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PDF31页).pdf
-
资源ID:43632355
资源大小:1.26M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矿山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PDF31页).pdf
2015年6月5日 中国矿山企业中国矿山企业 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讲义大纲讲义大纲 1.本指南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2.本指南的适用范围 3.报告主体与核算边界 (1)场所边界、设施边界 (2)排放源和气体种类 4.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1)选择每个排放源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式;(2)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数据;5.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 6.报告内容(报告模板、表单)7.实践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及解决思路 2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1.1.本指南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本指南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政策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号)“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63号)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4年第17号令 目的和意义 为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服务,实现核算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全国碳交易制度下的配额分配和企业履约作为参考依据;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促进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2.2.本指南的适用范围本指南的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中国矿山企业中国矿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中国境内从事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和其他矿物的采矿、选矿和加工活动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和其他矿物的采矿、选矿和加工活动的企业可按照本指南提供的方法核算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矿山企业:以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其他矿物的采矿、选矿和加工活动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如果企业除采矿、选矿和加工外存在其他生产活动且伴有温室气体排放的,还应参照其生产活动所属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核算并报告这些生产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4 4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3.3.报告主体与核算边界报告主体与核算边界 报告主体:最低一级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核算边界:核算和报告在运营上受其控制的所有在运营上受其控制的所有生产场所和生产场所和生产设施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设施范围包括:直接生产系统:采矿、选矿、加工等生产活动;辅助生产系统:为直接生产系统服务的通风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等,以及厂区内的动力、供电、供水、采暖、制冷、机修、化验、仪表、仓库(原料场)等;附属生产系统:生产指挥管理系统(厂部)以及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职工食堂、车间浴室等)。5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3.3.报告主体与核算边界报告主体与核算边界 排放源和气体种类:排放源和气体种类:(1)燃料燃烧)燃料燃烧CO2排放。排放。企业边界内各种类型的固定燃烧设备(如工业锅炉、窑炉、焙烧炉、链篦机、烧结机、干燥机、灶具等)以及生产用的移动燃烧设备(如内燃凿岩机、铲车、推土机、自卸汽车等)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CO2排放。(2)碳酸盐分解的)碳酸盐分解的CO2排放排放。碳酸盐矿石(石灰石、白云石、菱镁矿等)在煅烧或焙烧煅烧或焙烧时受热分解产生的CO2排放。矿山企业涉及碳酸盐分解排放的生产工艺有:铁矿的烧结和球团使用碳酸盐做熔剂、焙烧含碳酸盐较多的沉积型钙质磷块岩进行提纯、煅烧硼镁石-碳酸盐型硼矿进行提纯、煅烧石灰石生产石灰等、煅烧白云石生产轻烧白云石等、煅烧菱镁矿进行提纯或生产轻烧镁、重烧镁、氧化镁等。6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3.3.报告主体与核算边界报告主体与核算边界 排放排放源和气体种类:源和气体种类:(3)碳化工艺吸收的碳化工艺吸收的CO2量量。碳化碳化是指矿山企业将燃料燃烧、碳酸盐煅烧或焙烧产生的CO2气体通入碳化塔,生成高纯碳酸盐产品或实现选矿提纯等目的的生产工艺。碳化工艺吸收的CO2量应从企业的排放量中扣除。轻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镁、碳酸钡、碳酸锶、碳酸锂等产品。(4)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2排放。排放。企业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蒸汽、热水)所对应的电力或热力生产环节产生的CO2排放。该部分排放实际发生在电力、热力生产企业。7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3.3.报告主体与核算边界报告主体与核算边界 8 矿山矿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示意图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示意图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4.4.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核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9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一)燃料燃烧(一)燃料燃烧COCO2 2排放排放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一)燃料燃烧(一)燃料燃烧COCO2 2排放排放 活动水平数据的确定:活动水平数据的确定:分品种的化石燃料燃烧量应根据企业能源消费原始记录或统计台帐确定,指明确送往各燃烧设备作为燃料燃烧的化石燃料部分,并应包括企业回收的化石燃料。相关的能源计量应符合GB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11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一)燃料燃烧(一)燃料燃烧COCO2 2排放排放 化石燃料含碳量化石燃料含碳量的确定:的确定:1.有条件的企业可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定期检测燃料的含碳量。燃料含碳量的测定应遵循GB/T 476 煤中碳和氢的测量方法、SH/T 0656 石油产品及润滑剂中碳、氢、氮测定法(元素分析仪法)、GB/T 1361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GB/T 8984 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等相关标准。2.对天然气等气体燃料可根据气体组分及每种气体组分的体积浓度、该组分化学分子式中碳原子的数目计算含碳量:3.没有条件实测燃料含碳量的,可定期检测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再根据指南提供的单位热值含碳量缺省值估算燃料的含碳量。其中,低位发热量的测定需遵循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T 22723 天然气能量的测定等相关标准。4.连燃料发热量也没有条件实测的企业,在征得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也可以参考本指南附录二表2.1对一些常见化石燃料的低位发热量直接取缺省值。12 12(10)22.4=nngnCNVCCiiiCCNCVEF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一)燃料燃烧(一)燃料燃烧COCO2 2排放排放 化石燃料碳氧化率的确定:化石燃料碳氧化率的确定:液体或气体燃料取默认值,其中气体燃料0.99,液体燃料0.98 固体燃料 参考指南附录二表2.1取缺省值;13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报告格式模板报告格式模板燃料燃烧燃料燃烧COCO2 2排放排放 14 燃料品种燃料品种 燃烧量燃烧量(吨或万(吨或万Nm3)含碳量含碳量(吨碳(吨碳/吨或吨碳吨或吨碳/万万Nm3)碳氧化率碳氧化率(%)数据来源数据来源 低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2(GJ/吨或吨或GJ/万万Nm3)数据来源数据来源 单位热值单位热值含碳量含碳量2(吨碳(吨碳/GJ)数据来源数据来源 无烟煤 a 检测值检测值 计算值 检测值 缺省值 检测值 缺省值 烟煤 a=b*c 检测值 计算值计算值 b 检测值检测值 缺省值 c 检测值 缺省值 褐煤1 a=b*c 检测值 计算值计算值 b 检测值 缺省值缺省值 c 检测值 缺省值 注:1.报告主体实际燃烧的能源品种如未在表中列出请自行添加。2.对于通过燃料低位发热量及单位热值含碳量来估算燃料含碳量的情景请填报本栏。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二)(二)碳酸盐分解的碳酸盐分解的COCO2 2排放排放 15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二)(二)碳酸盐分解的碳酸盐分解的COCO2 2排放排放 活动水平数据的确定:活动水平数据的确定:碳酸盐矿石的煅烧或焙烧量应根据企业台帐或统计报表来确定。矿石煅烧或焙烧的分解率应根据企业实际使用的设备类型和生产监测数据进行取值,如无监测数据可取缺省值100%。排放因子数据的确定:排放因子数据的确定:有条件的企业,可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定期检测碳酸盐矿石的化学组分和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化学组分、分子式及CO32-离子的数目计算得到碳酸盐的CO2排放因子。碳酸盐化学组分的检测应遵循GB/T 3286.1 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氧化钙量和氧化镁量的测定、GB/T 3286.9 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二氧化碳量的测定等标准。在没有条件实测的情形下,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性状数据。一些常见碳酸盐的CO2排放因子还可以直接参考附录二表2.2取缺省值。16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报告格式模板报告格式模板碳酸盐分解的碳酸盐分解的COCO2 2排放排放 注:1 报告主体可根据实际消耗的碳酸盐种类自行添加。17 矿石矿石 种类种类 矿石的煅烧矿石的煅烧或焙烧量或焙烧量(吨)(吨)矿石的矿石的 分解率分解率 矿石中所含的矿石中所含的碳酸盐种类碳酸盐种类 碳酸盐的碳酸盐的 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碳酸盐的碳酸盐的排放因子排放因子(吨(吨CO2/吨碳酸盐)吨碳酸盐)CO2排放量排放量(吨)(吨)石灰石 a b CaCO3 c e g=a*b*(c*e+d*f)MgCO3 d f 白云石 CaMg(CO3)2 菱镁矿 MgCO3 1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三)碳化工艺吸收的(三)碳化工艺吸收的COCO2 2量量 18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三)碳化工艺吸收的(三)碳化工艺吸收的COCO2 2量量 活动水平数据的确定:活动水平数据的确定:碳化产物的质量(碳酸盐混合物)应根据企业台帐或统计报表来确定。排放因子数据的确定:排放因子数据的确定:有条件的企业,可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定期检测碳化产物的化学组分和各碳酸盐组分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化学组分、分子式及CO32-离子的数目计算得到碳酸盐的CO2排放因子。碳酸盐化学组分的检测应遵循GB/T 3286.1 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氧化钙量和氧化镁量的测定、GB/T 3286.9 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二氧化碳量的测定等标准。在没有条件实测的情形下,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性状数据。一些常见碳酸盐的CO2排放因子还可以直接参考附录二表2.2取缺省值。19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报告格式模板报告格式模板碳化工艺吸收的碳化工艺吸收的COCO2 2量量 注:1 报告主体可根据实际的碳化产物自行添加。20 碳化产物碳化产物 碳化产物碳化产物 的质量(吨)的质量(吨)碳酸盐碳酸盐 种类种类 碳酸盐的碳酸盐的 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碳酸盐的排放因子碳酸盐的排放因子(吨(吨CO2/吨碳酸盐)吨碳酸盐)碳化工艺吸收的碳化工艺吸收的CO2量(吨)量(吨)轻质碳酸钙 a CaCO3 b c d=a*b*c 轻质碳酸钙 MgCO3 碳酸钡 BaCO3 1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四)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四)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CO2 2排放排放 21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四)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四)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CO2 2排放排放 22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四)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四)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CO2 2排放排放 排放因子数据的确定:排放因子数据的确定:电力供应的CO2排放因子为企业生产场地所属区域电网的平均供电区域电网的平均供电CO2排放排放因子因子,应根据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进行取值。热力供应的CO2排放因子暂按暂按0.11吨吨CO2/GJ计计,未来应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官方数据进行更新。23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报告格式模板报告格式模板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CO2 2排放排放 24 类型类型 净购入净购入量量(MWh或或GJ)CO2排放因子排放因子(吨(吨CO2/MWh或吨或吨CO2/GJ)COCO2 2排放量排放量 (吨吨)购入购入量量(MWh或或GJ)外供外供量量 (MWh或或GJ)电力 所在电网1 a=b-c b c d e=a*d 所在电网2 蒸汽 热水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5.5.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 建立企业温室气体量化和报告的规章制度;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源一览表;为计算过程涉及到的每项参数制定准确可行的监测计划和工作规程;制定计量设备的定期校准检定计划,并定期校验计量设备等;建立文档管理规范;制定数据缺失、生产活动或报告方法发生变化时的应对措施;建立数据的内部审核和验证程序;25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6.6.报告内容报告内容 报告主体应按照指南附录一的格式对以下内容进行报告:(一)报告主体基本信息(一)报告主体基本信息 报告主体名称、报告年度、单位性质、所属行业、组织或分支机构、地理位置(包括注册地和生产地)、成立时间、发展演变、法定代表人、填报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对企业法人边界、产品及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排放源识别过程和结果的详细说明(必要时请附表和附图)。(二)温室气体排放量(二)温室气体排放量 总量、燃料燃烧的CO2排放量、碳酸盐分解的CO2排放量、碳化工艺吸收的CO2量、企业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2排放量、以及本指南未涉及但应予核算和报告的排放源及排放量。(三)活动水平(三)活动水平数据数据及来源说明及来源说明 各个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并详述其监测计划及执行情况。(四)排放因子(四)排放因子数据数据及来源说明及来源说明 含碳量或其它排放因子计算参数,如实测则应介绍监测计划及执行情况,否则说明它们的数据来源、参考出处、相关假设及其理由等。(五)其它希望说明的情况(五)其它希望说明的情况 26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附录一附录一 :报告格式模板报告格式模板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应提供的表单附件详见指南附录一 必要的表单附件旨在增加透明性、可比性、可核查性 排放量汇总排放量汇总表:表:27 源类别源类别 排放量排放量(单位:吨(单位:吨CO2)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 a 碳酸盐分解CO2排放 b 碳化工艺吸收的CO2量 c 净购入电力隐含的CO2排放 d 净购入热力隐含的CO2排放 e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不包括净购入电力和热力的隐含CO2排放 f=a+b-c 包括净购入电力和热力的隐含CO2排放 g=a+b-c+d+e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7.7.实践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及解决思路实践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及解决思路 范围和边界类问题:范围和边界类问题:1.报告主体存在跨行业生产活动怎么办?怎么从政府发布的诸多指南中选择适用的指南?答:可借鉴化工指南中“核算单元”的概念,按产业活动划分核算单元,每个核算单元对应一种产业活动,也方便使用所属行业的指南。硫酸、磷肥、钾肥等的生产化工指南;萤石的下游加工(氢氟酸、氟化物生产)氟化工指南;水泥生产水泥指南;黑色、有色金属的冶炼钢铁、有色等指南;2.报告主体租赁了别人的设备,或自己的设备租赁给别人,或某项生产活动外包给别人,是否纳入报告范围?答:按照运营控制权法,租赁来的设备和从其他报告主体外包来的生产活动所对应的排放应该纳入报告范围;租赁出去的设备和外包出去的生产活动所对应的排放不纳入报告范围。28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7.7.实践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及解决思路实践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及解决思路 范围和边界类问题:范围和边界类问题:3.企业排放量低于1%的排放是否可忽略?答:第一,指南在“排放源和气体种类识别”中明确提到的排放源,无论是否大于1%都必须核算。第二,指南没有明确提到的排放源如果占企业排放总量的比重大于1%,应参考该排放源相关的行业指南进行核算。确实小于1%的,不作强行要求,如果企业已经有相应的监测数据支撑并可计算出排放量,鼓励企业进行核算和报告;如果补充数据监测的成本较高、不确定性较大,则可暂不报告。4.指南和上述问答中所谓的排放量贡献小于1%的排放源,这个1%是否是指目前报告门槛13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1%?答:不是,这个1%是指某个被关注的排放源占报告主体排放总量的比重是否小于1%。29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7.7.实践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及解决思路实践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及解决思路 数据选择类问题:数据选择类问题:5.活动水平存在多种数据源选项,如入厂数据与入炉数据之分,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之分,企业应该如何选取?答:活动水平来源的选择取决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及是否能够支持既定排放源的活动水平需求。存在多个可选的数据源时,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简单、准确、可核实、可溯源的原则简单、准确、可核实、可溯源的原则选取其中一个合适的选项,关键是整个时间序列上数据源必须一致。6.碳酸盐矿石煅烧或焙烧的分解率无法获得怎么办?答:企业应尽可能根据自己使用的设备及生产监测数据,获得自身特殊的分解率数据,如实在无法获得,可取缺省值100%。30 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系列讲义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欢迎提出宝贵意见!授课人授课人:张俊龙张俊龙 电话:电话:010010-6878 17836878 1783 Email: 单位单位: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国家气候战略中心 统计考核部统计考核部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