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案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二.doc
-
资源ID:4396129
资源大小:25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案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二.doc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案一、知识梳理(一)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含义(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区位是指某事物所占有的场所 =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 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农业区位 位置 条件(1)自然因素具体如下: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典型案例气候光照植物 所必需南方的柑橘等亚热带水果;北方的苹果等温带水果;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畜牧业热量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期和耕作制度降水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作物生长日较差日较差大,利于 累积新疆的水果地形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和机械化作业平原耕作业;山地林牧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区,农作物分布有垂直变化,缓坡(小于25)适宜发展梯田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和河谷农业青海畜牧业;雅鲁藏布江河谷农业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我国东南丘陵红壤区的茶树水源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新疆的绿洲农业(2)人文因素具体如下: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市场的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交通运输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劳动力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农业适宜分布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商品农业宜分布于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科技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化肥促进了农业的产出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良种品质优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1. 总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区域某种特定农业发展的条件。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为: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依分作答(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 关键因素法(1)主要区位因素指某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要求完整列出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有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2)限制性因素某种人类活动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少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特别要注意的是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风沙、旱涝、盐碱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气象等自然灾害也都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3)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因素,也就不可能有该种人类活动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3. 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二)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1. 从大的区域来看,进行农业产业布局主要分析诸如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确定宏观的农业发展方向,我国的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应主要发展种植业,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应主要发展畜牧业。2. 从小范围地区来看,则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如下表所示:考虑因素农业区位的选择与合理布局单位面积产值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蔬菜>果园>粮棉地价因地价较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需水量需水量大的花卉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交通运输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生态破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热带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2) 环境污染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水体、大气污染。(3) 资源短缺水、森林、土地等资源短缺。(四)五种常见农业地域类型类型案例主要分布地区农产品主要特点区位条件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亚洲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气候区水稻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不利条件:多旱涝灾害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中部平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国营农场小麦玉米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科技水平高。(一大三高)夏季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进行大规模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牛、羊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气候温暖,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适宜进行大规模经营;距海港近,交通便利,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乳畜业西欧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牛奶及其制品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地形平坦,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影响因素:饲料、市场混合农业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和江西的立体农业小麦、羊毛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地广人稀;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交通发达;政府扶持。制约因素:水源不足。措施:东水西调。二、实战演练(一)基础练 甘蔗和甜菜是我国主要的两类糖料作物,但两者的分布有明显区别,据此分析完成下面小题1甜菜主要种植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甘蔗集中分布在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交通C气候D水源2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B市场C交通D技术32019年,我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与以往相比,上升幅度较大。针对当前猪肉价格情况,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全国生猪生产平稳发展,猪肉市场供应是有保障的。目前,农业部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发展生猪生产,确保满足市场需求。由此可见,在社会经济因素中对农业区位影响最为突出的是( )A国家政策B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C技术改革D交通运输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绿洲与城镇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4与塔里木盆地中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分布关系最密切的要素是( )A地形B河流C气候D土壤5塔里木盆地绿洲上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高粱B春小麦C冬小麦D青稞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城市地形与交通示意图,该城市周围分布有种植业、乳畜业、林果业和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1)图中甲、乙、丙、丁最可能布局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是_,说明判断理由。(2)乙地布局的农业产业主要考虑的社会经济因素是_和_。(3)戊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为_(填“水稻种植业”或“畜牧业”),说明该地域类型的特点。(二)提升练 椰枣是一种耐高温、耐水淹、耐干旱、耐盐碱,喜阳光,可在热带至亚热带种植的棕榈科植物。埃及锡瓦绿洲是著名的椰枣产区。该绿洲位于埃及西北部一片低于海面20-30米的洼地中,长10千米,宽6.5-8千米,主要种植油橄榄树与椰枣树,并在两种树木之间种植首蓿草。2016年,埃及锡瓦绿洲椰枣生产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埃及锡瓦绿洲椰枣生产系统历史悠久,其有利条件是( )A纬度较低,光热充足B地势低洼,泉水丰富C聚落古老,人口密集D泥沙沉积,土壤肥沃2锡瓦绿洲油橄榄树和椰枣树之间种植苜蓿草,主要目的是( )A节约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B阻挡风沙,减少农作物的蒸腾C提供饲料,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地尽其力,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气雾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将作物悬挂在一个密闭的栽培装置(槽、箱或床)中,根系裸露在栽培装置内部,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到根系的表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相对于水培(将植物根系直接浸在营养液中),气雾栽培主要改良的是(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养分状况D透气状况4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采用气雾栽培的优势有( )节水节肥减少投入减少病虫害提高产量ABCD5从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角度看,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技术的是( )A塔克拉玛干沙漠B三沙市C马来半岛D新西兰南岛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始建于汉代的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今仍在发挥着灌溉、防洪等作用。下面图甲为汉中三堰及灌渠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五门堰渠首主要设施分布图。(1)分析古代建设汉中三堰的主要区位条件。(2)描述灌区农渠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走向合理的理由。(3)指出汉中三堰成功申遗的意义。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案答案一、知识梳理光合作用 有机质(糖分) 需求量 (一) 基础练1-5.CBBBC6.(1)甲靠近城市,距市场近;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污染轻,有利于建设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2)交通;市场(3)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商品率较低;精耕细作,单产较高;机械化与科技水平较低;旱涝灾害较重,水利工程量较大。(二)提升练1-5.BDDDB6.(1)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集中),旱涝灾害多发;灌区地势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灌溉;汉水北岸支流较多,水源充足;汉中为主要稻米产区,灌溉用水量大。(2)分布特征:农渠分布于灌区南部,大致为南北走向。理由:灌区地势北高南低,可自流输水,方便灌溉。(3)有利于对该水利工程的保护;有利于人们学习因地制宜、化害为利的治水经验;促进当地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挖掘历史文化价值,提升文化自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