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移动通信信道的电波传播2PPT讲稿.ppt
第第2章移动通信信道的章移动通信信道的电波传播电波传播2第1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n 本章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介绍了本章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介绍了常用的几种传播预测模型。首先介绍了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在此常用的几种传播预测模型。首先介绍了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讲解了影响电波传播的三种基本的机制反射、绕射和散射。基础上讲解了影响电波传播的三种基本的机制反射、绕射和散射。然后较详细地论述了移动无线信道及其特性参数。最后将在介绍主然后较详细地论述了移动无线信道及其特性参数。最后将在介绍主要的用于无线网络工程设计的无线传播损耗预测模型。同时,还给要的用于无线网络工程设计的无线传播损耗预测模型。同时,还给出了传播模型校正的例子出了传播模型校正的例子。第2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要求要求n n理解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理解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理解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理解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n n了解三种电波传播的机制了解三种电波传播的机制了解三种电波传播的机制了解三种电波传播的机制n n掌握握自由空间和阴影衰落的概念掌握握自由空间和阴影衰落的概念掌握握自由空间和阴影衰落的概念掌握握自由空间和阴影衰落的概念n n掌握多径衰落的特性和多普勒频移掌握多径衰落的特性和多普勒频移掌握多径衰落的特性和多普勒频移掌握多径衰落的特性和多普勒频移n n掌握多径信道的统计分析及多径信道的分类掌握多径信道的统计分析及多径信道的分类掌握多径信道的统计分析及多径信道的分类掌握多径信道的统计分析及多径信道的分类n n掌握多径衰落信道的特征量的概念和计算掌握多径衰落信道的特征量的概念和计算掌握多径衰落信道的特征量的概念和计算掌握多径衰落信道的特征量的概念和计算n n理解传播损耗和传播预测模型的基本概念,理解几种典型模型理解传播损耗和传播预测模型的基本概念,理解几种典型模型理解传播损耗和传播预测模型的基本概念,理解几种典型模型理解传播损耗和传播预测模型的基本概念,理解几种典型模型n n了解模型校正的概念和基本方法了解模型校正的概念和基本方法了解模型校正的概念和基本方法了解模型校正的概念和基本方法第3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1 无线电传播特性无线电传播特性2.1.1 电波传播方式及特点电波传播方式及特点 电电磁磁波波从从发发射射机机发发出出,传传播播到到接接收收天天线线,可可以以有有不不同的传播方式,主要的传播方式四种同的传播方式,主要的传播方式四种:地球面地球面地球面地球面电离层电离层电离层电离层第4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地波传播:是一种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磁波,称为地面波或表面波传播,地波传播:是一种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磁波,称为地面波或表面波传播,地波传播:是一种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磁波,称为地面波或表面波传播,地波传播:是一种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磁波,称为地面波或表面波传播,简称地表波。简称地表波。简称地表波。简称地表波。天波传播:电波向天空辐射并经电离层反射回到地面的传播方式称为天天波传播:电波向天空辐射并经电离层反射回到地面的传播方式称为天天波传播:电波向天空辐射并经电离层反射回到地面的传播方式称为天天波传播:电波向天空辐射并经电离层反射回到地面的传播方式称为天波传播,也称电离层传播。波传播,也称电离层传播。波传播,也称电离层传播。波传播,也称电离层传播。直射波传播:电波从发射天线直射到接收天线的传播方式,称为直射直射波传播:电波从发射天线直射到接收天线的传播方式,称为直射直射波传播:电波从发射天线直射到接收天线的传播方式,称为直射直射波传播:电波从发射天线直射到接收天线的传播方式,称为直射波传播,有时也称视距传播或视线传播,其信号最强。波传播,有时也称视距传播或视线传播,其信号最强。波传播,有时也称视距传播或视线传播,其信号最强。波传播,有时也称视距传播或视线传播,其信号最强。散射传播:这种传播主要是由于电磁波投射到大气层(如对流层)中的散射传播:这种传播主要是由于电磁波投射到大气层(如对流层)中的散射传播:这种传播主要是由于电磁波投射到大气层(如对流层)中的散射传播:这种传播主要是由于电磁波投射到大气层(如对流层)中的不均匀气团时产生散射,其中一部分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其信号最弱。不均匀气团时产生散射,其中一部分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其信号最弱。不均匀气团时产生散射,其中一部分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其信号最弱。不均匀气团时产生散射,其中一部分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其信号最弱。电磁波的波长不同,传播方式与特点也不一样。但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的波长不同,传播方式与特点也不一样。但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的波长不同,传播方式与特点也不一样。但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的波长不同,传播方式与特点也不一样。但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有些特性,主要有下列几点:有些特性,主要有下列几点:有些特性,主要有下列几点:有些特性,主要有下列几点:第5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1.1.电波在均匀媒质中沿直线传播电波在均匀媒质中沿直线传播电波在均匀媒质中沿直线传播电波在均匀媒质中沿直线传播一般辐射到空间的电磁波都是球面波,即以场源为中心的球面上电场的大一般辐射到空间的电磁波都是球面波,即以场源为中心的球面上电场的大一般辐射到空间的电磁波都是球面波,即以场源为中心的球面上电场的大一般辐射到空间的电磁波都是球面波,即以场源为中心的球面上电场的大小、相位都相同。但是当我们仅考虑离开场源很远的一小部分空间范围内小、相位都相同。但是当我们仅考虑离开场源很远的一小部分空间范围内小、相位都相同。但是当我们仅考虑离开场源很远的一小部分空间范围内小、相位都相同。但是当我们仅考虑离开场源很远的一小部分空间范围内的波面时,可以近似地看成均匀平面波。在均匀媒质中,电波的各射线的的波面时,可以近似地看成均匀平面波。在均匀媒质中,电波的各射线的的波面时,可以近似地看成均匀平面波。在均匀媒质中,电波的各射线的的波面时,可以近似地看成均匀平面波。在均匀媒质中,电波的各射线的传播速度相同,传播过程中各射线互相平行,电磁场方向不变,所以传播传播速度相同,传播过程中各射线互相平行,电磁场方向不变,所以传播传播速度相同,传播过程中各射线互相平行,电磁场方向不变,所以传播传播速度相同,传播过程中各射线互相平行,电磁场方向不变,所以传播方向不变,即按原先的方向直线向前传播。方向不变,即按原先的方向直线向前传播。方向不变,即按原先的方向直线向前传播。方向不变,即按原先的方向直线向前传播。2.能量的扩散与吸收能量的扩散与吸收当电磁波离开天线以后,向四面八方扩散,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当电磁波离开天线以后,向四面八方扩散,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当电磁波离开天线以后,向四面八方扩散,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当电磁波离开天线以后,向四面八方扩散,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电磁波能量分布在越来越大的面积上,由于天线辐射的总能量一定,电磁波能量分布在越来越大的面积上,由于天线辐射的总能量一定,电磁波能量分布在越来越大的面积上,由于天线辐射的总能量一定,电磁波能量分布在越来越大的面积上,由于天线辐射的总能量一定,因此分布的面积越大,则通过因此分布的面积越大,则通过因此分布的面积越大,则通过因此分布的面积越大,则通过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就越小。所以离开天线的距离越远,空间的电磁场就越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就越小。所以离开天线的距离越远,空间的电磁场就越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就越小。所以离开天线的距离越远,空间的电磁场就越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就越小。所以离开天线的距离越远,空间的电磁场就越来越弱来越弱来越弱来越弱。第6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假若发射天线置于自由空间(一个无任何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物假若发射天线置于自由空间(一个无任何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物假若发射天线置于自由空间(一个无任何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物假若发射天线置于自由空间(一个无任何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物体的无穷大空间)中,若此天线无方向性,辐射功率为体的无穷大空间)中,若此天线无方向性,辐射功率为体的无穷大空间)中,若此天线无方向性,辐射功率为体的无穷大空间)中,若此天线无方向性,辐射功率为P P P Pr r r r瓦,则瓦,则瓦,则瓦,则距辐射天线距辐射天线距辐射天线距辐射天线d d d d米处的电场强度米处的电场强度米处的电场强度米处的电场强度E E E E0 0 0 0为:为:为:为:(V/m)(2-1)式式(2-1)(2-1)表明,电场强度与传播距离成反比,这种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表明,电场强度与传播距离成反比,这种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电场强度逐渐减弱的现象,完全是由电波在自由空间中能量的扩散而电场强度逐渐减弱的现象,完全是由电波在自由空间中能量的扩散而引起的。而引起的。实际情况下,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各种有损耗的介质、导体或实际情况下,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各种有损耗的介质、导体或半导体,因而损耗了一部分能量。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波能量吸收。因此当半导体,因而损耗了一部分能量。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波能量吸收。因此当考虑了电波吸收后,空间任一点场强的大小将小于考虑了电波吸收后,空间任一点场强的大小将小于(2-1)(2-1)式的值。式的值。第7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3.反射与折射反射与折射当当当当电电电电波波波波由由由由一一一一种种种种媒媒媒媒质质质质传传传传到到到到另另另另一一一一种种种种媒媒媒媒质质质质时时时时,在在在在两两两两种种种种媒媒媒媒质质质质的的的的分分分分界界界界面面面面上上上上,传传传传播方向要发生变化,产生反射与折射现象。播方向要发生变化,产生反射与折射现象。播方向要发生变化,产生反射与折射现象。播方向要发生变化,产生反射与折射现象。当电波在两种媒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以后,又返回到原来的当电波在两种媒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以后,又返回到原来的当电波在两种媒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以后,又返回到原来的当电波在两种媒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以后,又返回到原来的媒质,这种现象称为反射,电磁波的反射和光的反射一样,符合媒质,这种现象称为反射,电磁波的反射和光的反射一样,符合媒质,这种现象称为反射,电磁波的反射和光的反射一样,符合媒质,这种现象称为反射,电磁波的反射和光的反射一样,符合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电波在分界面改变传播方向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电波在分界面改变传播方向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电波在分界面改变传播方向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电波在分界面改变传播方向进入第二种媒质中传播,这种现象称为折射,它同样遵守光学折进入第二种媒质中传播,这种现象称为折射,它同样遵守光学折进入第二种媒质中传播,这种现象称为折射,它同样遵守光学折进入第二种媒质中传播,这种现象称为折射,它同样遵守光学折射定理,即射定理,即射定理,即射定理,即(2-2)上式中,上式中,v v1 1、v v2 2分别为电波在媒质分别为电波在媒质1 1和媒质和媒质2 2中的传播速度,和是媒中的传播速度,和是媒质质1 1和媒质和媒质2 2的介电常数。的介电常数。因此,当两种媒质的介电常数相差越大时,电波在它们中传播速度相差因此,当两种媒质的介电常数相差越大时,电波在它们中传播速度相差也就越大,引起的电波传播方向的变化也就越大。也就越大,引起的电波传播方向的变化也就越大。第8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4.电波的干涉电波的干涉 由同一波源所产生的电磁波,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某接收点,则该接收点由同一波源所产生的电磁波,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某接收点,则该接收点由同一波源所产生的电磁波,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某接收点,则该接收点由同一波源所产生的电磁波,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某接收点,则该接收点的场强由不同路径来的电波合成。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也称作多径效应。的场强由不同路径来的电波合成。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也称作多径效应。的场强由不同路径来的电波合成。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也称作多径效应。的场强由不同路径来的电波合成。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也称作多径效应。合成电场强度与各射线电场的相位有密切关系,当它们同相位时,合成电场强度与各射线电场的相位有密切关系,当它们同相位时,合成电场强度与各射线电场的相位有密切关系,当它们同相位时,合成电场强度与各射线电场的相位有密切关系,当它们同相位时,合成场强最大;当它们反相时,合成场强最小。所以当接收点不同合成场强最大;当它们反相时,合成场强最小。所以当接收点不同合成场强最大;当它们反相时,合成场强最小。所以当接收点不同合成场强最大;当它们反相时,合成场强最小。所以当接收点不同时,合成场强也是变化的。时,合成场强也是变化的。时,合成场强也是变化的。时,合成场强也是变化的。5.绕射现象绕射现象 电波在传播过程中有一定绕过障碍物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绕射电波在传播过程中有一定绕过障碍物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绕射电波在传播过程中有一定绕过障碍物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绕射电波在传播过程中有一定绕过障碍物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绕射。由于平面波有一定的绕射能力,所以能够绕过高低不平的地面。由于平面波有一定的绕射能力,所以能够绕过高低不平的地面。由于平面波有一定的绕射能力,所以能够绕过高低不平的地面。由于平面波有一定的绕射能力,所以能够绕过高低不平的地面或有一定高度的障碍物,然后到达接收点。这也就是在障碍物后或有一定高度的障碍物,然后到达接收点。这也就是在障碍物后或有一定高度的障碍物,然后到达接收点。这也就是在障碍物后或有一定高度的障碍物,然后到达接收点。这也就是在障碍物后面有时仍能收到无线电信号的原因。电波的绕射能力与电波的波面有时仍能收到无线电信号的原因。电波的绕射能力与电波的波面有时仍能收到无线电信号的原因。电波的绕射能力与电波的波面有时仍能收到无线电信号的原因。电波的绕射能力与电波的波长有关,波长越长,绕射能力越强,波长越短,则绕射能力越弱。长有关,波长越长,绕射能力越强,波长越短,则绕射能力越弱。长有关,波长越长,绕射能力越强,波长越短,则绕射能力越弱。长有关,波长越长,绕射能力越强,波长越短,则绕射能力越弱。第9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1.2 VHF2.1.2 VHF2.1.2 VHF2.1.2 VHF、UHFUHFUHFUHF频段的电波传播特性频段的电波传播特性 n n当前陆地移动通信主要使用的频段为当前陆地移动通信主要使用的频段为当前陆地移动通信主要使用的频段为当前陆地移动通信主要使用的频段为VHFVHF和和和和UHFUHF,即,即,即,即150MHz150MHz,450MHz450MHz、900MHz900MHz和和和和1800MHz1800MHz。n n为何移动通信通信主要使用为何移动通信通信主要使用为何移动通信通信主要使用为何移动通信通信主要使用VHFVHFVHFVHF和和和和UHFUHFUHFUHF频段?频段?频段?频段?1、VHF/UHFVHF/UHF频段适合于移动通信:频段适合于移动通信:频段适合于移动通信:频段适合于移动通信:从从从从VHF/UHFVHF/UHF频段电波的传频段电波的传频段电波的传频段电波的传播特性来看,主要是视距范围内,一般为几十公里,而大部分播特性来看,主要是视距范围内,一般为几十公里,而大部分播特性来看,主要是视距范围内,一般为几十公里,而大部分播特性来看,主要是视距范围内,一般为几十公里,而大部分车辆的日常移动半径在几十公里范围内,因此,这个频段适合车辆的日常移动半径在几十公里范围内,因此,这个频段适合车辆的日常移动半径在几十公里范围内,因此,这个频段适合车辆的日常移动半径在几十公里范围内,因此,这个频段适合于移动通信。于移动通信。于移动通信。于移动通信。2 2 2 2、天线长度决定波长,这个频段信号发射和接收时,所使用、天线长度决定波长,这个频段信号发射和接收时,所使用、天线长度决定波长,这个频段信号发射和接收时,所使用、天线长度决定波长,这个频段信号发射和接收时,所使用 的无的无的无的无线较短便于移动。线较短便于移动。线较短便于移动。线较短便于移动。3 3 3 3、抗干扰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VHF/UHFVHF/UHF频段,可以使用较小的发射功率获得频段,可以使用较小的发射功率获得频段,可以使用较小的发射功率获得频段,可以使用较小的发射功率获得及爱好的信噪比。及爱好的信噪比。及爱好的信噪比。及爱好的信噪比。第10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1.2 VHF2.1.2 VHF2.1.2 VHF2.1.2 VHF、UHFUHF频段的电波传播特性频段的电波传播特性频段的电波传播特性频段的电波传播特性 n n移动通信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直射波、反射波、地表面波等传播移动通信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直射波、反射波、地表面波等传播移动通信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直射波、反射波、地表面波等传播移动通信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直射波、反射波、地表面波等传播方式,由于地表面波的传播损耗随着频率的增高而增大,传播距方式,由于地表面波的传播损耗随着频率的增高而增大,传播距方式,由于地表面波的传播损耗随着频率的增高而增大,传播距方式,由于地表面波的传播损耗随着频率的增高而增大,传播距离有限。离有限。离有限。离有限。到到达达接接收收天天线线的的信信号号是是直直射射波波、反反射射波波和和绕绕射射波波的的矢矢量量合成合成图图2-1 2-1 典型的移动信道电波传播路径典型的移动信道电波传播路径第11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n n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是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是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是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是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它是理想传播条件。它是理想传播条件。它是理想传播条件。n n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可以认为是直射波传播,其能量既不会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可以认为是直射波传播,其能量既不会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可以认为是直射波传播,其能量既不会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可以认为是直射波传播,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n n只要地面上空的大气层是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其相对只要地面上空的大气层是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其相对只要地面上空的大气层是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其相对只要地面上空的大气层是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其相对 介电常数介电常数介电常数介电常数 r r r r和相对导磁率和相对导磁率和相对导磁率和相对导磁率 r r r r都等于都等于都等于都等于1 1 1 1,传播路径上没有障,传播路径上没有障,传播路径上没有障,传播路径上没有障 碍碍碍碍物阻挡,到达接收天线的地面反射信号场强也可以忽物阻挡,到达接收天线的地面反射信号场强也可以忽物阻挡,到达接收天线的地面反射信号场强也可以忽物阻挡,到达接收天线的地面反射信号场强也可以忽 略不略不略不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电波可视作在自由空间传播。计,在这种情况下,电波可视作在自由空间传播。计,在这种情况下,电波可视作在自由空间传播。计,在这种情况下,电波可视作在自由空间传播。n n虽然电波在自由空间里传播不受阻挡,不产生反射、折射、绕射、虽然电波在自由空间里传播不受阻挡,不产生反射、折射、绕射、虽然电波在自由空间里传播不受阻挡,不产生反射、折射、绕射、虽然电波在自由空间里传播不受阻挡,不产生反射、折射、绕射、散射和吸收,但是,当电波经过一段路径传播之后,能量仍会受散射和吸收,但是,当电波经过一段路径传播之后,能量仍会受散射和吸收,但是,当电波经过一段路径传播之后,能量仍会受散射和吸收,但是,当电波经过一段路径传播之后,能量仍会受到衰减,这是由于辐射能量的扩散而引起的。到衰减,这是由于辐射能量的扩散而引起的。到衰减,这是由于辐射能量的扩散而引起的。到衰减,这是由于辐射能量的扩散而引起的。2.2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自由空间电波传播第12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2.1 2.2.1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方式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方式n n由电磁场理论可知,若各向同性天线(亦称全向天线或无方向由电磁场理论可知,若各向同性天线(亦称全向天线或无方向由电磁场理论可知,若各向同性天线(亦称全向天线或无方向由电磁场理论可知,若各向同性天线(亦称全向天线或无方向性天线)的辐射功率为性天线)的辐射功率为性天线)的辐射功率为性天线)的辐射功率为P P P PT T T T瓦时,则距辐射源瓦时,则距辐射源瓦时,则距辐射源瓦时,则距辐射源d d d d米处的电场强度有效米处的电场强度有效米处的电场强度有效米处的电场强度有效值值值值E E E E0 0 0 0为为为为第13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n n磁场强度有效值磁场强度有效值磁场强度有效值磁场强度有效值H H H H0 0 0 0为为为为n n单位面积上的电波功率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电波功率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电波功率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电波功率密度S S S S为为为为第14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n n若用天线增益为若用天线增益为若用天线增益为若用天线增益为G G G GT T T T的方向性天线取代各向同性天线,则式(的方向性天线取代各向同性天线,则式(的方向性天线取代各向同性天线,则式(的方向性天线取代各向同性天线,则式(2-12-12-12-1)、)、)、)、式(式(式(式(2-22-22-22-2)、式()、式()、式()、式(2-32-32-32-3)应分别改写为)应分别改写为)应分别改写为)应分别改写为n n接收天线获取的电波功率等于该点的电波功率密度乘以接收天线接收天线获取的电波功率等于该点的电波功率密度乘以接收天线接收天线获取的电波功率等于该点的电波功率密度乘以接收天线接收天线获取的电波功率等于该点的电波功率密度乘以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即的有效面积,即的有效面积,即的有效面积,即第15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n n式中,式中,式中,式中,A A A AR R R R为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它与接收天线增益为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它与接收天线增益为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它与接收天线增益为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它与接收天线增益G G G GR R R R满足下列满足下列满足下列满足下列关系:关系:关系:关系:n n式中,式中,为各向同性天线的有效面积。为各向同性天线的有效面积。n n由式(由式(由式(由式(2-62-62-62-6)至式()至式()至式()至式(2-82-82-82-8)可得)可得)可得)可得第16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n n当收、发天线增益为当收、发天线增益为当收、发天线增益为当收、发天线增益为0dB0dB0dB0dB,即当,即当,即当,即当G G G GR R R R=G G G GT T T T=1 1 1 1时,接收天线上获得的时,接收天线上获得的时,接收天线上获得的时,接收天线上获得的功率为功率为功率为功率为:n n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传播损耗L L L Lbsbsbsbs可定义为:可定义为:可定义为:可定义为:第17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n n以以以以dBdBdBdB计,得计,得计,得计,得n n或或或或 n n式中,式中,式中,式中,d d d d是距离的千米数,是距离的千米数,是距离的千米数,是距离的千米数,f f f f是频率的兆赫数。是频率的兆赫数。是频率的兆赫数。是频率的兆赫数。n n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只与工作频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只与工作频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只与工作频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只与工作频率率率率f f f f和传播距离和传播距离和传播距离和传播距离d d d d 有关,当有关,当有关,当有关,当f f f f或或或或d d d d 增大一倍时,增大一倍时,增大一倍时,增大一倍时,L L L Lbsbsbsbs将分别增加将分别增加将分别增加将分别增加6dB6dB6dB6dB。n n自由空间传播导致大部分发射信号大部分都散失在空间中,自由空间传播导致大部分发射信号大部分都散失在空间中,自由空间传播导致大部分发射信号大部分都散失在空间中,自由空间传播导致大部分发射信号大部分都散失在空间中,从而需要增加发射台的发射功率提高移动台的接收灵敏度。从而需要增加发射台的发射功率提高移动台的接收灵敏度。从而需要增加发射台的发射功率提高移动台的接收灵敏度。从而需要增加发射台的发射功率提高移动台的接收灵敏度。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一般用于预测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完全无阻挡的视距路径是接受的场强,比如卫星通信系统和微波视距通信的无线链路就是典型的自由空间传播。第18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 n n图图图图2-2 2-2 2-2 2-2 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n n由于地球是球形的,凸起的地表面会挡住视线。由于地球是球形的,凸起的地表面会挡住视线。由于地球是球形的,凸起的地表面会挡住视线。由于地球是球形的,凸起的地表面会挡住视线。n n视线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称为视线距离视线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称为视线距离视线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称为视线距离视线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称为视线距离d d d d0 0 0 0(见图(见图(见图(见图2-22-22-22-2)。)。)。)。图图图图2-2 2-2 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第19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n n已知地球半径为已知地球半径为已知地球半径为已知地球半径为R R R R=6 370km6 370km6 370km6 370km,设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高度分别为,设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高度分别为,设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高度分别为,设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高度分别为h h h hT T T T和和和和h h h hR R R R(单位为(单位为(单位为(单位为m m m m),理论上可得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理论上可得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理论上可得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理论上可得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d d d d0 0 0 0为为为为n n由此可见,视距决定于收、发天线的高度。天线架设越高,视线距离由此可见,视距决定于收、发天线的高度。天线架设越高,视线距离由此可见,视距决定于收、发天线的高度。天线架设越高,视线距离由此可见,视距决定于收、发天线的高度。天线架设越高,视线距离越远。越远。越远。越远。n n实际上,当考虑了空气的不均匀性对电波传播轨迹的影响后,在实际上,当考虑了空气的不均匀性对电波传播轨迹的影响后,在实际上,当考虑了空气的不均匀性对电波传播轨迹的影响后,在实际上,当考虑了空气的不均匀性对电波传播轨迹的影响后,在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等效地球半径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等效地球半径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等效地球半径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等效地球半径R R R R=8 500km8 500km8 500km8 500km,可得修正后,可得修正后,可得修正后,可得修正后的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的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的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的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d d d d0 0 0 0为为为为 第20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n n 一般认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影响传播的三种最一般认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影响传播的三种最基本的传播机制为反射、绕射和散射。基本的传播机制为反射、绕射和散射。2.2 2.2 三种基本电波传输机制三种基本电波传输机制反射反射反射反射:反射发生于地球表面、建筑物和墙壁表面,当电磁波遇到:反射发生于地球表面、建筑物和墙壁表面,当电磁波遇到:反射发生于地球表面、建筑物和墙壁表面,当电磁波遇到:反射发生于地球表面、建筑物和墙壁表面,当电磁波遇到比其波长大的多的物体时就会发生反射。反射是产生多径衰落的比其波长大的多的物体时就会发生反射。反射是产生多径衰落的比其波长大的多的物体时就会发生反射。反射是产生多径衰落的比其波长大的多的物体时就会发生反射。反射是产生多径衰落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主要因素。主要因素。绕射:绕射:绕射: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利的边缘阻挡时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利的边缘阻挡时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利的边缘阻挡时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利的边缘阻挡时会发生绕射。由阻挡表面产生的二次波分布于整个空间,甚至会发生绕射。由阻挡表面产生的二次波分布于整个空间,甚至会发生绕射。由阻挡表面产生的二次波分布于整个空间,甚至会发生绕射。由阻挡表面产生的二次波分布于整个空间,甚至绕射于阻挡体的背面。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不存在视距路径绕射于阻挡体的背面。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不存在视距路径绕射于阻挡体的背面。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不存在视距路径绕射于阻挡体的背面。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不存在视距路径(LOSLOS,Line of sightLine of sight)(视距路径是指移动台可以看见基站天线;)(视距路径是指移动台可以看见基站天线;)(视距路径是指移动台可以看见基站天线;)(视距路径是指移动台可以看见基站天线;非视距(非视距(非视距(非视距(NLOSNLOS)(非视距是指移动台看不见基站天线),围绕阻)(非视距是指移动台看不见基站天线),围绕阻)(非视距是指移动台看不见基站天线),围绕阻)(非视距是指移动台看不见基站天线),围绕阻挡体也产生波的弯曲。挡体也产生波的弯曲。挡体也产生波的弯曲。挡体也产生波的弯曲。散射:散射:散射:散射:散射波产生于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在散射波产生于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在散射波产生于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在散射波产生于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在实际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树叶、街道标志和灯柱等都会引发散实际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树叶、街道标志和灯柱等都会引发散实际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树叶、街道标志和灯柱等都会引发散实际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树叶、街道标志和灯柱等都会引发散射。射。射。射。第21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2.1 2.2.1 2.2.1 2.2.1 绕射损耗绕射损耗绕射损耗绕射损耗 n n在实际情况下,除了考虑在自由空间中的视距传输损耗外,在实际情况下,除了考虑在自由空间中的视距传输损耗外,在实际情况下,除了考虑在自由空间中的视距传输损耗外,在实际情况下,除了考虑在自由空间中的视距传输损耗外,还应考虑各种障碍物对电波传输所引起的损耗。通常将这种还应考虑各种障碍物对电波传输所引起的损耗。通常将这种还应考虑各种障碍物对电波传输所引起的损耗。通常将这种还应考虑各种障碍物对电波传输所引起的损耗。通常将这种损耗称为绕射损耗。损耗称为绕射损耗。损耗称为绕射损耗。损耗称为绕射损耗。n n设障碍物与发射点、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如图设障碍物与发射点、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如图设障碍物与发射点、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如图设障碍物与发射点、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如图2-32-32-32-3所示,图中所示,图中所示,图中所示,图中x x x x表示表示表示表示障碍物顶点障碍物顶点障碍物顶点障碍物顶点P P P P至直线至直线至直线至直线TRTRTRTR之间的垂直距离,在传播理论中之间的垂直距离,在传播理论中之间的垂直距离,在传播理论中之间的垂直距离,在传播理论中x x x x称为菲涅称为菲涅称为菲涅称为菲涅尔余隙。尔余隙。尔余隙。尔余隙。2.2 2.2 三种基本电波传输机制三种基本电波传输机制第22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绕射损耗绕射损耗 图图2-3 2-3 菲涅尔余隙菲涅尔余隙图图2-32-3(a a)中所示的)中所示的x x被定义为负值。被定义为负值。图图2-32-3(b b)中所示的)中所示的x x被定义为正值。被定义为正值。第23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n n根据菲涅尔绕射理论,可得到障碍物引起的绕射损耗与菲涅尔余根据菲涅尔绕射理论,可得到障碍物引起的绕射损耗与菲涅尔余根据菲涅尔绕射理论,可得到障碍物引起的绕射损耗与菲涅尔余根据菲涅尔绕射理论,可得到障碍物引起的绕射损耗与菲涅尔余隙之间的关系如图隙之间的关系如图隙之间的关系如图隙之间的关系如图2-42-42-42-4所示。横坐标为所示。横坐标为所示。横坐标为所示。横坐标为x x x x/x x x x1 1 1 1,x x x x1 1 1 1称菲涅尔半径称菲涅尔半径称菲涅尔半径称菲涅尔半径(第一菲涅尔半径),且有(第一菲涅尔半径),且有(第一菲涅尔半径),且有(第一菲涅尔半径),且有 n n由图由图由图由图2-42-42-42-4可见,当横坐标可见,当横坐标可见,当横坐标可见,当横坐标x x x x/x x x x1 1 1 10.50.50.50.5时,则障碍物对直射波的传播时,则障碍物对直射波的传播时,则障碍物对直射波的传播时,则障碍物对直射波的传播基本上没有影响。基本上没有影响。基本上没有影响。基本上没有影响。n n当当当当x x x x=0 0 0 0时,时,时,时,TRTRTRTR直射线从障碍物顶点擦过时,绕射损耗约为直射线从障碍物顶点擦过时,绕射损耗约为直射线从障碍物顶点擦过时,绕射损耗约为直射线从障碍物顶点擦过时,绕射损耗约为6dB6dB6dB6dB,当,当,当,当x x x x0 0 0 0时,时,时,时,TRTRTRTR直射线低于障碍物顶点,损耗急剧增加直射线低于障碍物顶点,损耗急剧增加直射线低于障碍物顶点,损耗急剧增加直射线低于障碍物顶点,损耗急剧增加。第24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图图2-4 2-4 绕射损耗与菲涅尔余隙之间的关系绕射损耗与菲涅尔余隙之间的关系第25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n n 例例2-1 2-1 设设图图 2-3(a)2-3(a)所所示示的的传传播播路路径径中中,菲菲涅涅尔尔余余隙隙x x=-82m,=-82m,d d1 1=5=5k km,m,d d2 2=10=10k km,m,工作频率为工作频率为150MHz150MHz。试试 求出电波传播损耗。求出电波传播损耗。解:先由式解:先由式(2-13)(2-13)求出自由空间传播的损耗求出自由空间传播的损耗L Lf f s s为为 Lf s=32.44+20lg(5+10)+20lg 150=99.5dB 由式(2-16)求第一菲涅尔区半径x1为 式中,=c/f,c为光速,f为频率。第26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由图2-4 查得附加损耗(x/x1-1)为16.5dB,因此电波传播的损耗L为n nL=Lf s+16.5=116.0dB第27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2.22.2.2反射波反射波 n n电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光滑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电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光滑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电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光滑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电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光滑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象。象。象。n n图图图图2-52-52-52-5所示为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电波由反射波和直射所示为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电波由反射波和直射所示为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电波由反射波和直射所示为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电波由反射波和直射波组成的情况。波组成的情况。波组成的情况。波组成的情况。图图2-5 2-5 反射波和直射波反射波和直射波第28页,共7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n