴儿的肌肤。(2)突然映入眼帘的绿茸茸的草地,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5 5.下面的对联以荷塘月色为上联,请拟写下联。(1)上联:月色映荷塘诗情一片下联:(2)上联:清清幽幽,荷塘边上斯人独处下联:解析首先要注意审题,确定对联应涉及的内容,保证其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其次“大题小做”,所谓“小”,就是具体、典型,我们可以寻找和这个话题相关的人、事、物,或者强调这个概念的功能、作用,以此为内容,拟写对联。再次,疏通文句,检查结构,锤炼字词,增加对联的表现力。参考答案(1)蓝天衬白云画意无穷(2)隐隐约约,密林深处月色无边课时作业课时作业一、基础稳固1 1.以下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执画笔的画家徐一文用绘本的叙事语言、国画的写意技法诠释荷塘月色,是独出机杼的创想。炎热盛夏,荷花竞相绽放,一簇簇地点缀湖面,静静地伫立,含情脉脉,既典雅别致又富有韵味。作者置身于月下荷塘,看那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淡淡的月影,不禁如坐春风,心旷神怡。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这篇文章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月下荷塘图。通观近期经济表现,我们认为,对待市场经济只有实事求是一种态度,不能虚无缥缈。月下的荷塘是宁静的、祥和的,荷花的粉红的面庞,在隐隐约约的月光里舒展着迷人的微笑。A.B.C.D.解析独出机杼:比喻文章的命题和构思独特新颖,与众不同。使用正确。含情脉脉: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使用正确。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不合语境。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使用正确。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此处与语境不符。可用“虚与委蛇”。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句中应用“朦朦胧胧”。答案 D2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唯有各国拿出齐心协作、共渡难关的勇气和智慧,采取负责任的经济政策,才能实质性解决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种种难题。B.朱自清任教西南联大时,尽管日本飞机常常轰炸,生活也很困难,但他一心扑在教学上,每天工作到深夜才休息。C.荷塘月色是极富个人情感的写实散文,是现代最美的抒情写景的散文之一,是朱自清所有作品里最清新可人、超凡脱俗。D.根据文化部的最新数字显示:目前,已有 24 个省份、275 个地级市组建了文化志愿服务机构,文化志愿服务团队有 6 700 多支。解析 A 项,语序不当,将“各国”调整至“唯有”前;C 项,成分残缺,将“超凡脱俗”后添加“的名篇”;D 项,句式杂糅,删去“根据”或者“显示”。答案 B3 3.以下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这张松鹤图真的太贵重了,虽然受之有愧,但因家父渴慕已久,我也就笑纳了。B.小张啊,凭咱们这么近的关系,你就不要客气,有什么要请教的,可以随时来找我。C.您的这盆兔形根雕,惟妙惟肖,实在招人喜欢,如肯割爱,价钱上我一定不亏待您。D.我的家境贫寒,您的资助真是雪中送炭,希望您一如既往地资助我,我将永志不忘。解析 A 项,“笑纳”是请人收受礼物的敬辞,不宜用于自身收礼物。B 项,“请教”错,它的意思是向对方求教,本项中不合乎人物身份。D 项,“希望您一如既往地资助我”语气生硬,有向对方提出要求之嫌。答案 C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46 题。一池荷花半生梦胡忠勤夏日的清晨总是来得格外的早,又格外的准,好似和人有心灵之约一般,只要你睁开眼睛,不管何时天都已经是光亮如昼了。在这个季节,与清晨一起到来的还有一声声鸟啼和蛙鸣,让周围愈发显得幽静深远,再入睡是不可能的了,索性起身四处走走,沿着小区长着毛茸茸绿草的精致小道向东信步而行,拐过两个弯,一潭荷花就毫无遮挡地呈现在眼前了。荷花池位于小区之南形如月牙的小山坳里,三面是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洋房高楼,正南毗邻的是碧波万顷的南湖,因与活水相通,波浪相接,涛声相闻,荷花池显得更加生机盎然。这荷花池可是当初开发商的卖点之一,据说是聘请苏州的园林大师和工匠花费千万之巨,耗时一年多建造而成的山水园林景观。或许是沿袭古制,蓄水植荷之地谓之池,如春秋吴王夫差的浣花池,唐朝大明宫的太液池,三国魏宫的芙蓉园池等,故此处也称作荷花池。适逢昨夜下了一场暴雨,此时整个荷塘还笼罩在层层薄雾交织弥漫的氤氲之中,在一缕缕晨曦的投射下,初开的荷花亭亭玉立,一顶顶碧绿的擎雨盖上闪烁着晶莹剔透的水珠,让人眼前一亮,精神陡振,残存的最后一丝睡意也瞬间即逝,消失得无影无踪。荷花池面积不大,小巧精致,奇丽淡雅,从石板铺就的小径拾级而上,一抬脚就融入景致之中。荷花池依形傍势,筑山叠石而建,池内亭台楼阁遥相照应,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布局匠心独运,处处藏奇斗秀,就是一道道石缝也被填上了土,恰到好处地插上一两株植物,或枝或蔓,草木葳蕤,风韵非凡,活脱脱一个翻版的苏州园林。沿池塘用鹅卵石拼花而成的小道边杨柳依依,间或栽种有其他的名木,绿树成荫,游玩至此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且行、且驻、且赏,亦歌亦咏,流连忘返。还没等进入荷花池,远远就已经看到池塘中仙子的身姿,走得近了愈发欣喜,荷花的绰约风姿让人怦然心动,仿佛为你守候了一夜,终于见到了早起的探访人,也格外精神抖擞起来。前些日子听友人说,团湖的荷花已经盛开,相约几次未能成行,深以不能亲睹其胜状为憾。不过今日竟得以窥见池塘新荷,倒也算是意外的惊喜和补偿。荷花,古人誉之为花之君子,除了莲、莲花、芙蕖等熟悉的称谓外,别名有十余种之多,更有甚者为之庆生,足见人们喜爱之至。荷花超凡脱俗,聚而不喧,品格可敬,清人李渔曾在芙蕖中赞赏道:“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即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这番评价仿佛正是说的眼前这池荷花,恰如其分。团湖的荷花素以壮观取胜,早已闻名遐迩,每到荷花盛开之际,临湖远眺,满眼翠绿粉红明黄望不到边,风过后,数千亩荷花莲叶如千军万马,气势磅礴,蔚为大观,呈现的是“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情景。不过,在我看来这场面未免有些喧哗,不如这一池荷花一簇簇地点缀其间,静静地伫立,含情脉脉,显得典雅别致,富有韵味。彦周诗话云:“世间花卉无逾莲花者,盖诸花皆藉暄风暖日,独莲花得意于水月,其清凉虽荷叶无花时亦自香也。”世间的事物就是这样奇妙,清凉之物必生于酷暑盛夏,而温热之物必产于严寒隆冬。荷花就是这样的,不仅为人提供消暑之食,而且还为人营造了消暑之观,在夏日只要看到塘中的荷花,哪怕内心再躁动不安也会顿时清凉无汗,清爽无比。少有如荷花这样把自身全部,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都奉献给了他人。荷花,不愧是花之君子也!于是,我开始羡慕起居住在此的人了,守着这么一方如诗如画的风水宝地,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荷塘秀色,亲眼见证从夏之初点点荷钱浮现到深秋最后一枝残荷凋零,历经采莲掘藕,伴随的不仅是一年中大半的光景,也度过生命中最有分量的难忘时光,更得以有缘去细心体会颗颗莲子的良苦用心,这是何等的诗意,何等的惬意!一池荷花半生梦,不辞长作巴丘客。梦是美梦,梦是要想的,如果不是濂溪这样的爱莲之人,哪怕靠得再近也是难以入梦的!(选自青海湖)4 4.以下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先写荷花池的修建,再写荷花池的环境,如是反复,把人的胃口吊得足足的,才引出荷花,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B.在写这一池荷花之前,作者又从李渔笔下的荷花以及团湖的荷花谈起,最后才将眼前这一池荷花呈现于读者眼前,层层铺垫,峰回路转,曲折多致。C.第六段写团湖荷花壮观、磅礴,与眼前的一池荷花形成比照,同时运用象征手法,这一池荷花的典雅别致富有韵味,为赞美荷的“君子”品性张本。D.由眼前之荷想到李渔笔下的芙蕖,由荷的品格想到彦周诗话,由眼前的伴荷之人想到爱莲的周敦颐,引经据典,使文章意蕴丰富。解析 C 项,“象征手法”应为“衬托手法”。答案 C5 5.请分析“梦是美梦,梦是要想的,如果不是濂溪这样的爱莲之人,哪怕靠得再近也是难以入梦的”这句的含意。解析分析句子的含意,离不开“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阅读原则,此题就是要求把句子放在整篇文章中来把握才有可能正确理解其含意,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重点解读“美梦”“难以入梦”。参考答案如果缺乏对高雅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即使面对这一池典雅别致的荷花,也不可能绽放出美丽雅致的梦想。6 6.题目是“一池荷花半生梦”,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但本文并没有花太多篇幅写这一池荷花,而是花许多笔墨交代荷花池的由来及荷花池的环境,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解析作者花许多笔墨交代荷花池的由来及荷花池的环境的意图,可以从铺垫、浓墨重彩、文章主旨的角度分析。参考答案铺陈、浓墨重彩,这样极力叙写小区的精致、高档以及匠心独运的布局、环境等就是为了说明:无论外界环境多么优裕,无论你的物质生活多么“一流”,如果不追求精神上的雅、美,一样会对眼前的美好视而不见。前面的不惜笔墨只是为了铺垫出结尾的“半生梦”,也正因为有前文的“画龙”,作者只须在此处轻轻一点,主旨就水到渠成,意在言中,含蓄蕴藉。通过对居住环境的渲染,对什么样的人能真正拥有“美梦”提出了要求:即使身处优雅的环境,即使日日面对荷花池,如果心中没有一朵圣洁淡雅的莲花绽放,一样无梦可寻。三、语言运用7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虽 然 在 黑 暗 中 长 时 间 近 距 离 看与 黄 斑 变 性 没 有 直 接 关 联,但 并 不 是 说。眼睛是通过调节睫状肌的收缩或舒张来改变晶状体的曲度的,视力正常的人能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在黑暗中长时间近距离看,睫状肌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使晶状体过度屈曲,进而。不仅如此,黑暗中过于专注地盯着太亮 的 屏 幕,会 使 眨 眼 频 率 显 著 减 少;而 眨 眼 的 作 用 主 要 是 使 眼 角 膜 湿 润,久而久之,容易引发干眼症。解析根据前面“虽然在黑暗中长时间近距离看与黄斑变性没有直接关联,但并不是说”可以推断第处可填“这种行为对眼睛没有损害”;根据“睫状肌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使晶状体过度屈曲,进而”可以推知第处可填“导致视力下降”;根据“会使眨眼频率显著减少”及“久而久之,容易引发干眼症”可以推知第处可填“眨眼次数减少”。参考答案这种行为对眼睛没有损害导致视力下降眨眼次数减少8 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和精神传承,工匠精神为各行各业所必需。一个职工只要恪尽职业操守,就可以具备工匠精神,一个企业只要重视产品的质量提升,就能够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我国已经建立起了表达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一定能够培育出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职工能够恪尽职业操守未必可以具备工匠精神。解析三个判断都存在条件不够充分的问题,“具备工匠精神”“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建立起了表达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也不是培育众多“中国工匠”的唯一条件。参考答案企业重视产品的质量提升未必能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建立起了表达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未必能够培育出众多“中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