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化学试卷.pdf
-
资源ID:43615381
资源大小:1,019.73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化学试卷.pdf
2020-20212020-2021 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化学试卷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化学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原子结构模型的简历和发展与科学实验紧密相关。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道尔顿发现原子“实心球”模型B汤姆逊发现电子“葡萄干布丁”模型C卢瑟福进行粒子散射实验“核式”模型D玻尔解释氢原子光谱“电子分层排布”模型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Zn 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4s2BFe2+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C 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D HClO的电子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Mg、Al 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BV、Cr、Mn 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大CS2-、Cl-、K+的半径逐渐减小 DO、F、Ne 的电负性逐渐增大4徐光宪在分子共和国一书中介绍了许多明星分子,如1H2O2、CO2、BF3、CH3COOH 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BCO2分子为非极性分子CBF3分子中的 B 原子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DCH3COOH 分子中 C 原子均为 sp2杂化5乙烯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制取的物质是()ACH3CH2OHBCH3CH2ClCCH2BrCH2BrDCH2=CHCl6分子式为 C4H10O 的醇和 C4H8O2的羧酸所形成的酯有(不包括立体异构)A4 种 B16 种 C8 种 D12 种7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可由香茅醛为原料合成。下列有关香茅醛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式是 C10H18OB至少有六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C能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 D能与 H2或 Br2发生加成反应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酸性 KMnO4溶液鉴别 CH3CH3和 CH2=CH2B将盛有等体积 CH4和 Cl2的大试管倒扣在水槽中光照,试管内不能充满液体C用 NaOH 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D用 NaOH 溶液和新制 Cu(OH)2悬浊液检验淀粉在稀H2SO4作用下是否水解9下表是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的部分化合价、电负性和原子半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化合价电负性原子半径/nmA+12.10.037B22.50.102C13.00.099D23.50.073E14.00.071F+10.90.154AA的单质中含有金属键BF2D2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沸点:A2DAE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C10某种能实现热电效应的晶体的晶胞模型如右图。已知晶胞的六个面的原子数相同,Y原子位于 Z原子围成的八面体中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距离 X最近的 Y原子有 8个B 距离 X 最近的 X原子有 6 个C距离 X最近的 Z原子有 3个D该晶体的化学式为X2Y8Z12+-11PCl5和 AlCl3形成的加合物 PCl5AlCl3由PCl4 和AlCl4 构成。下列有关该加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分子晶体 BPCl4 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C阴阳离子均含有配位键D固态可导电12乙醇蒸气和乙烯的混合气体aL 完全燃烧,消耗相同状况下bL 氧气,则()Ab=2aBV(乙烯)=0.5aLCn(H2O)=n(CO2)Db=3a13 SO42-中存在一种特殊的 键,它是由配位氧原子 p 轨道上的孤对电子与中心硫原子的空 3d 轨道发生肩并肩重叠而形成,称为d-p 键。下列微粒可能含有 d-p 键的是()APO43-BCCl4CNO3-DSiH414右图三条曲线表示C、Si 和 P 元素的四级电离能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cba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abCI5:acbD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abc15a 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易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b 为 EDTA 与 Ca2+形成的螯3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和 b 中的 N原子均为 sp3杂化Bb 中 Ca2+的配位数为 4Cb 含有分子内氢键 Db 含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配位键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6氮元素可形成丰富多彩的物质。(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等物质的量的 NH3和 N2混合气体中 键与 键的数目之比为_。(2)光化学烟雾易在PM2.5 尘粒的催化作用下形成,光化学烟雾中含有NOx、O3、CH2=CHCHO、HCOOH 等二次污染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N2O 与 CO2互为等电子体,其结构式为N=N=OBO3的沸点大于 O2CCH2=CHCHO 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DHCOOH 在水中溶解度大的原因与氢键有关(3)在配合物中,下列微粒NH3、NH4+、NH2OH 不能作为配位体的有_。(4)图 a 为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示意图,该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晶胞结构如图b,晶胞边长为 dcm,该晶胞中含有_个cm-3(阿伏伽德罗常氮原子、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g数的值为 NA)17.由苯乙烯制得的聚苯乙烯可用于制造一次性餐具。(1)苯乙烯的分子式为_。(2)苯乙烯制取聚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_。.聚苯乙烯塑料性质稳定,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为此人们开发出一种聚乳酸塑料来替代聚苯乙烯。聚乳酸合成过程如下:(3)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可表示为(C6H10O5)n,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互为同分异构体C纤维素是纯净物B水解最终产物相同D均是高分子化合物(4)乳酸分子中所含官能团有_(填名称)。(5)根据结构推断聚乳酸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并据此说明用聚乳酸塑料替代聚苯乙烯塑料的好处是_。(6)乳酸与足量 N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8掺杂微量铜、硼、镓、硒等元素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之一。(1)Cu2+的电子排布式为_。(2)已知铜转化为水合离子过程如下:已知 I1=745.5kJ/mol,I2=1957.3kJ/mol。在水溶液中 Cu2+比 Cu 更稳定的原因是_。(3)铜与类卤素(SCN)2反应生成 Cu(SCN)2。1mol(SCN)2含有 键的数目为_。HSCN 有两种结构,H-S-CN(硫氰酸)的沸点低于 H-N=C=S(异硫氰酸)的沸点,其原因是_。(4)BF3能与 NH3反应生成配合物 BF3-NH3,该配合物中 B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5)铜和硒可形成的半导体团簇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其分子式为_。(6)镓与某有机物形成的配合物过程如下图,在图上画5出产物中的配位键。(7)与Si 同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如下图所示,其中a、b 和 c 分别代表_。Aa 为 I1、b 为 I2、c 为 I3Ca 为 I3、b 为 I2、c 为 I1三、有机推断题三、有机推断题Ba 为 I2、b 为 I3、c 为 I1Da 为 I1、b 为 I3、c 为 I219Q、R、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Q 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X 原子的核外电子有八种运动状态,Y 元素的离子半径是第三周期中最小的,Z 是第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原子。(1)Z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2)Q、R、X、Y 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杂化轨道理论指出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p 或 s、p、d 轨道之间可以通过杂化形成种类丰富的杂化轨道。RCl3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不存在 RCl5分子的原因_。4H2O,(4)配合物甲的分子式为ZCl3配位数为 6。取 1mol 甲溶于水,加入足量的AgNO36H2O)溶液,得到 143.5g 白色沉淀。在酸性溶液中,甲发生水合反应转化为乙(ZCl3。乙的配位原子只有一种,配位数为6。甲的结构简式为_。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5)图 a 是 Q 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和钾形成的插层化合物的晶胞图,图b 是晶胞沿侧面的投影图。该插层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四、实验题四、实验题20苯甲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可以制得苯甲酸乙酯,及时除去反应中产生的水可提高酯的产率。据此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来进行上述实验。相关信息如下: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苯甲酸乙醇苯甲酸乙酯实验方案为:122461501.270.7891.0524978.3212.6微溶易溶难溶-3沸点/水中溶解度(1)仪器甲的名称为_。(2)往丙中加入药品的顺序为_。A无水乙醇、浓硫酸、苯甲酸晶体B浓硫酸、苯甲酸晶体、无水乙醇C苯甲酸晶体、无水乙醇、浓硫酸D苯甲酸晶体、浓硫酸、无水乙醇若加热反应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微沸回流过程中,可以看到乙内的混合试剂的颜色变为_色。(3)加入碳酸钠粉末的作用是_。7(4)分液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粗产物在_层(填“上”或“下”)。(5)加热蒸馏若采用下图装置(加热装置已经略去)进行,该装置存在的2 个问题为_、_。(6)本实验所得到的苯甲酸乙酯产率为_。(7)装置乙的作用为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A 道尔顿发现原子,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任何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但这与化学实验无关,错误;B汤姆逊通过实验发现在原子中含有电子,电子在原子中均匀分布,从而得到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正确;C.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在原子中绝大多数的空间都是空的,粒子都可以穿过,少数发生了偏转,极少数被弹回,说明原子中有一个极小的核,它集中了原子的正电荷及绝大多数的质量,从而得到原子的“核式”模型,正确;D1913 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系统只能具有一系列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当原子从一个具有较大能量的定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较低的定态时,它辐射出具有一定频率的光子,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和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氢原子光谱指的是氢原子内的电子在不同能阶跃迁时所发射或吸收不同波长,该光谱的发现在玻尔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即玻尔解释氢原子光谱“电子分层排布”模型,正确。考点:考查原子结构模型的简历和发展与科学实验密切关系正误判断的知识。2B【详解】A Zn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0,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故 A 错误;BFe是 26号元素,Fe2+的核外有 24个电子,所以 Fe2+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正确;CC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s22p2,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 C错误;,故 BDCl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形成 1对共用电子对,而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形成 2对共用电子对,HClO的电子式为答案选:B。3C【解析】试题分析:A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故 D 错误。1渐减小,原子最外层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但是由于 Mg 最外层电子处于其轨道的全充满的稳定状态,所以所以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Al 还大,错误;BV、Mn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2 个,而原子处于Cr 的 3d、4s 轨道的半充满的稳定状态,最外层电子数只有1 个,错误;C.S2-、Cl-、K+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 S2-、Cl-、K+的半径逐渐减小,正确;D.O、F 的电负性逐渐增大,而Ne 处于各轨道的全充满的稳定状态,电负性最小,错误。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相似性及递变性、特殊性的应用的知识。4B【解析】试题分析:AH2O2分子是空间立体分子,其空间构型不是直线形,错误;B.CO2分子中三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两个O 原子在 C 原子的两侧,故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正确;C.BF3分子中的 B 原子最外层只有 6 个电子,所以不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错误;D.CH3COOH 分子中甲基 C 原子采用 sp3杂化,羧基 C 原子采用 sp2杂化,错误。考点:考查物质分子结构的知识。5D【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与水在催化剂存在时加热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H3CH2OH,不符合题意,错误;B.乙烯与 HCl 发生加成反应产生 CH3CH2Cl,不符合题意,错误;C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CH2BrCH2Br,不符合题意,错误;D.CH2=CHCl 是 HCCH 发生加成反应产生 CH2=CHCl,不能由乙烯通过一步反应制取,正确。考点:考查乙烯的性质的应用的知识。6C【解析】试题分析:分子式为 C4H10O 的醇可能结构由 CH3CH2CH2CH2OH、CH3CH2CH(OH)CH3、(CH3)2CHCH2OH、(CH3)3COH 四种;C4H8O2的羧酸有 CH3CH2CH2COOH、(CH3)3COOH 两种,因此它们形成的酯的种类是 42=8 种,故选项 C 正确。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的判断的知识。7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香茅醛分子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是C10H18O,正确;B.由于饱和碳原子形成的是 sp 杂化方式,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所以该分子中至多有六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错误;C.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醛基,故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加热煮沸时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故可以H2或 Br2发生加成反应,正确。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的正误判断的知识。8C【解析】试题分析:A.CH3CH3与酸性 KMnO4溶液不发生反应,而CH2=CH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可以用酸性 KMnO4溶液鉴别 CH3CH3和 CH2=CH2,正确;B.盛有等体积 CH4和 Cl2的大试管倒扣在水槽中光照,发生取代反应产生 CH3Cl、CH2Cl2、CHCl3、CCl4C.乙酸可以与 NaOH及 HCl,由于 CH3Cl 是气体,难溶于水,故试管内不能充满液体,正确;发生反应产生乙酸钠和水,乙酸乙酯也可以与NaOH 溶液发生酯的水解反应,因此不能用NaOH 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D.淀粉在稀 H2SO4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错误;然后用 NaOH 溶液中和硫酸,再用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若产生沉淀,就证明淀粉水解产生了葡萄糖,正确。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正误判断的知识。9B【解析】解:B、D 的化合价都是2,应该位于A 族,B 的原子半径大于 D,则 B 为 S 元素、D为 O 元素;A、F 的化合价都是+1 价,应该位于A 族,A 的原子半径小于 O,则 A 为 H元素,F 的原子半径大于 S,则 F 为 Na 元素;C、E 的化合价都是1 价,应该位于A族,C 的原子半径大于 E,则 C 为 Cl 元素、E 为 F 元素,AA 为 H 元素,其单质为氢气,含有的化学式为共价键HH,故 A 错误;BF2D2为 Na2O2,过氧化钠中含有 OO 非极性键,故 B 正确;CA2D 为 H2O,AE 为 HF,常温下HF 为气体、水为液态,则二者熔沸点A2DAE,故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C,故 D 错误;故选 B10A【详解】A.在一个晶胞中距离X 最近的 Y原子有 1 个,通过一个 X可以形成 8个晶胞,所以距离 X33最近的 Y 原子有 8个,正确;B.在一个晶胞中距离X 最近的 X原子有 1 个,处于晶胞的体心上,通过一个X可以形成 8个晶胞,所以距离 X最近的 X 原子有 8个,错误;C.在一个晶胞中距离X 最近的 Z原子有 1个,通过一个 X原子可以形成 8个晶胞,所以距离 X 最近的 Z原子有 8 个,错误;D.在该晶体中含有X 的原子数是 1/88+1=2,含有 Y原子数是 8个,在一个晶胞中含有8个正八面体,每个顶点为2 个八面体所共有,所以一个晶胞中含有的Z原子数是8+4(62)8=20,所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X2Y8Z20,错误。11B【解析】试题分析:A.加合物 PCl5AlCl3由PCl4 和AlCl4 构成,则 A.该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错误;B.PCl4 空间构型类似 NH4,为正四面体结构,P 位于正四面体的几何中心,四个 Cl+-+-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正确;C在阳离子中含有配位键,在阴离子中不含有配位键,错误;D.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由于在固体中离子彼此束缚,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固态不可导电,错误。考点:考查加合物 PCl5AlCl3的结构与性质的知识。12D【解析】试题分析:乙醇燃烧方程式是:CH3CH2OH+3O2CH2=CH2+3O22CO2+3H2O;乙烯燃烧的方程式是2CO2+2H2O;可见等体积的乙醇蒸气或乙烯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相等,燃烧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是原气体体积的3 倍,所以 b=3a,选项 D 正确。考点:考查有机物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与燃料体积关系正误判断的知识。13A【解析】试题分析:APO43-结构与 SO42-相似,是是由配位氧原子p 轨道上的孤对电子与中心磷原子的空 3d 轨道发生肩并肩重叠而形成,称为 d-p 键,正确;B.CCl4分子中的 C 原子的 2p 电子与 Cl 原子的 3p 电子形成 键,错误;C.NO3-中 N 原子形成 sp2杂化,与三个氧原子的 2p 电子形成三个 键,错误;DSiH4中 Si 原子形成 sp3杂化轨道,与四个H 原子形成 4 个 键,错误。考点:考查离子中的中心原子形成的化学键类型的判断的知识。14C【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碳、硅、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结合其第一电离能可知:a 是碳;b 是磷;c 是硅。A元素的非金属越强,其电负性就越小,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PCSi,所以元素的电负性:cbCSi,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所以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acb,正确;D.对于结构相似的物质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点、沸点就越高。由于相对分子质量PH3SiH4CH4,所以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bca,错误。考点:考查元素的电负性、电离能、物质的稳定性大小比较的知识。15A【解析】【详解】Aa中 N 原子形成 3 个 键、含有 1 对孤对电子,而 b中 N原子形成 4个 键、没有孤对电子,N原子杂化轨道数目均为4,N原子均采取 sp3杂化,故 A正确;Bb 为配离子,钙离子与N、O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b中 Ca2+的配位数为 6,故 B 错误;Cb 中 N原子、O原子均未与 H原子形成共价键,b 中没有分子内氢键,故C错误;Db 为配离子,钙离子与N、O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其它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不含离子键,故 D错误;故选:A。16(1)(2)ABD(2 分)(3)NH4+(1 分)(4)共价键、范德华力(多写“大 键”也得满分)(2 分)(5)4(1 分),4(1 分),【解析】试题分析:(1)N 是 7 号元素,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5;在一(2 分);2:1(2 分,各 1 分)个 NH3分子中只含有 3 个 键,在一个N2分子中含有 1 个 键和 2 个 键,所以等物质的量的 NH3和 N2混合气体中 键与 键的数目之比为 4:2=2:1;(2)AN2O 与 CO2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相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相等,因此二者互为等电子体,其结构式为 N=N=O,正确;B由于相对分子质量 O3O2,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之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所以 O3的沸点大于 O2,正确;C在CH2=CHCHO 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都是为 sp2杂化,错误;D在 HCOOH 的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增加了甲酸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其在水中溶解度大,正确;(3)在配合物中,微粒NH3、NH2OH的 N 原子上都有孤对电子,可以形成配位键,能够作配位体,而NH4+无孤对电子,不可以形成配位键,因此就不能够作配位体;(4)根据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示意图可知,在层内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而在层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间作用力也叫范德华力。故该晶体含用的作用力的类型有共价键、范德华力;(5)在立方氮化硼晶体结构中,每个晶胞中含8+1/26=4;含有的 N 原子数是 14=4;所以在一个晶胞中含有4 个有的 B 原子个数是 1/8B 原子,4 个 N 原子。由于晶胞的边长是dcm,所以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考点:考查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关系及晶体结构的知识。17(1)C8H8(1 分)(2)(2 分)(3)BD(2 分)(4)羧基、羟基(1 分)(5)水解反应或氧化反应或取代反应(答对一个即得满分)(1 分)聚乳酸可发生降解反应生成无毒无害物质,环保无污染(1 分);(6)CH3CH(OH)COOH+2Na【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苯乙烯的分子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8H8;(2)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产生苯乙烯,则其制取聚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Na)COONa+H2。(2 分);(3)A.虽然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可表示为(C6H10O5)n,n 不同,但是由于二者的单糖单元的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B.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因此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正确;C由于纤维素中含有的每个纤维素分子中单糖单元的数目不相同,因此纤维素不是纯净物,错误;D.淀粉和纤维素相对分子质量都很大,因此均是高分子化合物,正确;(4)乳酸分子是CH3CH(OH)COOH,可见在分子中所含官能团有羟基、羧基;(5)由于乳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所以分子之间可以形成酯基,同时产生水,故推断聚乳酸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水解反应;用聚乳酸塑料替代聚苯乙烯塑料的好处是聚乳酸可发生降解反应生成无毒无害物质,环保无污染。(6)在乳酸分子中含有的羟基和羧基都可以与金属Na 发生反应,所以乳酸与足量 N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OH)COOH+2NaCH3CH(ONa)COONa+H2。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相互关系及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18(1)1s22s22p63s23p63d9(1 分);(2)由电离能、Cu+和 Cu2+与水结合放出的热量数据可知,Cu+(g)转化 Cu2+(g)再与水结合比 Cu+(g)直接水合放出的热量更多,因而在溶液中Cu2+更稳定。(2 分)(3)4NA(1 分)异硫氰酸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硫氰酸不可以(2 分)(4)sp3(1 分);(5)Cu8Se13(2 分)(6)(1 分);(7)B(2 分)。【解析】29号元素Cu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为Cu2+,试题分析:(1)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2)电离能、Cu+和 Cu2+与水结合放出的热量数据可知,Cu+(g)转化 Cu2+(g)再与水结合比Cu+(g)直接水合放出的热量更多,因而在溶液中Cu2+更稳定;(3)(SCN)2的结构式是NC-S-S-CN,HSCN 有两种结构,H-S-CN(硫可见在 1mol(SCN)2含有 键的数目为 4NA;7氰酸)的沸点低于 H-N=C=S(异硫氰酸)的沸点,其原因是异硫氰酸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而硫氰酸不可以,故沸点异硫氰酸高于硫氰酸;(4)BF3能与 NH3反应生成配合物 BF3-NH3,则该配合物中 B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3杂化;(5)铜和硒可形成的半导体团簇分子,根据该物质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Cu8Se13;分子式是:(6)在稼的配合物中存在配位键用“”表示,箭头离去的表示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箭头指向的表示是接受孤对电子的原子,则存在的配位键表示为:;(7)由于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该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力很小,容易失去,所以第一电离能很小,故 c 表示 I1;当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形成 2、8 电子层稳定结构 Na+后,再失去一个电子要比从Na 原子失去 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高;同理从 Na2+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 Na3+需要的能量比从 Na+失去一个电子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多,但不会增加很多,故a 表示第二电离能,b 表示第三电离能。故选项 B 正确。考点:考查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原子的杂化、原子的电离能大小比较与判断、配位键的形成、物质化学式的确定的知识。19(1)3d54s1(1 分)(2)ONCAl(1 分)(3)sp3(1 分)N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 2s、2p 共 4 条轨道,没有 d 轨道,故无法形成 NCl5(2 分)(4)Cr(H2O)4Cl2Cl(2 分)Cr(H2O)4Cl2Cl+2H2O(5)KC8(2 分)【解析】试题分析:Q、R、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Q 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Cr(H2O)6Cl3(2 分)在的最硬的物质,则Q 是 C 元素;X 原子的核外电子有八种运动状态,则X 是 O 元素,所以 R 是 N 元素;Y 元素的离子半径是第三周期中最小的,则 Y 是 Al 元素;Z 是第四周期中24 号 Cr 元素的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原子,则 Z 是 Cr 元素。(1)(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就越大。由于元素的非金属 ONCAl,Q、R、X、Y 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NCAl;(3)在 NCl3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3杂化;由于N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 2s、2p 共 4 条轨道,没有d 轨道,故无法形成NCl5;4H2O,配位数为6。取1mol 甲溶于水,加入足量的AgNO3(4)配合物甲的分子式为ZCl3溶液,得到 143.5g 白色沉淀。说明在 1mol 该化合物中含有 Cl-的物质的量是143.5g143.5g/mol=1mol;因此化合物甲的化学式可写为Cr(H2O)4Cl2Cl;在酸性溶液中,6H2O)甲发生水合反应转化为乙(ZCl3。乙的配位原子只有一种,配位数为6。则乙是Cr(H2O)6Cl3;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Cr(H2O)4Cl2Cl+2H2OCr(H2O)6Cl3。(5)根据该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和晶胞沿侧面的投影图可知,在一个晶胞中含有K+数目是41/4+41/2+=8 个;含有C 原子数是 4(81/2+12)=64,所以该插层化合物的两种微粒的数目比为 K:C=8:64=1:8,故化学式是 KC8。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元素电负性比较及晶体化学式的确定的知识。20(1)球形冷凝管(只写“冷凝管”不给分)(1 分)(2)C(1 分)停止加热,冷却后再加入沸石(1 分)蓝(1 分)(3)中和浓硫酸及未反应的苯甲酸(未答“苯甲酸”不扣分)(1 分)(4)分液漏斗、烧杯(1 分),下(1 分)(5)温度计的水银球不应插入反应液中;不应用直型冷凝管(2 分,各 1 分);(6)80%(2 分)(7)乙中的吸水剂可以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水分,有利于提高酯的产率(1 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装置示意图可知仪器甲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2)由于浓硫酸与乙醇混合会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的密度比乙醇大,故二者混合与浓硫酸与水混合类似。有固体药品和液态药品加入时,要先加入固体药品,然后再加入液态药品。乙醇往反应容器圆底烧瓶丙中加入药品的顺序为先加入苯甲酸晶体,然后加入无水乙醇,最后加入浓硫酸,故选项C 正确;若加热反应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是停止加热,冷却后再加入沸石;9(3)加入碳酸钠粉末的作用是反应消耗硫酸即过量的苯甲酸,便于分离混合物;(4)分液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由于制取得到的苯甲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大,与水互不相溶,因此在分液漏斗的下层;(5)加热蒸馏测定的是蒸气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不能伸入到液面以下;为了增强冷凝效果,使用球形零效果更好;(6)3.66g 苯甲酸的物质的量是 n(苯甲酸)=3.66g122g/mol=0.03mol,10mL 无水乙醇的物质的量是 n(乙醇)=(10mL0.789g/mL)46g/mol=0.17mol0.03mol,所以乙醇过量,要以不足量的苯甲酸为标准计算,则理论上可制取苯甲酸乙酯的质量是m=0.03mol150g/mol=4.5g,实际产量是 3.6g,所以本实验所得到的苯甲酸乙酯产率为(3.6g4.5g)100=80%;(7)装置乙中装有无水硫酸铜和石英砂,其作用为无水硫酸铜可以吸收反应产生的水,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可以使酯化反应正向进行,从而有利于提高酯的产率。考点:考查物质制备过程、操作方法即物质产率的计算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