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庆祝2021 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1.docx
-
资源ID:4364370
资源大小:15.5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做好庆祝2021 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1.docx
关于做好庆祝2021 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1通知教师节今年 9 月 10 日是我国第 37 个教师节,是尊师重教的重要节日。组织做好 2021 年教师节庆祝工作,集中展示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实施“奋进之笔”的进展成效,展现广大教师立足教育教学岗位助力打 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教育脱贫攻坚战的精神风貌,对 于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 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 希望。教育部将召开全国教师发展大会,组织优秀特岗教师事 迹报告会,开展“特岗计划”实施 15 周年、“国培计划”实施10 周年系列宣传活动,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和媒体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寻找最美教师”活动(教师节当晚播出)、教师风采在线宣传等。各地各校也要围绕主题、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现就教师节庆祝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务实组织各项活动各地各校要本着隆重、简朴、务实的原则,加强领导、精心策划,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好各项庆祝活动。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教师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向深入,认真使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 领会精髓要义,激发内生动力,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获取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得道公文,坚守立德树人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主动将教师节的重大活动安排向地方党委和政府汇报,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有关方面大力支持。要深入开展走访慰问,特别是要关心乡村一线教师、离退休老教师、家庭困难教师以及受疫情影响的教师等,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增强教师获得感,确保广大教师过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二、广泛弘扬尊师风尚各地各校要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和“两微一端”等多种媒体形式,表彰会、报告会以及电视、 电影、微视频、文学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充分展现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师工作的高度重视,全面反映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结合线上教学、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从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等不同角度,深入挖掘宣传优秀教师典型,讲好身边榜样故事,获取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得道公文,生动展示当代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传统, 构建新时代尊师文化,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关心、理解、支持教师,使教师这个神圣职业更具吸引力和成长前景,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三、加快完善惠师举措各地各校要持续抓好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 见的贯彻落实,列出具体减负清单,力戒形式主义,为教师 营造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的良好环境。落实公办中小 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健全中小学教师工 资长效联动机制,切实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获取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得道公文,制定教育改革发展 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重要文件充分听取教师代表意见, 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做好教师荣休工作。支持 鼓励行业企业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给予教师优先和优待。 鼓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馆以及历史文化古迹和 革命纪念馆(地)等对教师实行优待举措,体现对教师的特殊 关爱。四、全面落实强师政策各地各校要深入推进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及本地贯彻实施意见,确保 国家各项政策举措全面落地见效。突出师德第一标准,加快推 动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进一 步深化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扎实做好特岗教师 招聘、“国培计划”实施、公费师范生培养等工作,吸引更多 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补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短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大力振兴教师教育,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源头上培养高素质教师。推进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加强教师管理改革创新,完善教师人才工作机制, 激发教师从教动力,使广大教师乐教善教、甘守讲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