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钓鱼的启示.pdf
13钓鱼的启示教学目标: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 词语。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皱鱼和放回皱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皱鱼和放回皱鱼的心情变化。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教学手段:通过读和讨论理解作者从钓鱼中得到的启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 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 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 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 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2、读课题,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板书:钓鱼启示)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1、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钓鱼,哪部分写了启示?2、反馈并补充板书:放鱼3、浏览全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1、研读“钓鱼”部分:(1)过渡语:很明显,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隐藏 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的钓鱼部分1-3白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看你 能读懂些什么?(2)引导学生体会:“我”钓到鱼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父亲是什么样的心情。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重点词下打上着重号。(板书:我父亲)(3)反馈,随机指导朗读句子:(板书:得意)重点指导:啊,这样大的鱼 看着鱼鲤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出示课件)相机提问:“我”钓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我得意什么?父亲 得意什么?(板书:得意)指导朗读:你想重点突出哪些词?(4)“钓鱼”这部分有关于月夜的描写,写得很美,能找出来美 美地读一读吗?你想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体会到什么?(美、静)(5)小结:谁来归纳一下这一段写的什么内容?请在书上做笔 记。2、研读“放鱼”部分:(1)过渡语:是呀,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多令人高兴呀!如果是你,你舍得放走这条鱼吗?(2)你的这种心情,文章中的“我”也有,而且心情很复杂!读课文“放鱼”部分4-9白然段,你能体会到“我”复杂的心情吗?划出相关词句,好好读一读。(板书:依依不舍)(3)这一部分对话较多,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式来学?(分角 色读或表演等)(4)引导提问:在“我”钓到鱼时,父亲是得意的,而此时 你想到什么问题没有?(板书:不容争辩)(5)小结:谁来归纳一下这一段写的什么内容?请在书上做笔 记。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师:在皱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皱鱼,却在 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 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这些内容我们下一 节课继续学习。五、课外作业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个;带生字的词语每个个。2、朗读课文。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4、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难问题。堂上练习:1、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9分)1、非常小心,丝毫不敢疏忽。()2、形容非常疲乏,力气已经用尽。()3、形容感情深,非常留恋,不忍离别。()2照样子写句子。例:我(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皱鱼。1.我()遇到了()诱惑。2.我()读着()书。3下面句子标点加注正确的一组是:我急切地问道爸爸 为什么2写4根据“我”的心情变化,填空。当我”钓到大皱鱼时,;爸爸要但因为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我”把鱼放回湖里时,,。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_作业反馈:能掌握成语、准确扩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板书设计13、钓鱼的启示我钓鱼 得意 得意放鱼依依不舍不容争辩启示父亲教学反思:今天学习了第四单元的钓鱼的启示,我依旧从单元入 手让学生明白单元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带领学生读导语知道要先 熟悉课文主要内容,再深思领悟启示,其中要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给了学生一把学习本单元的钥匙后,就领着学生用这把钥匙打开本单 元的学习大门,进入到钓鱼的启示的学习。我让学生抓住美好情 感线来组织教学,钓鱼时的景美,钓到的鱼美,放鱼回湖鱼游走的美,父亲告诫我的话美,我的启示美,那月光如水的美景始终在我的心头。一个个美好串联起来领悟到道德实践的美好,也把这份美好的情感潜 移默化的传染给学生。我想这样学生少花时间就学会了课文,也很好的进行了学生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当然其中让学生读中悟,读中进入情感也是离不 开的。语文真不是说教,让学生去读,去悟,才会让学生更好的成长,从生活中得到智慧,也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