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与班风建设的研究.pdf
-
资源ID:43628941
资源大小:330.3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与班风建设的研究.pdf
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与班风建设的研究学科分类: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关键词:心理健康成长 班风建设预期研究成果: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国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与几十年前的状况大相径庭。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当今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实施之间的关系。班风建设是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建设班风?应该建设一种怎样的班风?如何运用儿童发展期心理特征来更好的落实班风建设?这是诸多老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二、课题界定:二、课题界定:在儿童成长期,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与班风建设之间的关系较为突出,弄清两者之间的联系将更有利于教师教育实践。本研究试图以儿童发展时期中的心理健康为切入点,探究班风建设对于儿童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及儿童心理健康对班风建设的反作用,并试图为班风建设寻找一种理性科学的方案,从而优化儿童的学习环境和良好学风。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并日渐为全社会所关注。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发展。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枢纽,是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现状看,现在的儿童在家里娇生惯养,他们物质生活优厚,精神生活不足,心理发展滞后。这就使他们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焦虑、厌学、说谎、打架、任性和缺乏同情心、缺少责任心、意志薄弱、情感脆弱、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严重、学习动力缺乏和抗挫折能力差等。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学生身心发展失调,使其身心和谐发展的唯一途径;是学校整体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起点和达到素质教育奋斗目标的“高速公路”。选择心理健康教育,从儿童心理辅导开始,是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由于我们学校处于地理位置相对边远的小城镇,有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对其子女的思想状态关心较为淡薄,加之特殊家庭(离异、单亲等)、“留守学生”的增多,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难度;通过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生的调查分析,探索一种适合小城镇学校心理教育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必不可少。近年来,在专家学者的呼吁下,教育部门已经开始高度关注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就整体而言,学校目前的教育远不能满足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成长需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足,表现在以下方面:1、把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认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没必要在学校教育中普及性地发展心理健康教育。2、把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以往,心理教师容易只注意学生表面的行为问题,将情绪、性格问题归为思想品德问题,忽略了问题背后隐藏着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心理需求。3、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给学生讲概念,考条条。4、把心理健康教育狭隘化,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个别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并且把教育的职责推给了心理老师。5、存在着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行动的动力。6、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法的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桥梁和依托。正是由于上述的现状与不足,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和探索。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通过研究实践,不断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儿童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班风。2、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的健康心理素质和进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3、通过校本培训增强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实验,使儿童心理健康素质得到提高,教师观念发生变化,领导办学观念发生变化。五、课题研究目标五、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更全面地了解儿童心理状况,心理需求,确定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通过实验研究,获得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经验,探索出适应当代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3、通过实验和研究,探索出适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4、通过实验和研究,帮助儿童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儿童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地成长。5、健康的心理便于建设良好的班风,此实验和研究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6、通过实验和研究,进一步探索良好的班风对班级内个别儿童影响的方法和途径。六、研究内容六、研究内容1、儿童的心理主要特点:儿童的心理,看似比较平静,其实也很复杂,是在发展中的不稳定心理,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在这一阶段,作为教师,要有预见性,在孩子进入成熟的心理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安全、健康地度过小学阶段。2、班风:班风即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它是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在全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良好的班风将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优良环境。3、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模仿占据着重要地位,教育者可以充分把握这种心理,制定明确的“规则”以及榜样,形成良好班风。七、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七、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1、研究重点:现在的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了与社会、自然、他人共同活动的机会,团体意识淡薄,参与积极性不高。因此,学校、教师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更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精神,形成集体文化。为此,我校课题组提出了“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与班风建设的研究”这一课题。2、创新之处:在创新方面,本课题研究的关注点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八、研究思路:八、研究思路:有效利用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特点可以促进班风建设。九、研究方法:九、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行动研究法”、“调查分析法”、“观察”、“问卷”等方式来实施研究课题。行动研究法:注重行动研究中的观察,做好学生在班级中,以及班级在学校活动中行动的观察记录等;注重行动研究中的反思,并对反思进行随时记录整理,最后分析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调查分析法:通过对有关问题的数据资料的收集、统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列出统计图表说明结果。观察:由研究小组成员深入班级,直接对研究对象的班级反应行为进行观察并认真记录。问卷:问卷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即抽取所在学校班级总数的三分之一班级进行问卷调查,由课题组成员组织实施。十、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拟用 2 年完成,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0 年 9 月2020 年 10 月)(1)制定研究方案。(2)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沟通,探讨如何利用心理学相关原理建设班风。(3)在所选择的班级进行数据收集,总体评估,进行前测。(4)制定有关规章制度。(5)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20 年 11 月2022 年 6 月)(1)首先向学生介绍我们接下来要建设什么样的班风,鼓舞学生。在班级中实施准备阶段所制定好的相关规则。(2)建立个别事件档案,形成实验个例档案材料。(3)观察学生课上以及课余活动中的从众行为,及时记录、反思,每周评估、小结。(4)每周召开班会,评讲一周班风建设状况,建设积极向上团结的班集体。(5)撰写阶段性总结。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2 年 7 月2022 年 12 月)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修正,总结研究成果,准备结题(1)整理相关资料。(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3)进行成果展示。(4)完成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与班风建设的研究专集。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徐伶俐,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自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小学语文一线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改革,积极参加各项教学研讨活动,除了担任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多年来一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参与了市级课题多媒体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已结题,由本人负责的市级课题师生成长共同体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研究因受疫情影响,正在结题中。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一一和谐教育是前提、强化养成教育 铸就精彩人生、抓好三件事班级变和谐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曾被评为县级“百佳青年教师”、第六届、第七届“教育科研百佳教师”、“优秀交流教师”、“天河名师”和 市级“骨干教师”等光荣称号。2、核心观点以儿童发展时期心理健康为切入点,探究班风建设对于儿童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及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对班风建设的作用,并试图为班风建设寻找一种理性科学的方案,从而优化儿童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班风。3、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1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张秀丽。2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风建设之中,王向萍,赢未来2018 年第 26 期3班风建设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研究,陈丽琼,赢未来2018 年第 26 期。4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5 儿童发展心理学,刘梅、国运龄、赵楠,清华大学出版社6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李燕燕,张春蕾。7 浅谈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杨文林。课题编号: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