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教育理论知识点汇总.pdf
-
资源ID:43609584
资源大小:239.34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教育理论知识点汇总.pdf
1新课程改革基础知识第一讲 新课程改革概述1.1 课程概述新课程改革基础知识第一讲 新课程改革概述1.1 课程概述“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朱熹第一次使用“课程”。第一个进入人的视野的真正课程问题,是由斯宾塞于 1859 年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这是课程问题明确化的开端。斯宾塞认为:“在能够制定一个合理课程之前,必须确定最需要知道些什么东西 必须弄清楚各种知识的比较价值”。他讲究知识的价值,注重人的社会生活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是非常有意义的呃,但是他把课程仅仅看成是科学知识,则有所偏颇。从概念上来说,课程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意义上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其一般概念主要涉及:1.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1.2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1.2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一)社会背景1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教育理论知识点汇总22.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原有基础教育课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动因是要为“素质教育”在我国的真正落实找到切入口。3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1)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 21 世纪具备全面素质的合格公民。(2)关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精选适合学生和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3)培养具有终身学习、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4)重视评价改革,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全面发展。(二)理论背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从理念上吸收了现当代众多教育思潮中的各种合理因素,展现出全新的姿态,有着全新的价值追求。1人本主义思潮2建构主义思潮(1)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2)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3)学生观: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师的。(4)教学观:学生的主体性、情境的建构性、活动与主体的交往、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3多元智能理论(1)简介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 1983 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2)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3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九个):a.语言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家、演说家、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律师等职业上有更加突出的表现。b.逻辑数学智能逻辑数学智能是指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他们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即使他人的言谈及行为也成了他们寻找逻辑缺陷的好地方,对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c.空间智能空间智能强调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比较强,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这类人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的。空间智能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形象的空间智能为画家的特长。抽象的空间智能为几何学家特长。建筑学家形象和抽象的空间智能都擅长。d.肢体运作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类人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喜欢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它肢体语言。他们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都有这种智能优势。e.音乐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乐师、乐器制作者、音乐评论家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4f.人际关系智能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组织能力,包括群体动员与协调能力。协商能力,指仲裁与排解纷争能力。分析能力,指能够敏锐察知他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人际联系,指对他人表现出关心,善体人意,适于团体合作的能力。g.内省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会从各种回馈管道中了解自己的优劣,常静思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爱独处,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喜欢独立工作,有自我选择的空间。这种智能优秀的政治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等人员那里都有出色的表现。内省智能可以划分两个长层次:事件层次和价值层次。事件层次的内省指向对于事件成败的总结。价值层次的内省将事件的成败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自审。h.自然探索智能(加德纳在 1995 年补充)自然探索智能是指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它自然环境(如云和石头)的能力。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自然探索智能应当进一步归结为探索智能。包括对于社会的探索和对于自然的探索两个方面。i.生存智慧智能(加德纳后来又补充)1.3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3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一)总体目标推行素质教育(二)具体目标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获得“双基”,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2.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整体规划课程门类和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需求。5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以教材为本位的倾向,强调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结束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问题分析解决以及沟通合作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得到改进的能力。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6第二讲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第二讲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2.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2.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直面传统教育的痼疾,广泛吸纳当代教育理论发展的合理陈分,体现了全新的理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即使学生发展为一个“整体的人”。(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新课改空前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发展性、现实性和生活化。(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新课程基于建构主义知识论与认识论,在学习方式上,寻求以学生为主体对知识的建构为基本的教与学的理念。(4)创建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首先,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致力于建设民主的课程管理文化;其次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均权化意味着课程变革的过程是一个民主参与的过程;第三,本次课程改革非常关注隐性课程在塑造人、培养人中的作用。2.2 现代教师观2.2 现代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式、研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具体要求包括:A.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并指出达到目标的途径。B.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C.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条件。D.建立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E.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F.和学生一起探寻真理,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7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不仅是教学者还应该是研究者,要精通教学理论和分析教学理论,并可以独立完成教育行动研究。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要开发教育资源,包括开发校外和校内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进度和结构;教师还要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教师的教育不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所以教师不仅是学校的教师而且是社会的一员,所以教师应是开放型教师。(二)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2.3 现代学生观2.3 现代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主体。82.4 现代教学观2.4 现代教学观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学再也不能被动的听从课程的指令,而是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和设置课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实质是交往,师生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要重视客观真理,但更重视获得真理的过程。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更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给学生充分的个性空间和时间,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2.5 现代学习观2.5 现代学习观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主动探求知识。只注重学习教材中的理性知识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良好人格的获得。只注重与书本结论一致的知识的获得忽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现代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主动、合作与独立、问题与探究性。9第三讲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上)第三讲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上)3.1 课程目标的改革3.1 课程目标的改革1.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2.课程目标的类型(1)行为取向性目标:是学习前事先规定的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具有操作性,适合技能课和训练课。(2)生成性取向目标:不是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随着学习活动的展开自然生成的目标。(3)表现性取向目标: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表现,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主张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行为取向的目标的教育学家有:(1)泰勒:课程目标必须指出学习后学生身上的变化,认为课程目标就是具体的学习行为,因此他认为确定的课程目标必须包括三点:可观察的行为、行为发生的条件、可接受的行为标准。(2)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技能领域目标。认知领域目标由低到高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评价、价值组织、价值形成;技能领域:知觉、准备、机械动作、适应、创作。3.23.23.23.2 课程结构改革课程结构改革(1)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课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掌握基础的同时要求个性发展,开设选修课。(2)从小学到高中把实践活动设置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3)农村课程设置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特点: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103.3 课程内容改革3.3 课程内容改革1.有关课程内容的三种观点夸美纽斯:课程=教材杜威:课程=活动泰勒:课程=学习经验2.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形象的先后顺序组织课程内容。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一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专题。纵向组织侧重知识自身的体系和深度,横向组织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广度。(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是传统教育派的主张。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是现代教育派的主张。(3)直线式与螺旋式(3)直线式与螺旋式直线式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即课程内容直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强调知识本身内在逻辑的直线性。螺旋式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时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后面学习内容是对前面学过内容的不断扩展与加深,层层递进。3.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课程的三结构)(1)课程计划。(2)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与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3)教材。教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科书,它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114.新课程内容改革的主要特点(1)素质教育理念。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突破学科中心。从“难、繁、偏、旧”注重基础、简化内容、反映新的研究成果、紧密联系现实”。(3)改变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死记硬背主动参与、探索学习。12第四讲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下)第四讲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下)4.1 课程评价改革4.1 课程评价改革1.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2.现代课程评价的特点: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3.对学生评价的改革A.从筛选、评比到诊断、帮助发展。B.从辅助知识学习到全面育人。C.从客观冷静到人性关怀。D.从单一的评价标准到多元个性的评价标准。E.从单一的评价主体到多元的评价主体。F.从单一笔试评价到多种评价方式。G.从游离于教学之外到融合于教学之中。4.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方法(1)建立评价体系,评价的内容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内容要涉及学生的全面素质,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情感、态度、习惯、价值观的获得。(2)教师要采用多样、有效的评价方法。方法要多样化,包括日记、成长记录、情境测验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3)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反映学生的进步过程和结果。13(4)学生成绩的评定尽量采用等级制,不得将成绩公布或成绩排队,评语应采用激励语言,或描述学生的潜力,不可只提及学生的不足。(5)每学期结束时,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并明确、简要的引导制定学生下阶段的学习目标。5.建立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方法以教师自评为主,以学论教。6.新课程改革下的考试的宗旨(1)目的:发现学生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2)内容:涉及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知识,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方法:形式多样,笔试考试和实际操作测验相结合。(4)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甚至不设总分而改为各项评定,而且必须遵守“不公布成绩和进行成绩排队。”的规定。4.2 课程管理改革4.2 课程管理改革(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1、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它编订的宗旨是保证国家确定的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普通教育的世界先进水准,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国家课程的编制往往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实施“中央外围”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确保一个国家所实施的课程能够达到统一、共同的质量。2、地方课程,就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编订宗旨是补充、丰富国家级课程的内容或编订本地区需要的教材。它既可以安排学科类课程,也可以安排各种活动;既可以安排必修课,也可以开设选修课。总体上实行“以省为主、分级管理、社会参与”的体制。3、学校课程(也叫校本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习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14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为学校教师,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国家课程能体现国家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地方课程能兼顾到不同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的多样性,校本课程能满足不同学校的特点和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在三类课程的设置上出现了从一元到多元转化的趋势,我国在 1992 年以前只有国家课程,造成各地学校对统一的课程不适应的弊端。1992 年开始在高中阶段推行地方课程,。这次新课程改革,课程管理开发权限进一步下放,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方式,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二)具体课程管理1.国家对课程的管理内容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改革;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积极试行心得课程评价制度2.地方对课程的管理内容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定课程实施计划;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学校对课程的管理内容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开发课程资源;改进课程评价。(三)校本课程的开发1、校本课程的概念顾名思义是以校为本开发设计的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来说,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2、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亚太地区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对校本课程开发作出如下界定:“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校自主的行动,促使地方和中央当局之间的权力和责任的重新分配,因此学校获得法律和行政的自主权的专业地位,从事课程开发的过程”。可见,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课程决策过程。3、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5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合作精神、研究能力、课程理论素养)凸显学校特色。4、途径:课题研究与实验、校本研究开发、选修课、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