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docx
-
资源ID:4397840
资源大小:24.4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docx
教学设计方案学校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时第一课时日期一、教学内容:走一步,再走一步二、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句,理清文章思路并复述故事;2.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的心理成长过程;3.品味父亲的言行,感受父亲的教育智慧;4.思考人物行为,多角度挖掘本文丰富内涵。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勾画关键词句,理清文章思路并复述故事;2. 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的心理成长过程(二)教学难点品味父亲的言行,感受父亲的教育智慧;四、制定依据:1.内容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令人感动。(1)从内容上看,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美国作家莫顿亨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在一座悬崖上发生的故事以及从中学到影响他个人一生的经验: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时,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文章通过一件小事生发出人生感悟,引出一个富有哲理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和教益。(2)从学法上看:首先,本单元目标中提到“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提到的阅读方法与策略有“默读”“做标注”“圈点勾画”“理清思路”。其次,本文“阅读提示”中说“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试着复述这个故事”,要求复述故事。“阅读提示”中说到“爸爸帮我脱险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旨在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言行多角度思考文章的内涵,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分享经验。再次,依据单元意识,“教读课文”是围绕“理清思路”“品味语言”“谈谈对主题的认识、个人的感触”来教学的,自读课要去尝试这些方法。2.学生实际:(1)七年级的学生,步入初中不久,课业难度、生活状态与小学时相去甚远,心理上难免有落差,所以学习作者的经验,为学生克服困难提供了方法;(2)日常生活中,学生们都会遇到“我”所经历的“如何交友”“如何看待父母的教育方式”“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等问题,所以思考文中人物的做法,也帮学生烛照现实生活.(3)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圈点勾画和做批注的读书方法,从学生所做的批注作业来看,大多停留在对修辞手法的赏析。本文阅读提示对圈点勾画的内容提出指引,帮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关注文章。3.困难分析:(1)文章体量。走一步,再走一步对于步入七年级不久的孩子来说比较长,复述起来会有困难。而且可能有些同学对于表示时间变化和空间转换的词语把握不准确,又加大了复述文章内容的难度;(2)语言品析。本文心理描写非常细腻,引导学生理解“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也是表现人物心理状态的方式略有难度;而标点符合和句式的选择来表现人物心理,则需要学生反复阅读来体会。父亲指导“我”爬悬崖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进行深入解读,无论是标点还是语气,都值得学生反复品读,而这恰恰是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3)拓展迁移。莫顿亨特通过这“悬崖上的一课”明白了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时,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一点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同时,这个发现也会束缚学生思考,让他们跳出束缚去多角度思考启发需要多加引导。五、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导入1.提问走一步,再走一步与本单元其他课文的差别。2.点明自读课文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尝试,要关注“阅读提示”和“旁批”。1.寻找不同,了解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2.明确学习自读课文的两个抓手。通过找不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辨明本文在单元学习中承担的任务以及本文的学习方法。新课讲授1.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提示。2.点明本文学习的四个一:1.读一个故事;2.读一段心路历程;3.读一种处理方法;3.出示默读要求。4.读作者的心路历程。(1)读作者的胆怯、恐惧。(2)读作者的自信、成就感。5.读父亲的处理方式。6.谈一些收获。1.阅读“阅读提示”。2.通过阅读形式上有了变化的“阅读提示”,归纳本文的自读思路,并进行分享。3.默读并复述:(1)默读全文,用“_”画出标志时间变化和空间转变的语句,用“ ”画出文中表现“我”心理的语句。(2)按照“冒险遇险脱险”的思路,结合“我”的心路历程,并完成学案第一题:复述这个故事。并完成学案第一题。(3)分享勾画的表示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语句。(4)分享自己的复述,并参看老师的复述,为自己的复述打分。4.阅读本文叙事部分,梳理作者的心路历程,并总结作者描绘心理状态的方法。(1)寻找“冒险”“遇险”部分能表现“我”胆怯、恐惧的句段,并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a.写外在行为表现,实际在写心理状态。找出表现“我”内心恐惧的外在行为表现?b.分析动词所反映的“我”的逐渐加深的恐惧。c.找出反映作者心理状态的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并分析。d.分析标点符合的使用和句式的选择对表现作者心理状态的妙处。(2)阅读“脱险”部分,梳理“我”重建自信的过程,并分析作者所用方法。a.动作、神态、语言、标点等方面梳理作者心理的变化。b.完成学案第二题的表格。5.阅读“脱险”部分,分析爸爸如何帮助“我” 克服心理障碍,收获自信,甚至有了一种成就感呢?(从父亲的语言、语气,以及所采用的策略来分析。另外,作者对父亲知道我“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详略”安排也值得注意。)6. (1)在爸爸的帮助下,“我”顺利爬下悬崖。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该怎么解决人生难题?(2)思考文中“我”的经历给自己的启发,以及爸爸、妈妈、杰里、别的小伙伴的做法,给自己的启发。完成学案第三题。通过对“阅读提示”的变形,让学生对“阅读提示”提供的学习思路更清晰。让学生进一步练习单元提示中要求的:“默读”“做标注”“圈点勾画”“理清思路”,以及本课“阅读提示”要求的“复述故事”。厘清故事,同时也会后文的语言品析打下基础。欣赏作者表现心理状态的丰富手段。欣赏父亲高超的教育手段,以及作者表现这种手段的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文章的内涵。拓展练习下发悬崖上的一课原文以及批注。阅读全文,看看这“悬崖上的一课”对作者的人生有怎样的影响。帮助学生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迁移。复习巩固回顾本文描写心理的方式。1.归纳:(1)动作描写;(2)语言描写;(3)环境描写;(4)标点符号的运用;(5)句式的选择。加深印象。作业布置1.阅读全文,看看这“悬崖上的一课”对作者的人生有怎样的影响。完成批注所提问题。2.想要继续挑战的同学可以阅读:铃兰花(沃兰茨)和山就这么高(仲利民),仿照课文和学案添加批注。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谈一些收获 读一种处理方法 读一段心路历程读一段故事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可取之处:(1)所有环节都紧紧扣住教学目标来设计;(2)充分利用自读课文现有抓手,以自主学习为主;(3)有一次指导学生进行圈点勾画,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习惯。(4)这节课最大的优点就是注重学习语文的方法的习得。不管是复述故事,还是后面的如何表现人物心理,甚至是最后设计多角度谈启示,都是在告诉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不足之处:(1)本文容量很大,一节课的容量有限,势必要有所取舍,既要自行圈点勾画、思考,还要进行朗读训练、课堂交流,时间显然有点紧张,导致“遇险”“脱险”部分的品析不够细致、深入。(2)加之本次教学是以录课的形式进行,即使邀请几位同学参与,但范围很小,不能根据大部分学生的状态进行调整,总有些自说自话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