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同步练习一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1册.docx
-
资源ID:4396165
资源大小:229.28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同步练习一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1册.docx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同步练习一高一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一、选择题,共16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和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C“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D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Na2O、NaOH、Na2CO3、Na2O2、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化合物 能与硝酸反应 钠盐 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 氧化物ABCD3下列不属于胶体的是()A淀粉在水里形成的透明液体B氧化钴(Co2O2)分散在普通玻璃里形成蓝色有机玻璃C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红褐色液体D将0.1g蔗糖加到10mL蒸馏水中,振荡后形成的无色液体4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盐酸纯净物B氯化钠溶液混合物C氯化银碱D一氧化碳酸性氧化物5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Al2O3B氧化物:CO2、NO、SO2、H2O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D碱:NaOH、KOH、Ba(OH)2、Na2CO36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由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B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7应用化学杂志上介绍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富勒烯(C60)与石墨、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B磷酸钙属于钙盐、磷酸盐和难溶性盐C“瓶体”、“瓶盖”和水都是化合物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8分类是生活、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盐酸、硫酸、硝酸、醋酸都属于含氧酸BH2、N2、O2、金刚石都属于非金属单质C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碳酸铵都属于可溶性的碳酸盐D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钾、NH3H2O都属于易溶于水的强碱9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K+一定存在 100mL溶液中含0.01molCO32-Cl-可能存在 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ABCD10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研究成果的说明不合理的是A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其中“碱”指的是K2CO3B黄白第十大“曾青涂铁,铁赤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C梦溪笔谈“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剂钢”指铁合金D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其描述的是CO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11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恢复了磁性,其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在分散系中,“钴酞菁”分子直径比Na+的直径小12下列实验过程中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且产生沉淀和沉淀消失的过程均是化学变化的是()A向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CO2气体B向Al(OH)3胶体中持续滴加H2SO4溶液C向Fe(OH)3胶体中持续滴加Na2SO4溶液D向AgNO3溶液中持续滴加HCl溶液1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N2O5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它们属于电解质BKNO3是钾盐、硝酸盐,也是正盐CH2CO3是含氧酸、二元酸DNaOH是可溶性碱,也是强碱14已知有三种溶液:FeCl3的浓溶液、Na2SiO3溶液、稀盐酸,现有下列说法:将FeCl3溶液滴入冷水中,边滴边振荡,便可制得Fe(OH)3胶体;已知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溶液可制得硅酸胶体,制得的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用光照射硅酸胶体时,胶体微粒会使光发生散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能透过滤纸;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往Fe(OH)3胶体中加入盐酸,先沉淀后消失。正确的是ABCD15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灰乳不是分散系B分散剂一定是液态C一种分散系里只有分散质和分散剂两种物质DFe(OH)3胶体是一种液态分散系16标准状况下呈液态的物质为ABr2BCH3COOC2H5CCH3CH2OHDC2H42、 非选择题,共8小题17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作指示剂);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浓硫酸;碱石灰。(1)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填字母,下同)。A B C D全部(2)上述干燥剂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属的类别依次为_,_,_。A酸 B碱 C盐 D酸性氧化物 E碱性氧化物(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CoCl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CoCl26H2O,该变化过程属于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为了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某科学社的同学在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_。制备时,将_滴加至_中,待液体呈_后停止加热。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制得的氢氧化铁是胶体:_。18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_),(_),(_)。19有下列四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请将该物质选出来(写出化学式)并把所选依据(选出的物质与他物质的不同之处)列在下面相应的表格中。(1)O2、H2、C、N2 (2)NaCl、KCl、Na2CO3、BaCl2 (3)H3PO4、H2SO4、HNO3、HCl组别被选出的物质依据第(1)组_第(2)组_第(3)组_20根据氧化物能否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性质,可把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这种分类方法称为_分类法(填“交叉”或“树状”)。21物质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1)如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2)人体胃液中含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就会出现“咯酸水”“烧心”“胃部隐隐作痛”等症状.目前市场上的抗酸药主要有吸收性抗酸药,如等;非吸收性抗酸药,如,MgO等.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化学式将上述所举抗酸药填入上表对应类别._写出的电离去程式_.(3)写出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程式_,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原因是_.22完成下列各题:现有下列七种物质:液态氯化氢;小苏打;纯碱粉末;葡萄糖;氢氧化钾;氢氧化铁胶体;硫酸铁溶液;(1)上述七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2)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除去中少量的方法是_,化学方程式为_。(4)现有100mL溶液中含Fe3+5.6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5)若在中缓慢加入的水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23A、B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已知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请根据下图转化关系回答一下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A与钠反应比水与钠的反应平缓的多,说明:_;(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目前,C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24工业上可用以下方案使饮用水中NO含量达标。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节pH不宜过大或过小,否则会造成_的利用率降低;试剂X可选用_(填序号)。ANaOH BCa(OH)2CNH3.H2O DCuOE.CO2(2)流程中操作的名称为_。(3)写出溶液中铝粉和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还可用以下化学反应使饮用水中NO含量达标,产物之一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_ _H2+_NO+_+H2O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A.气溶胶是一种胶体,因此具有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B.绿色化学是用原料无污染或污染少、原子利用率高的方式来进行化学合成,因此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影响,B项正确;C.碳纤维是碳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不是有机物,C项错误;D.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材料,D项正确;答案选C。【点睛】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蛋白质点燃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但是纤维素燃烧后全部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无气味,因此可用燃烧法来鉴定衣物是真丝还是棉花。2B【详解】Na2O、NaOH、Na2CO3、Na2O2、Na2SO4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正确;Na2O和NaOH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Na2CO3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二氧化碳和水,Na2O2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氧气和水,而Na2SO4与硝酸不反应,故错误;Na2CO3、Na2SO4是钠盐,而NaOH是碱,Na2O和Na2O2是氧化物,故错误;Na2O和Na2O2属于金属氧化物、NaOH属于强碱、Na2CO3属于盐、Na2SO4属于盐,它们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正确;Na2O、NaOH、Na2CO3、Na2O2、Na2SO4均为离子化合物,故正确;Na2O和Na2O2属于氧化物,而NaOH、Na2CO3和Na2SO4均为含氧化合物,故错误;分类标准正确的是,故答案为B。3D【解析】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介于1100nm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常见的分散质为高分子、分子集合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属于溶液,常见的分散质为小分子。淀粉在水里形成的淀粉溶液、氧化钴(Co2O2)分散在普通玻璃里形成蓝色有机玻璃、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形成的红褐色液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介于1100nm都属于胶体。蔗糖为小分子,将0.1g蔗糖加到10mL蒸馏水中,振荡后形成的无色液体,溶液中分散质粒子蔗糖直径小于1nm,属于溶液,故选D。4B【解析】A、因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含有两种物质,则属于混合物,选项A错误;B、因氯化钠溶液中含有NaCl和水两种物质,则属于混合物,选项B正确;C、因氯化银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则属于盐,选项C错误;D、因一氧化碳不能形成盐,则属于不成盐氧化物,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明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CO为不成盐氧化物,为学生解答中的易错点。A、盐酸是HCl的水溶液;B、氯化钠溶液中含有NaCl和水两种物质;C、氯化银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D、一氧化碳不能形成盐。5B【解析】A项,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错误;B项,正确;C项,NH3H2O属于碱,错误;D项,Na2CO3属于盐,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易错选A,需要注意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关系: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等,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等,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6C【详解】A对物质进行再分类的方法为树状分类法,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A项正确;B对同一物质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称为交叉分类法,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B项正确;C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C项错误;D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项正确。答案选C。7C【详解】AC60、石墨、金刚石为C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关系,A正确;B磷酸钙化学式为Ca3(PO4)2,含有Ca2+和,故既属于钙盐又属于磷酸盐,且难溶于水,B正确;C瓶体C60为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故为单质,C错误;D石墨与C60为不同的物质,相互间转化为化学变化,D正确;故答案选C。8B【详解】A硫酸、硝酸、醋酸都属于含氧酸,盐酸不含氧元素,故A错误;BH2、N2、O2、金刚石都是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都属于非金属单质,B正确;C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都属于可溶性的碳酸盐,碳酸钙不溶于水,C错误;DNH3H2O是弱碱,其他均是强碱,D错误;答案选B。9B【解析】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l-、CO32-、SO4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4mol气体,该气体应为氨气,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则2.33g为硫酸钡沉淀质量,6.27g为硫酸钡和碳酸钡总质量,则一定含有SO42-和CO32-,n(BaSO4)=n(SO42-)=2.33g233gmol-1=0.01mol,n(BaCO3)=n(CO32-)=(6.27g-2.33g)197gmol-1=0.02mol;因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所以不含Mg2+和Ba2+;已知的正电荷为NH4+所带正电荷,等于0.04mol;已知的负电荷为SO42-和CO32-所带负电荷,等于2n(SO42-)+2n(CO32-)=0.06mol,根据电荷守恒,一定有K+,至少为0.02mol,可能有Cl-,若存在Cl-,K+的物质的量大于0.02mol;若不存在Cl-,K+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综上分析,K+一定存在,正确;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错误;Cl-可能存在,正确;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错误;故选B。10D【详解】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水解显碱性,可洗衣服,取碱浣衣”其中的碱是K2CO3,故A正确;B铁与硫酸铜反应是铁置换出铜,铜为红色,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B正确;C剑刃硬度要大,所以用的是铁碳合金,剂钢指的是铁合金,故C正确;D湖泊池沼中腐烂的植物能产生甲烷,则“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其描述的是甲烷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为D。11C【详解】A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A错误;B“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10-9 m),小于滤纸的缝隙,大于半透膜的缝隙,所以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B错误;C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如能够产生丁达尔现象等,C正确;D“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 nm),Na+半径小于1 nm,所以“钴酞菁”分子直径比Na+的直径大,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2A【详解】通少量CO2,澄清石灰水中先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产生沉淀,继续通入过量CO2,发生反应CO2H2OCaCO3=Ca(HCO3)2,沉淀消失;向Al(OH)3胶体中加入H2SO4溶液,先产生沉淀,是胶体的聚沉,是物理变化,沉淀Al(OH)3溶于H2SO4,沉淀消失,发生了化学变化;向Fe(OH)3胶体中持续加入Na2SO4溶液,只产生沉淀,沉淀不消失;AgNO3溶液中加入HCl溶液只产生沉淀,沉淀不消失。13A【详解】ACO、N2O5是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该物质与碱反应能生成相应的盐,CO不是酸性氧化物,且二者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电解质,A错误;BKNO3含钾离子、硝酸根,是钾盐、硝酸盐,也是正盐,B正确;CH2CO3是含氧酸,可电离出两个氢离子,是二元酸,C正确;DNaOH是强碱,可溶于水,也是可溶性碱,D正确;答案选A。14A【详解】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滴入错误;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正确;用光照射硅酸胶体时,胶体微粒会使光发生散射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即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溶液和胶体都能透过滤纸,正确;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溶液最稳定,浊液最不稳定,胶体稳定性介于溶液和胶体之间,错误;往Fe(OH)3胶体中加入盐酸,先发生聚沉而产生Fe(OH)3沉淀,继续滴加HCl,Fe(OH)3和HCl反应而溶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选A。15ABC【解析】试题分析:A.石灰乳是悬浊液是分散系,错误;B分散剂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气态液体,错误;C一种分散系里可以溶解一种物质,也可以溶解多种物质,错误;DFe(OH)3胶体分散质是Fe(OH)3,分散剂是水,是一种液态分散系。正确。考点:分散系的应该知识。16ABC【详解】ABr2是液体,选项A正确;B乙酸乙酯是液体,选项B正确;C乙醇是液体,选项C正确;D乙烯是气体,选项D错误。答案选ABC。17C B D C 化学变化 分散质直径在1纳米-100纳米 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 40毫升沸水 红褐色 以一束光照射液体,垂直光线观察是否有透明的光路 【详解】(1) 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2)氢氧化钠为碱,五氧化二磷为酸性氧化物,无水氯化钙为盐;(3)无水氯化钴(CoCl2)变成 CoCl26H2O,属于化学变化;(4)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直径在1纳米-100纳米;制备时,将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加至40毫升沸水中,待液体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即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用丁达尔效应检验是否生成胶体,即以一束光照射液体,垂直光线观察是否有透明的光路如果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证明制得的是氢氧化铁胶体。18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析】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三大类。【详解】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答案为:溶液;胶体;浊液。19C C为固体,其余为气体Na2CO3Na2CO3为含氧酸盐,其余为无氧酸盐HClHCl是无氧酸,其余是含氧酸【解析】【详解】(1)O2、H2、C、N2中O2、H2、N2是气体非金属单质,C是固体非金属单质,因此被选出的是C,理由是通常情况下C是固体,其余是气体;(2)NaCl、KCl、Na2CO3、BaCl2中NaCl、KCl、BaCl2属于无氧酸盐,Na2CO3是含氧酸盐,因此被选出的是Na2CO3,理由是Na2CO3为含氧酸盐,其余为无氧酸盐;(3)H3PO4、H2SO4、HNO3、HCl中H3PO4、H2SO4、HNO3是含氧酸,HCl无氧酸,因此被选出的是HCl,理由是HCl是无氧酸,其余是含氧酸。【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分类的应用,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抓住分类的依据来认识分类结果,依据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题目难度不大。20树状【解析】【详解】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都属于氧化物,则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是用树状分类法分类的。【点睛】关于物质的分类需要注意: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答题时需要灵活应用。21树状分类法 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化学式、MgO ; 胶体中分散质直径在之间,溶液中分散质直径小于1nm 【解析】【详解】(1)图中对分类后物质再进行的多层次分类,故为树状分类法;(2)、为盐,MgO为氧化物;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为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会再部分电离出、,电离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为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原因是分散系中分散质直径的不同,胶体中分散质直径在之间,溶液中分散质直径小于1nm。22 HCl+KOH=H2O+KCl 加热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1.5mol/L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黄色 【分析】(1)电解质主要是酸、碱、盐、水、活泼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主要是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非酸性气态氢化物;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离子方程式H+OH-=H2O体现出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和水的反应;(3) 碳酸钠性质稳定而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4)先求出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硫酸铁的组成可知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c=即可求出硫酸根物质的量浓度;(5)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盐酸后先发生聚沉,然后沉淀溶解于过量的酸中。【详解】(1)电解质主要是酸、碱、盐、水、活泼金属氧化物,属于电解质的有;非电解质主要是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非酸性气态氢化物,属于非电解质的有;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答案为:;。(2)离子方程式体现出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和水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KOH=H2O+KCl,故答案为:HCl+KOH=H2O+KCl。(3)除去中少量的方法是小苏打受热分解变为碳酸钠,因此用加热方法,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故答案为:加热方法;2NaHCO3Na2CO3 + H2O + CO2。(4)现有100mL溶液中含Fe3+5.6g即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硫酸铁的化学式Fe2(SO4)3可知,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5mol,则硫酸根物质的量浓度是,故答案为:1.5molL-1。(5)若在中缓慢加入的水溶液,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先发生聚沉,再加入电解质HCl,由于是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故答案为: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黄色。23CH3CH2OH(或C2H5OH)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温室效应(或气候变暖) 【分析】A、B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已知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B具有酸性,两者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A为乙醇、B为乙酸,D为水,A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C为二氧化碳。【详解】(1)A为乙醇,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故A与钠反应比水与钠的反应平缓的多;(2)A与B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为二氧化碳,目前,C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温室效应(或气候变暖)。24铝 B 过滤 10Al + 6NO+ 18H2O=10Al(OH)3 + 3N2+ 6OH- 5H2+2NO+2H+N2+6H2O。 【详解】试题分析:(1)pH过大,铝和碱反应产生氢气,pH过小,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产生NOx,而不是氮气,因此造成铝的利用率降低;试剂X为Ca(OH)2,来源丰富,价格便宜,且Ca2+对人体无害,故选项B正确;(2)操作达到滤渣和溶液,因此操作方法是过滤;(3)根据流程,Al转变成Al(OH)3,NO3-转变成N2,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法,进行配平,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10Al6NO3-18H2O=Al(OH)33N26OH-;(4)产物是空气主要成分,则NO3-转变成N2,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法进行配平,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5H2+2NO3-+2H+N2+6H2O。考点:考查铝的性质、物质分离的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答案第13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