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
资源ID:43629785
资源大小:834.4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20212021 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下学期届浙江省宁波十校高三下学期 3 3 月联考月联考物理试题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31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3939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以下是几个教材中的物理公式,其中关于特定物理量符号、物理量名称及其在国际单位制(SI)中的用基本单位表示的单位符号表述中全部正确的是()公式符号名称单位符号Aa3k 2TR LSa加速度m/s2B密度kgm/As32CT 2LCL长度mDA.AE BlvB.BBC.C磁感应强度kg/As2D.D2.2020 年 12 月 22 日,美国“麦凯恩”号驱逐舰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就擅闯我国南沙岛礁邻近海域,在发现之后,我国南部战区立即组织海空兵力用“054A”型护卫舰对其予以警告和驱离。如图所示是某网站发布的当天两舰的卫星图片和“054A”型护卫舰图片,假设在图示时刻两舰正沿同一方向匀速前进,并保持固定的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我国海军 054A 型护卫舰为参考系,“麦凯恩”号是静止的B.以我国海军 054A 型护卫舰为参考系,附近的南沙岛礁是静止的C.以附近的我国南沙岛礁为参考系,两艘军舰均做竖直向下的运动D.以“麦凯恩”号驱逐舰为参考系,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3.麦克斯韦系统地总结了人类直至19 世纪中叶对电磁规律的研究成果,其中有库仑、安培、奥斯特、法拉第和亨利等人的奠基之功,也有他本人的创造性工作。在这基础上最终建立了经典的电磁场理论。以下关于前人奠基之功的论述符合事实的是()A.库仑利用扭秤发现了库仑定律,并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B.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电本质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给出了右手螺旋定则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得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如图所示,PQ 是固定的水平导轨,两端是定滑轮,滑轮摩擦不计,导轨上物体A 两端分用细绳通过滑轮与物体 B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绳PB 与导轨平面的夹角为,绳 QB 与导轨平面的夹角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则水平导轨一定是光滑的B.若,则物体 A 受导轨的摩擦力方向向右的C.C.若,则物体 A 受导轨的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A 的重力无关D.若90,则物体 A 所受摩擦力是物体B 所受重力的tantan倍5.作为 2021 年全民国防教育万映计划重点推介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前往遥远的“比邻星”去寻找新的安身之所的故事。假设比邻星的质量是太阳的k倍,地球入住比邻星系后,绕比邻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公转速度为原来的倍,则那时候的地球上的一年为现在的几倍()A.k2B.k3k24D.k366.如图为一个光滑绝缘的半圆柱形容器的剖面图,圆心所在的轴线上水平固定一垂直纸面向内的通电长直导线,带正电的小物体(可视为点电荷)从左端由静止开始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释放时,正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竖直向上B.若带电量足够大,运动过程中,小物体可能会脱离容器表面C.无论小物体是否带电,都一定可以滑至右侧等高处D.物块滑至容器底部时,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大于轨道受到的压力7.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解释说法正确的是()A.水面上油膜在太阳光照射下呈现彩色,是光的衍射现象B.惠更斯原理可以解释光反射现象,但不能解释折射现象C.两个完全相同小灯泡发出的光相遇时会发生干涉D.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如果仅把红光改成绿光,则条纹间距将减小8.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上滑动时,六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了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i和Ui(i 1、2、3 下同)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Ii和Ui表示。下列分析结论正确的是()A.I2、I3、U1示数均减小U1U2U3B.、的比值均不变I3I1I2C.U3U3、的比值绝对值均变化I3I3的 的的U1U2D.、的比值绝对值均不变I1I19.如图是某同学跳远的频闪模拟图,该同学身高168cm,体重 52kg。假设助跑起跑前该生的机械能为零,图中辅助标线方格横竖比为21,请你估算他在最高点时机械能最接近的值是()A.1600JB.800JC.400JD.200J10.某小型电站用两根单位长度内电阻为2.5104/m的电缆直接向 10 公里外的山区送电,已知其输出电功率是1.2106kW。现用 200kV 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4104AB.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为30kVC.若改用 500kV 电压输电,根据欧姆定律,输电电流变为原来的2.5 倍D.若改用 50kV 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8106kW11.如图甲是磁电式表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线圈是绕在一个与指针、转轴固连的铝框骨架(图中未指出)上,关于图示软铁、螺旋弹簧、铝框和通电效果,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蹄形磁铁相连的软铁叫做极靴,其作用是和中心软铁配合产生稳定的辐射状磁场B.线圈带动指针转动时,通电电流越大,安培力越大,螺旋弹簧形变也越大C.铝框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涡流,起电磁驱动作用,让指针快速指向稳定的平衡位置D.乙图中电流方向 a 垂直纸面向内,b 垂直纸面向外,线框将顺时针转动1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足够长且与水平方向成30的斜面,斜面上有 A、B 两点,S 点在 O 点正上方,其中 OS、OA、AB 的长度均为 l,若以初速度v0从 S 点水平射出一个小球,正好可以击中A 点,不计空气阻力,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发射速度增大到 2v0则正好击中 B 点B.小球分别击中 A 点和 B 点时速度与斜面夹角相同C.调整v0大小使小球击中 B 点,则击中时速度大小为3gl2D.若小球以 3v0的速度射出,则落到斜面的时间为3 11l2g13.如图所示发电机两极分别与两块足够大水平放置的固定平行金属板连接,两板间距为d,现使得发电机以角速度2(rad/s)匀速转动,从上往下看是逆时针转动,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此时在平板之间中心静止释放一个重力不计的二价氧离子,若第1 s 内位移大小是 A,且A d,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第 3 秒内两极板间的电场方向向下B.前 2 秒内微粒位移大小为2A,2 秒末加速度为零C.第 1 秒末微粒的速度最大,方向竖直向下D.若在第 1 秒末释放微粒,则它将作单向直线运动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3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 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2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1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0 分)分)14.19 世纪末,一系列奇怪现象的发现诱发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促使科学家突破经典物理的束缚、重新构建了物理学理论大厦。以下关于近代物理中相关概念及其理解正确的是()A.康普顿效应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表明光不仅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B.天然放射现象的三种射线中,射线速度最大,穿透能力和电离能力都是最强的C.戴维逊和汤姆逊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实验,说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结合能是核子结合成原子核后失去的总能量,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的稳定性也随之增加15.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已知氢原子各能级的能量可以用EnE1公式计算,现有大量处于n 5能n2级(图中未标出)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 10 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B.已知钠的逸出功为 2.29eV,则氢原子从n 5能级跃迁到n 2能级释放的光子可以从金属钠的表面打出光电子C.氢原子从n 5能级跃迁到n 1能级释放的光子波长最长D.氢原子从n 5能级跃迁到n 4能级时,氢原子能量减小,核外电子动能增加16.一列波长大于 1m 的横波沿着 x 轴正方向传播,处在x1 0m,x2 2m的两质点 A、B 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波长可能为8m5B.最大波速为2m/s3C.0.5s 末 A、B 两质点的位移、速度相同D.1.25s 末 A 点的加速度大于 B 点的加速度非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6 6 小题,共小题,共 5555 分)分)17.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实验室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电磁打点计时器、复写纸、纸带、带细线的小盘。还需要选用的器材为图中的_(填器材所对应的字母);在本实验中,下列操作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A.把长木板一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B.调整滑轮高度,使得拴小车的细线保持水平C.实际操作时,先接通计时器电源,再释放小车D.用图像研究 a-F 的关系时,应多打几条纸带,使打的点足够多E.砝码盘及砝码总质量可增至小车和车上砝码总质量的一半如图甲所示是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为每隔 4 个点取的计数点,据此纸带可知打出该纸带时的小车加速度为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电源频率为50Hz)18.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测玻璃砖折射率实验”时将入射光线改由从 AC 面入射,然后在 CD 界面外侧观察PP12的像,但他始终无法在CD 界面外侧找到PP12的像,却意外地在 BD 界面外侧看到了PP12的像,于是按原方法钉了两枚大头针P3P4,用以标记出射光线。根据你所学知识在图乙中补全光路图。19.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1)测量电阻时,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倍率“100”位置;将红黑表笔短接,旋转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电阻刻度的_(填“0 刻线”或“刻线”);(2)将两表笔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_。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倍率“1k”的位置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倍率“10”的位置C.换挡后直接测量读数D.换挡后先进行欧姆调零再测量读数(3)若选用“1”倍率时电表的读数如图甲所示,则所测电阻的电阻值为_。(4)表盘如图甲所示的多用电表欧姆挡内部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其中有灵敏电流表(量程未知,内阻未知)、电池组(电动势3.0V,内阻r 0.5)和滑动变阻器R0(总阻值未知),有同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始终无法完成欧姆调零,于是他将错就错,把指针指向均匀刻度的“200/40/8”这个位置时的电流当作满偏电流,并按照规范操作完成剩余步骤。课后实验室老师检测发现,表内的电池组电动势下降了2%、内阻很大,导致无法完成欧姆调零的步骤。若将错就错的同学选用“1”倍率测量,其读数也如图甲所示,则该电阻真实值约为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0.某同学在湿滑的走廊上玩“溜冰”,假设某湿滑地面与某同学鞋面之间最大静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的2倍,且滑动摩擦系数 0.05,在该同学所在位置的前方12.5m 处是走廊的尽头,同学在走廊上运动时,忽略除地面摩擦力以外的其它阻力。(1)若甲同学蹲在地上,至少获得多大的速度v1才能顺利滑到走廊的尽头?(2)从静止开始加速起跑,然后小心地自由减速滑行直至走廊尽头停止运动,求该运动所需的最短时间是多少?21.如图所示,半径R 0.2m 的竖直圆形轨道,E 为圆轨道最高点,D 为圆轨道最低点,与水平轨道DC和 DH 平滑相连,所有轨道除DH 部分粗糙外,其它部分均光滑。距D 点右侧水平距离d 3.8m 处放置了一竖直挡板 GH,若滑块与挡板发生碰撞,不损失机械能。轨道AD 的左端固定着一弹簧,两个完全相同的可看做质点的滑块 1、2,质量m 0.1kg,滑块 2 静置于 CD 轨道之间,现用力作用于滑块1 压紧弹簧,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Ep(Ep未知,可改变),放开后,滑块 1 被弹出,经过静止的传送带BC 段后与滑块 2发生碰撞后并粘合在一起。已知 BC 段长L 0.6m,滑块与传送带 BC 和轨道 DH 间的动摩擦因数 0.2,取g 10m/s2。(1)若滑块恰能通过最高点E,求滑块过最低点 D 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若整个过程中滑块始终不脱离轨道,求弹簧弹性势能Ep的取值范围。(不考虑 GH 弹回后脱离的情况)(3)若撤去滑块 2,让传送带顺时针转动,转速可以调节,使得物块1 离开传送带的速度随之发生变化,当Ep 0.8J 时,求物块 1 最后静止时离 GH 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2.如图所示,在两根相距为 l 竖直金属导轨间的三个相同的矩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磁感应强方向垂直纸面向内,磁场磁感应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每个矩形区域的高度均为 h。在磁场上方一定高度处并排放着两根质量相同、长度均为l 的金属棒 ab 和 cd,ab 棒电阻为R1,cd 棒电阻为R2,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现让棒ab 由静止开始下落,棒 ab 进入磁场时释放棒 cd,棒 ab 进入磁场后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棒ab 正要离开磁场时,cd 棒刚好进入磁场。已知棒 ab 刚离开磁场时的速度为 v,在离开磁场前已作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1)金属棒的质量 m;(2)棒 ab 穿过磁场的时间 t;(3)当棒 ab 从开始进入磁场到离开磁场的过程中,棒ab 上产生的热量。23.如图所示,以粒子源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在以 O 点为圆心、半径为R0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个有界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0。粒子源在坐标平面内向第三、四象限的各个方向发射速率相同的粒子。已知粒子的电荷量为 2e、质量为 m,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1)若磁场分布在整个圆形区域内,则粒子恰能达到而不会飞出磁场的边界,求粒子的速率v0;(2)若调整磁场边界,可使得所有速率v0的粒子都能在离开圆形区域前以相同的速度通过y 轴,请画出可以实现这一要求的磁场边界,并将有磁场区域用阴影表示。(3)接(2)问,若要让所有速率v0的粒子通过 y 轴后全部汇聚到坐标为R0,0的 点,则可在圆形区域内再增加一个有界磁场,求该磁场区域的面积及磁感应强度B2。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D2.A3.B4.C5.B6.C7.D8.D9.B10.B11.D12.D13.D14.AC15.BD16.BD17.(1).ACE(2).ACD(3).0.43(0.400.45)18.19.(1).0 刻线(2).AD(3).16(15.916.1)(4).12.0(11.712.3)20.(1)3.54m/s;(2)5 3s21.(1)12N;(2)Ep 0.92J或EP 2.12J;(3)0.8m23mghR1B2l2ghvh22.(1)m 23t;();()4 R RgR1 R2gg1223.(1)v0eB0R0;(2)m;(3)S 2R2,B20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