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疲劳精选PPT.ppt
金属的疲劳第1页,此课件共32页哦2 材料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而发生断裂的现象,叫疲劳。疲劳破坏时的最大应力b b,甚至 105 周次、s s)、低周疲劳(Nf=(104 105)周次,s s,往往有塑性应变)。4)按破坏原因 机械疲劳、腐蚀疲劳、热疲劳(2)疲劳的特点1)断裂应力b b,甚至-1p-1p-1-1第9页,此课件共32页哦10 (3)疲劳极限与静强度之间的关系 钢:-1p-1p=0.23(s s+b b)-1 -1 =0.27(s s+b b)铸铁:-1p-1p=0.4b b -1-1=0.45b b 铝合金:-1p-1p=(b b/6)+7.5(MPa)-1-1=(b b/6)-7.5(MPa)青铜:-1p-1p=0.21b b 第10页,此课件共32页哦11(4)不对称循环疲劳极限(r r)利用已知的对称循环疲劳极限,用工程作图法求得各种不对称循环疲劳极限。或者采用回归的公式求得。1)应力幅a a平均应力mm图 y轴上的边界点为0和-1-1 x轴上的边界点为0和b b 将maxmax分解成不同应力比r时的a a和mm,作图。A点:m m=0,r=-1,a a=-1-1;C点:m m=b b,r=1,a a=0 ;运用时,ABC曲线上各点纵、横坐标表示每一 r 值下疲劳极限a a、mm之和,已知r,r r=a a+mm。NoteNote:0 0 为脉动循环的疲劳极限为脉动循环的疲劳极限tan tan 1 1;4545(如图)(如图)tan a/m (1-r)/(1+r)第11页,此课件共32页哦122)maxmaxmm 图 y轴上的边界点为-1-1和-1-1,x轴则同前图。maxmax=b b,利用不同的应力比r来作图。B点:m m=0,r=-1,a a=-1-1,max max=-1-1;A点:m m=b b,r=1,a a=0;max max=b b;图5-11为脆性材料的maxmax-mm疲劳图,AHB曲线就是在不同r值下的疲劳极限maxmax。若为韧性材料maxmax=0.20.2(图5-12)3)公式法上两图中的曲线可用数学公式表示可以很方便利用b b,-1-1,0.20.2和r,求得r rtan max/m 2/(1+r)-1 r 1第12页,此课件共32页哦135.2.3 抗疲劳过载能力过载持久值 材料在高于疲劳极限的应力下运行,发生疲劳断裂的应力循环周次,称为过载持久值,也称过载持久值,也称有限疲劳寿命。疲劳曲线倾斜部分越陡直,即损伤区窄,则持久值越高,抗疲劳过载的能力越好。过载损伤界由实验测定。疲劳过载损伤是由裂纹的亚稳扩展造成。第13页,此课件共32页哦145.2.4 疲劳缺口敏感性 (缺口应力集中疲劳极限)疲劳缺口敏感度q 0q1)为理论应力集中系数,决定于缺口的几何形状与尺寸。Kf f为疲劳缺口系数,-1-1和-1N-1N分别为光滑与缺口试样的疲劳极限,Kf f的大小也和材料特性有关。q=0,表示对缺口完全不敏感;q=1,则表示对缺口十分敏感。影响q的因素:构件材料的强度、硬度上升,强度、硬度上升,q q上升,即敏感上升,即敏感(表明:对承受疲劳载荷而言,表明:对承受疲劳载荷而言,高强度材料的表面加工质量十分重要!高强度材料的表面加工质量十分重要!)缺口尖锐度上升,缺口尖锐度上升,q q下降。下降。第14页,此课件共32页哦155.3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及疲劳门槛值5.3.1 疲劳裂纹扩展曲线高频疲劳试验机上测定;预制裂纹长度a0 0、固定应力比r和应力幅a a,(应力范围)观察裂纹长度观察裂纹长度a a 随随N N循环扩展的尺寸增长循环扩展的尺寸增长情况。情况。2 2 1 1作aN曲线曲线斜率 da/dN 为裂纹扩展速率,表示每循环一次表示每循环一次裂纹扩展的距离裂纹扩展的距离;当裂纹达到ac c,da/dN 无限大。若改变应力,将1 1 增加到2 2,则裂纹扩展加快。第15页,此课件共32页哦165.3.2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1)引入断裂韧度的概念 K=Kmaxmax-Kminmin=Y*1/21/2 研究 da/dN K之间的函数关系。裂纹的每一次小扩展,便认为是一次断裂过程。(2)lg(da/dN)lgK曲线疲劳裂纹扩展I区初始阶段;II区主要阶段III区最后阶段第16页,此课件共32页哦17(3)曲线分析I区(初始段)KK的变化范围很小(的变化范围很小(KKth th),),da/dN da/dN 几乎接近几乎接近 0 0,裂纹不扩展;,裂纹不扩展;KKKKthth K K,da/dNda/dN缓慢,裂纹有扩展,但不快。缓慢,裂纹有扩展,但不快。II区(主要段)K K,da/dN da/dN 明显,裂纹亚稳扩展(恒速),明显,裂纹亚稳扩展(恒速),II II区是决定疲劳裂纹扩展区是决定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主要段。寿命的主要段。III区(最后段)K K,da/dNda/dN,裂纹失稳扩展。,裂纹失稳扩展。第17页,此课件共32页哦18(4)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Kthth 定义Kthth为门槛值 单位MNm-3/2-3/2或MPamMPam1/21/2意义:意义:KK KKthth,裂纹不扩展。裂纹不扩展。KK KKthth,da/dN 0,da/dN 0,疲劳裂纹开始扩展。疲劳裂纹开始扩展。Kth不好测定。规定:平面应变条件下,da/dN=10-6-6 10-7-7 mm/周次时,对应的K来代替KKthth,称为工程疲劳门槛值工程疲劳门槛值。KKthth是阻止疲劳裂纹开始扩展的性能,也是材料力学性能指标-1-1:光滑试样的无限寿命疲劳强度(传统疲劳强度设计及校核)KKth th:裂纹试样的无限寿命疲劳性能(适于裂纹体的设计及校核)。实际上,该指标太过于保守,目前比较科学、经济的做法是对重要构件采用有限疲劳寿命设计。5、影响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因素(1)应力比r,曲线向左上方移动。(see 图518)(2)过载峰 适当过载反而有益。(see 图519)第18页,此课件共32页哦195.3.3 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估算 常选用Paris公式。da/dN=C(K)n n (511)c、n 材料试验常数,与材料、应力比、环境等因素有关。显微组织对 n 的影响不大,多数材料的n值在 24 之间变化。(参阅P109P111)(3)显微组织 对I、III区的 da/dN 影响比较明显。晶粒粗大,Kth值越高;韧性相可使Kth。钢中 F ,Kth;钢的淬火组织中,M:B下:AR 1:4:7 (各含量对Kth的大致贡献的大致贡献)喷丸强化,Kth 几种工程材料的 Kth值(See 表52,由大到小:纯NiNi基合金低合金钢 18-8不锈钢)第19页,此课件共32页哦205.4 疲劳过程及机理疲劳过程:裂纹萌生亚稳扩展失稳扩展断裂5.4.1 裂纹萌生及机理常将0.050.050.1mm0.1mm的裂纹的裂纹定为疲劳裂纹核疲劳裂纹核。据此定义疲劳裂纹萌生期。疲劳裂纹萌生期。裂纹萌生的原因:裂纹萌生的原因:应力集中、不均匀塑性形变。方式:方式:表面滑移带开裂;晶界或其他界面开裂。(1)滑移带开裂 1)驻留滑移带 交变载荷作用,通过位错的交滑移,使驻留滑移带加宽(Note:永留或能再现的循环滑移带,称为驻留滑移带,图522)2)挤出峰和挤入槽 滑移带在表面加宽过程中,还会向前或向后移动,形成挤出峰和挤入槽。循环过程中,峰、槽不断增加,增高(或变深)。(柯垂耳-赫尔模型)。孪晶处也易出现挤出峰和挤入槽。(图523)第20页,此课件共32页哦21(2)相界面开裂 两相(包括第二相、夹杂y与基体)间的结合力差,各相的形变速率不同,易在相结合处或弱相内出现开裂。只有首先达到临界尺寸的裂纹核,才能继续长大。(3)晶界处开裂 晶界就是面缺陷;位错运动易发生塞积,出现应力集中,晶界开裂。当晶界处有低熔点夹杂、成分偏析、回火脆,晶界析氢,晶粒粗化,均易产生晶界裂纹,降低-1-1。裂纹萌生后,即进入疲劳裂纹扩展阶段疲劳裂纹扩展阶段第21页,此课件共32页哦225.4.2 疲劳裂纹扩展过程及机理(1)裂纹扩展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沿主滑移系沿主滑移系(最大切应力方向最大切应力方向),以纯剪,以纯剪切方式向内扩展;扩展速率仅切方式向内扩展;扩展速率仅0.1m 0.1m 数量数量级。级。多数裂纹会成为不扩展裂纹,只有少数裂纹会扩展23个晶粒范围。此时断口看不到什么形貌,很难分析。第二阶段 疲劳裂纹亚稳扩展 在在da/dN da/dN 的的II II区。区。因晶界的持续阻碍,使扩展方向逐渐垂直于主应因晶界的持续阻碍,使扩展方向逐渐垂直于主应力方向;扩展速率达力方向;扩展速率达mm级;可以穿晶扩展,级;可以穿晶扩展,形成疲劳条带(疲劳条纹、疲劳辉纹)形成疲劳条带(疲劳条纹、疲劳辉纹)(See See 图图5-255-25):):每一条带视为一次应力循环的结果。每一条带视为一次应力循环的结果。第22页,此课件共32页哦23(2)疲劳裂纹扩展模型 1)Laird 塑性钝化模型 交变拉压应力作用 裂纹不再扩展的过程,称为“塑性钝化”该模型对韧性材料的疲劳扩展很有用。材料的强度越低,裂纹扩展越快,条带越宽。第23页,此课件共32页哦24 2)再生核模型 疲劳裂纹的扩展是断续的。主裂纹前方是弹塑性交界点(三向拉应力区)可形成新裂纹核。主裂纹和裂纹核之间发生相向长大、桥接,使主裂纹向前扩展。强度高的材料,可形成解理裂纹。第24页,此课件共32页哦255.5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SeeP115)5.5.1 材料内因 (1)化学成分 各类工程材料中,结构钢的疲劳强度最高:C间隙固溶强化和形成碳化物进行弥散强化,提高形变抗力;合元提高淬透性和改善强韧性,-1。(2)显微组织 细晶,-1 热处理后的结构钢:M回 T回 S回;等温淬火的B下 淬火回火组织;淬火组织中的未溶F,未转变的A及非M组织等,因比M软,易过早形成疲劳裂纹,-1。(3)非金属夹杂及冶金缺陷 非金属夹杂,其尺寸、数量(真空熔炼、真空浇铸),-1;冶炼和轧制中的气孔、缩孔、偏析、白点、折叠,以及铸锻焊热处理中的缩孔、裂纹、过烧及过热等,-1。夹杂物沿压延方向呈流线分布,横向-1。5.5.2 材料表面状态和工件结构(1)表面状态 应力集中(选用疲劳缺口敏感度qf低、疲劳缺口系数Kf低的材料,设计时增大缺口根部过渡圆角);表面粗糙度 (2)残余应力及表面强化(喷丸与滚压)(3)表面及化学热处理第25页,此课件共32页哦265.6 低周疲劳定义:疲劳寿命为102105次的疲劳断裂,称为低周疲劳低周疲劳(在应应力较高力较高、循环次数较少循环次数较少的疲劳断裂)5.6.1 低周疲劳的特点 (1)局部产生宏观变形,应力与应变之间呈非线性。总应变 t=e+p 用t/2(2Nf)或 p/2(2Nf)描叙疲劳规律。(2)裂纹成核期短,有多个裂纹源;断口呈韧窝状、轮胎花样状。(3)疲劳寿命取决于塑性应变幅p。第26页,此课件共32页哦275.6.2 低周疲劳的金属循环硬化与循环软化(1)定义与特点 恒应变幅(塑性应变幅或总应变幅)循环加载过程中,材料的形变抗力不断增加,称为循环硬化循环硬化;反之为循环软化循环软化。应力-应变滞后回线,只有在应力循环达到一定周期后,才是闭合的,即:达到循环稳定态。If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高于单次应力-应变曲线,则是循环硬化;反之为循环软化。(See图533)退火态的塑性材料循环硬化;已加工硬化的材料循环软化。材料的(b b/s s 1.4)循环硬化;(b b/s s 105,具有典型的疲劳断口。AkN(2)影响冲击疲劳的因素 小能量多冲击 主要为强度。较大能量时 冲击作用下,材料易出现塑性变形,即易出现低周疲劳。能量再大时 则冲击疲劳退居次要地位,应考虑材料的断裂韧性。第32页,此课件共32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